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州鲶(Silurus Lanzhouensis)又称黄河鲶,是黄河流域特有的经济鱼类。该鱼属于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味美,是鱼类中的上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养殖前景。每年在4月中旬-6月中旬,通过对兰州鲶亲鱼的培育,进行了人工繁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鲶鱼(Silurus asotus linnaeus),俗称土鲶,鲶科、鲶属,是一种具有较高养殖价值的优质经济鱼类。本从鲶鱼的繁殖习性、亲鱼培育及鉴别、人工催产、人工孵化四方面论述了鲶鱼苗种人工繁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落实甘肃省内黄河流域土著鱼类兰州鲶保种工作,笔者在盐碱池塘中进行了野生兰州鲶养殖。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兰州鲶在池塘养殖过程中的人工繁育技术、苗种培育技术、驯化上浮摄食技术及鱼病防治技术,以期推动甘肃省兰州鲶保种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河鲶鱼是生活于黄河干流及支流水域的鲶科、鲶属鱼类(包括兰州鲶Silurus lanzhouensis Chen和鲶鱼Silurus asotus linnaeus)。主要分布于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是黄河中游河段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鲜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少肌间刺,具有很高的养殖经济价值,是淡水养殖优质高档鱼  相似文献   

5.
郭财增  谭淑红 《内陆水产》2003,28(12):15-15
黄河鲶鱼(Silurusastotus)隶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鲇科、鲇属(Silurus),是宁夏地区的土著鱼类,俗称绵布浪、绵鱼。黄河鲶属于底栖肉食性鱼类,喜食小型鱼类及底栖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一般在岸边浅水草丛中产卵,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的滥捕,黄河鲇鱼的数量在不断下降,宁夏、内蒙等市场上黄河鲇商品鱼价格每千克都在30元以上,市场前景广阔。为了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区的这种稀有土著鱼类,我们进行了黄河鲇鱼的人繁技术试验,培育出大量夏花。现将黄河鲶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1人工繁殖1.1亲鱼培育秋季从…  相似文献   

6.
<正>黄河鲶鱼(Silurus Lanzhouensis)又名兰州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主要分布于从宁夏到山东的广大黄河领域内,为黄河水系当地重要的土著鱼类。上海浦东施湾养殖经营公司在浦东新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9月,实地在宁夏市场对黄河鲶鱼(兰州鲶)进行考察,初步认为黄河鲶鱼在浦东新区可以利用施湾养殖经营公司河豚鱼的越冬设施和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北盘江光照库区花的人工增殖放流技术。通过4年的实践,总结出花的亲本采集驯养、亲鱼培育、苗种繁育等关键技术及各阶段的日常管理措施、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为花及其他鱼类的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在青浦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内开展了沙塘鳢的人工孵化和繁育试验,为沙塘鳢自然资源保护和人工繁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给沙塘鳢的人工养殖与培育提供一定的可行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的来源与培育沙塘鳢亲鱼发育良好,体质健康,体表无伤,一般雌性个体重70~100克、雄性个体重45~75克,主要来自人工捕捞的野生沙塘鳢。3月23日将亲本收集  相似文献   

9.
兰州鲇,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俗名黄河鲇,是黄河中上游土著大型肉食性野生经济鱼类,营养价值高,俗有黄河鲇鱼活人参之称[1]。由于上世纪后半叶黄河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该鱼的资源已经基本枯竭,被编入《中国濒危动物(鱼类)红皮书》[2]中。随着对黄河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兰州鲇人工繁殖已获成功[3]。本文对兰州鲇仔、稚鱼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记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旨在充实兰州鲇早期发育的生物学资料,为更好的开展兰州鲇苗种人工繁育,完善大规模的苗种培育技术工艺、提高苗种繁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兰州鲶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黄河甘肃段是兰州鲶的原产地和主要的栖息地。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的影响,黄河流域兰州鲶的资源存储量显著下降,兰州鲶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甘肃省人民政府也将兰州鲶列入"甘肃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相似文献   

11.
<正>四、水泥池网箱孵化技术研究1.亲鱼的来源与培育亲鱼主要来自人工捕捞的野生亲本以及少量池塘培育的亲本,亲鱼要求发育良好、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重3克,2龄以上。将亲本收集后进行集中培育,培育池塘面积约1亩,水深1.2米,培育期间每天定量投喂鱼虫。每隔3天加注少量新水一次,加注量约为池水体积的25%,以促进亲鱼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为保护土鲶资源,开发高效养殖新品种,我们开展了鄱阳湖土鲶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并于2012年4月首次进行了小规模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采集与培育后备亲鱼均采自新建县南矶乡鄱阳湖区野生个体。2011年12月7日,从冬捕鱼船上收集486尾体重150~750克的土鲶,暂养于向塘基地锦鲤亲本池中,2012年2月25日转入面积1332米2、水深1.6米的土池强化培育,分三次间隔投喂锦鲤冬片及野杂鱼虾115千克。4月17日干塘后突遇寒潮,未分雌雄暂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7月18日泰兴市水产良种场从武汉水产研究所引进黑尾近红鲌夏花4万尾,经3年的养殖,于2015年12月份选出200组作为亲本培育,与2016年5月份进行了人工繁殖,现将其亲本培育及人工繁殖过程介绍如下。1亲鱼的培育1.1亲鱼的放养200组黑尾近红鲌亲鱼放养在面积4×667m~2、水深1.5m的池塘内,搭配放养鲤鱼亲本20组及一定数量的鲫鱼和黄颡鱼鱼种。1.2饲料投喂黑尾近红鲌是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投喂32%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2010,(9):11-11
<正>由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委托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运行的黄河上游苏只鱼类增殖站,开展了极边扁咽齿鱼的人工繁殖工作。通过从自然水域采捕亲鱼120余组,经人工驯养、培育、催产、授精、孵化  相似文献   

15.
三、暗纹东方鱼屯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来源亲鱼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产于自然区域的野生亲鱼。每年开春 ,在河鱼屯生殖洄游期间向渔民收购。野生亲鱼性腺成熟度高 ,但价格昂贵 ,且成活率低。二是人工养殖的亲鱼。通过模拟其生态环境 ,促进性腺发育成熟。人工培育亲鱼 ,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通过温度、光照、饲料等因子控制鱼体性腺的成熟度 ,延长生殖期 ,且产后亲鱼不易死亡。本所进行人工繁殖时采用了一部分人工培育的亲鱼。2 .亲鱼的选择及其催熟催产野生亲本应选择体表无伤、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良好的网捕个体。人工培育的亲本应选择性腺…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7月5日,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办公室、青海省农牧厅、果洛州人民政府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联合举办"2014年青海省黄河土著鱼类增殖放流活动",20万尾体长10cm的花斑裸鲤放流甘德段(夏日乎寺)。200多名农牧民群众、寺院僧众及干部职工参加。2007年以来,青海水产技术推广站和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公司合作,建成第一座黄河苏只和积石峡鱼类增殖站,开始了花斑裸鲤等黄河上游土著鱼类的人工繁育试验研究工作,在野生土著鱼类亲鱼的捕捞、运输、人工驯养、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等  相似文献   

17.
革胡子鲶卵脱粘人工孵化试验我厂于1988年7月从广州水产良种场引进革胡子鲶乌仔3万尾,1989年至1992年鱼苗繁殖均采用人工催产自然孵化,1993年8月第一次搞脱粘人工孵化并获得成功,现将脱粘孵化试验作简要介绍。一、亲鱼培育亲鱼培育是在40平方米的...  相似文献   

18.
乌鳢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Ophiocephalusargvus)(又名乌鱼、火头、生鱼等)属鳢形目,鳢科,是以小型的野杂鱼类为捕食对象的肉食性鱼类,其肉味鲜,适应性强,是黄河滩涂鱼塘套养鱼类的最佳选择,因此利用有利的自然优势,进行乌鳢的人工繁殖极为必要。2003年,我们在位于黄河滩边的俩沟渔场,进行了乌鳢人工繁育试验,获得成功。1亲鱼的收集饲养2002年底把捕捉到的乌鳢亲鱼分成九组,平均体重1.4公斤,放在1亩大小的鱼种塘里,同时准备350公斤野杂鱼置于附近的小鱼种塘里,继续投料饲养,开春后,适当向亲鱼塘施粪肥,每日捞取3公斤左右的小鱼喂养亲鱼。2培育池清塘消毒人工繁…  相似文献   

19.
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亲鱼的来源与培养 1.亲鱼的来源一是捕捞长江流域野生鳜鱼,驯养培育作亲本,二是用人工养殖的长江水系鳜鱼培育为亲本。以防止近亲繁殖,避免南方早繁苗携带特定病原体,改变目前用南方早繁苗当年鳜鱼集中年底上市局面,实现均衡应市。  相似文献   

20.
由于革胡子鲶上市相对比较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养殖规模的扩大,近几年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革胡子鲶的秋季人工繁殖,培育出了大规格的越冬鱼种,走出了一条缩短养殖周期、增加养殖茬口,提高鱼池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养殖新路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一、试验条件1.亲鱼的强化培育。春季繁殖以后,亲鱼的能量消耗很大,因此必须抓住夏季高温,鱼类摄食旺盛的有利时机,加强亲鱼的培育,为秋繁的成功打好基础。首先要投饲充足,一般日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8%~10%,日投喂3~4次,饲料以新鲜蚕蛹、猪下脚或专用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