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水产科学》2014,21(6):1154-1164

选用初始体质量(15.30?.03) g的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幼鱼, 在其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小肽(鱼水解肽), 添加水平分别为0 (对照组)0.25%0.50%0.75%1.0%1.5%, 每组设3个重复, 每个重复30尾鱼, 实验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 1) 除肝胰脏淀粉酶外, 星斑川鲽幼鱼胃、肠和肝胰脏中消化酶活性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且随着小肽添加水平的上升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 饲料中添加小肽显著降低了肝胰脏和血清中的丙二醛含量(P<0.05), 并显著提高了1.0%1.5%小肽添加组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 而对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均无显著影响(P>0.05), 同时, 1.0%1.5%小肽添加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氧化物酶活性以及0.75%1.0%小肽添加组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小肽添加组苯丙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0.50%~1.5%小肽添加组亮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而其他氨基酸在不同小肽添加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0.75%1.0%小肽添加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0.5%~1.0 %小肽添加组DHAEP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ARA在不同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 饲料中添加适量小肽可有效提高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 促进机体生长,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经过连续多代抗寒选育获得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耐寒品系为实验材料, 克隆了尼罗罗非鱼水通道蛋白基因(AQP1)cDNA序列, 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方法探讨了低温胁迫对罗非鱼AQP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尼罗罗非鱼AQP1 cDNA长度为1 098 bp, 包含36 bp5′端非翻译区序列、783 bp开放阅读框(ORF)279 bp3′非翻译区序列, 编码26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 各物种间AQP1序列的同源性较高(96%~59%)。聚类分析表明, 尼罗罗非鱼首先与同属鲈形目丽鱼科的斑马拟丽鱼(Maylandia zebra)聚在一起, 再与其他硬骨鱼类聚为一类。实时荧光定量PCR 结果表明: 水温从30℃逐渐降到10℃过程中, 肌肉和肝组织AQP1基因的表达量从20℃开始均逐渐下调。其中肌肉组织中, 30℃时的表达量相比, 耐寒品系在20℃时表达量大幅度下调, 当水温为15℃, 其表达量下调幅度为22.16倍。当水温降到10℃, 其表达量下调了107.73倍。而对照组AQP1基因的表达量在15℃, 下调幅度为5.38倍。当水温达到10℃, 其表达量下调幅度为11.30倍。结果分析显示, 耐寒品系与对照组AQP1基因在低温条件下的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肝组织中, 当水温降到15℃, 耐寒品系和对照组的表达量下调幅度分别为3.38倍、1.42倍。水温降到10℃, 其表达量上调幅度分别为18.85倍、9.01倍。结果分析表明, 温条件下耐寒品系与对照组AQP1基因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 AQP1表达对温度敏感, 耐寒品系较高的耐寒能力与其在低温条件下的肌肉组织大幅上调表达有关。由此可见, AQP1基因在罗非鱼低温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潜在的研究罗非鱼耐寒机制的候选基因之一, 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罗非鱼的耐寒分子机制和开展鱼类抗逆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两种谷氧还蛋白VpGrx1VpGrx2 mRNA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重金属镉(Cd)作用下的表达调控规律。结果表明, 正常菲律宾蛤仔VpGrx1VpGrx2在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中VpGrx1在鳃中的表达量最高, VpGrx2在蛤仔血淋巴细胞、鳃和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均较高。鳗弧菌和藤黄微球菌侵染在某些时段可显著诱导VpGrx1VpGrx2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另外, 0.8 μg/L8 μg/L80 μg/L Cd处理30 d, 菲律宾蛤仔肝胰腺中VpGrx1VpGrx2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 血淋巴细胞中VpGrx1基因表达被显著抑制(P<0.05)VpGrx2基因表达被显著诱导(P<0.05)。以上结果表明, VpGrx1VpGrx2在菲律宾蛤仔的固有免疫反应和抗氧化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用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幼鱼捕自汕头大学南澳临海试验站附近海域, 在海上网箱中暂养半个月后将其转入室内水族缸(容积200 L)中驯养2, 饵料为自制配合饲料。新鲜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从汕头市南澳县盐田采得, 用水清洗后晒干, 经小型粉碎机粉碎, 60目筛, 制成海藻干粉。选取体质量约23 g黄斑蓝子鱼进行试验。蛋白水平32%、脂肪水平8%的情况下, 配制6配合饲料, 其中3种饲料分别添加5%10%15%的浒苔干粉, 2种添加10%15% 浒苔的饲料中还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NSP), 对照组饲料不添加浒苔。养殖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5%浒苔组鱼的生长性能不受影响(P>0.05), 10%15%浒苔组鱼的生长性能显著降低(P<0.05); 然而, 在添加0.2% NSP酶的情况下, 10%和15%浒苔组鱼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饲料组鱼的成活率及全鱼的水分、蛋白、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鱼相比, 浒苔饲料组鱼肝和肌肉中的过氧化氢酶及谷胱甘肽过氧物酶的活性增高, 丙二醛含量降低。结果表明, 黄斑蓝子鱼配合饲料中浒苔的添加比例可达5%; 在加入一定量NSP酶的情况下, 其添加比例可达10%15%。饲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浒苔可提高鱼体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浒苔作为黄斑蓝子鱼配合饲料原料加以利用的可行性, 为浒苔资源开辟一条有效的利用途径, 并为研发高效、低成本蓝子鱼配合饲料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RT-PCR RACE技术, 克隆了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雄激素受体(AR)基因cDNA全长序列, 应用real-time qPCR法对雌、雄个体不同组织中AR mRNA 的表达进行检测。序列分析表明, AR基因cDNA全长为2 953 bp, 包括5′68 bp的非编码区(untranslation region, UTR), 2 52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3′327 bp的非编码区(不包括ploy A 的尾巴)AR前体蛋白由843个氨基酸组成, 理论分子质量为94.24 kD。同源比较结果表明, 小体鲟AR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AR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 与杂交鲟(A. ruthenus × Huso huso)、西伯利亚鲟(A. baerii)、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的雄激素受体同源性分别为99%98%83%83%real-time qPCR分析小体鲟雌雄个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AR基因在雌雄个体中相对表达基本相同, 都是在性腺、肌肉和肾中高量表达, 而在其他组织中少量表达。AR基因在小体鲟体内广泛表达, 表明该基因可能对其生长和繁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15月在胶州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胶州湾方氏云(Enedrias fangi) 的食物组成、营养级和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胶州湾方氏云δ15N值范围是10.14‰~15.50‰, 跨度为5.36‰, 平均值为(12.83±1.10)‰; δ13C值范围是–21.52‰ ~–18.14‰, 跨度为3.38‰, 平均值为(–20.42±0.73)‰。方氏云的饵料生物主要包括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海蜇虾(Latreutes anoplonyx)、疣背宽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沙蚕、粒径大于900 μm的浮游动物, 其中以海蜇虾和粒径大于900 μm的浮游动物为主, 贡献率分别为47%~66%35%~40%; 其他饵料生物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沙蚕、疣背宽额虾、鹰爪虾和鲜明鼓虾, 其贡献率分别为0%~15%0%~5%0%~5%0%~2%。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 δ15N与方氏云的体长无显著相关(P>0.05), δ13C与方氏云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以δ15N计算方氏云各体长组的营养级范围为3.33~3.79, 平均营养级为3.65±0.14, 并不随着鱼体长的增加而升高。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方氏云鳚的食物组成和营养级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基础饵料生物的波动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另外,基线生物、富集度以及样品数量和体长范围的不同也是导致方氏云鳚营养级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方氏云鳚在胶州湾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为今后深入研究胶州湾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以及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峡中部近海虾类数量和优势种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91120104月和8月台湾海峡中部近海海域3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 结合该海域水文情况, 研究台湾海峡中部近海虾类在春、夏和秋季的资源密度、平面分布和优势种。结果表明: 虾类资源重量密度表现为秋季(135.45 kg/km2)>春季(96.77 kg/km2)>夏季(88.02 kg/km2), 尾数密度表现为夏季(34.55×103 ind/km2)>秋季(33.65×103 ind/km2)>春季(18.95×103 ind/km2)。依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 该海域虾类春秋季的优势种均为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 哈氏仿对虾的IRI值分别为6 733.0510 552.82, 周氏新对虾IRI值分别为10 536.115 981.94, 夏季优势种为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 (IRI= 6 242.29)、哈氏仿对虾(IRI=4 236.10)和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 (IRI =1 999.67)。通过贡献率β, 调查海域虾类总密度变化与主要优势种虾类密度变化密切相关, 春季优势种周氏新对虾对总重量和尾数的贡献率β值分别为1.110.84, 秋季哈氏仿对虾的贡献率β值分别为0.740.78, 各季节虾类总密度主要与优势种密度的平面分布规律一致。这是因为该海域虾类以广温广盐性种类为主, 水团对总密度分布的影响不明显。调查海域夏秋季资源密度高于附近瓯江口海域资源密度。主要的经济种类为哈氏仿对虾、鹰爪虾和中华管鞭虾, 因此台湾海峡中部虾类渔场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肌肉cDNA为模板, 利用小清蛋白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 克隆得到β小清蛋白两种不同亚型, 型、型编码区基因。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pET28a (+)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中诱导表达。结果表明, 经诱导的小清蛋白重组质粒菌株有特异的蛋白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 目的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3 kD, 与预期大小一致。菌体超声破碎后发现2种亚型的小清蛋白均为可溶表达。利用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 得到高纯度的重组小清蛋白PVⅠPVⅡ。经Western Blot 鉴定, 重组小清蛋白PVⅠPVⅡ均能与抗鲢小清蛋白单克隆抗体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小清蛋白的结构与致敏性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肌醇对哲罗鲑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肌醇对哲罗鲑(Hucho taimen)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以鱼粉、明胶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肌醇含量为99.8(不添加肌醇)199.8299.8499.8699.8899.85 099.8 mg/kg7种饲, 分别投喂7个处理组, 每组3个重复, 每重复30尾鱼, 进行为期56 d的饲养实验。结果表明, 投喂肌醇含量为499.8 mg/kg饲料组的增重率最大, 且与添加量低于299.8 mg/kg3个饲料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系数在499.8 mg/kg饲料组最低, 5 099.8 mg/kg饲料组最高, 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肌醇含量为499.8~899.8 mg/kg饲料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99.8~299.8 mg/kg5 099.8 mg/kg饲料组(P<0.05)。肌肉中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肝淀粉酶、幽门盲囊脂肪酶活性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在肌醇含量为199.8~499.8 mg/kg饲料组较高, 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脂肪酶活性在299.8~899.8 mg/kg饲料组高于99.8 mg/kg饲料组(P<0.05)。由此得出, 饲料中适量添加肌醇可提高哲罗鲑的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 肌醇含量过低时哲罗鲑增重率、消化酶活性均较低; 肌醇含量过高时哲罗鲑特定增长率、消化酶活性较低, 饲料系数较高; 以增重率为指标由折线回归模型分析得出, 肌醇的最适含量为536.6 mg/kg饲料。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草鱼(Ctenoparyngodon idellus)、银鲫(Carassius gibelio)、鲢(Hypop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构建鱼蚌综合养殖系统, 通过155 d围隔(面积32 m2)实验检验两种鱼类组合(草鱼+++鳙或鲢+)和两种饲喂方式(投喂或不投喂配合饲料)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2 × 2设计, 4个处理: GISB-F(草鱼++++投喂配合饲料)GISB-NF(草鱼++++不投喂配合饲料)SB-F(++投喂配合饲料)SB-NF(++不投喂配合饲料)。每个围隔内三角帆蚌、草鱼、鲫、鲢和鳙的放养量分别为2015555 ind。结果表明, 各处理围隔内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值为3.7 × 108~6.0 × 108 cell·L–1。改变鱼类组合和饲喂方式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优势度、群落多样性、生物量以及浮游植物生物量中蓝藻的比例无显著影响, 但投喂配合饲料导致叶绿素a增加。浮游植物实验前期主要优势种为十字藻属(Crucigenia)和栅藻属(Scenedesmus)种类, 后期为平裂藻属(Merismopedia)和微囊藻属(Microcyslis)种类, 表明浮游植物群落演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以及优势种逐渐演化为蓝藻的规律。水温、氨态氮、总氮和高锰酸钾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各处理围隔内氨态氮、总氮和高锰酸钾指数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说明改变鱼类组合和饲喂方式不会影响围隔内蓝藻水华发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浙江南部近岸海域春季蟹类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11年春季(4月、5月和6)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共3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数据, 分析了该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和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 春季共捕获蟹类13, 隶属于147; 上述所有种类中, 3种不确定外, 其余分别为广温广盐种4种、高温广盐种4种与高温高盐种2; 4月与6月蟹类的质量密度与尾数密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4月与5月、6月间的多样性指数(H′)差异均显著(P<0.05); 丰富度指数(D)与底盐、水深两者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 而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与质量密度均呈线性负相关(P<0.05)。浙江南部近海春季蟹类群落以中小型非经济种类为主, 结构较简单, 其丰富度(D)随底盐、水深的增加而增加, 而多样性(H′)与均匀度(J′)随质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另外, 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为春季的绝对优势种, 且其对质量密度与尾数密度的总贡献率均超过50%, 这可作为渔业生态功能区及重要渔业水域选划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铜(Cu2+)对刀鲚(Coilia nasus)幼鱼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根据预实验结果, 设定0.30.540.961.68 3 mg/L 5CuSO4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实验, 以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为指标, 并通过观察肝、鳃组织病理变化来研究Cu2+污染对刀鲚幼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 刀鲚幼鱼随Cu2 + 浓度升高毒性效应逐渐增强, 24487296 h LC50分别为1.0871.0621.0420.967 mg/L, 安全质量浓度为0.009 67 mg/L。刀鲚幼鱼暴露24 h之后, Cu2+浓度处理组(0.1, 0.2, 0.3 mg/L) CAT活性、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 暴露48 h, 各组CAT活性下降, CA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 下降幅度与Cu2 +质量浓度呈正相关, SOD活性提高显著(P<0.05); 暴露72 h, SOD活性有所下降, 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1.68 mg/L3 mg/LCu2+浓度对刀鲚幼鱼的鳃和肝都造成严重的损伤, 暴露在高浓度组(3 mg/L)中的刀鲚, 其鳃上皮细胞肿大变性, 鳃小片几乎全部脱落; 肝呈黄色, 超微结构发现肝细胞明显增大, 线粒体空泡化, 胞质中出现空泡和大量脂滴, 表明Cu2+可诱发刀鲚出现脂肪肝综合征。SODCAT活性变化以及鳃、肝结构变化都反映刀鲚幼鱼受伤害的程度, 可用作安全性风险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养殖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 研究了不同气水比对曝气生物滤池净化效能, 以及对DO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试验系统在温度为(19±1)℃, 系统循环次数为15, 养殖池DO保持在12 mg/L以上的运行条件下, 随着气水比由0.75 : 1~1.50 : 1的增加, 生物滤池氨氮的去除率由35.0%增加至52.0%, NO2-N的去除率由8.2%增加至44.6%, 气水比对硝化反应影响显著, 但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影响并不显著, 其平均去除率为10.14%; pH值有增加的趋势, 生物滤池进水口到出水口的pH值由7.97增加至 8.08; 气水比最佳运行参数为1.25:1。同时还发现1级生物滤池进水口DO接近饱和, 1级到末级滤池间DO仅降低了10%, 系统pH7.9~8.1。本研究所获参数, 可供生物膜法处理养殖循环水的条件优化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极大西洋扇区南极磷虾渔获率序列的振荡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释南极大西洋扇区的48区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资源的多尺度振荡模态特征及其与环境振荡之间的响应关系, 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1982-2011年间的南极磷虾月均渔获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其振荡表现出了0.5 a1 a1.5 a2.5 a7 a11 a等多个周期, 其中高频振荡对南极磷虾资源变动影响较大, 低频振荡影响较小; 3个亚区渔获率都为冬高夏低季节性振荡, 48.1~48.3亚区最高值依次出现在5月、 6月和9, 渔获率的最低值出现在1; 所有振荡周期中以1 a为最主要振荡周期(方差解释率为46.7%), 南极磷虾年补充规模对其渔获率最为重要; 2.5 a振荡和海冰面积3.0 a;振荡有关; 渔获率低频振荡周期与气候-海流系统振荡周期有关。海冰面积和渔获率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4, 位相差10个月)海冰面积异常振荡会在8~11个月之后对渔获率和渔获率异常产生的正相关影响。磷虾资源的振荡是环境振荡和磷虾生物周期综合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源数据的东海小黄鱼资源评估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建立稳定环境和波动环境机制下预防性渔业管理生物参考点, 整合调查设计和渔捞日志等多源资源指标构建混合矩阵, 利用logisticFox剩余产量模型的两步分析技术, 对东海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渔业资源动态进行评估模型估算参数和管理参考点显示, Fox模型对渔获量和CPUE拟合的方差贡献率高于logistic模型, 两者分别为68%57%, 环境承载力和内禀增长率相差较大。logistic模型估算了相对较低的承载力和较高的内秉增长率、初始开发率以及MSY。稳定环境下资源状况评判结果表明: 19992008年间多数年份的捕捞强度超过捕捞水平限制参考点, 渔业遭受过度开发, 平均资源量保持在中位水平且未达到过度捕捞状态, 但已超过目标参考点; 波动环境条件下的判别结果显示: logisticFox模型拟合的渔业水平均已达到过度捕捞。采用保护性捕捞参考点可增强渔业资源稳定性, 当捕捞死亡从参考点FMSY降至预防性参考点Fopt, logistic模型估算资源量从8.1 t上升到10.1 t, 而渔获量从13.1 t下降至12.3 t; Fox模型资源量则从11 t增加到15.9 t, 相应的捕捞产量从12.8 t下降到11.6 tFox模型评估结果较为保守, 适合预防性渔业管理。

  相似文献   

16.
坛紫菜叶状体对失水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失水胁迫是潮间带中高潮区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的主要胁迫因子。本研究以坛紫菜叶状体为材料, 探讨其在不同失水程度下细胞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坛紫菜叶状体生理适应的关键转变点在失水率达到60%时。当失水率低于60%, 细胞内的活性氧成分以毒性较低的H2O2为主, APX活性、ASA含量和GSH含量无显著变化, SODCATGR活性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但当超过60%, 细胞内的活性氧成分转变为以高毒性的  ·为主, 氧化酶SODCATAPX活性无显著上升, GR活性、ASA含量和GSH含量均有显著上升。由此间接说明, 坛紫菜细胞在高度失水胁迫时所产生的活性氧成分, 主要是由GRASAGSH作为清除剂去除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细胞抗氧化系统在坛紫菜失水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 为深入了解坛紫菜失水耐受性的生理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NaCl盐度(0123456789101112)NaHCO3碱度(0 mmol/L10.00 mmol/L15.85 mmol/L25.12 mmol/L39.81 mmol/L63.10 mmol/L)对松浦镜鲤(Cynipus carpio)、方正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大鳞鲃(Barbus capito)精子活力及其受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1) 在盐度为4, 方正鲫和大鳞鲃精子的激烈运动时间、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最长, 方正鲫分别为(90.11±9.03) s(126.34±13.90) s(154.27±11.36) s; 大鳞鲃分别为(48.91±1.43) s(62.19±4.28) s(90.68±4.46) s。在盐度为5时松浦镜鲤精子的激烈运动时间、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最长, 分别为(72.44±9.42) s(102.16±8.82) s(206.99±6.65) s2) 盐度达到8以上时, 3种鱼的精子激活将受到抑制; 盐度大于10, 方正鲫和大鳞鲃精子死亡; 盐度大于11, 松浦镜鲤精子死亡。3) 在碱度为15.83 mmol/L, 3种鱼的精子激烈运动时间、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均最长, 且显著高于其他碱度条件下的精子活力(P<0.05)4) 在盐度为1, 方正鲫和大鳞鲃受精率达到最高分别为63.0%68.0%, 在盐度为3, 松浦镜鲤受精率达到最高为72.3%, 当盐度大于3, 受精率开始呈明显下降趋势。碱度为10.00 mmol/L, 3种鱼的受精率均最高, 分别为75.4%54.0%66.0%。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NaCl盐度、NaHCO3碱度条件下3种鱼类精子的活力和受精率所受的影响, 为北方地区碳酸型盐碱水域的渔业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日本沼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方法获得了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Prx)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878 bp, 包括72 bp5′末端非翻译区, 59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 212 bp3′末端非翻译区, 开放阅读框编码198个氨基酸。氨基酸相似度比对显示, 所分离的青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包括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的区域FYPLDFTFVCPTEI”GEVCPA”。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青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与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过氧化物还原酶聚在一起, 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 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在青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表达量由低到高依次为肠道、心脏、卵巢、肌肉、鳃、肝胰腺。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青虾在低氧胁迫和复氧条件下肝胰腺中的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mRNA的时空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青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在低氧胁迫12~24 h 和复氧6 h出现了3次明显上调, 由此推测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参与低氧应激分子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青虾低氧应激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齐口裂腹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2–2013年四川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养殖场流行一种临床特征为突眼、体表出血和神经症状的传染病, 在肝、肾涂片检查中发现链状G+球菌。从自然发病齐口裂腹鱼分离到2株形态与涂片检查一致的G+球菌(DML120817, YZH130830), 其在脑心浸液培养基(BHI)平板上28℃培养48 h, 形成白色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针尖大小菌落。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分离菌株为该病的病原菌。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检测结果初步判定其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2分离株 (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F773744KF761304) GenBank中无乳链球菌(S. agalactiae)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96.5%以上。在以分离菌16S rDNA序列 (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F773744KF761304) 及其GenBank中同源性较高的链球菌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 分离菌与无乳链球菌聚为一族; 同时在基于无乳链球菌cfb基因进行的特异性PCR检测中, 分离菌均为阳性, 进而鉴定2株分离菌为无乳链球菌。2株无乳链球菌对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先锋霉素V、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均敏感, 但在新霉素与丁胺卡拉霉素上存在差异。病理学观察发现, 无乳链球菌感染齐口裂腹鱼对多组织器官都造成明显的病理损伤, 尤其是肝、肾、脑的损伤较为严重, 表现为明显的变性、坏死以及炎症细胞浸润, 且细菌侵入肝、肾、脾以及神经元细胞内, 导致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损伤。  相似文献   

20.
虾夷马粪海胆溶菌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RT-PCR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溶菌酶(LYZ)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 虾夷马粪海胆LYZ基因全长为912 bp, 含有148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 编码159个氨基酸, 其中第1−20个氨基酸为信号肽, 蛋白计算分子量为17.69 kD, 等电点为7.75。氨基酸比对分析表明, 虾夷马粪海胆LYZ基因与紫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purpuratus)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iLYZ基因相似百分比分别为91.4%59.3%, 并且含有iLYZ基因的保守序列DVGSLSCGP (Y)Y(F)QIK, 所以推断本实验克隆的溶菌酶为i型。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β-actin为内标, 对其在虾夷马粪海胆各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 发现LYZ基因在围口膜中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齿间肌、管足、肠、体腔液、雄性性腺和雌性性腺。利用脂多糖(LPS)刺激虾夷马粪海胆, 取刺激后不同时间的海胆体腔液, 对该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虾夷马粪海胆的LYZ基因在LPS刺激后8 h时表达量最高, 12 h时开始逐步回落, 36 h时回落至对照组相近水平。本结果可为虾夷马粪海胆免疫学研究及抗病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