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瓦氏黄颡鱼(PEL TEEBAGRUS VACHELLIRI CHARDSON),又称江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二日龄瓦氏黄颡鱼体重可达300-600g,最大个体达1850g。瓦氏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汤呈乳白色,浓而不腥,鲜中带甜,无鱼腥味和肌间刺,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我站经过6年在不同面积的池塘成鱼养殖,总结出一套成鱼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是一种适温性很强的鱼类品种,但因为其本身是无鳞的,容易受到水体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水质、肥料、饲料等进行科学配置,认真做好池塘消毒、肥料投施、鱼种放养、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提高黄颡鱼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效率。  相似文献   

3.
池塘高密度养殖黄颡鱼的生长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鲿科和黄颡鱼属.作为一种肉味鲜美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鱼类,近年在全国各地广泛养殖,也取得较为显著的养殖经济效益.黄颡鱼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主要摄食配合饲料.不同地区黄颡鱼的池塘养殖主要在放养密度、商品鱼上市规格和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也导致养殖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又称嘎牙子、黄嘎、黄姑子、黄腊丁、盎丝、昂刺鱼、昂弓等,是我国江河湖泊中重要的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刺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在黑龙江省发展很快,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养殖高效鱼类品种。黄颡鱼在黑龙江省的池塘养殖周期一般为2年,第1年进行鱼苗培育,第2年进行鱼种培育,第2年进行成鱼养殖。湖泊、水库少量放养黄颡鱼,一般经过2年即可养至商品鱼。  相似文献   

5.
试验池塘面积8004 m2,每667m2(亩)投放鱼种黄颡鱼8500尾(20g/尾),花鲢50尾(50~100g/尾),白鲢150尾(50~100g/尾).经过饲喂管理、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管理养殖措施,试验总产值277812元,扣除总投入213816元,总收益为63996元,平均每667m2水面获利5333元.结果表明黄颡鱼养殖效益可观,是值得推广的特种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又称嘎牙子、黄嘎、黄姑子、黄腊丁、盎丝、昂刺鱼、昂弓等,是我国江河湖泊中重要的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刺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在黑龙江省发展很快,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养殖高效鱼类品种。黄颡鱼在黑龙江省的池塘养殖周期一般为2年,第1年进行鱼苗培育,第2年进行鱼种培  相似文献   

7.
四、黄颡鱼的养成技术 (一)池塘主养 凡是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土池、水泥池均可养殖黄颡鱼。一般池塘水深1.5米左右,面积的大小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0.5~4亩均可以。池塘在放养前10~15天,用200克/平方米的生石灰化浆全池泼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为鲶形目、鲶科、黄颡鱼属,北方地区俗称嘎牙子,是一种适温性很广的鱼类。该鱼属底栖杂食性、小型淡水经济鱼类,肉质鲜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目前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为了提高池塘养殖黄颡鱼产量,我们2009年在铁岭县范家屯鱼种场进行了养殖黄颡鱼高产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是一种小型底层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流域水中。由于黄颡鱼含肉率高,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肌肉中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目前已成为调整水产品养殖结构的最佳选择品种之一。黄颡鱼的抗病力较强,但在池塘养殖的条件下,由于饲养密度高,加上管理操作不当或其他理化因子影响,也会诱发鱼病,影响成活率。因此,加强鱼病防治是确保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现将黄颡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又名江颡、嘎牙子,为温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市场上畅销鱼类,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1池塘主养黄颡鱼1.1池塘选择与清整、消毒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的鱼池,水深在1.5米以上,面积一般为2 ̄10亩(每亩667平方米)的池塘。对于池底淤泥超过10厘米的池塘,必须清除过多的淤泥。在清除过多淤泥后,不要立即注水,而应在阳光下曝晒数日后,再进行清整消毒。放养前10 ̄15天,每亩用生石灰50 ̄75千克或漂白粉7 ̄10千克溶解化浆全池泼洒。1.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鱼种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在5月中旬进行,放养规…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是东亚特有的一种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黄颡鱼养殖业规模的扩大,黄颡鱼病害频发给黄颡鱼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颡鱼营养免疫研究的进展,旨在为黄颡鱼养殖及饲料配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体长123~143mm,昼伏夜出。杂食,食物多为水生昆虫、小鱼等小型底栖无脊椎水生动物。黄颡鱼味美市场前景好,多出口到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取得了较佳的经济效果。本文对黄颡鱼的养殖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极具有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于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人工养殖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开展混养已势在必行、鱼池混养黄颡鱼具有:一是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人工养殖的可行性及实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明锋 《饲料研究》2000,(11):40-41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ridraco(Richardson)是一种淡水小型底层鱼类 ,是市场上的一种畅销水产品 ,近年来 ,由于过度的人工捕捞 ,天然水域的生产量已很低 ,进行人工养殖技术开发迫在眉睫。1 黄颡鱼人工养殖的可行性1 1 黄颡鱼含肉率和营养价值高鱼类作为一种食品 ,向人所提供的可食部分主要是躯体的肌肉 ,因此 ,含肉率的高低高就成为评价鱼类的品种、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据黄峰等 (1999)测定 ,黄颡鱼的含肉率变动于 6 6 47%~ 6 8 41%之间 ,平均为6 7 5 3% ,与鳜鱼 (6 7 6 2 % )、尼罗罗…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笔者在农安县小城子乡西王家村进行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推广,实验面积1hm2,投入大规格纯野生黄颡鱼苗种,每公顷投入3.75万尾,成活率达80%,产量达3600kg,上市规格基本为0.150kg,市场价格达30元/kg,投入产出比是1:1.9。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综合评价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模式在黄颡鱼养殖中的应用效果,选取IPA模式、常规池塘养殖(UPA)模式和野生环境(WE)下的黄颡鱼各50尾为研究对象,在养殖322 d后对其生长性能、形体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 IPA组黄颡鱼的成活率显著高于UPA组(P<0.05),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略低于UPA组(P>0.05)。2) IPA组和WE组黄颡鱼的肥满度、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显著低于UPA组(P <0.05); IPA组的肥满度显著高于WE组(P<0.05),而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 IPA组和UPA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WE组(P<0.05); IPA组血清中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UPA组(P<0.05); IPA组血清中γ-谷氨酰基转移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WE组(P<0.05); IPA组血清中肌酐、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UPA组(P<0.05)。4) IPA组和WE组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UPA组(P<0.05),但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UPA组(P<0.05); IPA组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UPA组(P<0.05),而显著低于WE组(P<0.05); IPA组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UPA组(P <0.05); 3组黄颡鱼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苯丙氨酸+酪氨酸,且IPA组和WE组的必需氨基酸指数显著高于UPA组(P<0.05); IPA组和WE组黄颡鱼肌肉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高于UPA组(P<0.05),且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UPA组(P<0.05)。由此得出,IPA组黄颡鱼具有较高的成活率,较好的体形,其肌肉营养品质优于UPA组黄颡鱼,且健康状况也优于UPA组黄颡鱼,但仍差于WE组黄颡鱼。因此,应进一步优化IPA的环境条件(如流速因子、养殖密度等)以及人工配合饲料配方以迎合消费者对于黄颡鱼营养和味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蛋白水平对黄颡鱼体成分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Peletobagrus fulvidraco)属鲇形目,鳞科,黄颡鱼属,是一种小型底栖杂食性偏食动物性饵料的优质名贵经济鱼类,现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人工养殖对象之一。随着养殖规模化的推进,黄颡鱼的营养与饲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就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黄颡鱼饲料利用和鱼体生化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黄颡鱼饲料利用和鱼体生化成份的影响,以期为黄颡鱼的养殖和营养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比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国内市场上是中档鱼中价格最高的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出口日本、韩国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在农村湖泊、水库、池塘、河沟等水体中开展黄颡鱼养殖,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养殖户调整种养结构、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因其食性杂,亲鱼培育困难,且属无鳞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及养殖管理要求不同,要想养殖获得高产高效,必须掌握四个关键时期的养殖技巧.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俗名嘎牙子、黄蜡丁,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跪科,黄颡鱼属。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江河、湖泊、池沼中均有分布,因其肉味鲜美、细嫩、营养丰富、无肌间刺,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国内售价可达40~50元/kg。在国外,如日本、韩国、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也有巨大  相似文献   

20.
在淡水鱼品种里,总产值能达几百亿的品种不多,黄颡鱼是其中之一。近些年来,黄颡鱼的发展不是最火的,但却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品种,主养的品种从最早的普通黄颡鱼,到全雄黄颡鱼,再到现在杂交黄颡鱼迅猛发展,每一个新品种的出现,都让黄颡鱼在全国的养殖量不断增加。2019年4月4日,农业农村部第155号公告,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等14个水产新品种,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