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论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意义,并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提出多渠道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2.
阐述我国目前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隐性失业、转移成本较高、永久性城市居住意向强以及外出就业环境差等问题,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政策及建议,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我国目前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隐性失业、转移成本较高、永久性城市居住意向强以及外出就业环境差等问题,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政策及建议,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东宁  惠宁 《农机化研究》2006,(11):8-10,21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为此,分别从宏观政策和微观经济两个角度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负面影响。最后,通过经济学分析得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关键是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同时,应引起社会各界给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高度的关注和理性的思考,并为合理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引导、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才能确保十八大提出的“双倍增”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阳光工程”培训是国家农业部等六部委在全国农村推行的一种农民增收的措施,旨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认定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使其能学到在城镇谋取职业的一技之长,从而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稳定工作。“阳光工程”是一项农民快速致富工程,通过短期培训,减少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增强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增收致富的本领。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介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阐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困难所在,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为加速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普及,我国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农民也得以逐渐从繁忙的农活中解放出来。然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同时,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又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转移方向。为此,本文通过查询统计年鉴和政府相关文件,以湖北省大悟县为特定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民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阐明了农业机械化是影响农民非农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昌吉州经济快速发展,鼓励乡村人口进城,既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镇输入新鲜血液,促进城镇化进程,又可以增添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城乡就业一体化进程,有效缓解"三农"问题。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即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了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辽源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辽源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强调解决好辽源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是关系到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提出了辽源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不容忽视.为此,首次选取国际比较的方法计算了2006年黑龙江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88.5万之多;同时,对采用国际标准结构比较法估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此方法可通过统一标准估算农业剩余劳动力,但是不能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未来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以及城市劳动力相对短缺导致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农民工从外在就业表象来看已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为城镇补充了劳动力这一基本的要素,带来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分化,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存在理论上的就业竞争,城市中存在着双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从属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层次上的差别。对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沈阳市为例,得出两者就业关系的相关结论。分析表明:沈阳市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个体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在就业途径、工作类型与工作条件上有较大不同;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处于劳动力就业的两个分层上,城镇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较高、接受培训可能性大,因此,尽管平均年龄较农民工稍高,但其下岗人员可以得到政府相关就业政策的扶持,在劳动力市场就业选择时处于较高层次;而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平均年龄较小、接受培训比例较低等个体特征,多依靠亲戚朋友及一技之长寻找工作,所从事的工作类型也多是较低的职业与行业。因此,沈阳市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关系表现应以互补性为主。当地政府应从创造更为宽松的就业环境、加大政府培训力度、改善农民工就业条件等方面入手,促进沈阳市农民工及城镇劳动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测算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城镇职工边际收益的节节攀升、农村劳动力人均农业收入不断降低的局面,作为一个追求独立物质利益的市场主体的农民就会理性地选择放弃农业,在农村或城市去从事第二、三产业。以此为出发点,对贵州省“九五”和“十五”期间的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并在对估算结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兴  王健 《农业工程》2013,3(3):142-145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产生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乡村旅游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场所,代表了我国现代农业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该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出发,根据乡村旅游的调研资料展现的主要特征,将乡村旅游分为6大类。兼论分析不同阶段的乡村旅游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效应,通过案例剖析说明开展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艳  徐辉 《湖南农机》2007,(5):57-58
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呈连年下降趋势,其根源就是我国落后的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无法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容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发展更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就成为了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为此需要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要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加快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步伐,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条件和相关因素探讨人手,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阻力、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状况和原因、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指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理清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新形势下,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针对我国农村科技信息资源不完善、质量差和共享障碍严重等问题,综合分析了农村科技数据收集、分析、加工提炼、贮藏和开发利用等手段,制定农村科技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加工以及录入质量要求,加强人员的培训,探讨农村数据质量控制的机制,有效提高农村科技数据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开封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浅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将大量土地集中在农业生产能手中。要达到规模化经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必须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旱直播是水稻种植技术中最简单的播种方式,省时省力,效率高。针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和传统的育秧、移栽种植方式费工费力等问题,研制一款新型水稻旱直播机,一次下地可完成种床旋耕、播种、施肥、镇压等多项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水稻出苗率≥85%,作业效率高,省时省工,可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