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获得黄颡鱼"全雄1号"新品种证书后,如何将新品种推向市场是刘汉勤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自从2011年黄颡鱼"全雄1号"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后,刘汉勤将更多的思考放在了如何将这一成果推向市场,为广大的水产养殖户创造效益?如何适应从科研到市场推广之间的跨度和身份转变?如何面对市场上对全雄黄颡鱼认知不一的各种声音? 前车之鉴,后车之覆.我们国家已经审定并公布的水产养殖新品种有一百几十个,但由于诸多原因,大部分品种在生产上利用和发挥的作用有限.黄颡鱼"全雄1号"如何不重蹈旧路?刘汉勤的想法是引入现代市场营销的理念,找到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即苗种供应采用种源可控,分级生产,加盟商管理的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对黄颡鱼的生物学研究发现,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雄性黄颡鱼比雌性黄颡鱼生长速度快30%左右。为了提高养殖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科所、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水产养殖新品种黄颡鱼"全雄1号",在全国推广养殖,取得良好效果。为了摸索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培育技术,芜湖天成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进卵  相似文献   

3.
<正>黄颡鱼"全雄1号"为种内杂交品种,亲本均为黄颡鱼。为了探索黄颡鱼"全雄1号"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技术,课题组于2012-2013年在武汉市黄陂区国庆水产专业合作社和江夏区邓家洲水产养殖基地开展了黄颡鱼"全雄1号"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总结了一套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池塘主养高效养殖模式。现将相关情  相似文献   

4.
<正>黄颡鱼是我国土著优质食用鱼,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细刺而颇受消费者欢迎。本试验采用的全雄1号黄颡鱼,是科学研发新品种,具有雄性率高达98%、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不但解决了雄性黄颡鱼和雌性黄颡鱼生长差异,且其生长速度比普通黄颡鱼体重增长速度快30%以上,饵料系数比普通黄颡鱼低20%,是理想的池塘养殖新品种。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及鱼池条件试验地点在衡水冀州市后冢村梁福志鱼场,试验池塘为面积0.14hm~2的土池,排灌方  相似文献   

5.
全雄黄颡鱼是近年来培育出的优良品种,是2010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批准的水产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4-001-2010)[1-3]——"全雄1号",是以超雄黄颡鱼为父本和黄颡鱼为母本进行杂交产生的F1代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的特点,目前已在全国较多地区推广养殖,饲养效果好,经济效益高,是渔民增收的新路径[1]。全雄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位于垦利县垦利街道的景明公司养殖基地内一派忙碌的景象,这是该公司今年养殖的全雄黄颡鱼"全雄1号"正在热销,这同时标志着全雄黄颡鱼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养殖成功。黄颡鱼,也称"嘎鱼",以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有骨没刺等优势,在全国各大城市十分俏销,并可出口到韩国、日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几年黄颡鱼市场行情较为稳定,养殖效益相对较好。但众所周知,相同的养殖条件下,黄颡鱼雄鱼的长速明显比雌鱼快,于是近年市场上诞生了全雄黄颡鱼。随着全雄黄颡苗在广东、浙江和四川等主养区的逐步推广,养殖效果也逐渐凸显,近两年已初步得到市场认可,但也存在头鱼不大等争议。全雄黄颡鱼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其优势在哪里,又该如何用好全雄苗呢?  相似文献   

8.
<正>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黄颡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相同条件下,雌雄生长差异达2~3倍。全雄黄颡鱼就是利用黄颡鱼性逆转技术获得XY生理雌鱼,然后通过XY生理雌鱼雌核发育产生了YY超雄鱼,并且通过与XX雌鱼测交得到了全雄子代。2012年,江苏省洪泽县开展了全雄黄颡鱼成鱼养殖试验,取得了平均每亩养成黄颡鱼621千克、花白鲢225千克、效益5082元的试验结果。现将试  相似文献   

9.
2018年,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以下简称"黄优1号")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该品种体型、色泽与普通黄颡鱼相似,成活率高,苗种培育阶段的成活率比普通黄颡鱼提高了 30.04%~31.39%;与普通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苗种相比,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运输方便等优点1-2],因此,近年来在杂交黄颡...  相似文献   

10.
正截至目前,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黄颡鱼新品种有黄颡鱼"全雄1号"(GS-04-001-2010)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GS-02-001-2018)。新品种的培育推动了黄颡鱼产业的发展,其养殖产量从2010年的18.43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53.69万吨。随着黄颡鱼产业的蓬勃发展,苗种需求量不断增加,对苗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苗种的好坏与亲本的质量紧密相关。但黄颡鱼苗种繁殖过程中所用的母本非常混杂,没有经过系统的选育和培育;部分苗种生产场利用黄颡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的特性,直接过筛将小个体的黄颡鱼作为母本进行培育,但其中混杂了20%~30%的雄性黄颡鱼,又将生长快、个体较大的母本过筛掉。本文总结了全雌黄颡鱼的培育及繁殖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汪政  钱敏 《科学养鱼》2015,(2):40-41
<正>从2011年6月至2014年8月,黄冈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根据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特点和生活习性,对黄颡鱼"全雄1号"进行了成鱼高效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实现了该品种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具有饵料利用率高、饵料系数低、药物使用少、病害发生率低、单位产量高、商品鱼规格齐和价格高等优势,从而为该品种在池塘养殖中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的高效养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与渔业》2011,(6):33-33
黄颡鱼“全雄1号”是今年农业部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4-001-2010。它是相关科技人员历时十余年攻关而成的智慧结晶。科研人员先采用性逆转、人工雌核发育等技术获得染色体均为YY的超雄鱼与生理雌鱼,再将两者交配后生产的YY超雄鱼作父本与正常雌鱼母本交配,最终培育出黄颡鱼“全雄1号”。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全雄黄颡鱼和普通黄颡鱼的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设计了15.00、18.75、22.50万尾·hm-23个放养密度,在6口面积均为0.733 hm2的池塘中进行养殖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的提高,黄颡鱼的养殖产量、饲料系数、养殖成本和利润相应增加,而出塘规格、产出投入比相应下降。在同一养殖密度下,全雄黄颡鱼的养殖产量、平均规格和养殖效益均大幅高于普通黄颡鱼,养殖成本和饲料系数较普通黄颡鱼略低;而在养成的商品鱼中,规格小于50 g的个体,普通黄颡鱼占7.92%~13.53%,全雄黄颡鱼占0.97%~2.14%。  相似文献   

14.
新品种全雄黄颡鱼具有生长快、饵料系数低等特点,因此养殖全雄黄颡鱼是提高黄颡鱼上市规格、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为加快全雄黄颡鱼在盐城市的示范和推广,在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黄颡鱼规模化繁育及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的资助下,2010-2012年我们在射阳县康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从卵黄苗到黄颡鱼夏花鱼种的培育工作,通过3年的摸索,培育成活率从30%提高到70%以上,总结出适合本地区的全雄黄颡鱼从卵黄苗下塘培育至夏花鱼种的一套成熟的清水育苗技术,形成了全雄黄颡鱼夏花鱼种的规模化培育关键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全雄性黄颡鱼是对普通黄颡鱼亲鱼采用性逆转、雌核发育及人工诱导相结合而繁育出的黄颡鱼。全雄性黄颡鱼在湖北、广东、贵州、安徽等地推广,取得非常好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比普通黄颡鱼体重增长快,全雄性黄颡鱼池塘鱼苗培育比普通黄颡鱼池塘增重41.3%左右,显示出了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6月-2014年6月,扬州市江都区水产管理站在扬州春盛渔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了黄颡鱼"全雄1号"高产高效养殖,共引进黄颡鱼"全雄1号"夏花42万尾,经12个月养殖,每亩获得规格为100~150克的商品黄颡鱼产量约1295千克,产值约32590元,效益约1365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相关技术与模式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为促使黄颡鱼养殖品种更新换代,有力地提升黄颡鱼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我市承担了2013年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重大项目"黄颡鱼养殖技术推广",重点对全雄黄颡鱼规模化繁育进行了探索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全雄黄颡鱼人繁情况介绍如下:一、亲鱼的来源与选择1.亲本来源超雄黄颡鱼父本由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母本选取太湖、滆湖野生黄颡鱼,  相似文献   

18.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骨鱼、嘎牙子,是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天然水体中。黄颡鱼的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肌间刺,具有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优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黄颡鱼"全雄1号"具有雄性率高、性状稳定、生长速度快、规格整齐、抗病力强等特点,相同养殖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为对比杂交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在夏花鱼种培育中的优势,我们开展了两者的培育对比试验。经21天培育,杂交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的夏花鱼种规格和培育成活率分别达到2631尾/千克和3215尾/千克、55.83%和43.70%。杂交黄颡鱼在夏花鱼种规格和培育成活率方面均优于全雄黄颡鱼。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1)试验时间。2016年5月13日至7月3日。(2)试验鱼苗。杂交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水花均来源于公司自繁。  相似文献   

20.
正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四文注意到黄颡鱼在浙江批发价高达34元/千克。他决定试一试,用了4年时间终于基本掌握了黄颡鱼自繁自养技术。吴四文的第一桶金,是2012年合作社刚成立后获取的。当年,吴四文引进20万尾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回来养殖,经过1年的辛苦,2013年亩产纯收入达到6000元。可是从2013年开始,从外地购回的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出现质量问题,成活率越来越低了。两年里,他损失了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