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不断开展,种草养畜禽逐渐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途径,部分农民已从种草中得到了实惠。但是,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及农民的种植目的不同,使农民面对众多的牧草品种,往往会陷入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的困惑中,甚至出现了一些盲目引进牧草品种的现象,结果使一些地方的种草养畜工作遭受了损失。因此,为确保选种好牧草,加快提高畜牧养殖业效益,特从四个方面总结介绍优质牧草的科学选种措施。1根据畜禽种类的不同选种牧草1.1种草养牛牛属反刍动物,采食量大,有极强的消化粗纤维的能力。所以养…  相似文献   

2.
农民增收致富,要靠发展畜禽养殖业.只有大力推广优质牧草,以草代粮,才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增大养殖利润空间,养殖业才能快速向前发展。怎样种植牧草,选什么品种好,种草如何与养畜配套等,笔者结合农民种草养畜的经验,谈谈牧草种植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种草养畜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季节性种植优质牧草饲养畜禽,如南方利用冬闲稻田种植多花黑麦草养鹅,北方利用冬闲棉田种植冬牧70黑麦养羊;二是常年种植优质牧草饲养畜禽,如近年种植面积增长较快的苜蓿,多利用来养奶牛、养羊;三是林间和果园套种牧草,四边地种草饲养畜禽,这种形式南方较普遍。经过广大技术推广工作者的努力,目前种草养畜技术已推广至全国,并且发展势头很好,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亮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区种植1年生牧草面积每年可达4500万亩(每亩为667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种草养畜已成为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热门话题。农民要靠发展畜牧养殖业增收致富,只有大力发展种植优质牧草,以草代粮,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畜牧养殖业才能稳步向前发展。农民朋友要种植牧草,面对名目繁多的牧草供种广告宣传,究竟什么牧草适合于自己种植,怎样种植牧草,牧草种植后什么时候刈割饲用,种草如何与养畜配套等一系列问题犹豫不定。为帮助农民朋友对种草养畜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促进种草养畜健康发展,笔者结合近年来农民种草养畜的经验,谈谈种草养畜应把握的六大要点。1选择优良牧草种植,避免引进劣质草种农民种植牧草是要种植那些…  相似文献   

5.
种草养畜对于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通过近年来种草养畜的生产实践看,种草养畜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怎样正确认识种草养畜,二是怎样选择牧草品种,三是怎样科学栽培牧草,四是怎样利用牧草饲养草食畜禽。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就会使种草养畜工作失去意义,挫伤农民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正>鹅是食草型畜禽,生长期需饲喂大量饲草等粗饲料,野外放养已不能满足大多数农户的养殖需求。种草生态养鹅不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只要有可种植的土地,有可供鹅群饮用和种植灌溉的水源,都可养殖成功,获得较大收益,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方式。1种草养鹅的草种选择种草养鹅,首先要选择适合养鹅需要的牧草品种,必须具备:苗期可以间苗饲喂(叶菜类),中期可在种植地自由活动采食,成熟后可用于青贮的高棵牧草,同时还需具备叶片多,分蘖强,  相似文献   

7.
种草养畜已成为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热门话题.农民要靠发展畜牧养殖业增收致富,只有大力发展种植优质牧草,以草代粮,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畜牧养殖业才能稳步向前发展.农民朋友要种植牧草,面对名目繁多的牧草供种广告宣传,窨什么牧草适合于自己种植牧草,牧草种植后什么时候刈割饲用,种草如何与养畜配套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种草的成败和种草潜在效益的充分发挥.为帮助农民朋友对种草养畜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促进种草养畜健康地发展,笔者结合近年来指导农民种草养畜的经验,谈谈种草养畜应把握的六大要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水热条件较好,人工种草养畜的效益比种粮效益高。一般在667 m2中等肥力的土地上种玉米,除去投资纯收入为400--500元,而667 m2人工种植优良牧草,除去投资纯收入可达3 000--4 000元,是种粮收入的6~8倍,还可提高土壤肥力,并使后茬作物获得增产。因此,推广人工种植牧草丰产技术,不但可为畜禽提供优良的饲草,还能促进农民增收。现将人工种草丰产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几年种草养畜的生产实践看,如何选择牧草品种,怎样科学栽培牧草和利用牧草饲养草食畜禽成为种草养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据悉,绵阳市通过大力调整畜牧业结构,突出加快发展草食畜禽,把市场“亮点”转化为生产中的“热点”,加快了种草养畜的发展步伐,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门路。据统计,去年全市畜牧部门共印发种草养畜技术资料18000余份,培训农户7000余人次,积极组织引进优质牧草种40余吨,种植各类优质牧草2.54万公顷(其中退耕还草267公顷),比1999年新增种草面积1380多公顷,增长5.76%,其中种植多花黑麦草3000多公顷,比1999年净增1200多公顷,增长67.8%。全市共发展种草养畜大户68户,重点乡镇11个,重点村24个,农民种草养畜积极性高,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1.
鹅是草食家禽,以吃青饲料为主,鹅生产成本中饲料仅占50%,而其它畜禽品种的饲养成本中,饲料约占70%,是节粮型养殖项目。大力发展种草养鹅,正成为各地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项目。本文着重从我国养鹅业的现状、种草养鹅的意义、优质牧草的种植利用模式与关键饲喂技术、鹅对牧草消化代谢规律的研究等方面论述了当今发展种草养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天然无公害畜产品已成为时尚,草食家畜以其饲料消耗少、营养价值高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优质牧草是草食家畜不可替代的营养物质。当前,种草养斋,以成为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指使、增收的亮点,但广大农民对牧草种植和利用知识缺乏,失败者不乏其例。本文针对广大农民种草养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剖析总结提出科学种植利用优质牧草的方法,供广大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种植牧草发展草食畜禽是一项朝阳产业。优质牧草,以其产量高(亩产5000-10000kg),营养价值高(养鹅可提供近80%~90%的日粮营养),产品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为养殖业提供优质、廉价的饲料,其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有着强劲的发展潜力与综合开发优势和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种草养殖畜禽己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  相似文献   

14.
种草养殖技术是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和财政部“种草养鹅节粮试点”项目,同时也是目前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之一。种草集约化养鹅技术主要是通过开发边角地和利用冬闲田种草栽菜,秋种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解决养鹅生产青饲料不足制约饲养规模  相似文献   

15.
农民想种草养畜,但不知哪些牧草适合我们东北气候特点,适合饲喂什么畜禽,为了满足农民朋友的需要,现将适合我们东北地区种植的优质牧草的特征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 畜禽采食习惯与消化能力 种草与养畜必须紧密结合,以养定种,以种促养,实现牧草品种和畜禽品种的配套。牧草品种很多,为使种植的牧草适宜畜禽的口味,应根据畜禽的采食习惯和消化特点来选种适宜的牧草品种。反刍家畜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强,且采食量大。牛喜食植株高大、粗纤维含量相对较多的优质牧草,如饲用玉米、苜蓿、黑麦草、苏丹草、皇竹草、苇状羊茅、串叶松香草等。羊则喜啃食矮小干燥的牧草,  相似文献   

17.
<正>利用优质牧草养畜,不但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瘦肉率,从而大大提高畜禽饲养的经济效益。根据各地多年种草养畜禽的实践,春季种植牧草用于养畜,可优先选择的品种主要有籽粒苋、苦荬菜、欧洲菊苣和串叶松香草等四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牧草,为广辟饲草料来源,增加饲草产量,促进农区种草养畜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在良好经济、生态效益的促动下,全县农民群众种草积极性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19.
饲养畜禽选种最佳牧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畜禽饲养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 ,牧草种植业蓬勃兴起 ,种草养畜对于农户既改善了畜禽日粮结构、节省饲粮 ,又将种植业、养殖业结合到一起 ,提高了土地的经济利用率。但也有部分农户人云亦云 ,盲目引种一些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与本地环境相悖、与饲养畜种食性相异的牧草品种 ,其结果畜禽不爱食用 ,生产性能未能得到提高 ,种草未达到目的 ,经济效益不高。据此 ,笔者认为 ,应视饲养畜种不同选种不同的牧草。1 种草喂牛可选用墨西哥类玉米、紫花苜蓿、苇状羊茅、狼尾草、苏丹草等 ,不应种植粗纤维含量高的多汁…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国各地已把畜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种草养畜成为农民朋友的热门话题,那么,究竟什么牧草适合种植、种草如何与养畜相结合等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农民种草积极性与草业潜在效益的发挥。根据我们近年来指导农民种草养畜的实践,提请广大农民朋友注意把握以下五方面问题。1选择优良的牧草种子引进优良的草种是关键,要选择那些对环境条件有较强适应性、产量高、适口性强的优良饲用牧草。在种植牧草时,不仅要考虑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还要考虑牧草的品质和丰产性,再加上科学的载培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