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肿疽病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若不及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病死率高达100%.自2005年以来,笔者针对我区发生的气肿疽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共治疗43例,治愈40头,治愈率93%.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一种亚急性散发性传染病。触压时有捻发音,产奶牛多发生气肿疽性乳房炎,黄牛和育成奶牛多发生在肩、背、腰、前臂至臂、胫骨等部位气肿疽病。发病率不高,多数是散发,偶尔暴发使发病率增高。1流行情况气肿疽可发生各品种的牛,笔者从1986~2008年诊治患气肿疽29例,其中产奶牛16例,患气肿疽性乳房炎15例,1例患前臂到臂部气肿疽。育成奶牛6~20月龄发生气肿疽9例,死亡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11):109-111
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气肿疽病是由气肿疽梭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一种疾病,本研究从延边州延吉市采集疑似气肿疽梭菌感染的牛肝脏、脾脏、肌肉等组织进行气肿疽梭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病原学检查、生化鉴定、动物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本试验成功对气肿疽梭菌进行了分离,该菌株细胞毒素、cct A基因与Gen Bank上已发表的气肿疽梭菌ATCC 10092菌株的同源性达到99.0%,此结果为该地区气肿疽病的免疫和微生态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羊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急性热性败血症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组织坏死、腹部维度不断膨大、水肿为主要特征,又被称为鸣疽、气肿性炭疽。该文主要结合一起实际案例,分析羊气肿疽的流行和防治,以进一步提高该种疾病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5.
气肿疽梭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有芽孢的杆菌,可引起常见反刍家畜组织毒性缺氧,严重可致死,常为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气肿疽对反刍动物的影响存在已久,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和相关毒力因子的作用仍未能被完全解读。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气肿疽梭菌的4种主要抗原和毒力因子在气肿疽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气肿疽梭菌的4种主要抗原和毒力因子(细胞毒素A、鞭毛蛋白、神经氨酸酶和透明质酸酶)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概述,期望能为日后气肿疽检测方法和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气肿疽病俗称"黑腿病",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文从发病情况,症状表现以及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供行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气肿疽是气肿疽梭菌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牛,羊偶有发生.其特征为突然发病,在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急性炎性气性肿胀,肌肉乌黑色,故俗称黑肥病,压之有捻发音.  相似文献   

8.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一种亚急性散发性传染病。触压时有捻发音,产奶牛多发生气肿疽性乳房炎,黄牛和育成奶牛多发生在肩、背、腰、前臂至臂、胫骨等部位气肿疽病。发病率不高,多数是散发,偶尔暴发使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9.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胀,压之有捻发音。  相似文献   

10.
黄牛气肿疽是松潘县黄牛养殖业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病情,本文根据松潘县黄牛养殖区域情况结合黄牛气肿疽出现的特点,分析松潘县黄牛气肿疽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因其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的经济损失。笔者就气肿疽的发病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该病防治工作的对策措施,以期有效减少和控制该病的发生,降低气肿疽病的损失程度,提高农村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鹿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鸣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在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胀,伴有捻发音和跛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气肿疽梭菌是黑腿病的病原体,气肿疽是国内反刍动物易感的一种严重性疾病,该病可引发肌肉坏死和毒血症,并伴随高死亡率.尽管众所周知预防该病暴发的重要性,但至今相关对黑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并且很多研究基于未经证明的假设.其中一种假设认为转运气肿疽梭菌孢子从反刍动物的肠道到肌肉,是巨噬细胞起到主要作用的原因.因此,现在的研究目的在于检测气肿疽梭菌或者孢子在通过牛单细胞源的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后是否能够保持活性,并展示出炎性反应以及由气肿疽活性细胞或者孢子感染牛巨噬细胞后产生相应的抗炎性细胞因子转录子.这些结果更能证实此典型的假设:在黑腿病的早期发病机制中,巨噬细胞可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华亭县的低湿山谷地区放牧牛,1952—1990年,每年都有牛气肿疽发生。每年发病3—28头,死亡3—19头。气肿疽是牛的一种急性发热传染病,经污染的土壤传播,多因病牛或尸体处理不当,造成该病散播,形成气肿疽疫源地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其特征为肌肉肿胀,有捻发音,病原体是气肿疽梭菌.病牛开始体温升高至41℃,跛行,  相似文献   

15.
气肿疽又被称为黑腿病,其病原为气肿疽梭菌,是一种反刍动物较为常见的发病较急同时表现为败血性症状的传染病。气肿疽一旦发现,其病程并不长,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就牛气肿疽流行及症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同时提出其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牛气肿疽的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病因 气肿疽梭菌是一种两端钝圆的专性厌氧菌。气肿疽梭菌芽胞的抵抗力较强,该菌主要存在于病变组织及渗出液中。  相似文献   

17.
前言气肿疽梭菌Clostridium Chauvoei也叫气肿疽杆菌Bacillus Chauvoei,费塞氏梭菌Clostridium feseri,以及Bacillus carbonis,Bacillus anthracis symptoatici等。在Soltys,M.A.的著述中提到,虽然在1782年Charbert已认为气肿疽与炭  相似文献   

18.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主要感染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不直接传播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主要特征为肌肉肿胀有捻发音,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2006年敦化市辖区内相邻4个乡镇相继发生牛的气肿疽病,现将诊断和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9.
羊气肿疽的病原为气肿疽梭菌。羊气肿疽是羊感染气肿疽梭菌而引发的一种急热性、败血性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原主要侵害患病羊的肌肉和皮下结缔组织,临床中主要引发肌肉和结缔组织气性肿胀,出现坏死性炎症。该病主要发生在6~24月龄的羊,潜伏期较短,并且具有很高的病死率。本文对羊气肿疽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气肿疽是草原上常见的牛传染病。病原为气肿疽梭菌,该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能产生毒素和形成芽孢的细菌。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都有发病,四岁以下的牛发病最多。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毗邻湖边的几个嘎查陆续有气肿疽病疫情报告,查干淖尔镇乌兰敖都几个牧户陆续有多头牛因病死亡。通过兽医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初步诊断为牛气肿疽病。经过综合防控,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