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卵形鲳鲹胚后发育阶段鳃的分化和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鲹研究了卵形鲳(Trachinotus ovatus)胚后发育阶段鳃的分化和发育及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观察发现,仔稚鱼鳃的早期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0~3日龄)为原基期,鳃原基形成但未分化,鳃耙未出现,仔鱼主要依靠鳍褶、皮肤和卵黄囊上的微血管进行呼吸;第2阶段(4~17日龄)为鳃丝分化、发育期,鳃弓、鳃丝、鳃小片、鳃耙逐渐形成,具备鳃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点;第3阶段(18日龄之后)为鳃器官生长发育完善期,鳃弓、鳃丝、鳃小片、鳃耙发育完善,鳃的形态和功能与成鱼相似。进一步研究发现,鳃丝总数随仔稚鱼全长和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单个鳃小片面积和总呼吸面积随仔稚鱼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大。结果表明,卵形鲳鲳鲹的分化和发育是与仔、稚鱼的生长、形态发育和功能的完善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黑脊倒刺鲃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黑脊倒刺鲃的仔、稚、幼鱼发育的特点基本上和四大家鱼一致,仅卵黄囊消失得较迟。黑脊倒刺鲃从1日龄早期仔鱼发育到32日龄早期幼鱼期间,体长平均日增长0.4 mm,体重平均日增长5.65 mg。体长增长呈直线增长,体重和体长关系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条石鲷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滔  肖志忠  刘清华  李军 《水产学报》2012,36(8):1242-1248
为研究条石鲷在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特性和重要功能器官的异速生长规律,测定了条石鲷仔稚幼鱼(0~50日龄)全长和体质量随日龄的生长变化。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现,全长、体质量随日龄的变化均符合Cubic函数关系式,其变化曲线呈S型。全长、体质量随日龄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全长、体质量生长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用SPSS 13.0和OriginPro 7.5软件分析了条石鲷仔稚幼鱼头长、头高、体高、眼径、口裂、吻长、腹长、尾鳍长等外部形态参数与全长的变化关系,发现各功能器官的生长均呈现出异速生长的特点,但生长的拐点却各不相同。研究表明,在条石鲷的早期发育过程中,有关运动、摄食、消化等的重要器官(眼、口、腹部、尾鳍等)具有优先发育的特征,且发育的时段各有差异,故在其苗种的培育过程中,应根据其生长、生态规律为其创造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提高苗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浅色黄姑鱼鳃结构及其呼吸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体重范围在4.75~35.51g的浅色黄姑鱼(Nibea coibor)鳃结构及鳃小片进行了观察与呼吸面积计算,研究体重、体长与呼吸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浅色黄姑鱼的平均相对呼吸面积为4.01±1.62cm^2·g^-1。体重与一侧鳃丝总数的相关性N=28.81+158.45lnW(R^2=0.9670,P〈0.01)较体长与一侧鳃丝总数的相关性N=17.31L^1.4542(R^2=0.8241,P〈0.01)更为显著。单位mm鳃小片的数目随着体重的不断增加显著减少,N=49.971W^-0.3909(P〈0.01)。单个鳃小片的面积随体重的增大而显著增加,a=0.3199W^0.2528(P〈0.01)。总呼吸面积随体重的增大而显著增加,A=11.559W^0.7109(P〈0.01)。相对呼吸面积随体重的增大而显著减小,RA=11.561W^-0.2904(P〈0.01)。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态学方法,观察分析了人工育苗条件下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F1仔、稚、幼鱼的摄食习性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9~30℃,盐度为29~30时,其杂交F1仔鱼3天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ss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随后饵料系列为L型褶皱臂尾轮虫、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alina)、卤虫(Artemia)和配合饵料;6日龄仔鱼的摄食率为92.31%,7~9日龄以后仔鱼的饱食率大都达到90%~100%;随着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其饱食时间逐渐缩短,消化时间逐渐增加。杂交F1仔稚鱼的摄食高峰都出现在白天,仔稚鱼夜间几乎不摄食,属白天摄食型。此外,仔、稚、幼鱼纯体重(W)与摄食量(Y)的关系为Y=0.2078W–3.3738,全长(L)与日龄(X)的关系为L=2.3159e0.0595X,纯体重(W)与日龄(X)的关系为W=0.0748e0.2021X,全长(L)与纯体重(W)的关系为W=0.0045L3.3775,口裂宽(Y)与日龄(X)的关系为Y=1.9687e0.0605X。由此可知杂交F1仔、稚、幼鱼的生长属于均匀生长型。  相似文献   

6.
不同盐度和驯养时间中华鲟子二代幼鱼鳃的显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和驯养时间中华鲟幼鱼鳃及鳃中泌氯细胞的结构变化特征。试验用鱼为1+龄中华鲟子二代,平均全长50.7 cm,平均体重约441.9 g。试验前在养殖池中暂养1周。试验设2个盐度梯度(10、15)组和1个对照组(淡水)。盐度驯养为将中华鲟子二代从暂养池转入盐度10海水中驯养,分别取驯养1、3、6、9、12、24、48、72、96、120、144、168、192、216、240和264 h的幼鱼各1尾用于试验;将剩下的鱼再转入盐度15海水中驯养,分别取驯养24、48、72 h的幼鱼各1尾用于试验。结果显示,在淡水组中,中华鲟子二代幼鱼鳃丝发达,细胞饱满,鳃小片宽且长。鳃丝上皮的泌氯细胞数量较少,通常靠近鳃小片基部,呈近椭圆状。与淡水组相比,盐度10组的幼鱼鳃丝主干部明显变窄,鳃小片基部区域及鳃小片上泌氯细胞的数量略有增加,胞体变大,且随驯养时间的延长,出现了明显的细胞膜间隙。幼鱼在盐度15组中鳃丝主干明显变窄变短,鳃小片也显著缩短,鳃泌氯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主要分布在鳃小片基部,有明显的分泌腔。中华鲟子二代幼鱼能够快速适应外界水体盐度的变化,这与鳃及鳃上皮中调节渗透压功能细胞的数量和结构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对人工培育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鳃结构及其早期(1—35日龄)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鳃耙列齿状,鳃丝梳状排列在鳃弓上,鳃小片排列在鳃丝两边。透射电镜下鳃小片主要由线粒体丰富细胞(Ⅰ型和Ⅱ型)、扁平上皮细胞、柱细胞、血细胞、黏液细胞和未分化细胞组成。四指马鲅鳃早期发育显示,1日龄鳃原基形成;3日龄出现鳃弓,有扁平上皮细胞和血细胞;5日龄出现鳃小片,鳃小片上有柱细胞,基部有线粒体丰富细胞;18日龄鳃小片增多,鳃结构完善;35日龄鳃结构基本和成鱼一致。根据发育特点将其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0—3日龄)为原基期,鳃原基形成但未分化,仔鱼主要靠鳍褶、皮肤和卵黄囊上的微血管进行呼吸;第2阶段(4—17日龄)为鳃结构分化、发育期,鳃耙、鳃弓、鳃丝、鳃小片逐渐形成,具备鳃基本的结构特点;第3阶段(18—35日龄)为鳃结构完善期,鳃组织发育主要体现在数量和形状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刘阳  温海深  黄杰斯  李吉方  张美昭  齐鑫  李昀 《水产学报》2019,43(12):2476-2484
为阐明花鲈鳃与鳔器官的发生机制,实验采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接合形态学观察对出膜后1~45 d花鲈胚后发育的鳃与鳔器官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花鲈仔稚鱼鳃的胚后发育分为4个阶段,鳃原基出现期(0~3 d)、鳃丝分化期(4~14 d)、鳃小片分化期(15~25 d)与鳃器官完善期(26~45 d)。在水温15~18°C条件下,花鲈孵化后的第1天,鳃原基出现;孵化后的第15天,仔鱼假鳃上分化出鳃小片结构;孵化后的第25天,仔鱼各鳃弓上均分化出鳃小片结构;孵化后的第45天,稚鱼鳃结构发育完全,与成鱼相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花鲈鳔器官的发育时期分为形成、扩张、充气和退化4个阶段。花鲈初孵仔鱼未出现鳔原基,在孵化1 d后,仔鱼出现鳔原基,5 d后仔鱼鳔开始扩张,11 d后仔鱼鳔充气完成,13 d后仔鱼鳔开始退化。  相似文献   

9.
对人工饲养条件下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早期发育阶段摄食节律进行实验研究。在水温15.0~17.5℃条件下,初孵仔鱼约经5~6d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经120目筛网过滤的褶皱臂尾轮虫,17~20d投喂卤虫无节幼体,21d后开始投喂桡足类直至幼鱼阶段,通过对1090尾仔、稚、幼鱼的测定,统计结果得出:饵料充足时饱食个体占65.8%,日间摄食率达93.7%,10日龄后[全长大于(5.20±0.24)mm]牙鲆日间的摄食率达100%,空胃个体主要出现在10日龄前。仔、稚鱼在早晨8:00和下午16:00出现两个摄食高峰,夜间基本不摄食。幼鱼夜间摄食则比较活跃,摄食量与仔、稚鱼相比明显增加,下午16:00仍为幼鱼摄食高峰,实验结果表明,牙鲆仔、稚、幼鱼具有明显的摄食节律,呈现白天摄食为主,清晨和黄昏双高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对池养仔、稚、幼鱼的摄食与生长作了较深入研究.仔鱼的混合营养期短,仅2~3 d,并处在开食期内,开口摄食率低.5日龄仔鱼全长4.31 mm,开口饵料主要为100~150 μm轮虫:稚鱼饵料为350~800 μm裸腹溞、枝角类幼体和桡足类无节幼体,并逐渐转为枝角类为主:后期稚鱼可驯化摄食人工混合饲料.仔、稚、幼鱼具明显的昼夜摄食节率,属晚间摄食为主的昏晨摄食型鱼类.体长与日龄呈直线关系,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其曲线回归方程为W=0.0112L3.1827,b=3.1827,接近于3,属等速生长型.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尹洪滨 《水产学报》2006,30(3):329-334
实验对人工饲养条件下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早期发育阶段摄食节律进行研究。在水温14.4~17.6℃条件下,初孵仔鱼约经5~6d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经120目筛网过滤的褶皱臂尾轮虫(Bruchionus plicatilis),17~20d投喂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nauplii),21d后开始投喂桡足类(Copepoda)直至幼鱼阶段。通过对1 090尾仔、稚、幼鱼的测定、统计结果得出:饵料充足时饱食个体占65.8%,日间摄食率达93.7%,10日龄后[全长大于(5.20±0.24)mm],牙鲆日间的摄食率达100%,空胃个体主要出现在10日龄前。仔、稚鱼在早晨8:00和下午16:00出现两个摄食高峰,夜间基本不摄食。幼鱼夜间摄食则比较活跃,摄食量与仔、稚鱼相比明显增加,下午16:00仍为幼鱼摄食高峰。实验结果表明,牙鲆仔、稚、幼鱼具有明显的摄食节律,呈现白天摄食为主,清晨和黄昏双高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南海北部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幼鱼和成鱼鳃的显微组织结构、鳃表面超微结构和鳃小片内部超微结构特点。结果表明, 黄鳍金枪鱼鳃丝顶端弯曲, 鳃弓、 鳃丝和鳃耙表面具有不同类型的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研究显示黄鳍金枪鱼的鳃具有高的片层密度、独特的斜向血流模式以及鳃的融合特性, 幼鱼和成鱼鳃结构之间存在显著不同。鳃小片内部超微结构研究显示鳃扁平上皮细胞覆盖于鳃丝和鳃小片表面, 顶端存在微绒毛或微脊结构, 相对幼鱼, 成鱼具有高的细胞质密度; 离子细胞主要分布于鳃小片以及鳃小片基部, 幼鱼离子细胞顶端开口为微绒毛, 成鱼为小坑状。本研究阐明了黄鳍金枪鱼幼鱼和成鱼鳃的组织结构, 丰富了黄鳍金枪鱼鳃的基础生物学资料, 为研究高速游泳鱼类鳃的形态特征与其高速游泳习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东池塘培育条石鲷仔、稚、幼鱼的早期发育和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广东饶平池塘人工培育的条石鲷( Oplegnathus fasciatus)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性。条石鲷初孵的0日龄仔鱼全长(1.8755±0.060)mm,卵黄囊长径(0.739±0.135)mm,短径(0.489±0.089)mm。在水温为22~23℃的前期培育条件下,3日龄仔鱼的卵黄被完全吸收,而到第4天,仅见到卵黄囊残余物。混合营养期仅1 d。在水温为24~27℃、盐度29~30、pH 7.4~8.2条件下,3日龄的仔鱼已开口,但仍不能主动摄食,4日龄仔鱼便进入了外源性营养阶段。8日龄鳃弓形成,12日龄尾椎弯曲,25~30日龄仔鱼的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先后出现,鳞片出现,进入稚鱼期。40日龄时进入幼鱼期,全身覆盖鳞片,条带全部形成,形态与成鱼相似。全长、体长、体质量和体高随日龄的生长速度均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体高/全长之比在0~5日龄时急剧下降,随后逐渐增高,20日龄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4.
鮸鱼早期发育的形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鮸)鱼Miichthys miiuy(Basilewsky)胚胎和仔、稚、幼鱼的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鮸)鱼的受精卵为圆球形浮性卵,无色透明,在水温25~27 ℃、盐度31.9的条件下,经19 h 18 min陆续孵出仔鱼.根据胚后发育的形态特征对仔、稚、幼鱼各时期提出界定标志,仔鱼期初孵仔鱼发育至各鳍分化完成(1~17日龄,持续17 d);稚鱼期鳞片开始出现、生出枕骨棘至全身被鳞(18~32日龄,持续15 d);33日龄以后进入幼鱼期.仔、稚、幼鱼培育水温25.8~32.2 ℃,盐度28.6~32.5.(鮸)鱼以卵径(0.91 mm)、油球径(0.33 mm)和枕骨棘形态等的特征区别于其他石首鱼类早期发育的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幼鱼的生长特性,在水温9.0~22.5℃时,对圆斑星鲽幼鱼的体长和体质量进行了近1年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平均体长为(9.29±0.16)cm、平均体质量为(22.11±1.03)g的5月龄左右的圆斑星鲽幼鱼,经1年的人工饲养后平均体长为(36.15±0.36)cm、平均体质量为(647.97±12.54)g,体长与日龄之间呈线性关系L=1.492x+2.350,R2=0.966,其体长平均瞬时增长率为0.12,体长平均月增长量为2.44 cm;体质量与日龄之间呈指数关系Wgc=9.380 e0.264x,R2=0.960,其体质量平均瞬时增长率为0.31,体质量平均月增长量为56.92 g;体长与体质量的回归曲线Wwl=0.030x2.971,R2=0967,幂指数约等于3,表明体质量与体长的立方呈正相关系,为等比生长类型。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幼鱼的体质量增长量、体质量相对生长率、体质量瞬时生长率与水温变化大体一致,16~18℃时增重较快;反映幼鱼生长阶段的生长指标、生长系数波动较大,没有显示出规律性;体质量与体长呈显著相关,处于负异速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16.
温度、盐度、pH对卵形鲳鲹幼鱼离体鳃组织耗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SKW-3微量呼吸仪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离体鳃组织的耗氧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温度、盐度、pH对卯形鲳鲹幼鱼离体鳃组织耗氧量和单位呼吸面积耗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卵形鲳鲹幼鱼离体鳃组织的耗氧量和单位呼吸面积的耗氧量均随着温度、盐度、pH的上升而逐渐增高,在水温27℃、盐度28和pH8.5时,离体鳃组织的耗氧量达到最大值;在水温27℃、盐度23和pH8.5时单位呼吸面积的耗氧量达最大值;随后耗氧量均逐渐减小。经方差分析,温度、盐度、pH对离体鳃组织耗氧量的影响均显著(P〈0.05);温度和盐度对离体鳃组织单位呼吸面积的耗氧量影响极显著(P〈0.01);pH对离体鳃组织单位呼吸面积的耗氧量影响也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盐度为18和33这2组的离体鳃组织耗氧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瓦氏黄颡鱼幼鱼标准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平均体质量为6.231、1.32 g和21.21 g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标准代谢,并分析了幼鱼利用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作为能源物的供能情况。通过测定幼鱼在禁食和静息状态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出率,计算出幼鱼的呼吸熵、氧氮比和能耗率。试验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和能耗率均随幼鱼体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且耗氧率、排氨率和能耗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而呼吸熵与体质量则呈正相关关系。不同体质量幼鱼的二氧化碳排出率和氧氮比差异不显著;根据氧氮比的分析结果可知,瓦氏黄颡鱼幼鱼主要利用脂肪和蛋白质供能,且随着体质量的增长,脂肪供能的比例逐渐增大。结果显示,瓦氏黄颡鱼幼鱼对糖类的利用能力较为有限,有必要对该鱼的糖需求和利用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厦门杏林湾鲻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厦门杏林湾鲻鱼鳞片年轮可作为年龄鉴定依据。鳞片边缘增长率a的周年变化,表明鳞片年轮每年形成一次,新年轮主要在10-11月间出现。已计算出鲻鱼体长与鳞长、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3龄鱼以前属于幼鱼生长阶段,体长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较大,生长指标较高;3龄鱼以后则进入成鱼生长阶段。其生长适合于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位于2龄至2.5龄之间,其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曲线能反映生长过程的变化特征,合理捕捞的生物学指标应以生长转折点较为适当,限制捕捞1龄和2龄的港养鲻鱼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赵峰  杨刚  张涛  王妤  庄平 《海洋渔业》2016,(1):35-41
为了探讨中华鲟幼鱼进入长江口半咸水环境后,渗透压适应调节过程中鳃上皮泌氯细胞的适应性变化,将幼鱼在淡水(盐度0)和半咸水(盐度15)两种条件下驯养60 d,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比分析鳃上皮泌氯细胞的形态、分布与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幼鱼鳃上皮泌氯细胞主要集中分布于鳃小片基部和鳃小片之间的鳃丝上,细胞略呈椭圆形。半咸水条件下,幼鱼鳃丝上皮泌氯细胞数量和大小显著增加,鳃小片上皮泌氯细胞数量则未发生改变,但细胞大小显著增加;而鳃丝和鳃小片上皮泌氯细胞的形态在淡水和半咸水中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鳃丝上皮泌氯细胞顶膜开口的形态分为3种类型:Ⅰ型,突起型;Ⅱ型,凹陷型;Ⅲ型,深洞型。淡水条件下,顶膜开口形态多为Ⅰ型和Ⅱ型,未发现Ⅲ型存在;而半咸水条件下,顶膜开口形态以Ⅲ型为主,Ⅰ型与Ⅱ型也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20.
梭鱼仔、稚、幼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在光镜下系统观察了出膜后1~39 d的梭鱼(Liza haematocheila)仔、稚、幼鱼各期的消化系统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在水温20~22℃时,梭鱼受精卵经50~54 h孵化,初孵仔鱼消化道仅由一条原始的消化管组成。孵出后第4天,上下颌形成,卵黄囊被吸收,消化管盘曲,第一盘曲处形成胃雏形,第二盘曲处及之后形成前肠和后肠,肛门形成并与外界贯通。孵化后第7天,卵黄囊被完全吸收,油球渐小至消失,孵化后第8天,消化系统明显分化成食道、胃、肠、直肠以及肝和胰等,仔鱼由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摄食营养过渡。此后,随着仔鱼的生长发育,胃黏膜层的褶皱数量增加,管壁增厚,内腔增大。稚鱼后期,梭鱼苗各鳍初步形成,分化出鳍条,孵化后18 d,幽门盲囊形成,胃腺出现,标志着稚鱼开始消化外源性蛋白,同时,消化道上皮细胞进一步分化,肌层增厚,肠道分段、盘曲,稚鱼食性开始向植食性转换。在此以后,消化系统从功能和结构上逐步地完善成熟。结果表明,梭鱼消化系统的发育与仔、稚、幼鱼的生长、形态发育和消化系统功能的完善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