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刘宗进 《内陆水产》2004,29(11):24-25
养殖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水体环境的优劣决定着养殖的成败、养殖产量的高低。目前虽然有一些先进的水质测定仪器,但是在生产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养殖生产者还是靠平时观察池塘水质的情况来了解和掌握养殖鱼类生存、生长状况,根据水体的颜色判定水质肥瘦,进而调整投饵次数和换水量等。  相似文献   

2.
鱼类生活在水中,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它的生活和生长情况都是通过水体环境的变化反映出来的。人们的各种养殖措施也都要通过水环境而作用于鱼体。根据鱼类对各种环境的要求,人为地调节和控制池塘水质,是池塘养鱼日常管理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要改善池塘水质,保持鱼类良好的生活环境,就必须掌握以  相似文献   

3.
养鱼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水体环境的优劣决定着养殖的成败、养殖产量的高低以及养殖过程的健康和安全。目前虽然有些先进的水质测定仪器,但在生产实践上我国大部分养殖人员还是靠平时观察池塘水体情况来发现鱼类生存状况,根据水质的颜色判定水质肥瘦等,以便及时调整喂养次数及换水量。本人经过多年池塘养殖实践和技术研究,积累了一些观察养鱼水体的经验和技术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水体的颜色根据水体的颜色我们可以推断养鱼水体的情况:①池水呈灰白色。说明水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浮游动物含量较多,一般是由于池水施放有机肥不久所…  相似文献   

4.
池塘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池塘水质的好坏是决定这一生活环境优劣的关键性因素。那么在养殖生产中以什么来描述养鱼水质的好坏?什么样的水质适合鱼类的生长繁殖?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发现可以使用溶解氧、pH、碱度、硬度、营养盐等水质的化学指标来表示养鱼水质的好坏。下面就这些化学指标的具体函义及其与养鱼生产的关系作些介绍。一、溶解氧溶解氧,水中分子状态氧,简称DO,并且以1升水体(近似为1公斤)所溶解氧气的量来描述水体中含氧量的多少。单位主要有毫克/升,ppm、毫升/升。前两者意义虽不同,但数值近似相等。溶解氧是水中一切生物呼吸所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因为水是鱼类的基本生活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只有使水质状况始终保持在适合鱼类生长的良好状态,才能实现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水质管理主要包括:底质、水源、溶解氧、外源投入物、养殖品种的合理搭配五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养鱼先养水",良好的水质对养殖鱼类的生存和生长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影响养殖鱼类水体生态环境的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测水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鱼类生活、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就如同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发育,水质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养殖效果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生石灰又当氧化钙,它是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水质改良剂和鱼病防治常备药物。池塘水体是养殖鱼类生活的环境,也是鱼类天然饵料的生产基地。“养鱼没有巧,饵足水质好”,“管好一池鱼,先要管好一池水”。池塘水质的优劣,是影响养鱼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水质不好,即使有优良的品种,上等的饲料,充足的肥料,养殖鱼类也不能正常生长,也无法保证高产。因此,池塘经常合理施用生石灰,改良水质及底质,是提高池塘养鱼产量的一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产动物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动物,摄食、呼吸、排泄、生长等一切生命活动均在水中进行,因此水环境对养殖动物的生存和生长影响超过任何陆生动物,水中的各种理化因素(如溶氧、温度、酸碱度、盐度等)直接影响鱼类的存活、生长和疾病的发生。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的成功与否及经济效益高低。因此,为获得好的养殖水体环境,可从以下  相似文献   

10.
辛学 《中国水产》2009,(2):39-39
养鱼先养水。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不仅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存和生长。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水体颜色、氨氮含量、底泥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相似文献   

11.
优质鱼类养殖池过厚淤泥对水质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水体范围内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所产生的沉降物质,主要是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生物以及尘埃泥沙混入沉积于地底,并随着养殖的延续不断加厚。据调查,池塘底泥每年以6-8cm的厚度逐年增加;池塘是小型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而生态环境是以水为基础,水质的变化通常是由底质引起的;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淤泥(约20cm),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是有益微生物和底栖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但过厚的淤泥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1)池水变浅…  相似文献   

12.
辛学 《水产养殖》2009,30(1):11-11
养鱼先养水。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水体颜色、氨氮含量、底泥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相似文献   

13.
淡水池塘养殖中水质的优劣是通过水的颜色、水色的变化来判断的,池塘的水色就是池塘生态系统的晴雨表。水色是由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而形成的,其中浮游植物是主要因素。池塘中浮游生物受温度、光照、营养盐的影响而产生季节、昼夜、垂直和水平变化,有的水色适合鱼类生长,有的不适合鱼类生长,如何根据水色的变化来判断养殖水质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鱼池水质科学净化池塘水质的优劣直接决定着鱼类能否正常生活和生长。保持养鱼池水体的生态环境平衡,是养鱼夺取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现综合盐城市郊区生产实践,向广大水产同仁介绍水质净化实用技术,供参考。1.水生生物净化水质。在养殖池塘中,可移植20%左右水面...  相似文献   

15.
虹鳟属凶猛的冷水性鱼类,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和适应力强,在流水池塘和网箱中均可养殖,且网箱养殖适于大规模生产,而在虹鳟网箱养殖中应注意以下几项技术要点:一、养殖水域的选择虹鳟喜在水质清澈、水流通畅、水量充足的环境里生活,喜逆流、喜高溶解氧,因此在选择网箱养殖的水域时应注意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无污染,水位年变化不大,水温年变化在4℃~24℃之间的大中型水库的开阔水面,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水流速10cm/s~30cm/s,适当地控制水流刺激可以引起虹鳟的正常运动,从而增进摄食与加快生长;水体透明度大于2.0m,一般情况下水体透明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鱼儿离不开水,要养好鱼首先要养好并管理好池塘水体。水体作为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的生长。对于采用驯化养鱼技术来说,由于驯化养鱼,采取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投喂颗粒饲料,特别是池塘水体夏秋季节温度较高、日照时间长,鱼类生长较快,投饵量较大,排泄物增多,导致水质变化较快。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水质对养鱼来说很重要,因此要想养好鱼就得学会辨别水质的好坏。养殖过程中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水色及其变化情况。根据水色可判断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采取相应用药和施肥措施来改善水质。养殖过程中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养殖鱼类、蟹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养殖水体中氨氮主要来源于肥料、饲料、鱼类排泄物、底层有机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氨氮中毒的原因是水体  相似文献   

18.
养殖水体中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害会引发鱼类的各种病害,这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属于水体中的生物性环境因子。而诸如水温、不良水质、食物缺乏、机械损伤等因素则属于非生物性环境因子。在鱼类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鱼苗、鱼种培育阶段,不良非生物环境因子也会引发多种病害,影响鱼类生长,造成养殖成活率下降,导致经济损失。现将各种非生物性环境因子对养殖鱼类的影响及其对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松刚  邹勇 《科学养鱼》2006,(10):80-80
俗话说“好水养好鱼”,可见水产养殖中的水质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性。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的水体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调节好水质,不仅能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而且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产量,达到养殖增产增收的目的。水质的调控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水位的控制、水质理化因子的调节以及水生植物的栽培等方面。一、水位控制水位适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长。例如对于养鱼池,特别是混养池塘要考虑到各水层鱼类的生长,合理的水位可以减少鱼类相互之间的干扰,让它们有效利用水体中的…  相似文献   

20.
<正>水质调控是淡水池塘养鱼关键技术之一,在池塘养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建立在池塘生态学基础上,通过测量、观察以及人为干预,调控出适合养殖鱼类生长的环境条件,实现生产安全、高产高效的养殖目标。一、淡水池塘水色的表现及水质观测池塘水色与池水中主要浮游生物种类密切相关,要每天巡塘观测池塘水质,通过肉眼观察水体颜色,再结合水质检测和生物学测定,就可以及时发现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