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研究了在不同光照周期,pH和盐度突变条件下褶皱臂尾轮虫的存活和增殖率.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殖的促进作用明显,持续光照条件下轮虫种群增殖率为持续黑暗状态的3.5倍;pH存活上限9.5,下限5.5;种群增殖最适pH为7.5~8.5;种群繁殖的最适盐度为30~35,存活的下限为15,上限为40.研究结果显示,光照对于褶皱臂尾轮虫的增殖是必要的;pH的不同对褶皱臂尾轮虫带卵量、孵化率和孵化时间均有影响.盐度突变盐差越大,褶皱臂尾轮虫的适应能力(适应所需时间和存活率)越弱.  相似文献   

2.
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是一 种半咸水的滤食性浮游动物,作为鱼、虾类幼体的 开口饵料,其适口性、可得性、营养价值及饲养 效果均优于其它饵料,而且适应力强,生长快,繁 殖迅速,培养成本低,极易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利 用。褶皱臂尾轮虫的高密度培养是水产养殖鱼、虾 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 褶皱臂尾轮虫的大规模、高密度培养的环境条 件要求与褶皱臂尾轮虫的生理需求相一致,否则培 养的褶皱臂尾轮虫将会增殖不良、密度低、营养价 值低、甚至逐渐死亡。针对目前国内的研究情况以 及生产上的需要,我们从光照、通气、饵料浓度 等几种环境条件因子对褶皱臂尾轮虫增殖的影响进 行了对比试验,目的是为大规模培养中提高褶皱臂 尾轮虫的增殖速度和增殖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向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m)培养液中添加“轮虫克星Ⅰ号”以杀除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试验,表明褶皱臂尾轮虫的死亡时间、死亡率以及杀灭轮虫后螺旋藻的恢复情况与药物的浓度有关:在试验范围内既能杀灭轮虫、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又较小的最佳药物浓度为1.25%。  相似文献   

4.
从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基础环境因子和控制因子等各方面阐述如何提高轮虫增殖率。褶皱臂尾轮虫的适宜繁殖条件:最适pH值7~8,最适温度35℃,最适盐度18‰,比重1.016,光照4 400~10 000lx,溶氧1.5mg/L以上。轮虫接种密度以1个/mL为宜,池中轮虫繁殖密度以100个/mL为宜。提倡用光合细菌+扁藻投喂轮虫,慎用酵母培养褶皱臂尾轮虫。在适宜条件下,经10d的培养,褶皱臂尾轮虫可由原来的1个/mL增殖到1 500~2 000个/mL。  相似文献   

5.
用酵母高密度培养褶皱臂尾轮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面包酵母室内高密度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结果发现,1.5 g/(106·d)的较高投饵量.适合于接种密度约为50个/ml的褶皱臂尾轮虫培养,而投饵量为1.0~1.2 g/(106·d)时.适合于200个/ml以上较高密度的褶皱臂尾轮虫培养.投饵量为1.5 g/(106·d)时.不适于500个/ml以上接种密度的褶皱臂尾轮虫培养.若褶皱臂尾轮虫密度继续高至1000个/ml以上,投喂量则需进一步降低至1 0 g/(106·d)以下.褶皱臂尾轮虫接种密度低至30个/ml以下时,除酵母外,适当添加一定量(1/3以上体积)的单胞藻.可提高褶皱臂尾轮虫的增殖速度,降低褶皱臂尾轮虫培育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96 h静态水试验法研究硫酸锌和三氯异氰尿酸对褶皱臂尾轮虫、海洋尾丝虫和黄色伪角毛虫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锌对褶皱臂尾轮虫、海洋尾丝虫和黄色伪角毛虫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499、1.946 mg/L和221.135 mg/L;硫酸锌对海洋尾丝虫和黄色伪角毛虫12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896 mg/L和334.808 mg/L;三氯异氰尿酸对褶皱臂尾轮虫、海洋尾丝虫和黄色伪角毛虫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412、0.167 mg/L和1.255 mg/L,三氯异氰尿酸对海洋尾丝虫和黄色伪角毛虫12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519 mg/L和3.044 mg/L。褶皱臂尾轮虫、海洋尾丝虫和黄色伪角毛虫对硫酸锌和三氯异氰尿酸的耐受性顺序均为黄色伪角毛虫>褶皱臂尾轮虫>海洋尾丝虫。  相似文献   

7.
以单体培养、群体累积试验2种方法,研究了盐度突降对褶皱臂尾轮虫存活及休眠卵形成的影响,旨在为褶皱臂尾轮虫及其休眠卵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褶皱臂尾轮虫在盐度2以下难以存活;生活在盐度20以上海水中的褶皱臂尾轮虫,盐度突降到4以上不会造成大量死亡;大幅度降低盐度可促进休眠卵的形成,最佳降盐幅度为从正常培养时的20以上降至6.  相似文献   

8.
若干因素对轮虫的繁殖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M(?)ller)系属轮虫纲,单巢目,臂尾轮虫科,臂尾轮虫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咸淡水和沿岸水域中的小型浮游动物。由于它具有生活力强、繁殖快、营养丰富、加上大小适宜等特点,因而成为人工培育鱼、虾幼体及饲养某些小型鱼类较理想的动物性饵料之一。日本曾对轮虫的生物学和培养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近些年来,国内对轮虫生物学和培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实验只是就饵料和一些环境因子对轮虫繁殖的影响,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批量培育法研究了在面包酵母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脂溶性维生素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种群增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包酵母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繁殖是有营养缺陷的.在面包酵母悬浮液中,当添加维生素A为0.02~5.00 μg/ml时,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大,轮虫的种群增殖率R值也增大.以添加5.00μg/ml为最佳,第4天的R值达0.75,是对照组的5.6倍.添加维生素D0.005~0.20 μg/ml对轮虫的增殖有一定促进作用,以添加0.05μg/ml为最佳,第7天的R值为0.407,是对照组的2.7倍.添加维生素E0.001~0.01 μg/ml和添加维生素K0.01~0.10 μg/ml时,第4天的R值与对照组无差异.另外大规模生产培育褶皱臂尾轮虫时,适当添加脂溶性维生素A、D的褶皱臂尾轮虫的种群增长率优于不添加脂溶性维生素A、D的对照池.  相似文献   

10.
王宏 《科学养鱼》2005,(10):65-66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属于扁形动物门、单巢纲、单巢目、游泳亚目、臂尾轮虫科、臂尾轮虫属。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水域中。其具有营养丰富、适口性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成为鱼类与甲壳类的天然生物饵料。目前许多经济水产动物的苗种生产都需要轮虫作为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浓度甲醛溶液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种群密度和聚缩虫成活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2.5~15)×10-6的甲醛溶液能在2~4d内有效杀灭聚缩虫的成体;使轮虫种群增殖速度保持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尾突臂尾轮虫、裂足臂尾轮虫、剪形臂尾轮虫、方形臂尾轮虫、红臂尾轮虫、镰形臂尾轮虫、矩形臂尾轮虫和十指臂尾轮虫8种臂尾轮虫的ND4和ND5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测序,结合Gen Bank数据库中的褶皱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转轮虫和旋轮虫的ND4和ND5基因序列,使用MEGA6.0软件构建这12种轮虫系统发生树(NJ树、ME树、UPGMA树),探讨了8种臂尾轮虫之间的系统关系。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涉及的轮虫ND4和ND5基因序列差异百分比均值为40.3%,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轮虫属内种间系统关系研究;系统树所显示亲缘关系与形态学研究基本一致,均支持将十指臂尾轮虫、裂足臂尾轮虫归入臂尾轮属。  相似文献   

13.
单晓鸾 《齐鲁渔业》2005,22(2):37-38
褶皱臂尾轮虫是小型的浮游动物,营养丰富,是海水鱼、虾、蟹等育苗饵料系列中最理想的开口饵料和早期生物饵料。褶皱臂尾轮虫具有广盐广温性,适应性强,生长繁殖速度快,培育成本低等优点。现将土池培养轮虫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是水产动物苗种培育的优质动物饵料,广泛分布于湖泊、池塘、江河、近海等各类淡、咸水水体中。轮虫因其极快的繁殖速率,生产量很高,在生态系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海洋中的轮虫大约有50多种,它们多数生活在沿岸浅海区。在海水养殖中能够进行大量培养,并用于海产动物人工育苗。褶皱臂尾轮虫具有适应力强、生长快、游动缓  相似文献   

15.
轮虫是鱼、虾类幼体的优良饵料.褶皱臂尾轮虫适应力强,繁殖迅速,在水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生产中被广泛培养为鱼、虾类幼体的饵料.海产褶皱臂尾轮虫培养方法多种多样,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海水鱼人工育苗中轮虫培养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首次平均抱卵量和增殖率两项指标评价褶皱臂尾轮虫的繁殖情况,研究了绿裸藻、卵形隐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饵料效果,以及绿裸藻与不同食物混合对褶皱臂尾轮虫繁殖的影响.由于粒度关系,绿裸藻不宜做轮虫的食物,但在保证饵料供应的情况下,绿裸藻对轮虫没有危害.生产上可利用绿裸藻的产氧功能,辅以充足的轮虫食物,以生态调控方式改善轮虫池的水质,有利于土池轮虫培育.  相似文献   

17.
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及营养强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信书  郑伟 《水利渔业》2005,25(5):35-36
褶皱臂尾轮虫是海洋水产动物幼体的重要饵料.总结了褶皱臂尾轮虫的营养价值和培养条件,介绍了褶皱臂尾轮虫几种培养方式的操作技术以及营养强化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对虾幼体进入溞状幼体三期以后,饵料成了育苗的关键,因此,培养一种小型的动物性饵料,就显得很重要。几年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用褶皱臂尾轮虫培养对虾幼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培养褶皱臂尾轮虫(以下简称轮虫)的方法介绍如下:首先要培养好褶皱臂尾轮虫的饵料。单胞藻的扁藻、盐藻、小球藻等绿藻是轮虫的主要饵料,以扁藻为最好。当水温上升到15℃左右时,我们在有上列几种藻种的土池里进行肥水繁殖,施氮肥10ppm(未施磷肥)、在4日30日到5月18日间共施肥4次,同时也施少量人粪。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生命周期中各发育阶段历时以及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影响,使轮虫的胚胎发育和繁殖前期延长,繁殖期、繁殖后期和平均寿命缩短,产卵量和繁殖率降低。随藻密度的增加,胚胎发育和繁殖前期分别从(18.33±7.26)h和(58.26±3.52)h增加到(24.29±4.86)h和(91.74±15.46)h,而繁殖后期则从(48.86±14.73)h缩短至(22.60±4.80)h。轮虫的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均低于对照(P<0.05或P<0.01),反映了赤潮微藻对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藻密度下轮虫能够维持一定的种群增长。赤潮藻和浮游动物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药物杀除极大螺旋藻培养液中的轮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向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培养液中添加“轮虫克星Ⅰ号”以杀除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试验,表明该药物能有效杀灭藻液中的褶皱臂尾轮虫;后者的死亡时间、死亡率以及杀灭轮虫后螺旋藻的恢复情况与药物的浓度有关;在试验范围内既能杀灭轮虫、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又较小的最佳药物浓度为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