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时期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分生孢子悬浮液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龄幼虫的致死和寄生作用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和室内测定.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侵染初期长枝木霉分生孢子吸附或寄生在虫体的表面,并且分生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菌丝穿透虫体体壁.侵染后期被分生孢子寄生的虫体开始出现畸形,且寄生的部位出现缢缩和溶解,甚至有的虫体完全溶解.室内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对2龄幼虫具有明显的致死和寄生作用,并且不同浓度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第14天浓度为1.5×107个/mL的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对2龄幼虫的寄生率为87.33%,以及72 h后2龄幼虫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00%和88.81%.  相似文献   

2.
球孢白僵菌MZ050724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毒力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浓度为4.0×104、4.0×105、4.0×106、4.0×107、4.0×108个/mL的球孢白僵菌MZ050724分生孢子液对3龄和4龄的亚洲玉米螟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对3龄幼虫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8.65%,致死中浓度是(2.195±0.135)×104个/mL,致死中时间是(4.30±0.16)d;对4龄幼虫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5.75%,其致死中浓度(4.362±0.088)×105个/mL,致死中时间为(4.77±0.11)d。相比较对3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好于对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椰子织蛾是为害热带地区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本试验对从海南省陵水县采集的椰子织蛾僵虫上分离得到的4株金龟子绿僵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测定了其对椰子织蛾3龄幼虫的室内生物活性,筛选出了高毒力菌株LS-Y1。试验结果表明,经NCBI BLAST比对,4株菌株的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基因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00%、99%、99%。菌株LS-Y1处理椰子织蛾3龄幼虫后6d的LC50为4.41×106个/mL。6.25×106、1.25×107、2.5×107、5×107和1×108个/mL浓度处理下,金龟子绿僵菌LS-Y1对椰子织蛾3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5.77、4.88、4.43、3.82和3.36d。该菌株对椰子织蛾幼虫具有较高毒力,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死亡黄曲条跳甲幼虫体中分离出1株对黄曲条跳甲幼虫和成虫有较高致病性菌株PS-1。通过病原菌的形态观察、Biolog系统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确定菌株PS-1隶属于肠杆菌科、沙雷氏菌属的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族群。用菌株PS-1浓度为3×104、3×106和3×108 cfu/mL的菌悬液浸泡鲜萝卜块饲喂黄曲条跳甲幼虫24 h,4 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6.1%、63.9%和75.0%;2、3和4 d的LC50分别是7.98×106、4.27×106和8.02×105 cfu/mL。用浓度1×108 cfu/mL的菌悬液处理菜心叶片饲喂黄曲条跳甲成虫,12 d的校正死亡率为23.25%。用浓度1×105、1×107和1×109 cfu/mL的菌悬液浸渍黄曲条跳甲卵,其孵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PS-1菌株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有较强的毒力,在黄曲条跳甲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Bj085-1菌株分生孢子配成1.1×104~1.1×108孢子/mL的5个处理浓度,以京郊尚未喷药的温室采集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为试材,采用点滴法对其2龄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浓度为1.1×104孢子/mL的Bj085-1分生孢子对烟粉虱若虫的LT50为11.568 d,且随浓度增加其杀虫速度加快。浓度增至1.1×106孢子/mL时,杀虫速度最快,尔后,随着浓度增加速度又有所下降。此外,将Bj085-1菌株经大米培养基培养所得分生孢子配成1.1×107孢子/mL的处理浓度,分2次(间隔7 d)对田间置于纱笼罩栽植的清洁番茄苗上3个不同虫口密度的烟粉虱若虫进行低量喷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Bj085-1菌株对室外笼罩中的烟粉虱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防治斜纹夜蛾蛹和2龄幼虫的棒束孢菌株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取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具致病力的生防真菌资源,通过对8株寄主为鳞翅目蛹的棒束孢属Isaria spp.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以斜纹夜蛾的蛹和2龄幼虫为试虫,分别采用拌土法和浸渍法测试菌株的致病力。结果显示:菌株GZUIFR08XS1、GZUIFR04XS8、GZUIFR08XS13为环链棒束孢I.cateinannulata,菌株GZUIFR08LYS4、GZUIFR04XS5、GZUIFR04XS7、GZUIFR08XS12、GZUIFR04XS16为粉棒束孢I.farinose。8株菌对斜纹夜蛾的蛹和2龄幼虫均有致病力。土壤接种5 mL浓度为2×10~8个/mL的分生孢子,环链棒束孢GZUIFR08XS1、GZUIFR04XS8对蛹的致死率均为100%。接种浓度为1×10~8个/mL的分生孢子,环链棒束孢GZUIFR04XS8对2龄幼虫致死率为(78.21±2.22)%,较其他菌株有差异显著(P0.05)。将环链棒束孢GZUIFR04XS8分别接种在2~5龄幼虫时,对同一龄期幼虫的致死率随接种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其中,接种孢子浓度为1×10~9个/mL可致2龄幼虫100%死亡;同一接种浓度下,对幼虫致死率随幼虫龄期的增大而下降,其中,2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1.28×10~5个/mL。环链棒束孢GZUIFR04XS8有较好防治斜纹夜蛾蛹和低龄幼虫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7.
利用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5种孢子悬浮液浓度(3.6×104~3.6×108个/mL)对平菇厉眼蕈蚊成虫和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在3.6×108个/mL浓度下成虫死亡率最高达86.72%,幼虫死亡率最高达87.69%,成虫的LC50为2.319×105个/mL,幼虫的LC50为3.082×105个/mL。在3.6×104~3.6×108个/mL浓度处理下成虫的LT50依次为8.57、6.14、5.18d和4.28d,幼虫的LT50分别为8.09、6.03、4.96d和4.53d。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在室内对平菇厉眼蕈蚊的成虫和幼虫有较强的毒力。  相似文献   

8.
长枝木霉对禾谷胞囊线虫卵的寄生和毒杀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明确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对小麦禾谷胞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卵的防治潜力和作用机制,在室内测定了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对小麦禾谷胞囊线虫卵的寄生和毒杀作用,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测定了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对小麦禾谷胞囊线虫卵的防治效果.室内试验中1.5×107 CFU/mL的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12 d对小麦禾谷胞囊线虫卵的寄生率和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1.33%和88.35%.温室盆栽试验中1.5×107 CFU/mL处理对土壤中胞囊、线虫和根系中线虫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89.84%、92.67%和88.30%;接种卵悬浮液和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后,小麦幼苗株高、根系长度、地上部鲜重和根系鲜重的增长率分别为66.72%、159.31%、169.09%和170.19%;叶绿素总量和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分别为17.52 mg/g和356.25 μg·g-1·h-1.研究表明长枝木霉可作为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MZ060727-XW菌株5个浓度(3.5×104~3.5×108个/mL)对斜纹夜蛾2龄和3龄幼虫的致病性。在3.5×108个/mL孢子浓度下斜纹夜蛾2龄幼虫死亡率最高达88.58%,3龄幼虫死亡率最高达83.84%,2龄幼虫的LC50为(1.898±0.162)×104个/mL,3龄幼虫的LC50为(3.293±0.108)×104个/mL。在3.5×104~3.5×108个/mL浓度处理下2龄幼虫的LT50依次为(6.33±0.18)、(5.16±0.16)、(4.84±0.14)d和(4.27±0.11)d,3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7.67±0.15)、(6.14±012)(、5.28±0.14)d和(4.69±0.17)d。  相似文献   

10.
绿僵菌CQMa128乳粉剂对蛴螬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拌土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CQMa128乳粉剂对蛴螬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土壤含有1×106~1×108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时,蛴螬的校正死亡率随着绿僵菌孢子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土壤含有5×107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时蛴螬的校正死亡率达85.2%。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生测数据进行拟合,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并估计了该制剂对蛴螬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相应的LD50和LD90随之降低,剂量效应逐渐增强。土壤中含有3×107、5×107和1×108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处理的LT50值分别为10.18、8.42、6.79d。当土壤含有1×108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时,蛴螬死亡率可达90%以上,LT90为10.50d。该绿僵菌制剂在蛴螬的生物防治中具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药膜法和毒饵法测定了微生物杀虫剂白僵菌、绿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红火蚁的毒力.结果表明,受药36 h后,3种微生物杀虫剂浓度分别为5×107、1×108、2×108孢子(芽孢)/mL时,对红火蚁有较强的毒力,并随药剂浓度的提高而增强.3种微生物杀虫剂对红火蚁的毒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白僵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绿僵菌,LC50分别是2.919 8×105、4.706 8×106、1.401 8×107孢子(芽孢)/mL.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新近发现的润州黄色杆菌(Flavobacter runzhou)GXW15-4菌株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以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为靶标害虫,采用浸叶法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浓度55.00×106cfu/ml)对甜菜夜蛾低龄幼虫有较强的致死率,1~4龄幼虫接种后第3d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6.15%、80.00%、67.86%和67.86%;致死中浓度分别为3.93×106、6.34×106、8.59×106和10.2×106cfu/ml.取食含有高浓度菌液的叶片后第4d,1龄幼虫全部死亡,2至4龄幼虫死亡率达90%左右.润州黄色杆菌对同龄期甜菜夜蛾幼虫的半致死时间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缩短;在同一浓度下,幼虫的半致死时间随龄期增大而延长.  相似文献   

13.
荔枝蝽Tessaratom apapillosa Drury是荔枝和龙眼的主要害虫之一,发展荔枝蝽的生物防治技术是无公害化生产荔枝、龙眼的基本保障.虫生真菌在害虫自然种群密度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有关利用虫生真菌防治荔枝蝽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分离了荔园土壤中的虫生真菌,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玫烟色棒孢菌Isaria fumosorosea和爪哇棒孢菌Isaria javanicus 4个菌种的40株菌株对荔枝蝽的致病能力,筛选出2个防效较好的菌株Bb07和Ma03,其LC50值(14d)分别为2.20×106分生孢子·mL-1和2.34×106分生孢子·mL-1,LT50值(1×107分生孢子·mL-1)分别为6.1d和6.6d.田间试验中,当使用浓度为1×108分生孢子·mL-时,菌株Bb07和Ma03对荔枝蝽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效,施菌后14d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0.78%和90.34%.  相似文献   

14.
收集草地贪夜蛾致病性莱氏绿僵菌,丰富昆虫病原真菌资源,为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生防制剂开发提供依据。采用形态学和ITS-r 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Mr006进行了鉴定,以浸渍法生物测定了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和蛹的致病力,并进行了田间应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分离的Mr006菌株鉴定为莱氏绿僵菌;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蛹均有致病力,用孢子浓度为1×107孢子/mL接种后,1~5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16%、88.38%、70.71%、53.03%和22.73%,蛹的校正死亡率为76.26%;对草地贪夜蛾1~5龄幼虫和蛹的LC50分别为3.55×104、8.23×104、3.63×106、4.16×107、4.23×108和2.57×105孢子/mL;用孢子浓度为1×108孢子/mL接种后,1~5龄幼虫和蛹的LT50值分别缩短至3.47、3.94、4.90、...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黏虫被球孢白僵菌侵染后生长发育情况及其体内的免疫反应,设置孢子浓度为104、5×104、105、5×105、106个/mL及5×106个/mL的球孢白僵菌菌液注射黏虫6龄初幼虫,研究球孢白僵菌对黏虫校正死亡率、羽化率、蛹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以及成瘤反应的浓度依赖效应。结果表明,6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随菌液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加。蛹重随菌液浓度增加而下降,但仅在106、5×106个/mL浓度处理时蛹重显著低于对照。同时,在孢子浓度为5×105、106、5×106个/mL时羽化率较对照显著降低,雌雄成虫寿命也显著缩短,而6龄幼虫至成虫羽化的发育历期在105、5×105、106、5×106个/mL浓度处理时较对照显著延长。此外,白僵菌侵染诱发黏虫免疫成瘤反应,并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效应。注射84 h内,黏虫体内成瘤的数量随注射时间延长而递增,其后不再增加;同时,成瘤数量随着菌液浓度升高而增加,至106个/mL浓度时不再显著上升。该结果为揭示黏虫抵抗真菌侵染的免疫防御机制以及所产生的免疫代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究斑痣悬茧蜂是否寄生被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感染的寄主,以及在寄生感病与健康寄主中是否传播病菌。在斜纹夜蛾幼虫为寄主的非选择性寄生试验中,将感染不同浓度短稳杆菌液及其感染后不同时间(1~5 d)的寄主分别供斑痣悬茧蜂寄生,结果表明,当细菌浓度较高时(5.0×107和1.25×107 cfu/mL),寄生率随感染后间隔时间延长而具有较大波动(10%~20%),当细菌浓度较低时(3.13×106 cfu/mL),寄生率波动较小(10%~15%),均表现二次曲线关系;但在对感染后不同时间寄主的选择性寄生试验中,当将感染细菌后1d分别与感染2、3、4或5d的寄主幼虫同时供斑痣悬茧蜂寄生时,斑痣悬茧蜂在感菌后1与3d、1与4d的寄主之间,偏好感菌后1d的寄主幼虫,寄生的寄主数量分别是感菌后3 d的2.5倍、4 d的2.0倍。在病菌传播试验中,分别以斜纹夜蛾和黏虫为寄主,结果表明,斑痣悬茧蜂寄生斜纹夜蛾幼虫后的传染率仅约5%;但寄生感菌黏虫寄主后能够传播病菌,而且传播概率随感染后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从起初的40%逐渐降至约10%。本研究结果说明,斑痣悬茧蜂对感染短稳杆菌寄主幼虫存在一定程度的寄生选择性,并通过寄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传播该病菌。  相似文献   

17.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甲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受感染的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分离出菌株1513,经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菌种保藏号为ACCC32222)。为了评价其对马铃薯甲虫的防治潜力,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浓度白僵菌对不同龄期马铃薯甲虫幼虫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22~28℃),处理9 d时1~2龄幼虫的僵虫率与孢子浓度成正比,其LC50为3.09×107孢子mL 1;处理8 d时,对3~4龄幼虫的LC50为9.92×107孢子mL 1;而孢子浓度为1×107孢子mL 1时,虫卵未受到明显的抑制。田间施菌2250 g hm 2时,在新疆新源县的防治效果较好,18 d时98.87%的虫体落地,地表僵虫率为53.91%;而在新疆尼勒克县,仅在土壤中发现僵虫,僵虫率为19.61%。  相似文献   

18.
从海南自然感病死亡的瓜实蝇上分离到1株对瓜实蝇高毒力的致病性菌株BC-hn,对其生防潜能进行评估.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确定菌株BC-hn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用1×108 cfu/mL的菌悬液接种瓜实蝇进行室内杀虫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接种7d后成虫的平均死亡率为81.2%;卵孵化抑制率为37.5%,幼虫平均死亡率为53.0%,对蛹羽化的抑制作用最小,平均死亡率24.0%.用浓度为1×104~1×108菌悬液处理瓜实蝇成虫,7d后的LC50为1.16×106 cfu/mL.对其他昆虫致病性测定发现,菌株BC-hn对菜蚜也有较高的致死作用,接种7d后的死亡率为60.0%,但对供试的斜纹夜蛾、菜青虫、玉米螟和黄粉虫的死亡率均低于10.0%.菌株BC-hn对瓜实蝇成虫的毒力高,并对昆虫具有一定的专化性,具有较高的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19.
绿僵菌对东北大黑鳃金龟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浸渍接种法人工培养的金龟子绿僵菌对东北大黑鳃金龟进行生物测定,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死亡率随时间、剂量的变化进行了拟合。LC50及其95%置信限为3"43×105(1"17×105~6"40×105)conidia/ml(个分生孢子/毫升),在5"0×105、1"0×106、5"0×106和1"0×107conidia/ml处理下的LT50分别为18"14、14"21、10"27和9"20d。传统生物测定分析方法只是单独分析剂量或时间的效应,而该模型同时考虑了时间与剂量的效应,更适用评价昆虫病原真菌对目标害虫的效力,在生物测定中具有实践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扩宽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 T-51菌株的生防应用范围,该研究测定T-51菌株菌丝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光照和碳氮源条件及其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核的重寄生能力和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防潜力。结果表明,拟康宁木霉T-51菌株在26℃下菌丝生长最快,生长速度达到2.5 cm/d,在20℃光照条件下产孢量最大,达到1.64×109个/皿,26~28℃光照条件下适宜T-51菌株分生孢子萌发;供试氮源中硫酸铵和硝酸铵适宜T-51菌株菌丝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供试碳源中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适宜T-51菌株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果糖和乳糖适宜T-51菌株产孢;T-51菌株能够重寄生灰葡萄孢菌核,当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8个/mL时,重寄生效果最好;T-51菌株对核盘菌属Sclerotinia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植物病原真菌重寄生能力较强,对镰刀菌Fusarium spp.、暹罗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和稻瘟菌M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