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涛 《山东饲料》2013,(25):26-27
三、微灌施肥制度微灌施肥的核心技术就是微灌施肥制度。微灌施肥制度包括灌溉制度和施肥制度二方面内容,灌溉制度包括确定作物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灌水次数、灌水的间隔时间、一次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等。施肥制度包括作物全生育期的总施肥量、每次施肥量及养分配比、施肥时期、肥料品种等。微灌施肥制度就是针对微灌设备应用和作物目标产量的需求,将灌溉制度与施肥制度拟合形成的制度。我国微灌施肥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有少数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小区观测试验结合室内分析,对不同边坡植被的需水特性和节水型灌溉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排土场坡面植被恢复进行的3种灌水方式,地面滴灌是最适宜的灌水方式,3种牧草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滴灌措施分别为:苜蓿灌水次数8次,灌溉定额192mm(1 920m3/hm2);沙打旺灌水次数7次,灌溉定额168mm(1 680m3/hm2);披碱草灌水次数9次,灌溉定额216mm(2 160m3/hm2)。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区域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勒泰地区浅埋式滴灌苜蓿灌溉制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新疆阿勒泰地区浅埋式滴灌(Shallow buried drip irrigation SBDI)苜蓿(Medicago sativa‘Algonquin’)的适宜灌溉制度,进行了定周期、变定额的浅埋式滴灌试验,结果表明:浅埋式滴灌处理(shallow buried drip irrigation treatments SBDIT)中灌水定额45mm和52.5 mm的苜蓿干草产量及灌溉水利用系数(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均显著高于地面灌(Flood irrigation FI)(P0.05);WUE在灌水定额为45mm时达到最大值0.94kg·m-3;因此,试验区附近浅埋式滴灌苜蓿适宜的灌水定额为45mm、灌水周期7~10天。  相似文献   

4.
<正>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亩产干草467~1 670 kg,草质佳,蛋白质含量16%~20%,被誉为"牧草之王"。土地准备苜蓿忌酸、强碱、重盐、黏重和积水的土壤。苜蓿种子小,对整地要求比较严格。宜深耕、细耙、耱平和压实,翻深为30~35 cm。水肥管理1.灌溉(1)灌水定额。即全年灌溉量,苜蓿的最大灌水定额通常为40立方米/亩~60立方米/亩。(2)灌水时期。北方春旱普遍,第1茬为重点灌溉期。寒冷地区土壤水分对苜蓿越冬十分重要,结冻之前须进行冬  相似文献   

5.
曹彪  何建村  白云岗 《草地学报》2017,(6):1380-1388
为了研究寒旱荒漠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适宜的灌水周期和灌水量,寻找合理的灌溉制度,对紫花苜蓿在浅埋式滴灌条件下开展了大田滴灌试验,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灌水周期和灌水定额对不同生育阶段紫花苜蓿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周期和灌水定额对不同生育阶段的紫花苜蓿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合理安排灌水周期和灌水定额可以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寒旱荒漠地区紫花苜蓿全生育期适当的灌水总量约为6 450m3·hm~(-2)。其中第一茬紫花苜蓿灌水约8次,灌水量约为3 075m3·hm~(-2);第二茬紫花苜蓿灌水约10次,灌水量约3 375m3·hm~(-2)。  相似文献   

6.
新疆乌鲁木齐市复合绿地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乌鲁木齐市典型的"草坪+白榆(Ulmus pumila L.)"复合绿地的耗水特性,在乌鲁木齐市红山公园,进行了定周期、变定额的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在观测时段内复合绿地中草坪及榆树的日均耗水量均随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生育期的推进整体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曲线变化。各处理复合绿地主要生育期累积耗水量在668.5~996.4 mm之间变化,也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增大;复合绿地中草坪与榆树的耗水量之比在1:1~1:1.2之间变化,该比例随灌水定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各处理5-9月复合绿地的作物系数介于0.72~1.52之间,各处理主要生育期的作物系数均值随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增大;综合复合绿地的耗水及草坪生长情况,在降雨频率为75%的枯水年,乌鲁木齐市与试验区类似且养护水平相近的复合绿地较为适宜的喷灌灌水定额为36 mm,灌水周期为5~7 d。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因子和若干自然区域内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及其规律。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因子包括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特性、施肥、灌溉、刈割、混播、品种和生长年限。土层越薄、地下水位越高、土壤障碍(酸、碱、盐、粘重和紧实)越重,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浅层的分布比例越高。施(磷)肥会提高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深层的分布比例。灌溉对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因灌溉定额、灌水定额和灌水频率的不同而异,降低灌溉定额可提高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深层的分布比例;降低灌水定额和提高灌水频率则提高其在土壤浅层的分布比例。随着刈割频率的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浅层的分布比例逐渐提高。与禾本科牧草混播,使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表土层的分布比例提高。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比例存在差异。随着生长年限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土壤深层的分布比例提高。一般而言,由浅至深,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逐层递减,而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呈指数函数规律递减。通常情况下,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0~30cm土层的分布比例在60%~90%之间,0~60cm土层为65%~95%。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不同灌水处理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桑树产叶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在灌足冬水和生育期降雨量为203~260mm的情况下,桑树生长前期控制灌水,生长旺盛期进行适时适量灌溉,毛灌溉定额为213~275m~3/666.7m~2,桑田产叶量可达到2102.1~2245.2kg/666.7m~2以上,实现了节水和高产稳产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为制定适合在科尔沁沙地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灌溉制度,本试验设2个单因素处理,分别为5个灌溉定额和4个灌溉频率处理,通过分析其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以期制定最合适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定额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当灌溉定额为546 mm时,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39.43%,苜蓿的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最佳灌溉定额。不同灌溉频率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2 d灌水1次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42.45%左右,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最佳灌溉频率。可以通过0~20 cm土壤相对含水量来判断是否缺水,该地区土壤的最佳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10.
老芒麦需水特性及灌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文清  陈凤林 《草地学报》2004,12(1):57-59,65
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第一年的老芒麦每形成1kg干物质需消耗0.56m3水,生长第二年需消耗0.498m3水,每形成1kg种子需要消耗水分2.766m3;老芒麦生长第一年耗水量最多在抽穗阶段,需水强度达94.35m3/hm2·d;生长第二年耗水最多在拔节到抽穗期,需水强度最高达122.1m3/hm2·d;全生育期灌水4~5次,每公顷灌溉定额2550~3000m3为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灌溉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96-2015年20年气象数据,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彭曼-蒙特斯公式法,研究了榆阳区紫花苜蓿需水规律和灌溉定额。结果表明,榆阳区紫花苜蓿第1~4茬、生长季、非生长季和全年需水量分别为249、194、177、199、819、74和893mm,需水强度分别为4.1、4.8、4.3、2.4、3.7、0.5和2.5mm·d-1,灌溉需水量分别为209、143、79、98、529、57和586mm,灌溉定额分别为246、168、93、115、622、67和689mm。  相似文献   

12.
马燕  白淑媛  梁芳  彭博  姜丽 《草业科学》2009,26(7):158-164
试验以确定简单式屋顶绿地佛甲草Sedum lineare的养护标准为目的,测定其年需水量、灌溉时间,调查生长和病虫害发生状况,确定修剪时间及杂草防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屋顶绿化基质含水率和佛甲草茎叶含水率无相关性;基质层6 cm,株高8~12 cm,年最适供水量为361.45 mm;基质层10 cm,株高25~30 cm,年供水量为533.90 mm。佛甲草主要发生的是生理病害,常由于积水和过度干旱的交替而发生。主要虫害为蚜虫和蜗牛,但未发现严重危害的现象。秋季适时适度修剪可延长佛甲草的绿色期,并提前返青,其最佳修剪量为株高的1/3~1/2。防除杂草是佛甲草养护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北京地区人工灌溉也是佛甲草必须的养护管理措施,如:返青水、干热季节灌溉和冬灌。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阿鲁科尔沁旗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灌溉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4-2013年30年气象数据,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彭曼-蒙特斯公式法,研究了阿鲁科尔沁旗紫花苜蓿需水规律和灌溉定额。结果表明,阿鲁科尔沁旗紫花苜蓿第1茬、第2茬、第3茬、第4茬、生长季、非生长季和全年需水量分别为221、187、169、179、755、70和825mm,需水强度分别为4.3、4.7、4.1、2.5、3.7、0.4和2.3 mm·d~(-1),灌溉需水量分别为194、118、66、131、508、56和564mm,灌溉定额分别为228、139、78、154、598、66和664 mm。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草业科学本科生创造性和独立性,要求学生完成喷灌系统课程设计。该课程设计特点是公式多、难记忆、抽象和难掌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经常找不到切入点,不知道各环节计算公式和各环节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多年教学过程的总结和概括,分析设计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喷头布置和选型、轮灌组划分等关键环节,进一步阐明各关键环节之间的联系,以期指导学生更好掌握草坪灌溉与排水课程,达到满足草坪草用水、节约用水、形成水动景观效果、解决我国水资源紧张等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设置了3种灌溉梯度,分别为3 750(W_1)、4 500(W_2)和5 250 m~3·hm-2(W3),且在灌溉量为4 500m~3·hm~(-2)(W2)的条件下,设置了3种灌溉定额分配模式,即刈割前、后的灌水量分别为35%+65%(Q_1)、50%+50%(Q_2)、65%+35%(Q_3),探讨不同灌溉定额及分配对滴灌条件下建植当年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建植当年各生长性状指标中,叶茎比、茎粗对苜蓿干草产量提高及营养品质改善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生长速度及株高。当灌溉量达到4 500m~3·hm~(-2)时有利于苜蓿建植当年干草产量的提高及营养品质的改善。Q_1灌溉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滴灌苜蓿建植当年干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P0.05),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进而提高苜蓿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成自勇  张自和 《草地学报》2006,14(3):295-297
以“生态灌溉”的思路研究秦王川干旱灌区苜蓿草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其生态灌溉调控模式;苜蓿在水盐等逆境胁迫下的生理生态特征、生育阶段水分生产函数及生态灌溉制度;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灌区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结构及经济效益进行优化配置;构建灌溉水-光合作用-生物产量转化效益及土壤水盐-牧草作物-灌区生态系统协调优化的生态灌溉体系。  相似文献   

17.
保水剂施用层次对草坪生长及土壤水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多年生黑麦草草坪,探究保水剂在土壤中的最佳施放层次,以提高草坪土壤的水肥利用率。实验将保水剂分别施放在土壤表层以下0,5,10和15 cm处,采用正常浇水和大淋浇水两种不同灌水方式,定期观测黑麦草生长速度、土壤体积含水量、淋溶液养分淋失量、土壤养分变化以及草坪外观质量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黑麦草草坪7.5 cm浅层和20 cm深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养分持有能力、草坪密度均受不同层次施用保水剂影响,保水剂在深层和浅层施用都能发挥保水作用,提高草坪肥料持有能力。土壤表层以下5 cm施用保水剂对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最强,对N和P的保持能力最好,草坪密度最大,为施用保水剂的最佳层次。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对污泥处理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污泥对干旱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生长及生理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包括正常浇水和干旱处理2个水平;副处理为不同的氮源即全污泥处理(利用污泥提供黑麦草所需75mg/kg的氮量)、半污泥处理(利用污泥提供黑麦草所需37.5mg/kg的氮量,剩余37.5mg/kg氮量由硝酸铵提供)和对照(利用硝酸铵提供黑麦草所需75mg/kg的氮量)。结果表明:正常浇水和灌溉下,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黑麦草的坪观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0.05);在干旱处理后期,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黑麦草叶片细胞膜稳定性(P0.05),全污泥处理可显著提高黑麦草SOD、CAT、APX、POD活性(P0.05)。表明施用污泥可以提高黑麦草抗氧化酶活性,促进黑麦草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