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二、枝角类 培养枝角类作为饲养鲤、金鱼等稚仔鱼的饵料生物的例子,从旧时江户时代(江户是东京的旧称,1603~1867年一译者注)就有了。这种水生枝角类主要是微尘子溞、每刺裸腹溞、老年低额溞等,与这些种类混合在一起增殖的还有多毛类等原生动物、轮虫类及枝角类。刚离开鱼巢群游的仔鱼捕食这些种类的小型种,逐渐地捕食大型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天津地区,淡水枝角类(俗称红虫)在鲤鱼精养池中大量发生,与主养鱼类争夺水中的溶解氧,致使主养鱼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或因久治不灭,增大敌百虫用药量导致鱼类中毒死亡事件时有发生。使用敌百虫后效果不佳,已成了该地区养殖业一大难题。 枝角类生殖有两种即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以孤雌生殖为主,所产出的卵不须受精就能产出新的一代,此种卵称为夏卵。水温是影响枝角类繁殖力的重要因素,枝角类在3-5℃的水温下不产卵,当水温升到6-10℃又重新产卵。而继续上升到30℃又停止产卵。水温在15-…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嘉陵江中游江段枝角类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生长环境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枝角类13种,隶属于3科8属。根据平均密度,优势种为宽尾网纹蚤(C.laticaudata)。其中一种(长额象鼻蚤(Bosmina Longirostris)为四川境内的新记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枝角类的数量和其温度、透明度、PH值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PH值对枝角类数量分布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湖泊中不同环境因子对于枝角类群落的影响,分析了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几个湖泊中枝角类群落的生长情况,包括枝角类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生物量和丰度等特征值的变化。通过了解这些不同环境因子的变化,并结合这些湖泊中与之对应的枝角类群落反应,可以更加全面地探知环境因子对于枝角类群落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湖泊的富营养化水平、水温、捕食作用、饵料和水动力这五个因素对于枝角类群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进一步分析总结可知,其中富营养化水平和水温的变化对于湖泊枝角类群落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枝角类又称水潘,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是水体中最重要的浮游生物组成之一,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内陆半咸水中。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淡水枝角类有136种,海水枝角类有5种,内陆咸水种有23种。枝角类不仅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40%~60%),含有鱼类生长所必需各种均衡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质,是饲养鱼类虾蟹幼体等理想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6.
1cm的大口胭脂鱼幼鱼主要以小球藻为食,小球藻占所摄食食物总量的77.1%。2~6cm的幼鱼。枝角类是其主要食物,分别占所摄食食物总量的66.2%、53.08%、67.78%、81.62%和63.19%,桡足类和枝角类是其次要食物。7cm的幼鱼的主要食物仍然是枝角类,占所摄食食物总量的51.37%,同时其也开始摄食底栖生物。8~9cm的幼鱼底栖生物取代枝角类成为其主要食物,分别占所摄食物总量的49.2%和62.24%,枝角类和桡足类是其次要食物。  相似文献   

7.
顾玲 《水产养殖》2009,30(12):8-11
河蟹的胚胎培育和大眼幼体培育是目前河蟹繁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两个环节。现在许多繁育厂家或多或少的使用桡足类、枝角类等作为河蟹繁育的主要饵料。当自然水温超过15℃时,捕获上来的桡足类、枝角类不容易储存和运输,即使采用加冰控温,也很难保证桡足类、枝角类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8.
枝角类通称水蚤,是一种低等的甲壳动物,体长0.2~1mm,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其繁殖力强,生长快,营养价值高,是各种鱼、虾幼体阶段的良好饵料,受到养殖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枝角类的培养方式属间接培养,即先繁殖细菌和藻类,作为它的饵料。其基本方式如下:施肥有机物分解细菌、微小藻类、原生动物繁殖枝角类的增殖。枝角类培养的最适条件为:水温15~25℃,pH值 6.5~8.5,溶氧4~8 mg/L,透明度 30~50cm。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用 40X10-6的漂白粉或 200X10-6的生石灰清塘后7天,将…  相似文献   

9.
不同开口饵料对鸭绿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枝角类(Moina sp.)、水丝蚓(Limnodrilus sp.)、鲂鱼苗(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鱼苗宝(配合饲料)和枝角类+水丝蚓为开口饵料投喂鸭绿沙塘鳢仔鱼,经13d培育,结果表明:以枝角类+水丝蚓作为鸭绿沙塘鳢的开口饵料,仔鱼的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其平均体重、平均全长和平均成活率分别为21.37±8.44mg、12.58±1.11mm和88.33%;其中平均全长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体重大于其它各组,与枝角类、鲂鱼苗、鱼苗宝(配合饲料)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成活率高于其它各组,且与各组差异显著(P0.05)。鸭绿沙塘鳢仔鱼的最适开口饵料是枝角类+水丝蚓;其次为鲂鱼苗、水丝蚓和枝角类,鱼苗宝不适合作为其开口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饵料生物组成及季节变化,分析了2016年7月-2017年3月在长江宜昌江段及东洞庭湖不同季度采集的84尾鲢和65尾鳙的肠道内含物。结果显示:鲢、鳙在长江宜昌江段摄食的饵料生物种类分别是55种和48种,在东洞庭湖分别是55种和43种。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鲢、鳙的主要饵料生物均为枝角类。鲢、鳙食物组成呈现季节变化,鲢在长江宜昌江段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主要饵料生物分别是硅藻门、枝角类、枝角类和硅藻门,在东洞庭湖分别为枝角类、蓝藻门、枝角类和桡足类;鳙在长江宜昌江段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主要饵料分别是枝角类、枝角类、枝角类和硅藻门,在东洞庭湖分别为枝角类、枝角类、枝角类和桡足类。  相似文献   

11.
滆湖控藻网围中鲢鳙对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控藻网围中鲢鳙对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富营养化水质改善的效果,于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对滆湖控藻网围外A区和网围内B、D、C3区(鲢鳙比分别为1∶4、1∶2、1∶1.5)枝角类的群落结构和部分水质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并结合二者探讨了控藻网围枝角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变量的关系.经鉴定,网围内外共采集到枝角类32种,隶属于7科14属.研究表明,网围内外枝角类种类组成相似,A区枝角类的年均生物密度和年均生物量均高于网围内各区,且与B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优势种主要为长额象鼻溞、角突网纹溞和裸腹溞属未定种.8月A区裸腹溞属未定种的生物密度显著高于B、D区,而网围内3区波动幅度不大,结果表明,体积较大的裸腹溞属未定种比其他两个小型种类更易受到鱼类捕食影响.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温、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和透明度是影响枝角类丰度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鱼类优质活饵料-枝角类枝角类属于浮游动物,营养价值高,是鱼类优质的活饵料。据测定,其干物质含蛋白质60.4%,脂肪ZI.8%,糖1.1%,灰分16.7%,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蛋白质中不仅含鱼类营养所必需的氨基酸,并且各种氨基酸含量之高,也是其...  相似文献   

13.
对枝角类生态毒理学研究作了概述,主要包括枝角类生态毒理学研究常用种类、生态毒理学研究的领域、毒性试验常用方法,分析了目前枝角类生态毒理研究存在优点和不足,指出其生态毒理学研究需要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对枝角类生态毒理学研究作了概述,主要包括枝角类生态毒理学研究常用种类、生态毒理学研究的领域、毒性试验常用方法,分析了目前枝角类生态毒理研究存在优点和不足,指出其生态毒理学研究需要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对深圳铁岗水库和石岩水库的枝角类进行了调查,探讨级联水库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季节演替特征及调控机制。铁岗位于级联水库群的上游,石岩水库则位于其下游,鱼类捕食压力相近。石岩水库营养盐水平明显高于铁岗水库,并且在丰水期显著高于枯水期,但枝角类种类组成基本一致,以象鼻溞(Bosmina)、裸腹溞(Moina)和秀体溞(Diaphanosoma)等小型枝角类为优势种类。2座水库枝角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捕食压力相对较低的丰水早期(4月)。在群落结构上,2座水库枝角类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模式,上游的铁岗水库全年以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为优势种;下游石岩水库在枯水期以长额象鼻溞为优势种,丰水期则以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为优势种。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可能是导致2座水库枝角类群落结构呈现不同季节变化模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鱼类优质活饵料──枝角类枝角类属于浮游动物,营养价值高,是鱼类优质的活饵料。据测定,其干物质含蛋白质60.4%,脂肪21.8%,糖1.1%,灰分16.7%,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蛋白质中不仅含鱼类营养所必需的氨基酸,并且各种氨基酸含量之高,也是...  相似文献   

17.
枝角类的培养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枝角类通称水蚤,俗称红虫,属小型浮游甲壳动物,体长0.2~1mm,是淡水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枝角类的适应性广,繁殖力强,生长迅速,且营养价值高,干重粗蛋白含量达55%左右,是乌仔及夏花鱼苗适口、易得的好饵料。但由于条件和种源的限制、天然枝角类资源不能满足育苗、育种生产的需要。因此,人工培养枝角类是解决乌仔、夏花鱼苗定塘开口饵料的重要途径,并能有效地提高池塘育种的规格、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 枝角类通称水蚤,俗称红虫,属小型浮游甲壳动物,体长0.2~1mm,是淡水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枝角类的适应性广、繁殖力强、生长迅速,且营养价值高,干重粗蛋白含量达55%左右,是乌仔、夏花鱼苗的营养丰富、适口、易得的好饵料。但由于条件和种源的限制,天然枝角类资源不能满足育苗、育种生产的需要。因此,池塘人工培养枝角类是解决乌仔、夏花鱼苗定塘开口饵料的重要途径,并能有效地提高池塘育种的规格、产量和效益。我们经过几年来的实验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强化培养提高枝角类数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解决秦岭细鳞鲑规模化人工繁育苗种培育的鱼苗开口问题,笔者在秦岭细鳞鲑人工繁育试验基地开展了开口饵料的集约化高密度培育方法的研究。通过不断优化枝角类的培养环境和培育方式,每个缸体可连续供应枝角类30d~50d,可累计供应枝角类10kg~25kg,解决了秦岭细鳞鲑开口饵料的供应问题,也避免了传统粗放式的土池肥水培育枝角类可能带来的病原菌感染,也便于秦岭细鳞鲑苗种的强化培育,提高了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取脱膜 4d的鲇仔鱼进行开口试验 ,分别喂以轮虫、枝角类、蛋黄、豆浆等饵料 ,结果发现 ,鲇仔鱼开口时口裂宽为 0 90~ 1 0 0mm ,开口摄食枝角类的机会最多。分组喂养 10d的结果显示 ,使用枝角类喂养的鲇仔鱼 ,其生长速度、养殖成活率均高于其他饵料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