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马铃薯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天水地区8个参试品种产量与产量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次序为:单株块茎>株高>淀粉含量>大中薯个数比率>平均薯重>大中薯重量比率>分枝数.该结果对马铃薯育种目标的制定,品种改良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豆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小豆产量与产量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小豆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单荚粒数和主茎分枝数。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作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旱作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幼穗分化后期>抽穗期>幼穗分化前期>有效分蘖期>灌浆前期>灌浆后期>无效分蘖期,幼穗分化后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对干旱胁迫最敏感,无效分蘖期对水分最不敏感;水稻旱作条件下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程度为结实率>单株成穗数>千粒重>单穗总颖花数。欲提高干旱胁迫情况下水稻产量应注意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来提高结实率、单株成穗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4.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稳定性和高产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稻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将黑龙江省垦区6个水稻品种(系)种植在6个不同生态点,利用AMMI模型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每穴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G)×环境(E)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显;本试验中的各水稻品种(系)在不同地点种植,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稳定性存在差异,垦稻08-924产量最稳定;850农场和军川农场较适合水稻进行区试试验;二次枝梗数和穗长除与结实率、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外,与其他指标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除与穗数达显著正相关外,与其它性状均未达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胡笑形 《新农药》2004,(4):51-51
巴西农化公司投资7200万美元用于扩大国内草甘膦生产,以满足市场对该除草剂增长的需求。根据巴西化学工业协会ABIQUM的报道,孟山都,Nortox,Oxiteno,Copenor和Btaskem计划将草甘膦产量提高到8000万L/a以上。  相似文献   

6.
据印度化学和肥料工业部的报导,截止到2006年3月底的2005/2006年度,印度农药总产量为8.224万吨(折百),与上年度相比减少12.5%。而2004/2005年度比前年度则增长了10.4%。农药生产能力则比2004/2005年度增长了2%,达到14.86万吨。其实际产量为生产能力的55%。而占产量最大的杀虫剂乙酰甲胺磷和氯氰菊酯的生产则达到了其生产能力的90%以上。该年度这2个有效成分的生产能力分别增长了50.7%和16.9%,而林丹的生产能力则下降了47.9%。  相似文献   

7.
《新农药》2004,(1):36-36
中国农药产量在上半年下降3%之后,3季度得到恢复。根据中国化工报道引用的政府统计数字,1—9月产量67.77万吨,比02年同期增长1.3%。  相似文献   

8.
气象卫星监测牧草产量和预报产量趋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论述了气象卫星所提供的信息与地理位置、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与绿度值的修正以及牧草产量监、预测区的划分,通过牧草产量与绿度值的统计关系以及绿度值的地理分布、建立产草量预报模式,从而掌握区域间牧草产量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9.
不同地下水埋深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天长市二峰灌溉试验站2009年夏玉米地下水位埋深试验资料,通过6种地下水位控制处理和对照夏玉米试验,探讨了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的地下水补水量、夏玉米生长期的土壤含水量、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均随着水位埋深加大而降低;夏玉米植株高度在抽雄前期受地下水埋深影响较大,到开花期则基本无影响;同时试验表明地下水位埋深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在拔节前期地下水位埋深大于60 cm或在拔节后期地下水位埋深小于40 cm将影响玉米总穗粒数和百粒重,导致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0.
周汝鸿 《植物保护》1982,8(5):28-29
对于维管束病害的概念,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规范。通常多认为是镰刀菌之类的病原物所引起的各种枯萎病,如棉花枯萎病(Fusarium vasinfectum Ark.),芝麻枯萎病(F.vasinfectum Atk.var.sesami Zap.),番茄枯萎病(F.oxysporum(SchL.)),西瓜萎蔫病(F.oxysporum(SchL.),蚕豆枯萎病(F.avenaceum(FR)Sacc.)等,有人认为应该包括菌核类的各种病害,如烟草和油菜的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与产量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冬至1979年春,我们在小麦赤霉病严重发生的永春县农场进行此项研究。 当年病情相当严重。从试验区里选择发病中等的晋系麦84081品种,病情指数为49.96,随机取样305穗进行详细剖析。先把它按严重度分级标准分成各个严重度的级。  相似文献   

12.
应用在冬油菜区5省6个地点取得的试验资料,建立了用油菜角果发育期发病株率(X_1)和病情指数(X_2),估计油菜籽产量损失率(Y)的三个数学模型: Y=0.493X_1-0.12; Y=1.007X_2-0.71; Y=0.147X_1 0.758X_2-1.49。模型估计误差绝对值均在8%以下,平均值误差分别为2.54,3.16和2.23%。  相似文献   

13.
小麦水肥产量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小麦产量与水肥因子的关系研究能为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的田间管理技术,通过多年的小麦水肥产量效应试验研究并结合同类地区有的有效研究结果,探讨了小麦产量与水分(包括:降水、底墒、灌水)因子的关系;同时也分析了其与肥力因子(包括:化肥、有机肥、施肥方式、肥料配合技术)的关系。提出了的一些综合分析可为提高小麦产量水平参考,研究结论也反映了该地区的小麦水肥产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上海茶叶》2007,(1):8-8
一、国家统计局 每年2月28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月1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全文刊登。《公报》二是农业,表二是主要农产品产量,其中就是茶叶,数量是万吨。  相似文献   

15.
通过1983年——1985年的田间小区接菌试验及电算统计分析表明:棉花生长中期黄萎病的病情指数对棉花产量损失的影响最大,是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田间种植密度愈高,棉株群体间的补偿作用愈显著。说明适宜密植是弥补损失的措施之一。分析还表明:病害主要通过减少单株结铃数使产量降低,而对单个铃重的影响次之。作者还用多因素回归法求得了棉花产量损失的预测式为:L%=1-exp[-exp(1.028LnX_2-0.000157X_4+0.9967)]决定系数 R~2=0.7470在田间种植密度为每亩5000株左右情况下,产量损失的预测式为:  相似文献   

16.
小麦纹枯病产量损失估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及千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损失率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加而增大;千粒重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模型,病情指数与千粒重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7.
宁夏枸杞产量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宁夏枸杞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宁夏枸杞产量的气候区划指标,进行了区划指标的小网格点推算;采用GIS技术对宁夏进行了枸杞产量的气候区划,划分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提出趋利避害合理发展枸杞生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物产量预报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甘肃省夏秋粮产量变化趋势的特征分析,提出了产量波动区间的概念,最高与最低产量两个序列分别构成了波动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实际产量将在其波动区间中围绕趋势产量运行,并通过实例,给出了预报的具体方法,此方法不但缩小了预报的范围,而且大大地提高了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旱作农业区,冬小麦是该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旱作小麦产量并降低由干旱缺水引起的产量波动是该区域未来小麦生产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和降水季节不匹配,土壤水的利用对该区域小麦生产至关重要。基于黄土高原地区以往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冬小麦产量水平下土壤水利用并不充分;进一步分析表明,1~2 m深层土壤水残留量和产量高度相关,即在冬小麦收获期,当1~2 m深层土壤中有效水残留量为100~130 mm时,冬小麦产量为2 640~4 920 kg·hm-2,而当残留量减少至30~70 mm时,其产量可显著提高至5 250~6 576 kg·hm-2;此外,加强深层土壤水利用亦可显著提高高产概率。统计结果表明,在可用水量为666~766 mm(播前0~2 m土层储水量与生育期降水量之和)条件下,收获时如果1~2 m深层土壤水残留量从270~210 mm降低至150~90 mm时,小麦产量高于4 000 kg·hm-2和5 000 kg·hm-2的概率可分...  相似文献   

20.
免耕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北京郊区大田调查和定点试验观测,对比研究了免耕覆盖与传统耕作两种措施下作物长势和产量差异,探讨了免耕覆盖技术推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相比,免耕覆盖作物出苗和成熟更晚;免耕冬小麦出苗和生长初期,麦苗密度可低于传统翻耕32%;免耕覆盖玉米出苗和长势往往好于传统翻耕,出苗密度可高于传统翻耕约20%.与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