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智勇 《畜禽业》2012,(10):43-44
为研究高原地区奶牛产后子宫的复旧对产后发情与配种怀孕情况的影响,对20头(实验组)产后奶牛进行药物处理,40头(对照组)产后奶牛不作任何处理。从产后到下次发情配种,观察各组奶牛的发情和配种受胎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产后发情配种的平均时间分别为(91.1±32.1)d和(79.6±20.8)d,实验组奶牛发情配种的平均时间要比对照组奶牛早11.5d(p<0.05),但2组受胎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是奶牛产科临床多发、常见病症。据文献记载特别是高产奶牛,第三、四胎的奶牛产后常发本病。而2005年在我省民和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澳洲荷斯坦奶牛中,先后发生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6例均为头胎牛,笔者进行了探索性诊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不孕是提高繁殖率的重大障碍,直接影响奶牛的利用和降低经济效益,给经营者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造成很大损失。引起奶牛不孕的原因较多,为了采取相应对策,本人于2007年5—11月对本县209头产后奶牛进行了不孕原因调查,从中收集带有普遍意义的资料,以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为控制奶牛产后不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增池 《畜禽业》2012,(4):74-75
<正>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发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本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大多发生于3~6胎(5~9岁)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此病大多数发生在顺产后的头三天内(多数发生在产后12~48 h),而且多数发病牛膘情较好,有此膘肥体壮牛亦易发生。  相似文献   

5.
解洪业 《畜禽业》2006,(10):52-52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是奶牛产科临床多发、常见病症。据文献记载[1,2,3]特别是高产奶牛,第三、四胎的奶牛产后常发本病。而2005年在我省民和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澳洲荷斯坦奶牛中,先后发生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6例均为头胎牛,笔者进行了探索性诊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表现及发病症状发病的6头奶牛均为头胎牛,发育良好,体质良好,临产前无任何异常临床表现,除1头(1574号)发生难产外,其余5头均为顺产。产后当即卧地不起,全身出汗、外表皮肤触诊敏感,卧地呻吟;体温38.5~38.8℃,心跳加快,节律紊乱,呼吸基本正常(有2例病…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胎衣不下一般是指奶牛在产后12~24h内胎衣不能完全自由排出者。它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此病在一般奶牛场中发病率为10%~25%,有些地区高达40%以上。胎衣不下是影响奶牛繁殖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酮病是高产泌乳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奶牛酮病20多例,多为日产奶25kg以上的奶牛,且多发于产后50d内。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产后败血症是由局部炎症感染扩散而继发的全身性严重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进入血液并产生毒素导致。此病在奶牛生产尤其是散养户养殖中经常发生,发病主要原因由奶牛难产时助产不当引起。  相似文献   

9.
孙强 《畜禽业》2007,(8):20-20
<正>奶牛的繁殖管理是奶牛养殖业生产的关键环节,认真把握好这一环节,才能发挥奶牛最佳的生产性能。奶牛最理想的繁殖周期是1年1胎,最适宜的胎间距范围是340-390d,适宜的泌乳范围为280-330d,产后适宜的配妊  相似文献   

10.
徐志洪 《畜禽业》2006,(6):50-51
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奶牛此病发生率更高,往往因防治不当使奶牛淘汰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泌乳中期是指产后92~213 d的期间,奶牛在此期间处于稳定泌乳期,4个月时间日产奶量从28 kg下降到20 kg,平均每月下降2 kg。为确保此期间奶牛稳产,必须继续供给足够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在饲料调配上除满足饲养标准所设定的自身维持和产奶所需营养外,按母牛产后第三个月配种怀孕,到怀孕后4个月还要考虑母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7,(11)
文章通过一例奶牛产后瘫痪病的诊治,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临床观察、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体会。以期对科学诊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6,(7)
对得力康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黑白花奶牛发情周期、排卵时间、授精效果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对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不同产犊季节对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有显著影响,青年牛与成年牛发情后排卵时间有显著差异,产后第一、二次与三次以上发情输精受胎率有显著差异;产后母牛用药物处理和不处理,授精效果差异显著。表明,在奶牛产后子宫正常情况下,在第一、二情期授精效果最好;发情周期在19~23 d受胎率最高;排卵8 h内输精受胎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产后正常时限内(产后8~12 h)胎衣完全或部分滞留在母牛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胎衣不下各种家畜都可发生,最常见于牛,特别是奶牛。由于胎衣不能及时排出,滞留在子宫内常引起子宫内膜炎,患牛不仅不能正常配种受孕,影响产奶量及母牛繁殖功能,严重病例可因感染而死亡,给奶牛业造成经济损失。有关资料表明,在健康牛群中的发病率为3%~12%,平均为7%。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本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泌乳后期是指产后214~305d期间,奶牛在此期间处于稳定的低产泌乳期,3个月时间日产奶量从20kg下降到16kg,平均每月下降2kg。此期奶牛腹中胎儿开始进入快速发育期,为确保奶牛的一定产奶量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必须继续供给足够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在饲料调配上,要以怀孕母  相似文献   

16.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多种常见病的一种,又称"胎盘保留"或"胎盘停滞"。奶牛胎衣不下不仅影响奶牛下一次交配和受孕率,还会导致产奶减少、繁殖力下降、严重的导致奶牛不孕,并会导致多种继发疾病,如子宫感染等。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7,(4)
研究以动态的方法研究奶牛产后血液酮体的变化规律。选用500 kg左右、产第二胎的荷斯坦奶牛13头,分别在选定奶牛产后0 d,5 d,12 d,19 d,26 d,33 d,40 d采颈静脉血离心,取血清送实验室,采用水杨醛比色法检测酮体浓度。同时记录产奶量。试验结果表明,血酮浓度在产后5 d最低(1.19 mg/dL),在产后12 d最高(5.54 mg/dL),二者差异显著(P0.05);然后血酮浓度逐渐下降,但在产后26 d又出现一个高峰(4.65 mg/dL),随后浓度逐渐下降。血清酮体在产后2~6周达到最高。从个体来看,高产奶牛更容易患酮病。  相似文献   

18.
<正>生产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乳热症,中兽医称为胎风或产后风,是奶牛分娩后72h内多发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它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1,(5)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的一种常见疾病类型,也被称之为产后瘫痪。其疾病主要症状为奶牛的体温迅速下降,出现吞咽困难和行动困难,呈现卧地不起的姿态,四肢开始失去知觉,体内的血钙水平迅速下降。奶牛的生产瘫痪比较容易出现在高产奶牛身上,初次生产的奶牛发病率较低。其病因构成较为复杂,只能根据奶牛发病的具体症状对其进行治疗。对产后瘫痪的奶牛进行及时的治疗并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好积极的防范措施,不仅能保障奶牛的健康,更能够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奶牛生产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以及防止措施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邢清华 《畜禽业》2012,(4):73-74
<正>1奶牛酮病的现状近几年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奶牛酮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奶牛酮病是泌乳母牛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以血液酮体浓度增高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奶牛酮病又称醋酮血病,是由于脂肪等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临床上以血液及尿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代谢疾病。病牛呈消化障碍和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