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非鱼种间杂交产生全雄性后代的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在研究推广罗非鱼全雄性杂交种养殖中,成绩显,获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包括奥尼杂种(俗称奥尼鱼)和莫尼杂种(俗称福寿鱼)在内的罗非鱼杂交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和抗病力强的特点,显示出鱼类杂交的优势。特别是奥尼杂交种后代,都是95%以上的雄性,养殖这种雄性罗非鱼,  相似文献   

2.
<正> 2 水产动物性别控制技术的实践和展望 2.1 单性苗种实践罗非鱼某些组合的种间杂交,其杂种的雄性比率达90%以上,甚至100%。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有效控制了养殖群体的过剩繁殖,增加商品鱼的规格和养殖产量1.5倍以上,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性激素诱导反转的单性群体的养殖,在全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鲤鱼、虹鳟等许多鱼类有明显增产效果。中科院水产所采用杂交方法,使方正银鲫雌鱼与兴国红鲤雄鱼授精获得了具有生长优势的雌核发育后代“异育银鲫”,其生长  相似文献   

3.
胡玫 《科学养鱼》1986,(1):27-27
奥利亚罗非鱼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广州市水产研究所分别于1981、1983年引进的良种。今年巳向全国大部份地区提供了纯种。它具有重要的经济性状,纯雄性奥利亚与纯雌性尼罗罗非鱼杂交,其杂种一代雄性率达90%以上,生长速度超过双亲,也超过福寿鱼。生产上饲养此种全雄鱼,可显著地提高单位水体产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控制尼罗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过多繁殖和充分利用罗非鱼的雄鱼比雌鱼生长快的特点和提高养殖效益,茂名市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组织实施了“全雄性罗非鱼制种及养殖高产技术”项目。通过罗非鱼多种育种技术,提高了罗非鱼的雄性率,并进行了各类型养殖试验,总结出全雄性罗非鱼鱼苗生产和成鱼高产高效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等技  相似文献   

5.
雌核发育彭泽鲫后代理论上应为全雌群体,前期研究发现实验室养殖彭泽鲫F1代(相比池塘养殖)和实验室高密度养殖F2代(1.28尾/L,相比低密度0.64尾/L)组中出现了高比例的雄鱼。之前研究认为Vtg B和ZP2基因是雌性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本试验对F1、F2代雌雄鱼Vtg 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室养殖F1代雄鱼性腺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雌鱼(P0.01,P0.05);池塘养殖F1代雄鱼性腺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F2代低密度养殖组中雄鱼性腺中ZP2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实验室养殖F1代雄鱼肝胰脏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池塘养殖F1代雄鱼肝胰脏Vtg B和ZP2的表达均极显著低于雌鱼(P0.01);F2代雄鱼肝胰脏中Vtg B和ZP2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F1代实验室养殖雄鱼全鱼卵黄蛋白原含量极显著低于雌鱼(P0.01);F1代池塘养殖雄鱼性腺、肝胰脏中卵黄蛋白原含量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F2代雄鱼性腺、肝胰脏中卵黄蛋白原含量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本研究表明,彭泽鲫Vtg B和ZP2基因并非雌性特异性表达,且不同的养殖方式、密度影响雌雄鱼Vtg 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性成熟早,导致在养殖池中大量繁殖,造成群体拥挤而阻碍生长。由于雄鱼比雌鱼有更大的生长潜力,许多人致力于研究生产全雄鱼群体,用于养殖。但是,消费者对食用鱼使用雄性激素处理表示担心。科威特水产研究人员提出了用染色体操作技术来诱导全雌不育三倍体的方法,因为不育的三倍体显示了较快的生长速度。生长试验表明,雌性三倍体比性反转的单性雄鱼生长快14%,比雄性三倍体生长快23%。诱导全雌不育三倍体的程序如下:正常的二倍体雌鱼  相似文献   

7.
<正>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黄颡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相同条件下,雌雄生长差异达2~3倍。全雄黄颡鱼就是利用黄颡鱼性逆转技术获得XY生理雌鱼,然后通过XY生理雌鱼雌核发育产生了YY超雄鱼,并且通过与XX雌鱼测交得到了全雄子代。2012年,江苏省洪泽县开展了全雄黄颡鱼成鱼养殖试验,取得了平均每亩养成黄颡鱼621千克、花白鲢225千克、效益5082元的试验结果。现将试  相似文献   

8.
半滑舌鳎快速生长及高雌性家系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查明半滑舌鳎不同家系雌、雄鱼遗传和生理性别比例及其与生长速率的关系,并试图筛选出生理雌鱼比例高且生长快的家系,实验首先建立了22个半滑舌鳎家系,并进行同池养殖以比较生长性能,再选取5个正常雄鱼家系和5个伪雄鱼家系进行遗传性别和生理性别测定.结果发现,不同家系鱼苗不仅生长速度差异显著,而且雌雄比例差异也很显著.筛选出生长快速的家系2个(家系16号和61号),其相对增重率分别为0.81和0.56 g/d;筛选出生长较快的家系4个(家系21、28、57和63号),其相对增重率为0.48 ~0.53 g/d;筛选出生长速度一般的家系12个,生长慢速家系4个.所检测的5个正常雄鱼(ZZ类型)家系的遗传雌鱼比例平均为51.87%,生理雌鱼比例平均为42.94%,遗传雌鱼转化为生理雄鱼的比例平均为14.08%.相反,检测的5个伪雄鱼(ZW类型)家系的遗传雌鱼比例平均为49.34%,生理雌鱼比例平均为4.45%,遗传雌鱼转化为生理雄鱼的比例平均为91.41%.实验发现半滑舌鳎不同家系在雌、雄生理性别比例上存在明显差异;伪雄鱼后代中的遗传雌鱼更容易转化为伪雄鱼,增加养殖群体中生理雄鱼的数量.研究表明,通过家系选育可以筛选出雌性比例高、生长速度快的半滑舌鳎家系.  相似文献   

9.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生长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性成熟雌鱼体重显著高于雄鱼。鱼体肌肉占体重的40%~60%,肌肉生长是生长性状的核心,而myostatin (mstn)基因是肌肉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对成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mstn基因在半滑舌鳎雌、雄鱼的时空表达模式及其与雌、雄鱼生长差异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所检测的1龄鱼的9个组织中,mstn在肌肉中的表达量最高。不同发育时期的肌肉组织定量结果显示,1龄和2龄雄鱼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鱼(P<0.05),而在选取的其他时期,雌、雄鱼之间的表达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stn基因的表达位置在肌纤维边缘,即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位置。本文系统研究了肌肉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mstn在半滑舌鳎雌、雄鱼中的时空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半滑舌鳎雌、雄鱼生长差异的原因及其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紫金彩鲷的生长率同尼罗罗非鱼比较并不理想。然而,它的价值,不在于用以直接养殖,而在于用以产生接近全雄性的杂种一代,从而基本上解决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繁殖过多的问题。杂种一代的主要经济性状:(1)个体生长和群体产量:生长方面,  相似文献   

11.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养殖群体中存在真雄鱼(ZZ)和伪雄鱼(ZW)现象,进行表型和遗传特征研究对其育种及优良苗种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半滑舌鳎真、伪雄鱼群体及母系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首先测定了性成熟半滑舌鳎的真、伪雄鱼群体的表型性状,对其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性成熟半滑舌鳎真、伪雄鱼的体重、全长、体长、体宽、头长、眼间距和眼径7个表型性状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伪雄鱼的生长速度比真雄鱼快。利用半滑舌鳎22对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2组半滑舌鳎真、伪雄鱼半同胞家系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的22对引物扩增产物均具有多态性,4个半同胞家系群体中共检测到232个等位基因,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均大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均小于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566、0.4254、0.5069、0.4795。22个多态性位点在4个半同胞家系群体中分别有3、3、4和5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4个半同胞家系群体间的Nei¢s遗传距离为0.2101–0.5840,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577–0.8105。本研究表明,半滑舌鳎真、伪雄鱼在生长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母系的真、伪雄鱼半同胞家系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遗传距离较小,遗传多样性指标相近。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2014,(7):38-38
<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在鱼类性反转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最近在国际著名期刊Genome Research(IF=14.4,2014.24:604-615)上发表(http://genome.cshlp.org/content/24/4/604.short)。这是黄海所继在Nature Genetics发表半滑舌鳎全基因组文章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黄海所陈松林带领其团队先后完成了半滑舌鳎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以及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他们瞄准半滑舌鳎雌雄生长差异巨大以及雌雄比例严重失调的生产实际,开展了半滑舌鳎正常雄鱼(ZZ♂)、伪雄鱼(p-ZW♂)、正常雌鱼(p-ZW♀),以及伪雄鱼和正常雌鱼交配产生的F1伪雄鱼(f-ZW♂)和雌鱼(f-ZW♀)性腺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绘制了半滑舌鳎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建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理雄鱼诱导技术, 以出膜后 15 d 体长(15.1±0.09) mm 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 分别使用含有 17α-甲基睾酮(MT)的日粮饲喂 60 d。饲料 MT 添加量分别为 0 mg/kg (MT0)、 50 mg/kg (MT50)和 100 mg/kg (MT100), 分析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别分化、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及性腺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MT50 和 MT100 组大口黑鲈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低于 MT0 组(P<0.05), MT50 和 MT100 组的雄性率均为 100%, 显著高于 MT0 组(45%); 性腺组织切片显示, MT 诱导获得的生理雄鱼性腺结构与 MT0 组雄鱼相似。性类固醇激素测定结果显示, MT50 和 MT100 组生理雄鱼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均显著低于 MT0 组雌鱼(P<0.05), MT50 组生理雄鱼睾酮的含量显著高于 MT100 组(P<0.05), 与 MT0 组雌鱼无显著差异(P<0.05)。 此外, 与 MT0 组雌鱼相比, MT50 和 MT100 组生理雄鱼性腺中 Dmrt1 和 Gsdf 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 而 Foxl2 和 Cyp19a1a 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研究结果表明, MT 添加投喂能有效诱导出膜后 15 d 的雌性大口黑鲈转为生理雄性个体, 适宜添加量为 50~100 mg/kg。本研究为大口黑鲈全雌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科技撷零     
珍稀物种大鲵全人工养殖成功可爱的娃娃鱼再也不用担心“无后”的问题了 !由上海水产大学与珠海市斗门金鲵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等合作完成的《中国大鲵子二代全人工繁育技术及南方工厂化养殖模式的研究》课题经过多年实验 ,终于成功实现了娃娃鱼的全人工养殖 ,这一课题日前通过了广东省级技术鉴定。娃娃鱼学名大鲵 ,是 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衍续下来的一种珍稀物种 ,也是世界上珍稀的两栖水生动物之一。由于雌鱼与雄鱼性腺发育的不同步 ,当雌性大鲵产卵时 ,雄鱼没有成熟的精子 ,待 1个月后 ,雄鱼精子成熟 ,雌性大鲵的卵巢却已退化 ,…  相似文献   

15.
很多金鱼饲养爱好者发现自己养的金鱼有逐年退化的趋势 ,有的珍稀品种变成平常品种 ,甚至失去了观赏价值。这是没有重视亲鱼精选和合理配种造成的。防止金鱼观赏品质退化的措施有 :一、精选亲鱼对于一池或一缸同品种的亲鱼 ,不能不分优劣让其自由交配。因为在一池或一缸的金鱼群体中 ,总会有少数亲鱼品种特征不良 ,特别是雄鱼 ,参加交配后所形成的受精卵已布下了“退化”的遗传基因。品种不纯正的雄鱼又往往活力较强 ,它的精子与雌鱼卵子结合的机会就多。再者 ,杂种鱼苗在抗病力、活动力和摄食量等方面均强于纯正鱼苗 ,于是纯正鱼苗的生存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英山县地热实验站合作进行罗非鱼性别控制研究,经过9年的共同努力,获得了成功,并已通过技术鉴定。参加鉴定的专家和学者们认为:此项性别控制新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获得的莫桑比克超雄鱼,其形态、生长发育和繁殖机能,表现正常,成活率较高;杂交全雄鱼则具有双重优势。罗非鱼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产量高等优良性状,但性周期短、繁殖力强任其自由繁殖,就会导致养鱼池中密度过大,影响商品鱼质量。应用雄性激素处理性腺尚未分化的罗非鱼鱼苗,能获得90%以上的雄鱼,但是,这种方法的用药量比较大,未能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 全苏养鱼科研生产联合体育种遗传中心自977年始对银鲫(♀)与鲤鱼(?)交配而获得的杂交种进行了研究。银鲫与鲤鱼杂种的特点如同其它远缘杂种,是雄性不育:杂交的 F_1代全部雄鱼不育;而部分雌鱼成  相似文献   

18.
<正>研究显示,黄颡鱼雄鱼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雌鱼,一龄雄性黄颡鱼比同类雌鱼的生长速度快30%左右。养殖第2年的雄鱼可生长至200~350克,而雌鱼却只有75~150克,雌雄生长差异接近3倍。利用鱼类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以YY超雄鱼作为父本、以普通雌性黄颡鱼作为母本繁殖生产的黄颡鱼苗,在实际生产中雄性率可达98%以上,大大提高养殖速度,经济效  相似文献   

19.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养殖群体中存在真雄鱼(ZZ)和伪雄鱼(ZW)现象,进行表型和遗传特征研究对其育种及优良苗种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半滑舌鳎真、伪雄鱼群体及母系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首先测定了性成熟半滑舌鳎的真、伪雄鱼群体的表型性状,对其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性成熟半滑舌鳎真、伪雄鱼的体重、全长、体长、体宽、头长、眼间距和眼径7个表型性状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伪雄鱼的生长速度比真雄鱼快。利用半滑舌鳎22对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2组半滑舌鳎真、伪雄鱼半同胞家系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的22对引物扩增产物均具有多态性,4个半同胞家系群体中共检测到232个等位基因,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Na)均大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均小于平均期望杂合度(He);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566、0.4254、0.5069、0.4795。22个多态性位点在4个半同胞家系群体中分别有3、3、4和5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4个半同胞家系群体间的Nei¢s遗传距离为0.2101–0.5840,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577–0.8105。本研究表明,半滑舌鳎真、伪雄鱼在生长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母系的真、伪雄鱼半同胞家系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遗传距离较小,遗传多样性指标相近。  相似文献   

20.
半滑舌鳎养殖群体中自然性逆转伪雄鱼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雌性特异标记遗传性别鉴定技术,对71尾4龄半滑舌鳎的生理和遗传性别进行鉴定,结果显示32尾生理型雌鱼均能扩增出205bp的雌性特异条带;39尾生理型雄鱼,仅一尾鱼体重显著高于其他雄鱼并扩增出了雌性特异条带,因此这尾鱼遗传上为雌性,是一尾伪雄鱼。对养殖的600尾半滑舌鳎生理雄鱼大规模检测发现,养殖群体自然性逆转伪雄鱼比例为1.66%。对正常雌、雄鱼和1龄自然性逆转伪雄鱼的性腺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正常雄鱼相比,伪雄鱼性腺中也有大量的精母细胞,但数量比正常雄鱼的要略少;且未在伪雄鱼的性腺组织中观察到卵母细胞,说明半滑舌鳎性逆转发生在性腺分化期。半滑舌鳎自然性逆转现象的发现有助于解释当前半滑舌鳎养殖群体中雄性率偏高的现象,为半滑舌鳎全雌苗种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并丰富了鱼类性别分化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