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降低近海渔船出海作业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发电成本、延长渔船出海捕捞作业时间,设计了一套近海渔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作为渔船辅助供电设备。根据海南省近海渔船固定作业区域的太阳能资源和渔船结构特点,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光伏阵列布置策略对渔船发电性能的影响。在满足渔船通信和生活设备用电量的前提下,提出了渔船光伏阵列布置优化策略;通过集成光伏发电、电能存储与逆变、系统控制等技术,完成近海渔船光伏发电系统中负载、光伏阵列和蓄电池等组件参数设计与配置原则,解决了海洋环境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靠运行的技术问题;利用PVsyst软件对海南中型木质渔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光伏发电系统在渔船上的应用、实现太阳能资源最大化利用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渔光一体"是在鱼塘上建立光伏发电站,水体养鱼和水面发电同时进行,是一种充分利用土地、增加亩效益的新的高效生产模式。目前"渔光一体"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安装光伏组件对养殖的影响还有待研究,尤其是对于不同品种适宜的光伏组件安装面积还有待研究确定。环境因子对鱼类的摄食和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出台,新开挖池塘进行水产养殖条件已受限制,如何利用现有水面开展水产养殖,充分挖掘水体的综合效益显得十分重要。高效渔业与光伏发电互补即"渔光互补"项目是一种综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附加值的创新模式,是传统水产养殖向高效渔业发展的良好代表。本项目利用江苏郁金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1000亩光伏基地池塘水面开展淡水小龙虾综合养殖,形成"上面发电、下面养殖"的水产养殖新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水体,在光伏发电的  相似文献   

4.
企业     
<正>通威"渔光一体"模式荣获"水产养殖智能化突出贡献奖"6月18日,在中国渔业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上,通威股份"渔光一体"模式获得"水产养殖智能化突出贡献奖"。通威"渔光一体"模式作为通威股份大力打造的"农业+新能源"双主业协同发展成果,是水下养鱼、水上发电的完美结合,不仅能节省土地资源和鱼塘资源,还可以实现水产和光伏跨界经营。在实施过程中,给养殖户提供了全套高附加值服务,通过智能复合增氧,水源保障、底排污、智能养殖、电化水杀菌、智能风送精准投喂系统模式等在池塘水体中开展水产养殖的同时,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太阳能发电。既能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位于山东省平度市的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项目采用"上可光伏发电,下可蓄水养鱼"的渔光一体模式,与常规鱼塘养殖相比,效益提高20倍以上。该项目也是青岛市首个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落户于平度店子镇南城戈庄村,由通威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梁平区礼让镇川西村一池塘上,一面面悬空在水面上的太阳能板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下,竟养着鱼虾。这就是礼让镇试点的首个渔业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是梁平区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的又一重要举措。据了解,渔业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渔业——发电立体产业链,在鱼塘上方架设光伏板,下方水域  相似文献   

7.
“渔光一体”模式助推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勤朗 《科学养鱼》2016,(10):13-15
正第一、通威公司是最早将光伏的理念引入到水产养殖中来的,当初是基于怎样的考虑?通威"渔光一体"模式是将水产养殖和光伏发电产业结合的生产方式,即在池塘水体中开展水产养殖的同时,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太阳能发电。但"渔光"模式并非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并行模式,而是一种新型的生产跨界融合"1+12"模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水产养殖区域越来越偏僻,特别是一些海水养殖,基本不在电网覆盖范围之内。同时,电力的缺乏,也导致了水产用电面临着不能长时间、高强度使用的问题,从而大大限制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本试验研究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为自动投饵机供电。太阳能作为优良的自然能源之一,来源广泛,没有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外对于水产养殖方面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有以下优点:一是系统的独立性,不受电网的影响;二是系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5月28日,全国最大的海水养殖"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工程正式投运。蛇蟠涂光伏发电工程位于宁海县三门湾现代渔业园区,占地4 200×667 m~2,总装机容量99兆瓦,总投资约7亿元,是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按照"渔光互补"的理念规划建设,在确保渔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能促进光伏能源开发,有利于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农地流转是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以农户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主要研究农户之间自主自由委托代耕、出租等形式。该模式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农民资源禀赋和面临机遇的差异。该模式效率最高,过去是主导,将来依然是主导;以集体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主要研究反租倒包。该模式的形成原因,2004年以前主要是乡村集体为了减轻税费收取难度、汲取更多收入,2004年以后主要是乡村集体解决来自上级政府的行政压力和外部经济体的经济推力。该模式容易导致乡村集体强迫或半强迫农户流转土地,在将来慢慢会萎缩;以农户和集体为共同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主要研究农地股份合作制。由于入股的主体、方式、范围的不同,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成因也各不相同。该模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也存在封闭性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该模式在将来会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渔业现代化》2016,(6):44-44
由鱼类资源评估以及渔业建模模型引发了对商业性渔业中的替代捕捞模式的讨论,特别是在平衡捕捞这一更大背景下的讨论。但这些理论方法所提出的替代性资源利用模式往往在目前像拖网等捕捞渔具的捕捞选择性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论证拖网可供替代的捕捞选择性模式的可行性,拓宽拖网渔具在渔获大小捕捞选择性方面的视野。作为一个实例研究,将两种著名的捕捞选择性装置相组合,获得了一条拖网的钟形捕捞选择性曲线,该拖网捕获的大个体和小个体目标捕捞鱼种数量都少。在波罗的海大西洋鳕渔业中对这一渔具装置进行了成功测试。结果揭示,借助于渔具技术可以让拖网得到截然不同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崇良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水产学报》2022,46(8):1509-1524
渔业资源增殖是修复受损生物资源和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几十年来在我国以及全球许多国家有着较快发展。有研究指出很多资源增殖项目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甚至带来了负面的生态影响,这对资源增殖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重要警示。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以及全球渔业资源增殖的现状,围绕资源增殖评估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总结了资源增殖策略与增殖效果评估研究方面的进展;基于对增殖生态系统的认识,阐述了资源增殖中关键生态过程、生态机制与时空尺度问题,从基本原理、生态效应和空间尺度三个方面探讨了资源增殖评估方法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渔业增殖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与动态,资源增殖应基于对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以前瞻性的评估研究指导资源增殖规划和合理避险。通过探讨增殖评估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渔业资源增殖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集聚式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设施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现有集聚式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设施的结构形式、工艺流程及发展状况进行的考察和总结,从设施材料、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建设周期、投资及生产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介绍了该养殖设施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其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利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进一步优化设施结构及工艺流程。以期规范和提升工艺技术,促进集约化设施养殖技术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发一种大水体太阳能自动增氧装置,为大水体的缺氧、水体污染提供一种解决方法。太阳能自动增氧装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检测与智能增氧系统、自动化驱动系统组成。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解决了电能消耗问题;检测与智能增氧系统实现了增氧过程中氧溶解浓度检测和智能感应运行;自动化驱动系统通过智能感应信号和电子差速控制系统实现增氧机原地转向、转弯和直行3种运动模式的移动,增加了增氧面积。使用太阳能自动增氧装置增氧试验表明,80 min内1 m水深处溶氧量增加0.79 mg/L,2 m水深处溶氧量增加0.78 mg/L,3m水深处溶氧量增加0.77 mg/L,4 m水深处溶氧量增加0.78 mg/L;改善水质试验表明能有有效提高水体溶氧,降低氮磷含量;养殖试验表明,增加鲤产量35.3%、鲢鳙产量31.2%。  相似文献   

15.
稻虾共作种养生态模式及技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本文主要从稻虾共作特点、水稻栽培技术、青虾放养及技术管理、虾蟹共作模式的不足之处和需要完善改进之处,这几方面来给大家介绍稻虾共作技术。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增加产量和效益,同时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农业发展,苏州市吴江区对水稻、青虾共作种养生态模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模式的实用性,在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系统中开展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系统由对虾养殖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组成。取3口池塘进行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试验,放养密度为500尾/m^2,养殖试验周期100 d。凡纳滨对虾平均体长达到(9.77±0.11)cm,平均体质量(10.80±0.82)g。1号池塘产量为4.25 kg/m^2,存活率为78.71%,饲料系数为1.22;2号池塘养殖产量为4.42 kg/m^2,存活率为81.85%,饲料系数为1.18;3号池塘产量为4.07 kg/m^2,存活率为75.37%,饲料系数为1.25。养殖期间8:00水温范围为22.5~31.0℃;15:00水温范围为22.5~32.0℃,日气温差最大为11.0℃,日水温差最大为2.5℃。养殖期间pH稳定在7.00~8.34。养殖期间亚硝酸盐氮(NO-2-N)0~8.47 mg/L,总氨氮(TAN)0~7.83 mg/L。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模式养殖凡纳滨对虾,实现了对虾养殖和光伏发电的双重收益,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最近召开的浙江省水产局长会议,沈祖伦省长就发展本省渔业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渔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产业。这几年的情况表明,渔业在保证供给和为国家出口创汇方面作出了贡献.浙江有4100万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端紧缺,这就面临一个食物  相似文献   

18.
苗家禄  吴会民  张韦 《科学养鱼》2012,(7):22-23,93
随着社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量的锐减,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增大与水产生产资源锐减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水产养殖发展的瓶颈问题,传统的养殖模式受到了挑战。发展高效、环境友好型渔业成为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首选。由天津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0,(7)
对阻障农村畜禽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介绍,具体分析了土地资源、土地政策、社会保障体系现状、产业发展水平等对农村畜禽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农耕土地逐渐被改造利用以加快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而百姓对粮食和动物蛋白的需求却一如既往,要解决需求与供给矛盾,就需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产出。另一方面,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点面污染,也极大影响了土地的循环再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到食品安全,寻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挥农业生产最大的自净效能就显得很有必要。稻田养鱼和池塘种稻同为将种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