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简讯     
甲基睾酮可抑制鲤鱼性腺发育本文讨论了用17α—甲基睾酮(17α—MT)抑制鲤鱼性腺发育,以促进其生长的效果。试验分对照、300ppm 处理、400ppm 处理三组进行,17α—MT 混在饵料中投喂。激素处理从一日龄幼苗开始至第三十天结束,然后用正常饵料(无激素饵料)喂养365天。结果表明.三种处理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3.3%、83.3%、95.0%;投喂激素饵料的鲤鱼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雌性大眼鲈生长快于雄性,尤其当体重到达180~150g以后的生长速度远远超过雄性鱼。因此,生产单雌性大眼鲈有利于商业化生产和种群放养。单雌性种群生产通常使用3种方法:(1)用雌激素直接处理幼苗;(2)诱导雌核发育;(3)间接使用激素,即用雄性激素处理幼苗,待其发育成熟,使用这些雄性化雌鱼的精液与正常卵受精,雌性鱼生产率100%。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平均体长50、70、90mm的大眼色师炉分别投喂添加17α-甲基睾丸酮15mg/kg的饲料6O天,尔后投喂一般的商品饲料直至鱼性成熟。将这些鱼的精液1:5稀释后与正常卵受精,2O…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革胡了鲇自体受精后代的胚胎发育过程,用每克含30μg甲基睾丸酮的饲料投喂革胡子鲇仔鱼60天,获得具自体受精功能的雌雄同体革胡子鲇,对雌雄同 鱼人工催产,获得自体受精的胚胎、仔鱼及全雌的成鱼。自体受精后代的受精率、孵化率都较高,说明人工诱导雌雄同体革胡子鲇产生的后代的自体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没有生理障碍。  相似文献   

4.
鱼类的性别,基本上是在受精时确定,但如果在幼鱼期给予一些能影响其性别的理化因素,则能使尚未开始分化的中性性腺改变原来由遗传所确定的性分化方向,发生性转化。试验是将每300尾孵化出的鲤仔鱼分成12组,饲养至0.5、1、2、3个月后,分别投喂每克含有25、60、100微克的甲基睾丸酮饲料,直至孵化后的第4个月止。定量的甲基睾丸酮可用酒精溶解后,掺入鲤鱼用粉末状或粗粉状配合饲料来投喂,每天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田莱建鱼场为解决罗非鱼的过度繁殖和雌鱼生长慢的问题,于1984年采用性激素促成性逆转的办法(即喂以每克饵料中含有30微克的甲基睾丸素),给70万尾1-2厘米的尼罗罗非越冬鱼种饲喂甲基睾丸素,经35天,9.5%以上的雌性鱼都变为雄性,从而使产量增加20-30%。  相似文献   

6.
用17α-甲基睾丸素处理(MT)、酒精处理(CA)或不做任何处理(CO)的饵料分别投喂三组尼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n:loticus鱼苗,饵养8周。比较这几组鱼苗的生长率和饵料利用率。结果表明,用MT饵料投喂,鱼苗生长最好,饵料转换率(FCR)、  相似文献   

7.
取脱膜 4d的鲇仔鱼进行开口试验 ,分别喂以轮虫、枝角类、蛋黄、豆浆等饵料 ,结果发现 ,鲇仔鱼开口时口裂宽为 0 90~ 1 0 0mm ,开口摄食枝角类的机会最多。分组喂养 10d的结果显示 ,使用枝角类喂养的鲇仔鱼 ,其生长速度、养殖成活率均高于其他饵料组。  相似文献   

8.
雌核发育鲢鱼苗性转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采用投喂甲基睾丸酮药饵的方法对雌核发育鲢鱼苗进行性转化的初步结果。用高、中、低三种剂量的甲基睾丸酮对雌核发育鲢鱼苗的性分化进行诱导,研究不同剂量下雌核发育鲢鱼苗的存活率及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通过饲养观察和切片证实,鲢鱼苗摄食剂量为30μg/g的甲基睾丸酮药饵,存活率最高,且有性转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甲基睾丸酮的口服处理完成了功能的性反转从而得到了全部雌性仔代的XX雄性个体。从游泳期开始、添加有1ppm、5ppm和10ppm浓度甲基睾丸酮的补充食物饲养58天,以后仍以正常的食物饲养.观察到在处理未期雌鱼无正常的卵巢。另雄鱼的百分率范围因激素的浓度而定在实验结束时为60-88。记录了激素处理期间的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用41.5ppm的丙酸睾丸酮溶液浸泡点腰前后的雌核发育鲤鱼苗24hr,再用含有甲基睾丸酮(50μg/g)的饲料连续投喂45天,积温至716.3度·日,诱导性反转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1991-1993年蛤蟆通水库水位变化对浮游植物种群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浮游植种属数随水位下降而减少;2)浮游植物生物量随水位下降而升高,其关系式为y=299.46-3.37x,r=-0.998;3)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水位降低而变小,并且与水位呈明显的相关性(r=0.999,r=0.983)。  相似文献   

12.
鱼鳞酶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正交实验优选鱼鳞蛋白酶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鱼鳞酶解宜采用条件温和的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用醋酸作软化的预处理,可使鱼鳞蛋白得到较高程度的水解,酶解时最佳温度为50℃,酶量宜采用1.5%,酶解的最佳时间为6h底物浓度宜选择20%。  相似文献   

13.
尼罗罗非鱼五品系生长性能评估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8,22(4):314-321
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三个农业生态区,山东青岛,上海,浙江湖州及广州四个地区,在网箱,水泥池及池塘三种水体,单养或混养系统里,对五个尼罗罗非鱼品系,即吉富品系,“78”吕系,“88”品系,“埃及”品系以及“美国”品系,进行生长性能的评估。评估分一龄和二龄阶段跟踪进行,共十七个试验。生长性能试验结果证明,不论是在青岛,湖州,上海还是在广州不论是池塘、水泥池,还是网箱养殖,不论是混养还是养  相似文献   

14.
从患病甲鱼的肝脏中分离到9株细菌,其中7株为温和气单胞菌,2株为豚鼠气单胞菌。两种菌JA—1和JA—2对鲫鱼的半数致死量(LD_(50))各为4.3×10~5和5.5×10~7,在两种菌培养的上清液中均有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研究表明:甲鱼的爆发性传染病是由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引起,用两种菌为菌种做成菌苗,结合免疫增效剂免疫家兔制得血清,效价可达1:512,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5.
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和稚鱼养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从美国引进的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和稚鱼养殖试验情况。经42天孵化,发眼卵的孵化率为81.85%,仔鱼至上浮稚鱼成活率为96.8%,稚鱼成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于1993年5月24日从加拿大FortQu′Appelle鱼苗孵化场移运大眼狮鲈鱼发现鱼卵,经孵化后孵出鱼苗14万尾,在池塘中培育。鱼苗阶段培育36天,体长53.9mm,成活率75%;鱼种阶段经95-100天培育,套养的鱼种体长20-22.5cm,体重83-107.4g,单养的鱼种体长17.5cm,体重48.4g。  相似文献   

17.
高白鲑系鲑科白鲑属鱼类,原产苏联,我国引进后进行人工孵化、仔鱼饲育、鱼种培育、亲鱼饲养、人工产卵、孵化、获得了仔代.本文详细介绍了仔鱼饲育条件、技术,成活率达71.15%~85.64%.鱼种培育采用常规方法,但易患鱼病,影响成活率.亲鱼培育采用流水集约化养殖于11月下旬达性成熟进行人工繁殖,本文介绍了人工采卵,授精、脱粘、洗卵及人工孵化技术.  相似文献   

18.
鱼类化学诱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世英 《水产学报》1988,12(1):81-86
国外诱变育种工作始于1927年。Muller(1927)和Stad1er(1928)发现用X射线辐照,可以提高动植物的突变频率。1943年Auerbaeh和Robson在果蝇研究中发现了第一个化学诱变剂——芥子气,这又为诱变的研究揭开新的一页。目前已知有突变活性的化合物达数百种,并每年都在增加着。我国诱变育种始于1958年,廿多年来,用诱变方法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或品系),在数量和推广面积方面都已超过外国,成绩巨大。但在动物方面还很少应用,在家蚕、鱼类上的试验表明,仍有应用前景。鱼类化学诱变国内刚开始研究,国外则在六十年代就已开始,对象主要为鲤、鲢、鳙、淡水鲑、高白鲑和胭脂鱼等,不论在诱变方法和实践成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国外鱼类化学诱变研究概况、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9.
哈密产黄鳝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哈密产黄鳝的染色体组型分析王秀玲,吴敏,马英梅,刘伟,史为慧(新疆师范大学生物系,乌鲁木齐,830053)关键词哈密产黄鳝,核型,分类ANALYSISOFKARYOTYPEOFMONOPTERUSALBUSINHAMI¥WangXouling;WuM...  相似文献   

20.
虹鳟肝癌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对虹鳟肝脏肿瘤进行的组织学检验情况,认定为恶性肿瘤。病因为饲料中含黄曲霉毒素及鱼体老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