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刈割时间对杂交狼尾草成分及厌氧发酵性能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狼尾草为原料,采用批式中温厌氧发酵工艺,研究生长期为30、60、91、128、175 d的杂交狼尾草的成分及厌氧发酵沼气产量。研究结果表明:刈割时间对原料成分有较大的影响,原料中C质量分数、碳氮比,干物质(TS)、挥发性固体物(VS)和木质素的质量分数随着刈割时间的延长呈升高的趋势。杂交狼尾草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干物质产量随刈割时间的延长先增加而后降低,其中生长128 d时刈割干物质产量最高,可达15.01 t/hm2。原料的产气率也随刈割时间的延长先升高而后降低,其中生长60 d的杂交狼尾草的产气性能最高,其挥发性固体物的产气率和产甲烷率分别为0.68、0.37 L/g。综合干物质产量和原料产气率,杂交狼尾草在不同刈割时间下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生物质量可产沼气量为848.07~6 279.73 m3/hm2,相应的年产能为165.49~292.66 GJ,可见杂交狼尾草是一种有潜力的厌氧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2.
针对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特点和土质气候条件,引进8个鲜食玉米品种(系)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民3号比对照万糯2000增产幅度小,早采摘10 d;中晚熟品种东糯800在产量和穗部性状上表现突出,且作为甜加糯品种在口感上更受欢迎;东糯88在产量、穗长、穗粗均排在所有品种的第二位,增产幅度在7.9%,作为糯玉米品种适宜黑水镇当地推广;公主7788仅比对照增产3.4%,但封顶性好,熟期比对照早5 d,可作为白糯玉米的补充品种。其他品种均比对照种产量低。  相似文献   

3.
风沙土玉米膜下滴灌适宜灌溉频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频率对风沙土地区膜下滴灌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风沙土滴灌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滴灌频率越小,越有利于利用降雨,玉米生育期内灌溉水量越少;滴灌频率对玉米茎粗生长影响较小,但灌溉频率为1次/6~9d时,有利于玉米株高生长和获得较大的LAI;滴灌频率对玉米穗长、穗行数、百粒质量等考种指标的影响年际间差异较大,但试验表明穗粗受灌溉频率影响较小;而灌溉频率的减小可导致穗行粒数和穗粒质量的减小,同时增大秃尖长度。玉米产量和WUE随着灌溉频率的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9d灌溉1次产量和WUE分别可达到11.1t/hm2和2.0kg/m3。因此,在风沙土地区,滴灌灌溉频率以1次/9d为宜。  相似文献   

4.
正1选用良种根据种植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及栽培制度,选择耐密、高产、抗旱、抗倒、苗期耐低温、穗期耐高温的玉米品种。高海拔地区适宜品种有阿七三交、冀承单3号、阿单9号、会单4号、阿单10号、科发6号、川单15号、川单26号、正红2号、陵玉987等。2种子处理2.1晒种选晴天将种子薄摊晾晒2~3d,以有效杀灭其表面的病原菌,促进其后熟,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燕麦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农燕麦一号"为试材,采用二次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辽宁省适宜燕麦生长的播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产量≥3 000 kg/hm2的147个方案中,播种量在174.00-185.25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35.75~152.25 kg/hm2、37.35~41.10 kg/hm2、110.40~121.05 kg/hm2,可获得3 581.25 kg/hm2以上的产量,N:P2O5:K2O最适比例为3.67:1.00:2.95.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讨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规避辽宁地区低温冷害问题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和正确对低温冷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进行评估。[方法]本试验基于TRP-1000D型人工智能气候箱,选取水稻90-35为供试品种,分别于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比外界低5℃和低3℃,均持续5d的不同低温冷害处理,以正常栽培管理的试验材料为对照,共5个处理:CK、A1、A2、B1、B2,分析研究拔节期和抽穗期两个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等级低温冷害处理对水稻的穗部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除A2使得水稻一次枝梗实粒数极显著增加外,A1、A2、B1、B2使得水稻穗长、一次枝梗实粒数、二次枝梗实粒数、二次枝梗数较CK极显著减少(穗长减少5.3%、11.3%、4.0%、2.0%,一次枝梗实粒数减少38.6%、-43.4%、49.9%、32%,二次枝梗实粒数减少57.9%、24.6%、64.5%、63.1%,二次枝梗数减少47.6%、31%、9.7%、35.2%),一次枝梗数较CK显著减少(6.1%、9.6%、2.6%、11.3%);即A2对穗长和二次枝梗数影响最大,对二次枝梗实粒数影响最小,B1对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的负面影响最小,对一次枝梗实粒数、二次枝梗实粒数影响最大,B2对一次枝梗数影响最大、对穗长影响最小。除A2使得产量极显著增加外,A1、A2、B1、B2使得水稻产量、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较CK减少(产量减少29.68%、-33.98%、40.65%、17.92%,一次枝梗结实率减少2.4%、2.3%、42.8%、31.8%,二次枝梗结实率减少3.9%、-0.8%、64.9%、47%);即A2对一次枝梗结实率影响最小,且使得产量极显著增加,B1对产量、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影响最大。[结论]即水稻90-35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经过比外界低5℃和低3℃的不同低温冷害处理后,其穗部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受到显著或极显著的负面影响,而拔节期给予水稻适当低温处理,可以增加水稻抗寒性,在之后生育期恢复正常生长环境,水稻能够较快恢复正常生长并且长势更好。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条件下低温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半冬性小麦品种西农2000和冬性品种兰天26号为材料,利用智能型人工气候箱研究了4个温度梯度和3个水分梯度对不同生态型品种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条件下,低温显著延长幼穗分化进程(P0.05),温度每升高1℃,幼穗分化时间平均缩短4.89 d;MW处理较CK幼穗分化时间平均缩短5.5 d,LW处理平均缩短4.0 d;2低温显著影响小麦干物质的积累,温度每升高1℃,干物质量平均增加0.61 g/株,且以LW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大。3温度和水分对小麦株高、单株叶面积、单株次生根数目及长度影响显著(P0.05),T4处理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但处理间差异因品种、叶龄而异;4各因素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依次为温度水分品种,且每个因素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均大于交互作用;交互作用中,水分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效应最为突出,且以对单株叶面积影响最大,株高最小。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轻度水分胁迫LW+T4处理组合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海城地区水稻主栽品种辽星一号为研究对象,开展水稻"3414"氮磷钾肥料试验,研究水稻在不同氮磷钾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最佳施肥量及最佳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本地区最佳经济产量为725.5 kg/667 m2,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6.1 kg/667 m2、P2O58.5 kg/667m2、K20 7.3 kg/667 m2,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配比为1:0.53:0.45.  相似文献   

9.
秸秆全量还田对宁粳1号产量构成及生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宁粳1号产量构成及生育特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全量还田抑制了水稻大田分蘖前期生长,分蘖中期发苗速度稳健加快,后期生长稳健.秸秆还田与对照田同品种同稻作方式相比表现为,有效穗略有增加,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成熟期推迟1~2 d,后期熟相明显好于对照田.  相似文献   

10.
不同灌溉模式对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5个春小麦品种(系),设3个灌溉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下春小麦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适度灌水条件下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生育期2次灌水处理(T2)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1次灌水处理(T1)和3次灌水处理(T3)高4.47%,15.76%和10.24%,25.31%。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春小麦生育期缩短,各品种平均生育期T1比T2和T3分别缩短1.33~6.33 d和5~11.33 d,但对不同品种的影响有所不同,张96-49和选920-1生育期对水分差异的反应较其它品种敏感,在3个水分处理间的差异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
加氧灌溉下温室甜瓜生长、品质和产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土壤加氧对温室覆膜甜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采用5个加氧频率处理,即不通气(T1)处理、2次/d(T2)处理、1次/d(T3)处理、1次/2 d(T4)处理和1次/3 d(T5)处理,分析了不同加氧频率对温室甜瓜根系生长、光合特性、果实品质、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氧灌溉处理的根系生长特征、叶片光合、果实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T1处理,T2处理与T3处理的主根长、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和单果质量差异不显著,T3处理与T5处理的根体积、根系活力以及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T4处理对提高作物的主根长、增加叶片光合速率、提高果实中可溶性总糖、Vc和有机酸的质量分数以及增进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加氧频率为1次/2 d是温室覆膜甜瓜的最优加氧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土壤加氧对温室覆膜甜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采用5个加氧频率处理,即不通气(T1)处理、2 次/d(T2)处理、1 次/d(T3)处理、1 次/2 d(T4)处理和 1 次/3 d(T5)处理,分析了不同加氧频率对温室甜瓜根系生长、光合特性、果实品质、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氧灌溉处理的根系生长特征、叶片光合、果实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T1处理,T2处理与T3处理的主根长、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和单果质量差异不显著,T3处理与T5处理的根体积、根系活力以及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T4处理对提高作物的主根长、增加叶片光合速率、提高果实中可溶性总糖、Vc和有机酸的质量分数以及增进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加氧频率为1次/2 d是温室覆膜甜瓜的最优加氧处理。  相似文献   

13.
探讨地下滴灌玉米高产的科学合理施肥技术。在地下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次数研究氮肥运筹管理对玉米产量和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次数、施氮量及交互作用对穗长和百粒重影响不显著,施氮量对秃尖长、施氮次数对穗粒数、施氮次数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影响差异显著,施氮量对穗粒数和施氮次数对玉米产量影响极显著,三次施氮平均玉米产量比一次施氮处理提高了7.60%,T3N120、T3N180处理分别比T1N120、T1N180处理增加了11.36%、9.13%;施氮量、施氮次数与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建立了以施氮次数和施氮量为自变量的玉米产量回归模型,能够反映玉米产量与施氮次数和施氮量的关系。建议黑龙江省黑土区地下滴灌玉米采用3次施氮、施氮量120~180 kg/hm~2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薯10号"进行种植密度和复合肥施肥水平的试验研究表明,该品种在667 m~2植3 500穴、4 000穴、4 500穴三个密度中,以667 m~2植4 500穴最佳;在667 m~2施复合肥60 kg、80 kg、100 kg作底肥三个施肥水平中,以667 m~2施100 kg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适宜于赤峰地区滴灌玉米的灌水定额,在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乡南平房村示范基地进行了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个灌水定额水平,分别为180(GGDE1)、240(GGDE2)、300(GGDE3)、360(GGDE4)m3/hm2,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对覆膜滴灌玉米生长状况、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分析了玉米耗水量与产量、边际产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水定额300m3/hm2的处理玉米的株高、叶面积在玉米苗期、灌浆期表现出比其他灌水定额处理好;膜下滴灌玉米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穗重、行粒数、百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同样随灌溉定额增加呈递增趋势;穗长和穗行数规律性不强,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与玉米耗水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400.83~449.63mm是进行灌溉确定滴灌灌溉定额的主要研究区域。  相似文献   

16.
正绵阳市游仙区小枧沟镇地处浅丘,小麦播种面积常年在467 hm~2左右。自2009年采用微耕机浅旋匀播技术以来,现在75%的小麦种植均采用该技术。连年示范结果显示,该技术具有十分明显的节本增产效果。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抗倒伏的小麦品种,如川麦104、绵麦51、西科麦8号等。2播期最佳播期为10月25日~11月2日,播期内宜早不宜迟。3种子处理播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晾晒2~3 d,除去病粒、瘪粒、草粒。播种前1 d按2∶100粉锈宁药剂拌种。4整地、施肥1)精细整地。(1)铲除田边、地边杂草、秸秆,减少病虫寄主。下湿田、渍  相似文献   

17.
以半冬性小麦品种西农2000和冬性品种兰天26号为材料,利用智能型程序型人工气候箱设置昼夜恒定温度梯度14℃(T1)、16℃(T2)、18℃(T3)和20℃(T4)4个,土壤含水量分别为饱和含水量的75%~80%(CK)、60%~65%(LW)和50%~55%(MW)3个梯度,研究温度和水分互作对不同生态型品种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和温度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P0.05)。幼穗分化进程以T4CK处理缩短最明显,较最慢的T1CK处理平均缩短7d,温度对幼穗分化的影响效应高于水分;温度处理中,最高温度的T4(20℃)处理较T1(14℃)处理幼穗分化进程平均显著提前4.7 d,而适当水分胁迫尽管加快幼穗分化进程,但较充分灌溉CK无显著差异;在生长指标上,轻度水分胁迫LW有利于增加次生根数目、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量,分别较充分供水CK平均增加22%、7%和14%,而次生根长和株高均表现降低,较CK平均降低7%、3%;随着昼夜温度升高,小麦株高、单株叶面积、次生根数目、次生根长度及单株干物质均相应增加,二者平均最大相差2.31、2.94 cm、2.0个、3.74 cm2、1.86 g,但水分、温度及品种互作对小麦株高、单株叶面积、次生根数目、次生根长及干物质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旱涝急转"对水稻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超级杂交早稻品种(淦鑫203)为材料,采用桶栽方式,分别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初期设置"不旱不涝"(CK)、"干旱不涝"(F1,T1)、"不旱淹涝"(F2,T2)及"旱涝急转"(F3,T3)等处理,分析了稻米品质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分蘖期"旱涝急转"对稻米品质影响总体较小,仅稻米垩白度较CK下降较为明显,其余稻米品质指标与CK间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则显著降低整精米率、粒长和胶稠度,降幅分别达20.05%、9.70%、29.35%,各处理间直链淀粉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旱涝急转"处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CK分别增加5.64%和20.39%,而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均不同程度下降;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不同水分胁迫下超级杂交早稻单株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处理较CK单株产量分别下降30.27%和43.37%,分蘖期处理主要为每穗总粒数和单株有效穗数下降,幼穗分化期处理主要为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总体上,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较分蘖期"旱涝急转"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及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淮北地区水稻高产机械栽植方式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粳稻"甬优2640"、"甬优1640"和常规粳稻"连粳7号"、"徐稻3号"为试验材料,于2011年和2012年研究了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直播3种机械栽植方式的秧苗素质、生育进程、光合物质生产、温光利用、产量组成及品质。结果表明,移栽时钵苗机插方式秧苗素质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毯苗机插方式。与钵苗机插稻相比,毯苗机插稻、直播稻各生育时期均推迟,全生育期分别缩短8~10 d和20~22 d,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积温、光照时数以及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显著降低。钵苗机插方式水稻产量最高,毯苗机插方式次之,直播方式最低,各栽植方式间差异显著;相同栽植方式下杂交粳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粳稻。钵苗机插稻单位面积穗数较少,但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显著提高,最终籽粒产量显著增加;杂交粳稻钵苗机插方式产量分别比毯苗机插、直播方式显著提高10.2%和23.4%,常规粳稻分别显著提高5.6%和19.3%;直播水稻的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钵苗机插方式水稻籽粒品质较好。在淮北地区钵苗机插稻生育期提前,成熟早,提高了温光资源利用率,比毯苗机插和直播方式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水稻机械化栽插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不同滴灌量对不同品种枸杞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滴灌枸杞适宜的灌溉制度。【方法】以1 a生宁杞1号、5号、7号、0901、0909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5个滴灌水平,依次为5 100 m~3/hm~2(W1)、4 350 m3/hm~2(W2)、3 600 m~3/hm~2(W3)、2 850 m~3/hm~2(W4)、2 100 m~3/hm~2(W5),以常规灌水量5 100 m~3/hm~2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滴灌量对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滴灌量对不同枸杞品种株高、茎粗、SPAD等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较大。对于宁杞1号,W5处理极显著地提高了枸杞产量(p0.01),平均增产60.71%,株高、茎粗、SPAD值增长迅速,总糖、总酸质量分数比CK提高3.82%、9.19%;对于宁杞5号,W5处理SPAD值及品质与CK相比显著增加,增产36.56%,果实品质最优;对于宁杞7号,W2处理甜菜碱及总糖质量分数量最高,产量与CK差异极显著(p0.01),三者比CK及其他处理平均增加36.10%、38.71%和6.27%;对于宁农0901,W3处理有效促进了株高、茎粗及叶绿素SPAD的增加,增产52.19%;对于宁农0909,W4处理各项指标与CK差异虽然不显著,但产量、品质整体优势较明显。【结论】不同品种枸杞应设置不同的灌溉制度,适宜的滴灌量可以有效改善枸杞生长状况,提高枸杞产量,达到节水调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