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贵州魔芋软腐病菌种类?致病力及分布特点,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贵州主要魔芋种植区软腐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 对icdA, mdh, mtlD, proA, rpoS 等5个管家基因进行了扩增?序列测定, 分别用单基因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对病菌进行鉴定, 同时采用组织块接种方法测定了不同菌株的致病力?通过组织分离法共分离魔芋软腐病菌株47株; 采用5个管家基因进行分子鉴定, 将病菌分别鉴定为海芋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和方中达迪基氏菌Dickeya fangzhongdai 3个种, 其中海芋果胶杆菌P.aroidearum为贵州魔芋软腐病主要致病菌, 占分离菌株的70%, 广泛分布在多个地区; 其次为方中达迪基氏菌D. fangzhongdai, 占分离菌株的28%, 也普遍存在于贵州各魔芋种植区; 胡萝卜果胶杆菌P. carotovorum最少, 占分离菌株的2%?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 菌株间致病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海芋果胶杆菌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较大, 低?中?高致病力菌株都有, 方中达迪基氏菌差异较小, 仅有中?高致病力菌株?本研究确定了贵州魔芋软腐病菌种类?致病力及在贵州的分布特点, 首次报道了海芋果胶杆菌?方中达迪基氏菌是贵州魔芋软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进一步加深了对魔芋软腐病及其发生流行的认识, 为软腐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防细菌13-1对魔芋软腐病的控制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防菌13-1是溶杆菌属Lysobacter的一类极具生防潜力的新型生防细菌。本试验从拮抗作用、定殖特性、营养竞争三方面来研究其生防机理。结果表明,生防菌13-1能对不同致病力的魔芋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产生拮抗作用;能在魔芋根部、根际土等生态位点定殖,定殖量维持在10^3-10^6cfu/g,定殖时间长达42d,表现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同时该菌株与魔芋软腐病菌具有46.88%的营养物质利用相似性,具有一定的营养竞争关系。两年田间防效结果显示,在2005、2006年对照病情指数分别为38.68和61.66的情况下,生防菌13-1对魔芋细菌性软腐病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79.16%和54.91%。  相似文献   

3.
苹果黑星病菌中国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Cooke) Wint.)适合生长的培养基有苹果叶汁、苹果果汁、麦芽浸渍物、PSA、PDA、V8和马铃薯麦芽糖;适合产孢的培养基有苹果叶汁、V8和PSA。菌落生长和产孢适宜的pH值为5.0~6.5,温度为15~20℃。在碳源和氮源中,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酵母提取物、硝酸钠和牛肉膏有利于病菌生长和产孢,硫酸铵抑制产孢,草酸铵抑制菌落的生长和产孢。20℃时,光周期为12 h,光照强度为600 lx条件下有利于病菌在PSA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其产孢量约为黑暗条件下的13倍。病菌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25℃,最适pH值为5.0~6.5  相似文献   

4.
 温度、pH和离子条件是影响病原细菌对寄主吸附的基本因子,文章测定了它们对大白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yora)在寄主根毛上吸附的影响。病菌在5个给定温度下对寄主根毛吸附量的变化,呈现为由吸附起始温度(18℃)、温度稳恒渐近范围(18-22℃)和温度饱和点(22℃)组成的吸附动力曲线。病菌在12个pH梯度下的运动状态、生活力及对寄主根毛吸附量的变化表明,病菌吸附以pH5.8-7.2为适宜范围,pH4.6和8.2为低限和高限;偏酸(pH5.0以下)和偏碱(pH7.2以上)可通过影响病菌的生活力和运动性而影响吸附。5×10-6M的Ca++可使病菌吸附量提高2.5-4.2倍,同浓度的Mg++可使吸附量提高2.7倍。文章讨论了温度和pH条件影响吸附的动力学,以及吸附调节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
豌豆离体叶片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7~2001年对豌豆离体叶片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豌豆苗期离体叶片在垫有两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培养,并人工接种白粉病菌,能鉴定出豌豆品种抗白粉病的差异。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温度、光照强度、叶龄、病菌接种量等因素影响离体叶片白粉病发生速度或保绿时间。离体鉴定较适宜在温度18~20℃、光照强度3600lx以上、每天12h光照与12h黑暗交替的条件下进行。最适叶龄为二叶一心期或三叶一心期的初展叶。较适宜的接种量为每1cm~2叶面积接种5.5×10~3个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舟山市藠头炭疽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致病性测定、病菌培养性状及病原形态研究结果,引起蕌头炭疽病的病原是葱炭疽菌(Colletotritrum circinans(Berk.)Vogl.)。适宜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0℃,pH值为4~7;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pH值为4~8。在碳源中,以对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鼠李糖和淀粉的利用为佳,而半乳糖、山梨糖、甘露醇、木糖和菊糖不利病菌的生长;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但单独应用有机或无机氮作为营养均不适于此病菌的生长;在人工接种条件下,病菌可侵染葱、洋葱和韭等葱属植物。  相似文献   

7.
此病是藕上的一种新病害,据病原菌形态和培养性状鉴定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该菌菌丝体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产孢量最多的培养基是DYEA.分生孢子在温度为10~35℃下都能萌发.而以10℃最适.孢子发芽要求RH95%以上的高湿度.在PH值为3.0~11.0条件下孢子都能萌芽,而以在PH值为4.0~8.0时萌芽最快.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在51℃下处理10分钟.荷叶汁液有刺激孢子萌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粗皮侧耳 Pleurotus ostreatus(Jacq.Fr.) Kumm er是一种世界性栽培的商业食用菌。该菌的野生型、驯化型、单孢分离株及孢子分离株的菌丝均能迅速杀死线虫。在固体培养条件下 ,成熟菌丝产生丰富的毒素球 ,幼嫩菌丝不产生毒素球 ;该菌在多种固体培养基 ,甚至营养缺乏的水琼脂上也生长良好 ;生长的最适条件为 2 4~ 2 8℃、 PH5 .6~ 8.0、固体或液体遮光培养。尽管营养、温度、 PH及光照等对菌丝生长均有显著影响 ,但并不影响其对线虫的毒力 ,各菌株间毒力无差异 ,线虫与菌丝接触 4 8h,死亡率均达 90 %以上 ;液体培养滤液能杀死线虫 ,但…  相似文献   

9.
一株银杏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浙江长兴采集的银杏茎中分离到一株内生真菌,编号为1028。本文对其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生测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菜豆炭疽病菌、葡萄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立枯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6.7%、48.3%、64.6%、36.5%、57.1%、23.0%。抑菌活性成分在80℃以下趋于稳定,pH为7~8时抑菌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10.
王桂清  陈捷 《植物保护》2006,32(5):26-28
利用玉米灰斑病菌株20-47、感病玉米品种(掖单13)和抗病玉米品种(沈单10号),在人工气候室和自然条件下对影响玉米灰斑病菌侵染的环境条件和寄主生育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是属偏高温高湿类型的病害,在温湿度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病害就难以完成侵染发病;病菌接种侵入的最佳温度为25℃左右,水滴条件下侵染最容易;土壤条件特别是氮、磷肥如果施用不均匀、不足或过多,也都可以对结果产生影响,在通常情况下,增施氮、磷肥能提高玉米对灰斑病的抗性;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对鉴定结果的影响不明显,但光暗交替更有利于寄主发病;寄主不同生育期对病原菌侵染寄主的影响不同,11~12叶期(喇叭口期)接种,病菌较易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