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胡萝卜斑枯病的病原菌可在种子、病残体及土壤中存活越冬,腐熟的粪肥中未分离出病原菌。带菌的种子和土壤是胡萝卜斑枯病的初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3.
旅游空间的规划设计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对旅游空间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但从景观、建筑、游憩的角度对旅游空间进行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文中主要探讨了旅游空间营造的基本理论,首先从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的角度构思了旅游空间营造的设想;之后指出旅游空间营造的核心理念—场所精神,并对其影响因素作了详细的分析;接着从物质性空间与非物质性空间出发,深入解剖旅游空间营造的具体内容;最后作出展望对旅游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稻水象甲越冬场所的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水象甲是山西近年新发生的检疫对象.经调查,稻水象甲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2cm处越冬.通过加强检疫、适当控水、铲除杂草、药剂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其传播危害.  相似文献   

5.
6.
二点委夜蛾越冬场所调查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明确二点委夜蛾的越冬场所,为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玉米田、豆田、花生田、棉田、甘薯田等作物植株、地表和0~5 cm表土进行调查,记录二点委夜蛾幼虫的分布部位和数量。结果表明,在玉米植株苞叶、玉米田的麦秸和杂草下、豆田、棉田、花生田、甘薯田、冬瓜田植株下或落叶下、桃园、田边地头和废弃农田杂草下均发现有二点委夜蛾幼虫,以植株密度大、落叶多、地表覆盖程度高的棉田、豆田和花生田虫口密度高。说明二点委夜蛾食性杂,越冬场所复杂, 棉田、豆田、花生田和玉米田等多种作物田以及田间杂草均可为其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万安、泰和蔗区调查和室内饲养,得出蔗纷纷(SaccharicocussacchariCockerll)在该地区的越冬虫态以卵为主,若虫、成虫次之;其越冬场所有害藏蔗种、宿根蔗兜、蔗田枯叶鞘和田埂杂草白茅Imperatacylindrica(Linnaeu)。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白星花金龟在猕猴桃园的越冬情况,于2018—2019年在贵州修文开展了白星花金龟越冬场所及分布调查。结果表明,白星花金龟主要在田边堆肥、杂草堆积处、树干周围等场所越冬。幼虫占调查越冬虫态的96.09%,越冬场所类型对虫口数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12月下旬调查,幼虫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中,至第二年1月下旬,活虫总数明显减少,以0~10 cm土层中虫口减退率最高,为79.66%。幼虫主要分布在11?40 cm土层。其中,31~40 cm土层虫量有所增加,虫口减退率为-3.17%,越冬种群在土层中存在一定下潜。幼虫集中在距树干31~90 cm的土层中,除东、东南方向虫口数量较低外,树干其他方位数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枣树嫁接对枣黏虫越冬场所和虫态的影响,调查了枣树主干、主枝、侧枝嫁接部位、主干绑缚防虫带部位枣黏虫的越冬情况。结果表明,在10~15年生枣树(尚未形成老翘皮)的新嫁接区,枣黏虫已向新越冬场所转移,在4个调查部位均有越冬蛹,以主干防虫带处越冬蛹数最高,平均达16头左右,其次为主干和主枝嫁接部位,平均达6~8头,越冬蛹存活率均在60%以上。另发现枣黏虫除以蛹越冬外,在新嫁接处还有越冬幼虫存在,这些幼虫可能会对枣树的新愈伤组织造成危害。本研究表明枣树栽培模式的改变对枣黏虫的越冬场所和越冬虫态均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6个方面的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认为杂交水稻推广后稻粒黑粉病的发生格局出现的变化已引起了主要侵染源的变更,在杂交水稻种子(包括不育系种子)内的病粒中越冬的厚垣孢子已成为来年稻粒黑粉病的主要侵染源,在土壤表面越冬的厚垣孢子则退居其次。  相似文献   

11.
刘重斌  李本信 《江西植保》2000,23(4):103-104
本文对采自江西广昌县白莲试验田种藕及周边土壤分离得知,种藕藕节及种藕外围土壤是莲寄生潜根线虫越冬最主要场所,其中以雌虫和四龄幼虫所占比例最大,占整个虫数的64%~90%。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系统调查了大猿叶虫的蛰伏场所和时间。结果表明,所有越冬和越夏成虫均入土蛰伏,入土深度为9-31cm;蛰伏时间春季世代在4月下旬到6月中旬,秋季世代在9月中旬到12月下旬。  相似文献   

13.
丁伟 《植物医生》2007,20(3):4-5
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螨类在形态、习性及栖息场所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分布广、适应性强,种类繁多,估计在世界上有30万~50万种,  相似文献   

14.
二点委夜蛾冬前田间调查及越冬虫态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11年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对二点委夜蛾越冬虫态及冬前幼虫的田间分布、虫龄、虫量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二点委夜蛾多以老熟幼虫作茧越冬。冬前幼虫主要栖息于有叶片遮蔽或落叶覆盖的地块,普遍为5~6龄。在甘薯地、大豆地、花生地和棉花地虫量较多;果园、蔬菜地、小麦地、玉米地等地块虫量少。幼虫生存与栖息地生态环境关系密切。但室内饲喂显示,幼虫为多食性,喜食多种作物、蔬菜及杂草,甚至可以枯叶为食存活。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番茄潜叶蛾的监测与防控效率,在樱桃番茄生产温棚开展了双色地膜土栽、地砖托盘盆栽、地砖盆栽、地布盆栽4种栽培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对化蛹场所的选择性研究。依据栽培方式,调查了12种可能的化蛹场所。结果表明,番茄的栽培方式不同,番茄潜叶蛾的化蛹场所亦有明显变化。双色地膜土栽方式下,6种场所的总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地膜覆盖土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地膜覆盖土>种植孔周边和茎秆>叶片;叶柄和果实上未观察到有幼虫化蛹。地砖托盘盆栽方式下,9种场所的总计平均化蛹数量中,花盆托盘底部和花盆翻边显著多于花盆盆底,其他场所未观察到有幼虫化蛹;化蛹数量占比中,花盆托盘底部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花盆托盘底部>花盆翻边>花盆盆底。地砖盆栽方式下,8种场所的总计平均化蛹数量中,地砖缝隙和花盆翻边显著多于花盆盆底,其他场所未观察到有幼虫化蛹;化蛹数量占比中,地砖缝隙显著高于花盆翻边和花盆盆底。地布盆栽方式下,8种场所的总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花盆盆底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花盆盆底>花盆翻边>地布表面,其他场所未观察到幼虫化蛹。双色地膜土栽方式下4种化蛹场所的逐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地膜覆盖土显著高于其他场所,其中化蛹数量依次为地膜覆盖土>种植孔周边>茎秆和叶片;化蛹数量占比依次为地膜覆盖土>种植孔周边和茎秆>叶片。地砖托盘盆栽方式下,3种化蛹场所的逐次平均化蛹数量中,花盆翻边和花盆托盘底部显著多于花盆盆底;逐次平均化蛹数量占比中,花盆托盘底部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花盆托盘底部>花盆翻边>花盆盆底。地砖盆栽方式下,3种化蛹场所的逐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地砖缝隙显著高于其他场所,化蛹数量依次为地砖缝隙>花盆翻边>花盆盆底;化蛹数量占比依次为地砖缝隙>花盆翻边和花盆盆底。地布盆栽方式下,3种化蛹场所的逐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花盆盆底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花盆盆底>花盆翻边>地布表面。化蛹场所选择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双色地膜土栽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对4种化蛹场所的选择性依次为地膜覆盖土>种植孔周边>茎秆>叶片;地砖托盘盆栽、地砖盆栽和地布盆栽等3种栽培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对3种化蛹场所的选择性分别依次为花盆托盘底部>花盆翻边>花盆盆底、地砖缝隙>花盆翻边>花盆盆底、花盆盆底>花盆翻边>地布表面。研究结果对番茄潜叶蛾种群发生动态监测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湖北植保》2006,(5):50-50
冬油菜是长江流域主要冬季作物之一,常年种植几千万亩左右。油菜田禾本科杂草是来年水稻矮缩病传毒媒体灰飞虱的主要越冬寄主,有效地减少灰飞虱的越冬场所,控制灰飞虱越冬虫口,对来年水稻病毒病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做好油菜田化学除草意义重大。冬油菜田杂草的种群结  相似文献   

17.
作物鼠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鼠又称生态学灭鼠.主要采取断绝鼠食、搞好防鼠建筑设施、消除周边鼠类隐蔽场所等.破坏害鼠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严格控制或减少鼠类的增殖或增加其死亡率.以降低害鼠密度。生态控鼠的主要措施有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搞好水利实施建设、提高耕作技术水平、做到村镇规范化建设以及对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和作物布局规范化调整等。  相似文献   

18.
郭素敏  张哲 《植物医生》2010,23(5):44-45
<正>玉米是忻州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玉米田的杂草主要有藜、反枝苋、马唐、小藜、苍耳、酸模叶蓼、稗草、狗尾、画眉、刺儿菜、苣荬菜、打碗花、田旋花等。田间杂草的为害,不仅与作物争地、争水、争肥、争气、争光,还是许多病虫的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19.
保护地蔬菜连作、重茬不可避免。又因高温高湿,经多年种植,各种蔬菜的病残组织体及带菌土壤,就成为传播病原菌的主要媒介和越冬场所,加大了病虫的繁殖速度和侵染循环。由于受特殊环境的影响,蔬菜苗期经常发生各种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灰霉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沤根等病害。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大片死苗,甚至毁种,延误农时。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做好蔬菜苗期病害的综合防治,培育无病壮苗,是蔬菜优质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敖淑平 《植物医生》2008,21(1):10-11
水稻秧苗僵苗的症状表现是植株矮小,叶片细瘦,直立不披散,稻丛呈簇立状,根细而稀,新根少。根据秧苗初期因僵苗程度不同,长相长势有所区别,大致可分3个阶段:发僵,为黄化阶段,叶色较淡,矮小萎黄,锈根多,白根少,呈现出营养不良的症状;以后随着生理缺磷程度的加重,进入蓝化阶段,叶色暗绿发蓝,有的黄中带红,叶片沿纵脉呈环状卷曲,老根直伸向下,根毛稀少,这是由于生理缺磷影响能量代谢,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受到严重阻碍导致的;僵苗严重时为红化阶段,老叶变红色,其余叶片除最新抽出叶呈全绿色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叶尖枯焦,远看苗色发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