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中华鳖爱德华氏菌病病原和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完其 《水产学报》1997,21(4):428-433
从中华鳖病病鳖的肝脏分离得到菌株s-1。用菌株S-1进行人工感染,100%的鳖患病,从感染的病鳖的肝脏分离到菌株s’-1,经生理生化反应测定,它与菌株s-1特性一致。经鉴定,菌株s-1是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型。爱德华氏菌感染会引起鳖的脏器发生变质性病变。主要症状呈肝脏型,肝局部坏死,有结节状肉芽肿。  相似文献   

2.
鳖烂脚病是近年来工厂化养鳖生产中死亡较高的鳖病,其不但病程长较难治愈,即使治好也易留下疤痕而影响销售外观,是目前养鳖企业较头痛的鳖病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结合有关研究,介绍一下鳖烂脚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养殖单位参考应用。 一、鳖烂脚病的症状 发病初起,病鳖吃食正常,随着病情发展,活动减少,反应迟钝食欲下降甚至停食,病鳖脚面糜烂变质,严重的脚爪脱落,四脚呈灰白色或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垂死病鳖的肝脏分离到96-12-Ⅳ菌株,用该菌株人工感染健康鳖,感染率100%,由感染发病鳖的肝脏到96-12-Ⅳ‘菌株,经生理生化反应测定,与96-12-Ⅳ菌株的测定结果一致,鉴定为脑炎败血性黄杆菌。该菌通过血道传播,侵袭全身各脏器,使各脏器组织发生变质性病变,淤血,出血,呈败血症。选择14种药物以纸片扩散法对该菌进行药敏试验,证实其中4种药物抑菌作用较强,用它们配制了鳖必康Ⅲ号,临床验证效果  相似文献   

4.
图示:A:底板及全身淡白无血色;B:肝灰白,胃肠失血,内有淤血;C:口腔腮状器官淡白糜烂;D:胃肠有黑色淤血段,内有成条血块,肝土黄,心脏缺血、色淡。一、白底板病病症:患病鳖体型较厚,鳖体完好无损伤。底板苍白,呈极度贫血状态,大部分身体呈水肿状,解剖发现肝脏呈土黄色和青灰色。胆囊肿大,肌肉苍白无血,腹腔有积水。病原:嗜水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危害及流行情况:100-500克以上的鳖、尤其对250克左右的鳖危害较大,发病突然、传染性极强。发病委节5-6月,死亡率50%-80%。防…  相似文献   

5.
鳖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蔡完其 《淡水渔业》1985,(3):30-31,38
<正> 鳖是名贵的滋补营养品。为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我国养鳖业正在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鳖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现收集日本川崎义一所著《鳖的习性与养殖方法》(1983)等书中有关鳖病的资料,以供养鳖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纤毛虫病是鳖、虾、蟹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但养殖对象被寄生后不会直接死亡,故而容易被忽视。该病可引起鳖食欲不振、机体消瘦、生长缓慢,影响鳖的生长发育。鳖被大量纤毛虫寄生后不加以治疗,会继发细菌感染,诱发腮腺炎、腐皮病、穿孔病和红脖子病等常见疾病,造成死亡和影响商品价值,所以在病情发生早期要积极防治。现将1例中华鳖稚鳖感染纤毛虫病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江浙发现主要症状为前肢弯曲的新鳖病,这种鳖病发生在温室养殖中,死亡率20%左右。今年4月下旬在渐江省浦江县发现这种鳖病,5月上旬在江苏省苏州市也发现了同样的鳖病。主要特点是:病鳖前肢弯曲,手拉不能伸直,后肢正常,其它外表完好,解剖后可见其肺呈灰黑色、糜烂状,肺组织内充满小气泡,其它内脏未见病变。病鳖因前肢弯曲失去活动功能在水中游泳困难,不能爬到食台上摄食,头部经常伸出水面,有时打转。浙江业主反映,温室池水长期未更换,水质恶化,将污水排到温室外池塘中,出现鲫鱼中毒死亡现象,说明温室内养鳖水质已严…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养鳖规模迅速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和鳖种交流日益频繁,鳖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暴发程度越来越严重,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目前,由于鳖病研究工作滞后,当鳖病发生后常常束手无策。因此,对于鳖病必须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减少或者避免盥病发生,保证鳖健康生长。1选择优质鳖鳖病的发生发展与消亡是由病原体、环境条件、鳖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鳖的抵抗力起着主导作用,而抵抗力强弱与体质有密切关系。因此,选择优质鳖是预防鳖病的首要环节。体质好的鳖外形完整,个…  相似文献   

9.
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鳖鳃腺炎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两侧的鳃腺发炎糜烂;口腔、食管、肠道出血;肝脏土黄色,质脆易碎。同一个塘的鳖,由鳃腺炎引起死亡有时有两种症状,即出血型症状和失血型症状。出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鳃腺充血、鲜红、糜烂、有分泌物,口腔、食道、肠管发炎充血,底板、四肢、尾部充血呈鲜红色。失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鳃腺淡白糜烂、有分泌物,食道、肠管有淤血段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养鳖热潮席卷全国。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流行严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现将作者近年来防治研究赤斑病的结果介绍如下:赤斑病又称红斑病,红底板病,腹甲红肿病。1.病状:病鳖腹部有出血性红色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斑点连接成片,故称红底板病.口鼻呈红色,解剖检查,舌呈血红色,喉部红肿,肝脏呈黑紫色,肠道亦发生充血呈红色.病鳖闭口不援食,肠内无食物,对外界反应迟钝,极易在岸边捕捉到。2.病原体:为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3.危社与流行:在长江流…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白底板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龙辉 《内陆水产》2002,27(12):30-31
中华鳖白底板病(亦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病)是近几年发生的对中华鳖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控制,所以又有甲鱼癌症之称。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近几年来走访过海南、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千余家养鳖场,经常碰到此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1白底板病流行情况及危害白底板病主要危害成鳖、亲鳖和200克左右的幼鳖。肠道出血,肝脏肿大,呈灰白色,有星状出血点,胃肠粘膜组织坏死,腹腔积水是该病的主要症状,目前该病已在我国大部分鳖养殖区流行。主要流…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华鳖白底板病的防与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鳖白底板病(亦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病),是近几年来对中华鳖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控制,如不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可造成大面积死亡。该病主要危害150克以上规格的个体,发病初期,鳖体表无明显症状,只是腹甲略呈苍白色,活动迟缓,但摄食量明显下降。发病末期,外表主要症状为腹甲、口腔呈苍白色,无一丝血色,剖检病鳖不流一滴血,肝脏呈土黄色或暗黑色,胆囊硬结,胰脏大多糜烂,肠呈贫血状,肠道无残留物,有些病鳖腹腔有积水。该病传染性强,一经发病若不及时治疗,会迅速蔓延。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和调查,对中华鳖白底板病的发…  相似文献   

13.
鳖病的防治     
鳖在水域中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一般很少发生疾病,但如果饲养管理不善,也能导致鳖病发生,监造成大量死亡。现介绍几种常见的鳖病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鱼》2003,(8):64-64
鳖病可分为传染性鳖病、侵袭性鳖病及其它因素引起的鳖病三大类,即由细菌、霉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鳖病通称为传染性鳖病;由寄生虫为病原体引起的各种鳖病通称为侵袭性鳖病;除上述两类由病原体引起的鳖病外,还有许多由物理、化学和生物诸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其他因素引起的鳖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穿孔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主要症状是体壁溃烂穿孔。本试验分别测定了患穿孔病中华鳖和健康中华鳖血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球蛋白、白蛋白、肌酣、尿素氮、葡萄糖、钠、氯、钙等10项指标。测试结果表明,病鳖血清谷草转氨酶、葡萄糖、钙的含量都非常显著高于健康鳘,而尿素氮、钠、氯都显著低于健康鳖。这些血清特性变化表明,病鳖的肝、肾、心等发生了严重的病变.揭示了中华鳖穿孔病血清病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横松芳治 《福建水产》1995,(4):79-80,78
鳖病的研究比鱼病做得少,不明病因还很多。以下介绍日本大分县淡水渔业试验场近年发生的鳖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 鳖病种类有:由细菌性等病原体入侵引起死亡,如细菌入侵鳖体表引起的腐皮病或赤点病;病毒引起的肿颈病;霉菌之一的真菌引起的毛霉菌病等。还有因环境因素的变化或投饵不适造成的洞穴病或肝硬化病,这种病的死亡率低,但造成鳖的外观不佳,内部脂肪组织发生变化,往往降低其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华鳖“白板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工健  王磊 《淡水渔业》1998,28(2):42-42
中华鳖“白板病”防治研究周工健王磊(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研究所,长沙41006)中华鳖“白板病”(暂名)主要在幼鳖、商品鳖和种鳖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发生。发病季节一般在48月份,但在加温养殖中发病不受季节限制。病鳖肺、肝、肠、胃等内脏发炎,口鼻或泄殖孔出血导...  相似文献   

18.
在野生条件下, 中华鳖种群密度小,且自身有逃离恶劣生态环境的能力,加之自身抗病能力较强,所以,自然界中鳖病较少发生。在人工高密度养殖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和水环境的恶化,影响了中华鳖的正常生理发育,导致各种鳖病的发生、流行,甚至大批死亡,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笔者几年来在养殖中华鳖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阐述如下。一、中华鳖发病的原因1.人为因素  生产过程操作不慎,可造成鳖体受伤而感染各种病菌;放养密度过大,导致中华鳖的相互争斗致伤而感染疾病;忽视鳖病的预防工作,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等等。实践…  相似文献   

19.
甲鱼鳃腺炎     
<正>病原目前尚未见有关该病病原的正式报道。从该病发病急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来看,极有可能是病毒引起的。症状与诊断发病早期,少数鳖背甲上有白斑症状出现,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患病鳖有的颈部肿大,全身浮肿,脏器出血,但体表光滑。有的则是腹甲上有出血斑。早期病鳖因水肿导致运动迟钝,常浮出  相似文献   

20.
鱉病的防治     
鳖在水域中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一般很少发生疾病,但如果饲养管理不善,也能导致鳖病发生,并造成大量死亡。现介绍几种常见的鳖病和防治方法。1.红脖子病症状:腹部出现赤斑,眼白浊而失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