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为了评价臭氧消毒技术及其对石斑鱼(Epinephelus)潜在的毒性, 首先评价了两种质量浓度(0.05 mg/L0.30 mg/L)臭氧对亚硝酸盐和弧菌的水处理效果, 并以斜带石斑鱼(E. coioide)受精卵为实验材料, 探讨臭氧对胚胎发育和初孵仔鱼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 臭氧的水处理效果良好, 0.30 mg/L的臭氧在3 h内对水中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可达72.29%; 0.05 mg/L的臭氧处理20 min后也能完全杀灭弧菌。但高浓度臭氧(0.30 mg/L)对胚胎发育具有一定的毒性, 会造成胚胎油球数目增多、萎缩、解体和死亡, 而低浓度组(0.05 mg/L)臭氧处理后22 h胚胎孵化率高达(87.14±7.20)%,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胚胎相比, 初孵仔鱼对臭氧更加敏感, 0.05 mg/L的臭氧处理24 h也会导致初孵仔鱼的全部死亡。本研究结果旨在为石斑鱼育苗及养殖过程中正确使用臭氧消毒技术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日本沼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方法获得了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Prx)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878 bp, 包括72 bp5′末端非翻译区, 59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 212 bp3′末端非翻译区, 开放阅读框编码198个氨基酸。氨基酸相似度比对显示, 所分离的青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包括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的区域FYPLDFTFVCPTEI”GEVCPA”。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青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与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过氧化物还原酶聚在一起, 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 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在青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表达量由低到高依次为肠道、心脏、卵巢、肌肉、鳃、肝胰腺。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青虾在低氧胁迫和复氧条件下肝胰腺中的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mRNA的时空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青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在低氧胁迫12~24 h 和复氧6 h出现了3次明显上调, 由此推测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参与低氧应激分子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青虾低氧应激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后大鲵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作为免疫原(F-AH), 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健康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分别于免疫后的第147142128天采集血液样品, 进行大鲵外周血液的血细胞计数与白细胞组成分析, 测定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血清中和抗体效价, 于免疫28 d后进行攻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在免疫后第4714和第21, 免疫大鲵外周血中血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其中, 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均于第4天达峰值, 分别为7.83×107/mL6.74×106/mL;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在第4天达峰值, 28.60%, 单核细胞百分比在第7天达峰值, 10.53%; 吞噬细胞活性显著提高, 且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值, 分别为34.09%3.73。随后, 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和抗体效价显著增加, 均在第21天达峰值, 分别为75.30%1426.67。攻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 免疫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9.23%。由此可见, F-AH免疫原能够通过促进血细胞数量的增加、吞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以及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等方式提高大鲵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4.
肌醇对哲罗鲑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肌醇对哲罗鲑(Hucho taimen)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以鱼粉、明胶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肌醇含量为99.8(不添加肌醇)199.8299.8499.8699.8899.85 099.8 mg/kg7种饲, 分别投喂7个处理组, 每组3个重复, 每重复30尾鱼, 进行为期56 d的饲养实验。结果表明, 投喂肌醇含量为499.8 mg/kg饲料组的增重率最大, 且与添加量低于299.8 mg/kg3个饲料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系数在499.8 mg/kg饲料组最低, 5 099.8 mg/kg饲料组最高, 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肌醇含量为499.8~899.8 mg/kg饲料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99.8~299.8 mg/kg5 099.8 mg/kg饲料组(P<0.05)。肌肉中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肝淀粉酶、幽门盲囊脂肪酶活性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在肌醇含量为199.8~499.8 mg/kg饲料组较高, 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脂肪酶活性在299.8~899.8 mg/kg饲料组高于99.8 mg/kg饲料组(P<0.05)。由此得出, 饲料中适量添加肌醇可提高哲罗鲑的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 肌醇含量过低时哲罗鲑增重率、消化酶活性均较低; 肌醇含量过高时哲罗鲑特定增长率、消化酶活性较低, 饲料系数较高; 以增重率为指标由折线回归模型分析得出, 肌醇的最适含量为536.6 mg/kg饲料。

  相似文献   

5.

选用750尾初体质量为(114.2 ± 6.5) g的大菱鲆 (Scophthalmus maximus L.), 随机分成5, 每组3个重复, 每重复50尾鱼, 分别投喂在高脂基础饲料中添加0(D-0)120 (D-120)240(D-240)480 (D-480)960 mg/kg (D-960) DL-α-生育酚醋酸酯5种试验饲料养殖110 d, 考察维生素E(VE)对高脂饲料养殖大菱鲆生长、脂类代谢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D-240组大菱鲆末均质量最高, 且显著高于D-0(对照组)(P<0.05), 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 D-120组和D-240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D-0(P<0.05), 但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D-0(P<0.05)D-0组和D-960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D-0组和D-960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随着饲料VE添加水平的增加, 大菱鲆肝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有降低的趋势; 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 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大菱鲆肝总抗氧化酶、超级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均随VE添加水平的升高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 随着饲料VE水平的增加, 大菱鲆肝VE积累量有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 肌肉VE的积累量先升高后恒定在一个水平。综上所述, 在高脂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 (有效含量124~243 mg/kg) 能改善大菱鲆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效率、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 调节和改善血脂代谢, 可调控机体脂肪代谢酶活性, 提高机体组织VE积累量和肝抗氧化功能。本研究旨在通过考察添加不同水平的VE对高脂胁迫下大菱鲆生长、脂类代谢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VE在高脂胁迫下的合理使用及以VE营养调控鱼类脂肪代谢和改善抗氧化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水产品中呈味核苷酸和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 并对烟台近海长牡蛎(Ostrea giga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3种贝类中呈味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而为开发贝类复合调味料提供科学依据。以纯水提取呈味物质, 采用DABS-Cl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 流动相为17 mmoL/L柠檬酸溶液(pH 6.4, 4%DMF)和乙腈溶液(4%DMF), 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436 nm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呈味核苷酸, pH 4.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乙腈溶液为流动相, 磷酸二氢钾溶液内含5 mmoL/L四甲基氢氧化氨(TMAOH), 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254 nm。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0.2%~108%, 相对标准偏差(RSD)0.7%~7.1%。准确度、精密度均满足分析要求。测定结果显示: 长牡蛎中牛磺酸、丙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 栉孔扇贝中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含量较高, 中国蛤蜊含有较多的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 3种贝类中, 丙氨酸、谷氨酸的TAV均大于1, 栉孔扇贝和中国蛤蜊中, 甘氨酸的TAV大于1, 对呈味具有显著贡献。呈味核苷酸中, 长牡蛎中IMP含量最高, 占总呈味核苷酸的80%, 其次是GMP。中国蛤蜊中AMP含量最高, 其次是IMP。而栉孔扇贝中仅检测到IMP3种贝类中呈味核苷酸含量虽然都较低, TAV未超过1, 但核苷酸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 会对贝类的呈味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烟台近海3种贝类中各类鲜味物质和多种辅助呈味物质的含量、比例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探讨, 旨在为充分利用贝类营养氨基本作为复合调味料及其功能性开发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斑鳜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所用翘嘴鳜(♀, Siniperca chuatsi) 2~3, 体质量1 000~1 500 g; 斑鳜(♂, 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1~2, 体质量300~500 g。于繁殖季节选取成熟度好的亲鱼以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马来酸地欧酮(DOM)进行催产。通过筛选D-15D-17Ringer M-Hank’s4种稀释液和二甲基亚砜 (DMSO) 甘油(Gly)、乙二醇 (EG)1,2-丙二醇 (PG)和二甲基甲酰胺 (DMF)5种抗冻剂, 发现DMSOD-17分别是优选的抗冻剂和稀释液。以D-17作为斑鳜精子的稀释液, 按照13(精液稀释液)体积比稀释, 添加10%体积的DMSO作为抗冻剂, 按照三步冷冻法超低温冷冻保存, 37水浴解冻的斑鳜精子, CASA分析精子活率为(83.26±18.20)%, SCGE检测表明70%以上的精子核DNA不会发生损伤; FCM分析表明26.74%的解冻精子有完整的细胞膜且线粒体功能正常; 用冷冻复苏斑鳜精子与翘嘴鳜精卵进行人工授精, 最高受精率(39.6±6.5)%, 温度24~28孵化时间38 h, 孵化后的鱼苗发育正常, 开口1周以后的鱼苗全长(1.346±0.255 ) cm, 体高(0.438±0.103) cm, 体质量(0.045±0.020) g。鲜精受精鱼苗和冻精受精鱼苗在开口后1周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认为D-17+10% DMSO可用于斑鳜精液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本研究将有助于斑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冷冻保存的斑鳜精液在翘嘴鳜(♀)×斑鳜(♂)杂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开展银鲳(Pampus argenteus)试养海域的盐度易随气候降低, 且受到一定程度Cu等重金属污染, 研究低盐条件下硫酸铜对银鲳的影响十分必要。本实验首先进行银鲳幼鱼低盐度适应, 将盐度以4的幅度从24逐步降低至12。稳定后进行硫酸铜胁迫, 在盐度12CuSO4·5H2O浓度梯度设为00.10.30.5 mg·L–1, 盐度24CuSO4·5H2O浓度梯度设为00.5 mg·L–1, 胁迫持续144 h。通过检测两种鳃离子调节酶: Na+/K+-ATP(NKA)V-H+-ATP(VHA), 以及3种肝抗氧化活性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 探究低盐条件下铜离子对银鲳幼鱼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 盐度逐步降低后, NKAVHA活力呈上升后下降的变, 之后NKA活力随硫酸铜浓度增加而减弱; VHA活力加入硫酸铜后都出现显著下降, 其中CuSO4·5H2O 0.3 mg·L–10.5 mg·L–1组在72 h时下降更为明显; 盐度24硫酸铜组NKAVHA活力都在24 h时增强而后减弱。GSH含量和SOD活力在盐度降低时出现跃升, CAT活力则呈波动变化, 加入硫酸铜后, 0.3 mg·L–10.5 mg·L–1GSH含量持续下降后显著上升而后回落; 各硫酸铜组SOD活力都出现增强后回落的变化; 0.3 mg·L–10.5 mg·L–1CAT活力在72 h有显著增强。本实验表明, 铜离子对NKAVHA有抑制作用, 盐度降低时其作用更强; GSHSODCAT的变化能反映低盐度和铜离子对银鲳的伤害程度。银鲳对水体铜离子有一定的抗性, 但在盐度降低等环境变化时, 应当密切注意水体中铜等重金属浓度。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IGF-IR基因全长cDNA序列, 并对该基因在草鱼不同时期胚胎和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表明, 草鱼IGF-IR基因cDNA序列全长5 741 bp, 包括5′端非翻译区822 bp, 3′端非翻译区581 bp, 开放阅读框4 338 bp, 共编码1 445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 草鱼IGF-IR可能属于a, 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鲤(Cyprinus carpio)IGF-IRa、斑马鱼(Danio rerio)IGF-IRa和人类(Homo sapiens)IGF-IR的相似性分别为95%93%66%, 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表明该基因在长期进化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RT-PCR结果表明, 该基因从16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胚胎期到出苗期都有表达, 在成鱼大部分组织中均有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草鱼IGF-IR mRNA在不同时期胚胎组织中广泛存在, 其中在脑部、脊索和尾部等生长旺盛组织的细胞中表达量较高。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草鱼IGF-IR基因在生长发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和育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线粒体ATPF1基因在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中的作用, 采用RACE-PCR技术克隆出该基因全长, 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急性低氧胁迫过程中不同溶氧浓度下该基因的组织表达变化。结果显示, 鲢线粒体ATPF1基因全长762 bp, 开放阅读框480 bp, 编码159个氨基酸残基, 5′端非编码区114 bp, 3′端非编码区168 bp鲢与斑马鱼(Danio rerio)线粒体F1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 达到89%; 与大西洋鲑(Salmo salar)、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樱花钩吻鲑(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的相似性分别为76%75%74%69%; 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 该基因在鲢心脏、脑、肝、脾和肌肉中均有表达, 且心脏中最高, 肌肉次之;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 水中溶解氧(DO)分别为5.6(对照组)4.383.372.111.120.54 mg/L, 随着溶解氧浓度的下降该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逐渐下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而在脑、肝、脾和肌肉中的表达则先升高后降低。寡霉素抑制法测得低氧胁迫过程中, 鲢心脏等组织中F1F0-ATP酶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这表明鲢线粒体ATPF1基因在低氧胁迫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并对ATP酶的合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鱼油和玉米油作为脂肪源, 配制4种等氮饲料(蛋白含量38%, 脂肪含量12%~13%), 使脂肪酸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的比例分别达3.1%2.5%1.9%1.3%(分别简称SL1SL2SL3SL4), 以其饲喂处于性腺发育Ⅲ期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亲鱼5个月, 研究不饱和脂肪酸对其繁殖性能及性类固醇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 5个月养殖, 施氏鲟亲鱼平均体质量增加14.5%, 经过低温刺激及升温处理至产前体质量下降6.8%, 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饲料中n-3HUFAn-3PUFA水平对繁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SL1组和SL2组亲鱼的成熟度和仔鱼成活率高于SL3SL4, 而仔鱼畸形率显著低于SL3SL4(P<0.05); SL1组极化卵卵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平均产卵量高于其他组, 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各组之间的受精率、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 各饲料组间血清E2和血清T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 使用混合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 效果好于单一使用鱼油或玉米油, 同时鱼油的需求比例大于玉米油, 建议n-3 HUFA的适宜添加量在2.5%左右, n-3 PUFA最适需要量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菱鲆选育家系抗鳗弧菌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家系选育技术开展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抗鳗弧菌病选育研究, 2010年构建的37个选育二代家系中选择成活率高的30个家系进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实验, 开展对鳗弧菌的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家系间抗鳗弧菌感染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 30个家系中, 鳗弧菌感染后, 12个家系的存活率达到65% 以上, 其余家系的存活率则低于65%; 通过bCOX回归分析, 计算各家系的优势比, 优势比最高的5个家系的存活率达到65% 以上; 各家系的成活率、优势比和死亡历时差4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 优势比最高且存活率达到65% 以上的5个家系聚为一类。综合感染家系的高成活率、高优势比以及聚类分析的结果, 选育出5个抗病力较强的优良家系。选育出的抗病力较强的家系可做为抗鳗弧菌选育的核心育种群体, 为抗鳗弧菌病的传代选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选择已经获得的8个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 其中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分别位于IGF-IPOU1F1PSSIIIMSTN基因上, 4个微卫星位点分别是JZL60JZL67MisaTpw76MisaTpw117。从养殖群体中筛选出具有4个以上优势基因型数量的大口黑鲈亲鱼20尾进行群体繁殖, 其中雌鱼9, 雄鱼11尾。所产子代进行同塘饲养, 9月龄时随机挑选288尾进行体质量测量与STR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子代体质量为103~401 g, 含有生长优势基因型的数量在1~6之间, 含有1~6个生长优势基因型的个体其平均体质量依次为227.83239.56258.81273.02302.50305.60 g, 生长优势基因型的数量与大口黑鲈生长速度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子代中优势基因型的平均数量为2.99, 相比亲本群体的优势基因型平均数量(2.36)得到提高。研究结果说明, 利用有限的与生长相关的优势基因型进行聚合可以获得具有优良生长性状的大口黑鲈, 也为下一步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DMEM为基础培养基, 通过优化改良培养基及缓冲液的配方, 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外套膜进行细胞培养, 并且以显微观测、RNA/DNA的比值作为该细胞增殖的评价指标, 分别对体外培养细胞的迁出时间、速度、数量以及增殖活力进行测定。分别取体外培养第24108120 小时的细胞进行Hoechst DNA荧光标记, 然后将3组标记细胞植入三角帆蚌外套膜中在蚌体内培养, 在植入后第2472120168216 小时运用RNA/DNA指标检测活体培养的细胞增殖活力。结果表明, 经过优化后的缓冲液和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胞从外套膜组织中迁出, 迁出速度和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 且细胞的活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培养至108 h, 细胞活力达到最大, RNA/DNA比值为 24.53, 108 h后显著下降(P<0.05), 显微观测的细胞生长状况与RNA/ DNA指标测定相吻合。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植入蚌体外套膜中再进行培养时发现, 对体外培养活力较好的细胞, 活体内环境可增大细胞的活力, RNA/DNA比值最高达到25.45, 但在活体培养168 h 后活力显著下降(P<0.05); 而对体外培养活力较差的细胞, 活体内环境对细胞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本研究旨在为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增殖的深入研究及建株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NaCl盐度(0123456789101112)NaHCO3碱度(0 mmol/L10.00 mmol/L15.85 mmol/L25.12 mmol/L39.81 mmol/L63.10 mmol/L)对松浦镜鲤(Cynipus carpio)、方正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大鳞鲃(Barbus capito)精子活力及其受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1) 在盐度为4, 方正鲫和大鳞鲃精子的激烈运动时间、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最长, 方正鲫分别为(90.11±9.03) s(126.34±13.90) s(154.27±11.36) s; 大鳞鲃分别为(48.91±1.43) s(62.19±4.28) s(90.68±4.46) s。在盐度为5时松浦镜鲤精子的激烈运动时间、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最长, 分别为(72.44±9.42) s(102.16±8.82) s(206.99±6.65) s2) 盐度达到8以上时, 3种鱼的精子激活将受到抑制; 盐度大于10, 方正鲫和大鳞鲃精子死亡; 盐度大于11, 松浦镜鲤精子死亡。3) 在碱度为15.83 mmol/L, 3种鱼的精子激烈运动时间、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均最长, 且显著高于其他碱度条件下的精子活力(P<0.05)4) 在盐度为1, 方正鲫和大鳞鲃受精率达到最高分别为63.0%68.0%, 在盐度为3, 松浦镜鲤受精率达到最高为72.3%, 当盐度大于3, 受精率开始呈明显下降趋势。碱度为10.00 mmol/L, 3种鱼的受精率均最高, 分别为75.4%54.0%66.0%。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NaCl盐度、NaHCO3碱度条件下3种鱼类精子的活力和受精率所受的影响, 为北方地区碳酸型盐碱水域的渔业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以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日本品系、清溪乌鳖两个国家水产新品种为研究对象, 并以中华鳖黄河群体和台湾群体为对照, 克隆测序获得了其16S rRNA基因全长序列1 606 bp, 并对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4群体共80个个体中, 共检测到53个变异位点, 包括9个群体特异性位点, 其中清溪乌鳖3, 中华鳖日本品系和黄河种群各1, 台湾群体4; 共发现16种单倍型, 其中清溪乌鳖8个、中华鳖日本品系2个、中华鳖黄河群体和台湾群体各3, 群体间无共享单倍型。中华鳖不同群体的16S rRNA基因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清溪乌鳖(0.821)、中华鳖台湾群体(0.484)、中华鳖黄河群体(0.195)、中华鳖日本品系(0.100)。中华鳖日本品系和黄河群体、清溪乌鳖和台湾群体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 分别为0.0010.005。不同群体的单倍型各自聚为一支, 表明中华鳖群体分化较为明显, 不同群体的特异性位点可作为种质鉴别的依据。单倍型进化树显示, 中华鳖日本品系和黄河群体以很高的置信度聚为一支, 推测中华鳖日本品系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

  相似文献   

17.

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肌肉cDNA为模板, 利用小清蛋白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 克隆得到β小清蛋白两种不同亚型, 型、型编码区基因。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pET28a (+)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中诱导表达。结果表明, 经诱导的小清蛋白重组质粒菌株有特异的蛋白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 目的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3 kD, 与预期大小一致。菌体超声破碎后发现2种亚型的小清蛋白均为可溶表达。利用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 得到高纯度的重组小清蛋白PVⅠPVⅡ。经Western Blot 鉴定, 重组小清蛋白PVⅠPVⅡ均能与抗鲢小清蛋白单克隆抗体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小清蛋白的结构与致敏性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6个可数性状、10个可量性状及24个框架性状, 比较分析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杂交后代F1F2形态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特征,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除臀鳍棘数相同外, 杂交F1F2的可数性状数目相近, 位于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之间; 杂交F1体长/全长、框架参数D3-5/全长、D6-8/全长、尾柄长/全长、D5-7/全长、D8-10/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萨罗罗非鱼, 体厚/全长、体高/全长、D1-6/全长、D3-4/全长、尾柄高/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尼罗罗非鱼; 杂交F216个可量、框架性状与杂交F1间无显著差异, 头长/全长、D5-6/全长、D7-8/全长、D9-10/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杂交F1, 躯干长/全长、尾柄长/全长、D1-2/全长、D5-7/全长、D7-9/全长等参数显著小于杂交F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杂交F2与杂交F1先聚为一类, 再依次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聚类。分别建立了不同群体的可数性状、可量与框架性状的判别公式, 判别正确率高低依次为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F1>杂交F2; 利用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的判别公式对杂交F1进行判别, 被判入尼罗罗非鱼的比例较高(可数性状92.9%、可量与框架性状57.1%); 利用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杂交F1的判别公式对杂交F2判别, 被判入杂交F1的比例较高(可数性状68.6%、可量与框架性状77.2%)。主成分分布图显示, 杂交F1F2均位于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之间, 杂交F1与尼罗罗非鱼重叠分布较多, 杂交F2分布重叠区域较F1分散。以上结果表明,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F1形态性状介于亲本之间, 遗传了双亲的形态特征, 且有一定的偏母遗传; 杂交F2大部分形态特征遗传了杂交F1, 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2个杂交世代中亲子间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 为罗非鱼杂交育种研究与生产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虾血蓝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RACE技术克隆了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Hc基因全长cDNA序列, 并对该基因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青虾Hc基因cDNA全长2 235 bp, 包括10 bp5′末端非翻译区(UTR), 2 07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 151 bp3′UTR, 开放阅读框编码688个氨基酸。蛋白相似度比对显示, 青虾血蓝蛋白含有典型的6个保守的铜离子结合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青虾Hc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Hc聚在一起, 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 Hc基因在青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表达量在肝胰腺中最高; 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青虾Hc基因在低氧胁迫和复氧条件下在肝胰腺中的mRNA时空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 经低氧和复氧刺激后, 与对照组相比, Hc 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分别在低氧胁迫 12 h24 h 和复氧6 h出现了3次明显上调, 由此推测Hc基因参与低氧应激分子过程。此外, 本研究通过血蓝蛋白的分离纯化技术制备了多克隆抗体, 本研究结果可为更进一步的了解青虾血蓝蛋白的生理功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取健康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成体, 体长(5.81±0.32) cm, 体质量(1.18±0.35) g。根据本实验室已构建的脊尾白虾血细胞全长cDNA文库进行EST测序分析, 获得脊尾白虾抗细胞凋亡因子DAD1基因的cDNA全长并命名为EcDAD1基因。该序列全长645 bp, 包括5′非编码区184 bp, 开放阅读框345 bp3′非编码区116 bp, 共编码114个氨基酸, 预测分子量为12.85 kD, 理论等电点为8.75。同源性分析表明, 脊尾白虾抗细胞凋亡因子EcDAD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DAD1有高度同源性, 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相似性最高, 92%; 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相似性为73%~8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 脊尾白虾EcDAD1与斑节对虾的DAD1紧密聚为一支。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 EcDAD1基因在脊尾白虾血细胞、鳃、肝胰腺、肌肉、卵巢、肠、胃和眼柄中均有表达, 其中卵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感染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WSSV6 h12 h, 脊尾白虾血细胞和肝胰腺中EcDAD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 且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显著, 表明EcDAD1基因可能在脊尾白虾抵抗病原体入侵机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