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朱宪良  卢涛  杜永贵 《农业工程》2021,11(10):28-31
选择温室栽培的番茄,针对温室番茄霜霉病的防治,选用精量电动弥粉机和电动喷雾器进行施药,开展防效及农药利用率的对比试验,对比验证精量电动弥粉机与电动喷雾器的作业性能,优选适合温室施药的高效植保机具。经过试验,精量电动弥粉机与电动喷雾器相比,农药利用率提升了31.7%,施药效率提升了20倍,防治效果提升了13.2%。   相似文献   

2.
《拖拉机》2014,(2):33-33
喷雾器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主要机具,巩留县综合农场一组农机手努尔苏力坦·外勒拜依通过两年时间试验,研发了新型手推式农药电动喷雾器,在当地使用一年效果明显,并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320603936.4),填补解决了传统背负式电动(机械式)喷雾器对农机使用人员的背负重、实用不便、身体危害大等难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装备》2003,(6):81-81
松果牌电动喷雾器是广东省博罗县东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环保节能型产品,凭着其合理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已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并在今年5月通过了200小时无故障试验(国家标准是50小时).  相似文献   

4.
湖南长沙县鑫利电动喷雾厂开发研制的“乡喜”牌3W B-14型多功能电动喷雾器,最近获得了国家专利权和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并通过湖南省农机技术鉴定,获得了推广许可证。农业植保专家评述,这种“乡喜”牌微型多功能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紧凑,没有空气室,不需要人  相似文献   

5.
SHN-3超低容量电动喷雾器一种最新植保器具SHN-3型超低容量电动喷雾器,最近由江苏无锡县堰桥界泾电动喷雾器厂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这种喷雾器只需加少量的稀释水,连药水重不足1公斤,喷药时雾点细而均匀,如同下了一场大雾,单位面积药液较少。一般每...  相似文献   

6.
最近,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联合平谷区农机研究所在平谷区召开了"设施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现场会",展示、宣传设施新型高效植保机械——3WBD-20型电动喷雾器,这种电动喷雾器用电做动力,节能环保,而且雾化效果好,操作  相似文献   

7.
电动超大容量喷雾器因使用方便、工效高,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喜爱,现已成为大棚内防治病虫害的主要工具。但是,电动喷雾器在使用中一旦操作不当、保养不及时,就很容易发生故障。下面就如何保养才能延长喷雾器的使用寿命谈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电动喷雾器用高效低噪双作用滚柱转子泵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手动喷雾器与电动喷雾器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国外电动喷雾器用泵的类型及其特点.针对电动喷雾器用泵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双作用滚柱转子泵.阐述了双作用滚柱转子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滚柱与定子内壁的滚动摩擦来代替传统的滑动摩擦,从而减少了摩擦损耗;同时其双进双出的双作用对称式结构,改善了转子与轴的径向受力不平衡问题,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对定子型线中过渡曲线采用八次曲线进行设计,提高了产品可靠性.经检测及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较,得出该种电动喷雾器用双作用滚柱转子泵具有高效率、低噪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对辽宁省农资经销商经营和农民使用植保机械情况进行调查得出,农户使用的植保机械以手动喷雾器为主,质量参差不齐;电动、机动喷雾器及其他先进施药器械,受销售价格、使用成本等因素影响使用程度不高,但在专业化统防统治和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农业深入发展,老旧喷雾器械亟待更新,器械质量与市场服务亟待规范,农民施药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喷雾机(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林业及园林病虫害防治以及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喷洒作业。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上销售的喷雾机(器)基本上以小型为主,其中电动背负式塑料喷雾器最受农民欢迎。由于喷雾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市场需求量大、生产投入不大,容易拼装,同时喷雾器的销售对象普遍是农民,销售市场基本上集中在农村。因此,假冒伪劣喷雾器产品有很大的生存空间,也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喷雾器存在的质量问  相似文献   

11.
大型自走式喷雾机喷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是田间施药机械的主要机型,而喷杆是实现喷雾稳定作业的关键机构。近年来,为提高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喷杆的精准施药水平,喷杆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喷杆减振、平衡技术日趋成熟。本文阐述了喷杆的平面、三角形立体和梯形立体等3种桁架结构,分析国内外自走式喷雾机喷杆的主要结构参数以及减振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现状,概述了喷杆在减振、平衡和位姿检测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据统计20m以上喷幅的喷雾机仅占比6.79%,10~14.9m喷幅占比73.30%,表明国内以小型喷杆为主,大型喷雾机占比小。分析了国内喷杆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我国喷杆的发展趋势,即优化喷杆结构、加强喷杆系列产品开发、设置多级多点减振机构、提高自平衡控制水平、实现位姿智能监测调整,为我国喷杆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喷筒结构对风送式喷雾机射流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送式喷雾机借助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在喷口处雾化药液,并将细小的雾滴输送到目标的各个部位,射流动力方程是用来衡量驱动喷雾机的性能标准。通过对风送喷雾机喷筒内的气流速度、射流动量、射流动力等的分析,得出当风送喷雾机鼓入喷筒空气动力相同、气流速度相同时,喷筒结构的包络角和喷筒直径对出口气流速度耦合影响:喷筒出口流速越高,射流动力越大;并通过试验得到了验证,从而为设计合适的喷筒结构和提高喷雾机性能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自吸式喷雾降尘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喷雾降尘效果,提出了自吸空气式喷雾器降尘的方法,分析了自吸式喷雾器降尘工作原理,设计了不同结构的试验用自吸空气式喷雾器,并对其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结合的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喉嘴距、扩散角及水压等参数对自吸空气式喷雾器的SMD值、有效射程、雾化角、吸风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喉嘴距为48 mm、扩散角为30°、水压为6 MPa时,自吸空气式喷雾器的有效射程、雾化角、SMD值达到最佳,降尘效果最好;当水压为6 MPa时,常规单喷嘴喷雾的SMD值为124.3μm,自吸喷雾SMD值为108.5μm,自吸喷雾比常规单喷嘴喷雾的SMD值降低12.7%;当水压为6 MPa时,常规单喷嘴喷雾全尘降尘效率为92.67%、呼吸性降尘效率为87.21%,而正交试验优化得出的自吸喷雾全尘降尘效率为93.6%、呼吸性降尘效率为92.69%,自吸喷雾比常规单喷嘴喷雾的全尘降尘效率提高不太明显,但呼吸性降尘效率提高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机型的手动喷雾器喷雾同浓度的孢子液,以靶标作物叶表药液接收量、喷雾均!习度、防治效果作为衡量喷雾质量的指标,结果表明:新型手:动喷雾器(PB-16型、卫士-16型1显著优于传统的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在生产上应大力推广PB-16型、卫士-16型以替代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  相似文献   

15.
自吸式喷雾降尘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喷雾降尘效果,提出了自吸空气式喷雾器降尘的方法,分析了自吸式喷雾器降尘工作原理,设计了不同结构的试验用自吸空气式喷雾器,并对其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结合的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喉嘴距、扩散角及水压等参数对自吸空气式喷雾器的SMD值、有效射程、雾化角、吸风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喉嘴距为48 mm、扩散角为30°、水压为6 MPa时,自吸空气式喷雾器的有效射程、雾化角、SMD值达到最佳,降尘效果最好;当水压为6 MPa时,常规单喷嘴喷雾的SMD值为124.3 μm,自吸喷雾SMD值为108.5 μm,自吸喷雾比常规单喷嘴喷雾的SMD值降低12.7%;当水压为6 MPa时,常规单喷嘴喷雾全尘降尘效率为92.67%、呼吸性降尘效率为87.21%,而正交试验优化得出的自吸喷雾全尘降尘效率为93.6%、呼吸性降尘效率为92.69%,自吸喷雾比常规单喷嘴喷雾的全尘降尘效率提高不太明显,但呼吸性降尘效率提高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Chemical products for crop protection are usually distributed on the field as liquids by field sprayers. Unwante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prayer boom movements create local under- and over-applications of spray liquid.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 tractor and a mounted sprayer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se unwanted boom vibrations during field operations. Representative disturbance signals at the hitch point of the boom suspension are calculated for a tractor with a mounted sprayer driving over a standardized bumpy track. These disturbances are applied as input excitations to simulate boom movements for several types of suspensions (pendulum, single and double trapezium). Validation experiments with a simple 12 m boom on a hydraulic test rig indicate that this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technique is a promising method for simulating boom movements of field sprayers. Furth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led suspensions approximately halve the vertical motion of the boom compared with a rigidly mounted boom.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vertical boom tip movements around the equilibrium position are, respectively, 0·44, 0·25 and 0·27 m for a fixed boom, a boom with pendulum suspension and a boom with trapezium suspension. This 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vertical boom suspensions.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丘陵果园传统大型施药装备入园难、施药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及药液浪费严重等问题,根据丘陵果园农艺特点和病虫害防治需求,设计一种丘陵果园自走式小型靶标跟随喷雾机,可配合植保无人机作业,提升果树冠层药液覆盖效果。喷雾机上集成靶标探测追踪系统与自主导航系统,靶标跟随喷雾机构采用双喷头联动式设计,喷雾角度与高度的调节范围根据雾滴运动规律进行确定,实现了果园植保自主作业。果园试验结果表明,对靶喷雾时果树冠层不同高度叶片正面的平均雾滴沉积个数变异系数为34.22%,同一高度不同采样点叶片正面的平均雾滴沉积个数变异系数为34.56%,相比于非对靶喷雾,喷施用水量、地面流失量与冠后飘移流失量分别降低26.70%、84.93%和53.50%,在减少药液浪费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果树冠层中下部叶片正面的雾滴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喷杆喷雾机变量喷雾技术需要,设计一种喷杆喷雾机变量喷雾控制与测试试验台,实现对已有的变量喷雾装置的实时控制以及性能测试。变量喷雾控制与测试试验台由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控制系统以西门子S7-200 系列PLC为基础,由动力系统、驱动系统、流量系统和变量控制系统组成;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数据采集模块与传感器获取管路流量、压力、转矩和行驶速度等参数,通过LabVIEW软件对采集的参数进行实时显示和存储。转速工况下的流量精度测试试验显示平均流量误差为4.0%,可作为判定变量喷雾装置性能的一个技术参考;试验表明该试验台可有效实时控制喷杆喷雾机变量喷雾控制部件,满足喷杆喷雾机变量喷雾控制部件的性能测试需求,为制定变量喷雾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农业科技发展迅速,高地隙喷雾机因其高效节能、省时省力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目前,我国仍需要大量劳动力来驾驶喷雾机,驾驶期间也并未将人与机器分离,导致农药对人体造成的直接伤害不可小觑。自动导航驾驶不需要人为驾驶,将人与喷雾机分离,节省了劳动力又保障了人身安全。为此,研究了一种高地隙喷雾机自动导航驾驶人机交互管理系统,旨在实现上位机软件与下位机实时通信,控制下位机实现自动导航,同时协助下位机实现喷药作业。高地隙喷雾机自动导航驾驶管理系统具有自动备份车辆配置和作业记录的功能,能够在喷药结束后查看作业数据,以方便后期导航控制算法的优化与改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农村小规模经营模式,为了克服现有机具的不足,通过风幕式防飘、喷杆姿态调整、液压驱动、液流系统和喷幅标识等技术的集成,开发了防飘性能好、自带液压驱动系统的3WQX-1300型悬挂式风幕喷杆喷雾机。该机对喷雾环境要求低,时效性好,实用性强,有效地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防治效果,解决了制约低量喷雾技术推广应用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