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V-B辐射对三角褐指藻DNA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紫外线对三角褐指藻DNA的伤害作用。结果表明,低剂量的UV-B辐射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剂量的UV-B辐射则有抑制作用。随着UV-B辐射剂量的增加,三角褐指藻DNA损伤程度加剧。而UV-B辐射处理解除后,DNA的损伤可明显恢复。说明DNA的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海洋微藻受UV-B辐射伤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雨生红球藻对紫外辐射的生理适应及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霞敏 《水产学报》2003,27(2):105-112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辐射雨生红球藻,测定了生长K值、色素含量、SOD、POD、CAT酶活性的变化,同时用训观察了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对雨生红球藻有致死效应,致死率随着剂量升高而加大,辐射8min后藻细胞全部致死。辐射时间小于4min的存活抗性藻株生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紫外辐射后细胞叶绿素和类胡萝L素含量增加,增幅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加大。紫外辐射4—5mh能使红球藻细胞虾育素含量显著提高;紫外辐射1—4min,细胞中SOD活性随着剂量增大极显著升高,但CAT酶活性降低(不显著),紫外辐射5min时SOD、CAT都失活,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受到严重损伤。POD酶活性在紫外辐射3-5min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单性群体选育途径,定向生产具备特定生长和繁殖性状的苗种,满足繁殖育种需要,进行濒危鱼类保护,以稀有鮈鲫(Gobicypris rarus)为试验对象,采用紫外线-热休克雄核发育技术诱导二倍体的方法,人工诱导稀有鮈鲫超雄个体产生。试验设置14组,1号为空白对照组,2~8号紫外线总辐射剂量分别为60、90、120、150、180、210、230 mJ/cm2,9~14号紫外线-热休克组的总辐射剂量分别为60、90、120、150、180、210 mJ/cm2。处理水温均为(38.5±0.5)℃,热休克2 min。结果表明:(1) 在紫外线总辐射剂量60~230 mJ/cm2时,随着照射剂量的不断增加,紫外线辐照组、紫外线-热休克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均有下降趋势;(2)紫外线和热休克处理对受精卵造成一定的损伤,成活率大幅度降低的时间点主要集中在囊胚晚期、肌肉效应期以及出膜前期,少数胚胎由于活力差,存在难以正常脱膜孵化现象;(3)经紫外线或紫外线-热休克处理的受精卵,发育速度稍慢于正常受精卵,且均存在畸形发育卵。通过紫外线-热休克雄核发育技术获得的稀有鮈鲫畸形个体较少,可能为超雄正常形态的个体则更少。研究显示,紫外线和热休克相结合处理鱼类染色体的技术,有望成为人工诱导稀有鮈鲫雄核发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12)C重离子束对东方海洋种质库保存的8个海带配子体克隆系进行3次辐射试验,辐射剂量分别为10、20、40、50、60、80、120、160、200和240 Gy。结果表明,使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发生变化的最低辐射剂量为60 Gy,随着剂量的增大,细胞死亡增多,240 Gy辐射剂量下仅有一个克隆系存活;80 Gy辐射剂量下细胞存活率约为50%~60%;不同海带配子体克隆系对重离子辐射的耐受度稍有差别;雄配子体比雌配子体耐受力稍强。  相似文献   

5.
蒽与UV-B辐射共同作用对2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多环芳烃(PAHs)蒽单独胁迫以及与UV-B共同作用对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lum)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ng)的毒害作用,对小新月菱形藻,蒽质量浓度设为0.0,20.0,35.0,62.5,113.0,200.0μg/L以及辐射剂量1.3J/m^2,对亚心形扁藻,蒽质量浓度设为0.0,35.0,62.5,113.0,200.0,350.0μg/L以及辐射剂量2.77J/m^2,结果表明,蒽单独胁迫以及蒽与UV-B共同作用都使这2种海洋微藻受到伤害,微藻的组对增长率,叶绿素-a质量浓度,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有下降的趋势,但是,蒽在UV-B辐射下发生的光致毒性使海洋微藻受到更大的伤害,蒽对这2种海洋微藻生长的48h.EC50分别为167.9μg/L,和141.3μg/L,而蒽+UV-B对2种藻生长的48h.EC50分别下降为122.3μg/L和115.5ug/L,2种藻类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在UV-B辐射存在下也比无UV-B辐射低,蒽的光毒性直接受到蒽质量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通乳颗粒对母猪泌乳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40头预产期及胎次一致的母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通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头,通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在母猪产前第7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4 d。仔猪分别于出生当日和21日龄时称重,计算仔猪的日增重和存活率,参照Lawlor方法测定泌乳量。母猪于产后第7天采血测定血清中总抗氧化物(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通乳颗粒高剂量组产程明显缩短(P<0.05);21日龄仔猪日增重明显增加(P<0.05);总泌乳量增加明显(P<0.05);中、高剂量组母猪血清抗氧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乳颗粒能显著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增加泌乳量,提高仔猪日增重。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的技术首次应用于长毛明对虾的遗传育种过程,初步探讨了长毛明对虾的亲体及幼体在^60Co-γ射线下不同诱变剂量的生物学效应,并通过产卵量、孵化率、存活率及亲虾的活力等数据,对辐射诱变剂量进行筛选,确定辐射诱变育种过程中辐射剂量的适宜范围。实验数据通过SPSS11.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诱变剂量同长毛明对虾幼体各性状指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2〉0.90),各个实验组的孵化率以及存活率都随着诱变剂量的增加而呈现出相应的下降趋势,长毛明对虾进行辐射诱变适宜剂量的范围应在1Gy-10Gy之间,而有关诱变个体的胚胎发育和遗传分析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自然条件该队位于重庆市郊九龙坡区花溪乡,地处长江南岸的浅丘地带为半菜半粮区。多年平均气温18.3℃、降雨量1072.6毫米、日照时数1256.3小时;重庆年太阳总辐射80.4千卡/厘米^2,光合有效辐射约42.5千卡/厘米^2,属全国日照低值区。大雨4月始。10月结束,5——7月暴雨较集中;  相似文献   

9.
电离辐射对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两种主要贝毒--腹泻性贝毒(DSP)和麻痹性贝毒(PSP)进行了电离辐射辐照降解处理的研究.采用电子束和钴-60两种电离辐射方式,在0~10kGy的辐射剂量下对带有腹泻性贝毒的牡蛎样品和麻痹性贝毒的浓缩粉样品进行处理,用小白鼠毒理法对辐照前后的贝毒进行检测对比.经过对比发现,辐照对这两种贝类毒素均有降解效果,采用电子束辐射的效果优于钴-60辐射.电子束辐射对麻痹性贝毒的降解效果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呈现一定的正比关系.在对麻痹性贝毒的辐照中,3.2 kGy与5.8 kGy的辐射剂量降解效果相差不大,降解率均在15%左右,而8.8 kGy辐射剂量的降解效果接近30%.说明电离辐射对贝毒有显著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氟苯尼考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低、中、高(10、20和40 mg/kg·BW)3种剂量氟苯尼考药饵连续投喂脊尾白虾5 d,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于停止投喂药饵后的第3、6、12、24、48、96、168和240 h取血淋巴,测定血蓝蛋白(HEM)含量、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低、中剂量组HEM含量均在3 h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ACP活性在3 h和6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168 h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低、中剂量组AKP活性在3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T-SOD活性整体高于对照组,分别在6 h和24 h达到最高值(P0.05),高剂量组在24 h和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CAT活性均在3 h和6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在12–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24 h达到最低值(P0.05);低、中、高剂量组T-AOC活性均在3–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48 h达到最低值(P0.05),且出现剂量效应。本研究结果为氟苯尼考在海水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4月10日,岳阳市屈原行政区营田镇玉湖村水产组养鱼专业户梁田,用漂白粉对自己养殖的1.13hm2水面进行鱼病预防,按规定漂白粉的剂量为1g/m3,当时池水深为1.3m,总药量应为15kg,而栗田却没有按这个剂量,而是将漂白粉的剂量增加到2.4g/m3,总药量为sskg。由于剂量超信,致使全池鱼类中毒死亡,直接损失达到1.5万元。目前,正是鱼病预防和治疗的季节,笔者呼吁广大渔农应吸取梁田同志的教训,请勿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最好在用药前,询问一下水产技术员,做到万无一失。切勿随意增大药物剂量@郑雪峰$岳阳市屈原行政区管田镇多办!414418…  相似文献   

12.
早在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诞生之日,天然的放射性物质和宇宙射线就已经存在了,人类生来就是在这种低本底辐射下生活着。二十世纪人类开发和利用了原子能,同时电离辐射也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辐射育种,辐射防治病虫害,辐射保藏食品以及化学、冶金、航天、仪表、医学等各方面,人类也越来越深切地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氟苯尼考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低、中、高(10、20和40 mg/kg·BW)3种剂量氟苯尼考药饵连续投喂脊尾白虾5d,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于停止投喂药饵后的第3、6、12、24、48、96、168和240 h取血淋巴,测定血蓝蛋白(HEM)含量、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低、中剂量组HEM含量均在3h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ACP活性在3h和6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168 h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低、中剂量组AKP活性在3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T-SOD活性整体高于对照组,分别在6h和24 h达到最高值(P<0.05),高剂量组在24 h和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CAT活性均在3h和6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在12-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24 h达到最低值(P<0.05);低、中、高剂量组T-AOC活性均在3-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48 h达到最低值(P<0.05),且出现剂量效应.本研究结果为氟苯尼考在海水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银鲫繁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鲫在天然水域产卵时,往往因水温低且变幅大等原因,产卵率和孵化率低,如有目的地控制亲鱼的性腺发育,提高催产和孵化的水温,催产时采用高剂量同时注射多种催情药物,并在人工繁殖中掌握好每个技术环节,可以使其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坛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的诱变与分离   总被引:36,自引:12,他引:24  
严兴洪 《水产学报》2005,29(2):166-172
坛紫菜叶状体经一定剂量的^60Cos-γ射线辐射再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少量色素体颜色发生变异的细胞,它们呈点状无规则地镶嵌在野生型细胞中。培养3周后,色素变异细胞分裂并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细胞块,其颜色呈桔红、桔黄、浅黄褐、浅红、紫红、紫褐、黄绿、绿色等。在辐射剂量0~1100Gy范围内,叶状体上色素变异细胞块的出现频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辐射剂量增至1.400Gy时,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反而下降,说明1100Gy是合适的辐射剂量。在同一个叶状体的不同部位上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足不同的,从基部到稍部,随着部位的上移而逐渐增加。用酶解法把含色素变异细胞的叶状体细胞单个分离出来并进行离体培养,在它们的再生体中,出现了多种单色的色素突变叶状体,从中分离到tan(红褐色)、bor(深桔红色)、ceb(紫红色)、hon(枯草色)、cac(深黄绿色)等不同颜色的纯色突变体。从各单色突变体中分离出来的丝状体,其颜色与各自的叶状体相同。各突变体的丝状体成熟后,放散的壳孢子长成单色的F1叶状体,其颜色与各自最初的母体叶状体相同,说明所得到的上述突变体是稳定的色素突变体。  相似文献   

16.
全雌鲻鱼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永强 《水产学报》2001,25(2):131-135,T001
研究了性腺未分化年幼鲻鱼,通过口服不同剂量的17β-雌二醇控制其雌性化。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组被诱导为全雌鲻鱼,低剂量组雌性率达90%,而对照组则为雄鱼。雄性性分化早于雌性。17β-雌二醇在肌肉和胃肠道残留量低,残留时间短。  相似文献   

17.
由于氟氯烷烃化合物(CFCs)的污染,日趋严重的臭氧层(Atmospheric ozone)侵蚀的问题,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B(UV-B:280-315nm)波段的辐射不断增强,通过影响海洋微藻的初级生产率从而导致了海洋生态化境的变化。为了探究UV-B辐照对紫球藻(Porphyridium purpureum)细胞的作用机理,具体量化胁迫抑制剂量,通过考察紫球藻细胞生长对不同辐照剂量、pH值及培养基的响应,结合紫球藻细胞叶绿素a(Chl-a)、藻红蛋白(PE)、多糖、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生成量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了其对紫球藻细胞内含物及细胞代谢活性的持续性影响。UV-B辐照通过固定强度为0.35 W/m2的紫外平行光束仪,调节照射时间以得到实验设计辐射剂量0、75、150、200、250、300、400、500 mJ/cm2,对应照射时间分别为0、36、72、96、120、144、192 min。结果表明,高剂量的UV-B辐照对紫球藻细胞生长有更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辐照剂量大于300 mJ/cm2时会直接导致藻细胞群体的大量死亡,抑制并破坏紫球藻细胞内光合色素和藻红蛋白的合成。碱性环境和培养基本身对UV-B辐照抑制紫球藻细胞的生长有一定阻碍。紫球藻细胞内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随UV-B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MDA则持续增加。EPA的生成量随UV-B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减少,低剂量的UV-B辐照(75-150 mJ/cm2)可促进紫球藻胞外多糖的合成。研究结果可为紫球藻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利用UV-B辐照技术控制紫球藻藻华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配子体紫外线辐射的适合剂量范围,利用紫外线对东方海洋种质库保存的2个海带配子体克隆系进行辐射试验。通过三次预试验,辐射条件设置为:辐射距离12 cm,辐射时间分别为10、20、30、40、50、60、90、120 s。结果显示:辐射时间10、20 s配子体细胞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受辐射影响,克隆约2个月的时间不生长;辐射时间30 s细胞存活率约为50%~55%;随着辐射时间的增加,细胞死亡增多;辐射时间120 s下,两个克隆系只有极个别细胞存活。在辐射距离12 cm时,辐射时间10~120 s作用范围内,雄配子体耐受力明显高于雌配子体。  相似文献   

19.
陈亮 《福建水产》1992,(3):77-78
捕捞努力量过量已给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是造成资源衰减,对持续捕捞量直接构成威胁.由于鱼类分布区域的局限性,种群数量和组成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捕捞强度。捕捞过度,使某些资源群体濒临枯竭,其资源量少,繁殖能力低的,通常首先被破坏。近几年来,高经济价值的品种在渔获物中占的比重日益减少。二是导致了经济上的低效益。随着每个增加的单位捕捞量,总渔获量可能增加,但经济效益受到了损失。三是带来了社会问题和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青鱼和草鱼葡萄糖耐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典型的淡水肉食性鱼类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和草食性鱼类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为对象进行糖耐量初步实验。青鱼和草鱼的体重分别为(63±3)g和(46±2)g,在实验室适应4周后禁食24h,以高剂量(H)1.67g/(kg体重)和低剂量(L)0.42g/(kg体重)灌喂葡萄糖,比较研究其代谢反应。结果显示,2种鱼灌喂不同剂量葡萄糖后都出现持久的高血糖,青鱼血糖含量高于灌喂相同剂量的草鱼,灌喂剂量越高,血糖含量越高。草鱼组及青鱼L组在灌喂葡萄糖后血浆总氨基酸和甘油三酯先降后升,但青鱼H组口服葡萄糖后血浆总氨基酸和甘油三酯先升高。青鱼H组和草鱼H组在灌喂葡萄糖后最初1h和2h肝糖原含量分别下降至2.62%和5.46%。实验结果提示,青鱼糖耐量比草鱼低;高糖负荷后两种鱼的内分泌调节规律可能不同;较高葡萄糖负荷还引起应激反应,应激反应的强弱可能与糖耐量大小呈反比,与负荷剂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