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共轭亚油酸是天然存在于食品中的亚油酸异构体,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本实验测试了发酵乳制品生产中常用菌株的共轭亚油酸产生能力,其中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Ldb2显示了最高的共轭亚油酸生产能力,其共轭亚油酸产量为4.06μg/mL。并且对高产菌株产共轭亚油酸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菌株产共轭亚油酸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培养温度47℃,培养时间24h,pH值8.0。  相似文献   

2.
含锌酵母的培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酵母菌 IFO2 346菌株为菌种 ,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锌离子 ,经发酵试验获得高锌酵母产品。对该株酵母的最适生长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在无机锌浓度为40 0 μg/ m L、接种量为 10 %、最适 p H值为 6左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磷酸二氢铵的培养条件下 ,干酵母含锌量达 80 mg/ g,该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最佳条件,本研究以克隆筛选获得的产耐高温β-甘露聚糖酶的毕赤酵母菌M27-8菌株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氮源含量、葡萄糖含量、p H、发酵时间、接种量、温度和转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为6%玉米浆、3%葡萄糖、p H 5.5、发酵60 h、2%接种量、28℃、225 r/min,最大酶活达到452.7 U/m L,是优化前酶活138 U/m L的3.3倍。综上,此发酵培养基可用较廉价的玉米浆取代YPD培养基,从而节省成本,为工业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混菌发酵制备菌制剂的最佳适宜条件,试验采用麸皮、玉米皮、豆粕为主要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技术,以植物乳杆菌L.casei Zhang p8和酵母菌S1为发酵菌种,以发酵后的活菌数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对双菌混合发酵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34℃、接种量12%、乳酸菌和酵母菌接种比例3∶7、含水量50%、料量50 g条件下发酵60 h,植物乳杆菌L.casei Zhang p8菌数可以达到39.8×108cfu/g,酵母菌S1菌数可以达到17.1×108cfu/g。  相似文献   

5.
以米曲霉为研究对象,以生物量为研究指标。从米曲霉40636、41478、M1和M2菌株筛选1株为试验菌种,再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米曲霉41478生物量均大于其他3株菌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选取米曲霉41478为试验菌种。经单因素试验,米曲霉41478最适装液量为50 m L,转速150 r/min,p H 6.5,接种量4%,温度30℃,在此条件下,米曲霉菌体量达到25.02 g/L。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延边大学试验室保存的乳酸菌菌种进行活化,获得生长旺盛的菌种。利用活力强的乳酸菌菌种,对有机米糠进行发酵,同时以二氧化锗(Ge O2)为锗源,富集矿物质锗。通过单一变量法,检测发酵有机米糠富集微量元素锗的最适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富集条件为:有机米糠添加量30 g,培养基装液量60 m L,接种量11%,种龄8~16 h,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7℃,二氧化锗添加量100 mg/L。在上述条件下,发酵有机米糠,有机锗生产水平为8.65 mg/L。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对类芽孢杆菌SD-29产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取最佳发酵条件。以类芽孢杆菌SD-29为出发菌株,对其所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以及初始p H值、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发现,最佳发酵条件为麦芽糖15 g/L、牛肉膏2.5 g/L、NaNO_3 2 g/L、KCl 0.5 g/L、Ca Cl_2 0.3 g/L,初始pH值为7,以2%的接种量接种,30℃、200 r/min培养18 h后,测得发酵上清液酶活为0.663 U/m L,与初始酶活0.144 U/m L相比,扩大了3.6倍。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类芽孢杆菌SD-29产酶发酵条件,木聚糖酶活力得到提高,该研究为后续木聚糖酶的性质研究和异源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试验从泡菜中分离出具有乳酸菌菌落特征的菌株,经过进一步纯化筛选后,所得乳酸菌生长较为旺盛,菌种活力较好。利用菌种活力强的乳酸菌发酵有机米糠,同时富集矿物质亚硒酸钠,并确定乳酸菌发酵有机米糠富集微量元素硒的最适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有机米糠添加量34 g、培养基装液量55 ml、接种量9%、种龄8~16 h、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7℃、亚硒酸钠添加量100 mg/l。以上述条件发酵有机米糠,乳酸菌的生物量为9.94 g/l,有机硒生产水平为7.46 mg/l。  相似文献   

9.
云南具有丰富的益生菌资源,前期从云南牛奶样品中筛选的植物乳杆菌L3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产黏、产香)和产共轭亚油酸性能,具有较好的发酵乳加工潜力。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3为发酵乳菌株,优化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的工艺参数,研究产品的质量指标和贮藏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和响应面优化,确定的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最佳工艺为:菌株添加量2%,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0h。发酵乳产品色泽均匀,质地细腻,无乳清析出,酸奶味纯正,酸甜适口;脂肪含量为(3.42±0.36)%、蛋白质含量为(3.24±0.42)%、共轭亚油酸含量为(131.53±4.7)μg/g;乳酸菌活菌数(1.72×1010±0.36)CFU/g;共轭亚油酸含量和乳酸菌活菌数均高于商业发酵剂发酵乳。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在4℃下贮藏21d时,乳酸菌活菌数均高于国标规定的106CFU/g,酸度均在消费者接受的范围内。本试验对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的工艺优化和品质分析,为植物乳杆菌L3在发酵乳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活菌数高的唾液乳杆菌,使其在临床应用中更好地发挥功效,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来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一株唾液乳杆菌的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3.60 g/L、蛋白胨20.90 g/L、酵母粉6 g/L、磷酸氢二钾2.0 g/L、乙酸钠8.80 g/L、硫酸镁0.6 g/L、硫酸锰0.07 g/L;发酵条件为p H值6.5、接种量3%,于37℃条件下静置培养24 h;发酵条件优化后活菌数提高近4.0×109cfu/m L,且到达稳定期的时间提前3 h。说明发酵条件优化后得到的唾液乳杆菌不仅活菌数高,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益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益生菌T-70-1胞外产抗菌蛋白的产量,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法,以抑制大肠杆菌能力为指标,分别考察碳源、氮源、无机盐种类对T-70-1菌株发酵产抗菌蛋白的影响,再结合正交试验法对该菌株胞外产抗菌蛋白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利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最佳发酵产抗菌蛋白的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5%、蛋白胨2.0%、Mg SO40.08%、KCl 0.10%;初始p H值为6.5,种子液按照4%接种量接种于装液量为30 m L/250 m L的锥形瓶中,30℃发酵培养32 h。优化后胞外产抗菌蛋白相应的抑菌圈面积增大至525.5 mm2,较优化前增幅达60.7%。说明通过优化发酵条件获得了菌株T-70-1发酵产抗菌蛋白最佳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抗菌蛋白产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发酵时间、含水量、发酵温度、料层厚度、接种量和初始p H进行优化选择,得出对于饲料发酵底物中酵母菌数和乳酸菌数影响显著的因素均为发酵时间、含水量和发酵温度(P0.05),而其他3个影响不明显的因素依据生产与实际的情况确定为自然p H,菌种接种量为5%,料层厚度为5 cm。再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发酵时间、含水量和发酵温度的最佳值分别是51 h,50%和33.8℃,最后对其最佳发酵条件进行验证得出:实际平均酵母菌数达7.45×(10)~8CFU/g比预测值小4.8%,实际平均乳酸菌数达18.76×(10)~8CFU/g比预测值大6.2%。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豆渣为原料,添加麸皮作为辅料,通过混菌固态发酵生产一种耐贮存、适口性强的酸化饲料。从本实验室菌种库保存的5株乳酸菌中筛选出1株产酸量高的乳酸菌,将乳酸菌与酿酒酵母菌两种菌株混合固态发酵,研究了两种菌株的混合比例,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以豆渣为发酵基质,植物乳杆菌的产酸量最高;植物乳杆菌与酿酒酵母菌混合比例为50:50;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2‰,发酵原料含水量70%,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72 h。发酵产物降低了NDF含量,并提高了总酸含量,pH值降为3.75,耐贮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高效降解纤维素菌株,试验以朽木及其下面土壤为样本,筛选获得28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采用刚果红染色和酶活性测定筛选出一株纤维素降解菌(LD03),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序列测定,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Rhizobacter属细菌,对该菌株培养条件和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LD03最适产酶条件,碳源为30 g/L淀粉、氮源为3 g/L牛肉膏、初始p H值为7、培养温度为37℃、装液量为50 mL、接种量为4%、培养时间为36 h,酶反应p H值为7,酶反应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调制优质动物苜蓿青贮饲料的优良乳酸菌,本试验以从郑州地区9个苜蓿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为试验材料,经抗菌活性、生长特性及产酸特性筛选菌株,根据16S r DNA序列,结合生理生化特征进行菌种鉴定,并通过发酵苜蓿粉考察菌株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9株乳酸菌中筛选到4株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ZZU 457和ZZU 466在MRS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及产酸性能较好,均能够耐受6.5%的盐浓度环境;菌株ZZU 457耐受10~45℃,以及p H为3.5的环境,而菌株ZZU 466能够耐受5~50℃,以及p H为4.0的环境;苜蓿粉发酵结果表明接种ZZU 457或ZZU 466在发酵18 h内均能快速产酸,其中接种ZZU 466的苜蓿粉发酵36 h时p H值达到4.2;结合理化特征及16S r RNA序列分析结果,ZZU 466被鉴定为融合魏斯氏菌。优良菌株ZZU 466在苜蓿青贮饲料调制加工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体外模拟猪肠道环境下利用植物乳杆菌ANCLA01将葵花籽油转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的反应.结果表明,适宜反应条件为3.5 mg/mL葵花籽油、3%接种量、pH 7.0、培养时间28 h(未灭菌小肠液组为32 h).灭菌小肠液组共轭亚油酸(CLA)产量高于未灭菌小肠液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青贮用黄曲霉毒素降解菌株N-1a产芽胞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菌株的菌体生物量和芽胞形成率作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菌株N-1a的发酵用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结果]优化后的N-1a最佳产芽胞培养基组成配比为:玉米粉2.0%,黄豆饼粉1.0%,MnSO4·H2O 0.10%,MgSO4·5H2O 0.01%;最佳产芽胞条件为:p H值为7.0,发酵时间48 h,接种量4%,装液量75 m L/250 m L培养基;在该条件下,N-1a的菌体生物量为6.08×10^8cfu/m L,芽胞形成率为81.25%。[结论]菌株N-1a的摇瓶产芽胞条件为其中试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枯草芽孢杆菌属、酵母菌属和乳酸菌属的6株菌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6株菌复合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糖蜜40 g/l、蛋白胨10 g/l、葡萄糖1 g/l、磷酸氢二钾0.5 g/l;并对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0.8,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30℃p,H值自然,发酵时间为48 h。在以上条件下,棉籽粕经过复合菌固态发酵后,物料的pH值降低到4.5以下,有益菌总数达到6.2×108 cfu/g,粗蛋白含量提高了1.76%,游离棉酚含量从618.52 mg/kg降低到274.16 mg/kg,降低了55.7%。  相似文献   

19.
玉米青贮饲料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玉米青贮饲料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结果表明,青贮饲料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大约为2~4 mg/g,说明青贮饲料中存有亚油酸氢化微生物,乳酸菌可能是最主要的亚油酸氢化微生物.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猪源丁酸梭菌JBH-1株分离株对锌离子的富集能力。采用单因素试验,以丁酸梭菌JBH-1株菌体产量和锌富集率为指标,对影响JBH-1株锌富集性能的锌离子质量浓度、锌加入时间、JBH-1株接种量、培养时间、碳源及氮源种类等发酵条件进行初筛;采用正交试验对最佳碳源、氮源添加量及上述其他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并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进行50 L发酵罐模拟试验,评价JBH-1株的锌富集性能。结果显示,丁酸梭菌JBH-1株锌富集最优发酵条件为锌离子质量浓度250 mg/L、加锌时间为开始培养后第12 h、JBH-1株接种量10%、培养时间18 h、蔗糖添加量25 g/L、酵母浸粉添加量20 g/L、氯化铵添加量2 g/L。最优发酵条件下的发酵罐模拟试验结果显示,JBH-1株干菌体重量50.75 g,单位菌体锌富集量为139.66 mg/g,锌富集率为82.57%,锌有机率为12.60%。研究表明,综合锌富集量、锌富集率和锌有机化率分析,丁酸梭菌JBH-1株可作为畜禽用微生物有机锌制剂的储备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