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选择6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35kg、年龄1.5岁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蒙古绵羊,研究了不同精粗比例日粮条件下,体内驱除瘤胃原虫对瘤胃微生物含量以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日粮精粗比20:80时.驱除原虫导致瘤胃细菌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真菌和纤维降解茵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同时.驱除原虫后瘤胃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pH值变化并不显著(P〉0.05).总VFA浓度变化不显著(P〉0.05),青千草DM、NDF和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当日粮精粗比为50:50时。驱除原虫导致瘤胃纤维降解茵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真菌和细菌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驱除原虫后瘤胃pH值极显著降低(P〈0.01),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同时总VFA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青干草DM、NDF和ADF有效降解率未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观察添加刺五加提取物对绵羊瘤胃发酵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以揭示其对瘤胃发酵影响的机理。选择6只健康的小尾寒羊,随机分为2组,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分别添加0、50mg/kg刺五加水提取物。不同时间点采集试验羊的瘤胃液,测定pH值、氨态氮(NH,-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收集试验动物粪便,测定日粮中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刺五加的添加可以降低绵羊瘤胃NH,-N浓度,使瘤胃液pH值变化趋势减缓;明显提高日粮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瘤胃液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P〈0.05)。该试验为刺五加添加剂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对中草药添加剂日粮在反刍动物中的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批次培养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日粮分别添加异麦芽寡糖、甘露寡糖及果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三种功能性寡糖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对照组)、0.2%、0.4%、0.6%、0.8%以及1.0%。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异麦芽寡糖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降低培养液中的氨态氮(NH3-N)含量和培养残渣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对培养液中菌体蛋白(BCP)含量的影响不确定。(2)日粮添加甘露寡糖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VFA和BCP含量,并以0.6%的添加量效果最佳;添加量在0.8%以上时,可以显著降低(P<0.05)培养液中的NH3-N含量,对培养残渣中的NDF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3)日粮添加果寡糖可以显著(P<0.05)提高培养液中的VFA含量;当添加量在0.6%以上时,可以显著(P<0.05)提高培养液中的BCP含量,显著(P<0.05)降低培养液中的NH3-N含量和培养残渣中的NDF含量;在本试验所设添加范围内,1.0%的果寡糖对瘤胃发酵影响的综合表现最优。日粮添加异麦芽寡糖、甘露寡糖和果寡糖有助于提高生长绵羊的瘤胃发酵功能,其中果寡糖对提高瘤胃整体发酵功能的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选用8只健康成年狍,采用瘤胃穿刺法收集瘤胃液。研究不同季节日粮组成对狍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s)、氨态氮(NH3-N)、茵体蛋白(BCP)、内毒素以及组织胺浓度等瘤胃内环境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夏季日粮与冬季日粮相比较,瘤胃中NH3-N和BCP浓度显著升高(P〈0.05);瘤胃pH和乙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丙酸水平显著提升(P〈0.05);而内毒素和组织胺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结果表明,冬、夏日粮组成均能够满足狍的营养需要以及稳定狍的瘤胃内环境,但夏季日粮组成对狍瘤胃发酵和营养需要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果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体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日粮添加果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果寡糖的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0.20%、0.40%、0.60%、0.80%及1.00%。结果表明,日粮添加果寡糖可以显著提高培养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P<0.05),当添加量在0.60%以上时,可以显著提高培养液中的微生物细菌蛋白质(BCP)含量(P<0.05),显著降低培养液中的NH3-N含量和培养残渣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P<0.05);在本试验所设添加范围内,1.0%的果寡糖对提高瘤胃发酵功能作用最优。研究初步证明,日粮添加果寡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长绵羊的瘤胃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6.
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通过人工瘤胃持续发酵体系,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本研究设3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CK),添加人工瘤胃发酵罐容积1%的纳豆芽孢杆菌处理1组(TR1)和添加人工瘤胃发酵罐容积5%的纳豆芽孢杆菌处理2组(TR2)。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处理组有提高瘤胃pH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TR2组NH3-N浓度始终高于对照组(CK)(P〈0.05),但TR1与CK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试验中TR1和TR2组微生物蛋白(MCP)值均显著低于CK组(P〈0.05)。与CK组相比较,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处理组挥发性脂肪酸(VFA)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TR2组乙酸、丙酸、丁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总量分别提高6.52%、1.96%、11.02%和5.77%(P〈0.05),乙酸:丙酸比例显著上升(P〈O.05);但TR1和TR2组之间,TR2组除了丁酸含量显著高于TR1组(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氮的转化利用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提高了瘤胃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7.
选用360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饲粮分别为: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3%果寡糖,基础饲粮+0.1%枯草芽孢杆菌,基础饲粮+0.3%果寡糖+0.1%枯草芽孢杆菌,基础饲粮+150mg/kg金霉素(有效成分为15%)。结果表明:果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选择性地增加肉鸡盲肠中的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的数量,减少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数量,二者的复合添加可以更好地调节肉鸡肠道微生态环境;与对照组相比,肉鸡饲粮中果寡糖的添加使发酵粪中NH3和H2S的散发量分别降低38.38%(P〈0.05)和24.35%(P〈0.05),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使发酵粪中NH3和H2S的散发量分别降低62.14%(P〈0.05)和28.49%(P〈0.05),枯草芽孢杆菌或金霉素的添加对发酵粪中NH3和H2S的散发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和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使肉鸡对粗灰分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8.94%(P〈0.05)、17.36%(P〈0.05)和23.66%(P〈0.05),钙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0.78%(P〈0.05)、14.63%(P〈0.05)和21.31%(P〈0.05),磷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6.60%(P〉0.05)、12.32%(P〈0.05)和14.67%(P〈0.05),但不影响粗蛋白利用率(P〉0.05)。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对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南江黄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5个处理,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底物,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底物中分别添加2%的亮氨酸-色氨酸(LeuTrp)、缬氨酸-蛋氨酸(Val-Met)、酪氨酸-丙氨酸(Tyr-Ala)和苯丙氨酸-缬氨酸(Phe-Val).培养后2、4、8、12、24 h,测定培养液pH、氨态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结果表明:各时间点Val-Met组培养液pH低于其他各组,除24 h外其他时间点均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MCP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Val-Met 组TVFA浓度和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NH3-N浓度在一定程度上(P>0.05)或显著(P<0.05)低于其他试验组,另外2、4和12 h时Val-Met组的乙酸/丙酸也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二肽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提高VFA含量和MCP产量,降低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2% Val-Met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择9只年龄3.2±0.2岁、体重50.4±2.6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辽宁绒山羊公羊为试验动物。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动物分为3组,分别饲喂给以玉米秸、大豆秸、花生秸为主的1、2、3号试验日粮,每天8:00和16:00饲喂,全天自由饮水。试验预试期15d,试验期15d,连续7d测排尿量,采集瘤胃液、尿液,研究瘤胃内酸度和氮代谢参数。结果表明:三组的瘤胃液pH、乳酸浓度、总酸度、TVFA和戊酸均差异不显著(P〉0.05)。从试验1组到3组,瘤胃液TVFA浓度、乙酸浓度、丙酸浓度、异丁酸浓度、丁酸浓度、异戊酸浓度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试验3组的丙酸和异丁酸、异戊酸均显著(P〈O.05)高于1组;并且试验3组的丁酸极显著(P〈0.01)高于1组;其他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瘤胃NH4-N极显著(P〈0.01)低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而后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uN浓度显著(P〈0.05)低于试验3组,但与试验2组差异不显著(P〉0.05);三个试验组瘤胃液BCP浓度和MCP合成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2组与3组BCP浓度和MCP合成量均高于试验1组。相关分析表明,瘤胃MCP(Y,g/d)合成量与瘤胃液TVFA(x,mmol/L)浓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y=2.32x+2.22,r2=0.61,P〈0.05;瘤胃MCP(y,g/d)合成量与瘤胃液丙酸浓度(X,mm01/L)存在显著相关关系:y=0.23x+9.68,r2=0.64,P〈0.05;瘤胃液MCP(Y,g/d)与UN(x,mg/L)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y=1.32x+2.53,r2=0.78,P〈0.05。因此,以花生秸为主的日粮瘤胃液BCP浓度、MCP合成量较高,秸秆粗饲料转化利用效率较好,提高该日粮的能量蛋白水平会进一步增加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和动物对其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精粗比日粮对黄淮白山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3只具永久瘘管的黄淮白山羊,分别饲喂3:7、4:6、5:5精粗比日粮,并于采食后0、2、4、6、8、10、12 h收集瘤胃液,测定其瘤胃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和微生物蛋白(MCP)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精粗比日粮试验组的瘤胃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发酵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精饲料比例的增加瘤胃pH值呈下降趋势;日粮精粗比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影响显著,其中3:7试验组的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4:6试验组和5:5试验组(P<0.05),丙酸含量显著低于4:6试验组和5:5试验组(P<0.05),4:6试验组和5:5试验组VFA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种精粗比日粮试验组的瘤胃氮代谢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精饲料水平增加瘤胃NH3-N浓度和MCP产量呈增加趋势.综上所述,日粮精粗比与黄淮白山羊瘤胃内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其瘤胃健康并增加其动物生产品,以40%~50%精料比例适宜.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以苜蓿为对照研究辣木叶与玉米的组合效应。辣木叶/苜蓿与玉米分别按100:0、80:20、60:40、40:60、20:80、0:100的比例进行组合,采用体外发酵法研究不同组合间的体外发酵参数及其组合效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玉米比例的升高,两组培养液pH、氨态氮(NH_3-N)浓度和乙丙比均呈下降趋势,而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48h产气量(48 h GP)和潜在产气量逐渐升高;辣木叶组和苜蓿组的pH、48h GP和丁酸无差异(P0.05),TVFA、乙酸、丙酸、产气速率和有机物消化率(OMD)极显著高于苜蓿组(P0.01);辣木叶组的48 h GP和微生物蛋白(MCP)组合效应值以及综合组合效应值(AEs)与苜蓿组无差异(P0.05),TVFA、乙酸和NH_3-N的组合效应值显著高于苜蓿组(P0.05);以48 h GP、NH_3-N、MCP、TVFA浓度和OMD的组合效应值以及综合组合效应值AEs为主要衡量指标,辣木叶与玉米的组合比例为60:40时,正组合效应达到最大。从本试验结果可以得知,辣木叶是一种与苜蓿营养价值相当的粗饲料资源,辣木叶与玉米比例为60:40时的饲料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作者旨在探讨控释尿素对藏羊瘤胃氨氮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试验选4只2岁藏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分期定量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日粮:含尿素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0.79%)、无尿素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0.75%)、控释尿素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0.73%)。结果表明,含尿素日粮瘤胃pH和氨氮浓度在一天中变化较快,而无尿素日粮和控释尿素日粮变化较为平缓,控释尿素日粮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虽然变化幅度较大,但能量与氨氮释放同步,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较大,充分把食用氮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质。控释尿素日粮与含尿素日粮、无尿素日粮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控释尿素在瘤胃pH、氨氮浓度和微生物蛋白质含量方面均优于含尿素日粮和无尿素日粮,从而表明采用控释尿素日粮对藏羊补饲具有良好的效果,是反刍家畜安全、高效的粗蛋白质营养日粮。  相似文献   

13.
酵母菌培养物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使用持续动态人工瘤胃装置,研究了酿酒酵母菌培养物对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处理为对照组、1%和5%(占发酵液体积)酿酒酵母菌培养物添加组。通过对瘤胃液pH、微生物蛋白质(MCP)、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测定得出以下结果:添加酿酒酵母菌培养物对pH和NH3-N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5%酿酒酵母菌培养物添加组显著提高MCP浓度并降低了丙酸浓度(P<0.05);而酿酒酵母菌培养物对总挥发酸酸、乙酸、丁酸和乙、丙酸比例没有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酿酒酵母菌培养物可在不改变瘤胃发酵类型的情况下,促进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在精粗比为50∶50的滩羊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裂壶藻粉(0,1%,2%,3%)进行了体外批次发酵培养,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产气量、pH、中性洗涤纤维(NDF)、氨态氮浓度(NH3-N)、微生物蛋白(MCP)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计算不同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和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探讨裂壶藻粉藻在瘤胃中最佳的添加比例。结果表明:添加比例为3%裂壶藻粉组产气量、pH及NH3-N浓度最高(P<0.05),2%裂壶藻粉组NDF消化率、VFA浓度最高(P<0.05),1%裂壶藻粉组MCP浓度最高(P<0.05)。研究结果显示,在精粗比为50∶50的日粮条件下,裂壶藻粉在滩羊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为2%。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添加玉米油对肉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3头装有瘤胃瘘管的成年杂种牛 ,按 3× 3拉丁方试验设计 ,饲以添加 0 %、4 %和 8%玉米油的稻草和精料混合料 ( 2 1 )日粮。在饲喂后 2、4、6、8h采集瘤胃液样品 ,分别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和VFA浓度。结果表明 ,添加 4 %和 8%玉米油对瘤胃液pH值、NH3-N浓度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 ;添加玉米油 4 %对瘤胃总VFA浓度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 ,但添加 8%玉米油使瘤胃总VFA和乙酸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5)。添加 8%以下的玉米油对丙酸、丁酸浓度没有影响 (P >0 .0 5) ,结果使乙酸 /丙酸比值从 3.75分别下降到 3.2 6和 3.1 4 (P <0 .0 5)。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外源酶对湖羊瘤胃液微生物体外培养的影响,为将外源酶应用于湖羊饲料添加剂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采用瘤胃液体外培养法,将10、20、30、40 mg/kg 4个水平的外源酶加入体外培养体系分别培养6、12、18、24、36、48 h后,测定体外培养液中的产气量(GP)、pH值、氨态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外源酶可有效提高瘤胃微生物体外培养液的GP、pH值、NH3-N浓度、MCP浓度及VFA浓度。添加外源酶可改善湖羊瘤胃微生物发酵特性,其中以添加量为10 mg/k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Three sheep fitted with a ruminal cannula and an abomasal catheter were used to study water kinetics and absorption of VFA infused continuously into the rumen.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VFA concentrations in the rumen by shifting VFA infusion rates were investigated in an experiment with a 3 x 3 Latin square design. On experimental days, the animals received the basal infusion rate of VFA (271 mmol/h) during the first 2 h. Each animal then received VFA at a different rate (135, 394, or 511 mmol/h) for the next 7.5 h. Using soluble markers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Cr-EDTA), ruminal volume, liquid outflow, apparent water absorption, and VFA absorption rates were estimat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f VFA infusion rate on ruminal volume and water kinetics. As the VFA infusion rate was increased, VFA concentration and osmolality in the rumen were increased and pH was decreased. There was a biphasic response of liquid outflow to changes in the total VFA concentration in the rumen, as both variables increased together up to a total VFA concentration of 80.1 mM, whereas, beyond that concentration, liquid outflow remained stable at an average rate of 407 mL/h. There were significant linear (P = 0.003) and quadratic (P = 0.001) effects of VFA infusion rate on the VFA absorption rate, confirming that VFA absorption in the rumen is mainly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process.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VFA supplied that was absorbed in the rumen was 0.845 (0.822, 0.877, and 0.910 for acetate, propionate, and butyrate, respectively). The molar proportions of acetate, propionate, and butyrate absorbed were affected by the level of VFA infusion in the rumen, indicating that this level affected to a different extent the absorption of the different acids.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羊草型(MLC)、小麦-羊草型(WLC)、玉米-地瓜秧型(MSP)和小麦-地瓜秧型(WSP)4种类型日粮对杜泊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4头体重相近(55.10±1.24)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杜泊羊为试验动物,采用2×2析因设计,4×4拉丁方饲喂方式,连续进行4期动物试验,每期试验18 d,预试期12 d,正试期6 d。结果表明:适应性试验表明,突然更换日粮后,玉米组pH在第6天恢复到日粮更换前水平,而小麦组在第7天恢复到日粮更换前水平;玉米羊草组氨态氮(NH_3-N)浓度在第7天回升到日粮更换前水平,其余三组均在第8天回升到更换前水平。各处理间pH差异显著(P0.05),杜泊羊采食后8 h内,羊草组pH显著高于地瓜秧组(P0.05);各处理间瘤胃液NH_3-N浓度差异显著(P0.05),杜泊羊采食后6 h内,小麦组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各组间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差异显著(P0.05),且有交互作用;小麦组的乙酸浓度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4组的丙酸、丁酸、戊酸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地瓜秧组显著高于羊草组(P0.05);而玉米组的异戊酸浓度显著高于小麦组(P0.05);羊草组乙酸/丙酸比值显著高于地瓜秧组(P0.05)。由此可见,小麦型日粮可获得较高的NH_3-N浓度,而玉米型日粮可获得较高的乙酸和异戊酸浓度;羊草型日粮可获得较高的瘤胃pH和乙酸/丙酸比值,而地瓜秧型日粮可获得较高的丙酸、丁酸、戊酸的浓度,TVFA浓度受精料和粗饲料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