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和淀粉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4×3双因子设计,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12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肉鸡,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分别为0.11、0.23、0.35、0.47,淀粉酶的添加量分别为0、3000、6000U/kg。试验期为21d。试验测定了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直链/支链淀粉为0.23的饲粮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以直链/支链淀粉为0.47的饲粮组最高(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6000U/kg淀粉酶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但对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二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2)能量、粗蛋白质、干物质、粗脂肪以及钙表观消化率以直链/支链淀粉为0.11的饲粮组最高(P<0.05),直链/支链淀粉为0.47的饲粮组最低(P<0.05);饲粮中添加淀粉酶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二者的互作效应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喂直链/支链淀粉为0.23和淀粉酶添加量为3 000 U/kg的饲粮可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3种木薯产品及玉米对照样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总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氨基酸、非淀粉多糖、矿物质的含量及其体外干物质和淀粉消化率、淀粉颗粒特征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玉米对照相比,木薯产品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低,蛋白质品质低劣;木薯粒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玉米(P<0.05);木薯渣无氮浸出物含量显著低于木薯干(P<0.05),而粗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均显著高于木薯干和玉米(P<0.05);木薯干和木薯粒的总淀粉含量与玉米相当,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值显著低于玉米(P<0.05),木薯渣中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木薯产品和玉米对照(P<0.05),玉米淀粉粒形态为不规则多面体,而木薯淀粉粒形态似球形;木薯产品中钙、钾、铁和锰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玉米(P<0.05),而磷和锌的含量均显著低于玉米(P<0.05);玉米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含量显著低于3种木薯产品,且木薯渣中SNSP含量显著高于木薯干和木薯粒(P<0.05);木薯渣中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含量显著高于木薯干和木薯粒(P<0.05),且其不溶性半乳糖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木薯产品及玉米(P<0.05);木薯粒干物质和淀粉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木薯干、木薯渣和玉米(P<0.05),木薯渣干物质和淀粉消化率均显著低于玉米和木薯干(P<0.05)。本研究结果对木薯产品在饲料中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熟化条件对3种玉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温度和时间为自变量.温度为3个水平,分别为100℃、110℃、120℃;设时间为3个水平,分别为30 min、45 min、60 min;通过不同熟化条件分别对云南玉米、东北玉米、家佳荣2号玉米进行熟化,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法测定3种玉米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结果显示:熟化对3种玉米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有影响,其变化规律为:与熟化后的玉米相比总体规律为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升高.其中熟化对云南玉米和东北玉米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家佳荣2号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支链淀粉淀粉含量影响显著(P<0.05).另外,熟化对3种玉米支链淀粉的减少量从多到少的顺序为云南玉米<家佳荣2号玉米<东北玉米,对3种玉米直链淀粉的增加量从多到少的顺序为家佳荣2号玉米>东北玉米>云南玉米.综合分析可知,熟化对3种玉米含量和结构的影响大小为家佳荣2号玉米>云南玉米>东北玉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体外酶解法来研究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12 h瘤胃非降解残渣在小肠中的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对小肠淀粉消化率的影响不同,膨化加工可以显著提高过瘤胃淀粉的小肠消化率(P<0.05);烘烤、制粒、压扁以及焙炒加工处理对过瘤胃淀粉的小肠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研究瘤胃淀粉消化率及消化动力学的方法存在的缺陷。淀粉消化位点及该位点的消化率对反刍动物从消化道吸收养分的数量和形式具有重大影响。通过皱胃或十二指肠瘘管收集的食糜样品缺乏代表性,而双相指示剂法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原位法被广泛应用于瘤胃淀粉消化速率的测定,但关于从尼龙袋中消失的物质被发酵的假设仍有待商酌。并且,原位法一次函数的假设也受到质疑,说明根据消化动力学参数估计瘤胃淀粉消化率的模型需要完善。体外法以反应体系中淀粉消失率或产气量为基础来评估淀粉消化速率,其重要前提是淀粉消化速率不能受反应体系限制。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和熟化条件对玉米淀粉直支比(AM/AP)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干燥方式和熟化条件为自变量.干燥方式为2个水平,熟化条件为10个水平;通过不同熟化条件分别对不同干燥方式的云南玉米进行熟化,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玉米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后得到直支比.结果显示:在同一熟化条件不同干燥方式,烘干基础玉米直支比普遍高于风干基础玉米的直支比且熟化对风干基础玉米的直支比影响较大,但影响不显著(P>0.05).在同一干燥方式不同熟化水平,其他熟化水平的淀粉直支比均高于未熟化的玉米且烘干基础中100℃、60 min,110℃、60 min和风干基础中120℃、60 min的淀粉直支比达到最高为0.34,但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可知,不同熟化条件和干燥方式对云南玉米淀粉直支比有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期导读     
《养猪》2020,(2)
正1研究玉米最佳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例有助于更合理地运用玉米原料精准配制饲料配方,节约养殖成本玉米是畜禽饲料中的主要能量原料,在普通饲料配方中占比最大,如果在配制饲料时不能根据玉米能量的差异及时调整配方,将导致生产出来的商品饲料消化能(或代谢能)值与理论值存在差异,从而直接影响畜禽的生长性能。玉米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淀粉,而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比例(支直比)  相似文献   

8.
日粮淀粉来源、颗粒大小、颗粒形态、分子结构、结晶度及直支比影响着断奶仔猪的养分消化率和生长性能。其中适宜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会改善畜禽小肠的形态结构和肠道环境,提高小肠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本文对日粮淀粉来源及直支比对断奶仔猪养分消化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养猪生产提供适宜的淀粉来源及直支比。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讨仿生消化过程中生长猪体内4种小肠消化酶以及胃期和小肠期消化时间对植物性饲料磷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为确定仿生消化法评定生长猪常用植物性饲料磷体外消化率时模拟小肠消化液的组成与最佳消化时间提供参考。试验在SDS-Ⅰ型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中进行,以玉米、豆粕和麦麸为测试原料,分3个试验进行。试验1,设置5个处理,1个不添加小肠消化酶的处理(对照)和4个添加不同小肠消化酶的处理,分别添加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胃期消化时间为1.25 h,小肠期消化时间为4.00 h;试验2,确定小肠消化液主要消化酶组成后,设置5个不同的胃期消化时间的处理,分别为0.50、0.75、1.00、1.25、1.50 h,各处理的对应小肠期消化时间均设置为4.00 h;试验3,确定胃期消化时间后,设置6个不同的小肠期消化时间的处理,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 h。以上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根消化管,分别测定3种饲料原料的磷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1)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均可显著提高玉米、豆粕和麦麸磷体外消化率(P<0.05),糜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豆粕和麦麸磷体外消化率(P<0.05),却显著降低了玉米磷体外消化率(P<0.05)。2)胃期消化时间由0.50 h增加到1.00 h,玉米和豆粕磷体外消化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1.25 h时玉米和豆粕磷体外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消化时间由0.50 h增加到1.00 h,麦麸磷体外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1.25 h时达到稳定。3)小肠期消化时间由1.00 h增加到6.00 h,玉米、豆粕和麦麸磷体外消化率均显著增加(P<0.05),并分别在3.00、4.00、5.00 h达到稳定。分析以上结果得出:1)可采用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模拟小肠液。2)确定胃期消化时间为1.00 h,小肠期消化时间为5.00 h。  相似文献   

10.
仿生消化系统模拟鸡饲料消化的适宜水解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讨基于仿生消化系统的酶法条件下蛋鸡各模拟消化阶段的适宜水解时间,为鸡饲料酶学生物学效价评定方法中模拟消化过程的设计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其中胃消化期的水解时间设6个处理,即1、2、3、4、5和6 h,小肠消化期的水解时间设3个处理,即12、15和18 h.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分别测定不同消化时间条件下,饲粮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结果表明,在胃模拟消化期,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豆粕-棉籽粕型饲粮经4、5、6 h消化后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显著地高于1、2、3 h消化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模拟消化期,玉米-豆粕型饲粮12、15、18 h的干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12 h的酶水解物能值与15、18 h的酶水解物能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玉米-豆粕-棉籽粕型饲粮的干物质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从12 h到15 h均显著升高(P<0.05),当消化时间从15 h延长至18 h,其干物质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上述结果,胃模拟消化期的适宜消化时间以4 h为宜,小肠模拟消化期的适宜消化时间以15 h为宜.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猪仿生消化中小肠阶段主要消化酶的组成及活性对饲粮养分消化率的贡献,为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粮养分的消化率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5个处理分别为胃模拟消化、胃+小肠(淀粉酶)模拟消化、胃+小肠(淀粉酶+糜蛋白酶)模拟消化、胃+小肠(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模拟消化、胃+小肠(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小肠消化4 h时补充消化酶)模拟消化,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考察各处理条件下玉米、豆粕、小麦麸及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及总能消化率的差异和各消化酶的贡献。结果表明:1)模拟小肠液中淀粉酶、糜蛋白酶均可显著提高胃消化后玉米、豆粕、小麦麸及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以及总能的消化率(P<0.05);胰蛋白酶可以进一步提高胃消化后豆粕、小麦麸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以及总能消化率(P<0.05);补充3种消化酶可以提高对小麦麸粗蛋白质及玉米-豆粕型饲粮干物质、粗蛋白质及总能的消化率(P<0.05)。2)小肠液中消化酶对饲粮养分消化率的贡献上,因饲粮底物的不同而异,其中淀粉酶、糜蛋白酶对总能和粗蛋白质消化率的贡献相对较高,而胰蛋白酶和补充消化酶对饲粮养分消化率的贡献虽然相对较少,但也可以引起消化率显著性差异(P<0.05)。在猪的小肠模拟消化阶段,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补充消化酶对饲粮养分的消化程度均有显著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储存时间对玉米猪消化能、代谢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集储存时间分别为1、2、3、4、5年的普通黄色马齿型玉米样品。试验一:选用30头初始体重为(35.3±3.3)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采用直接法测定5个玉米样品的消化能、代谢能和营养物质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试验二:选用6头初始体重为(35.3±2.0) kg装有简单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采用6×6拉丁方试验设计,采用直接法测定5个玉米样品中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和标准回肠末端消化率。结果显示: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玉米中干物质和淀粉含量线性降低(P0.05)。除了精氨酸,储存时间对玉米中粗蛋白质和各氨基酸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玉米的消化能和代谢能以及总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呈线性降低(P0.05)。另外,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玉米的粗蛋白质以及各氨基酸的表观和标准回肠末端消化率均线性降低(P0.05)。总而言之,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玉米的猪消化能和代谢能以及纤维物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均线性降低,从而导致其饲用价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秆及青贮饲料的细胞壁成分体外消化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体外消化试验法,对吉单4011和四单29两品种玉米的秸秆和青贮饲料进行了干物质和细胞壁成分的消化率和消化速度常数的测定,吉单4011的干物质(DM)和细胞壁成分(OCW)的有效消化率分别是57.4%和48.9%,吉单29分别是58.8%和53.9%。两品种玉米青贮饲料OCW的消化速度常数显著高于秸秆,吉单4011的秸秆和青贮饲料分别为4.85%和4.52%,吉单29分别为5.81%和7.11%。结果表明,通过青贮,可以提高玉米秸秆细胞壁的消化率和消化速度常数,秸秆中OCW含量高的玉米品种更适合青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的淀粉类型对生长猪饲粮消化能、代谢能、能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玉米、红薯干粉和豌豆粉为原料,分别属于谷物类淀粉、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初始体重为(35.38±1.36)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玉米饲粮、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试验期19 d,其中7 d为消化代谢笼适应期,7 d为试验饲粮适应期,5 d为粪尿收集期。结果表明:玉米(54.39%)和红薯干粉(49.24%)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而豌豆粉中直链淀粉(30.57%)和抗性淀粉(9.38%)含量较高。红薯干粉饲粮的粗蛋白质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玉米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豌豆粉饲粮的粗脂肪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玉米饲粮和红薯干粉饲粮(P0.05),而玉米饲粮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玉米饲粮的代谢能和总能的比值高于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另外,玉米的消化能和代谢能以及代谢能与总能或消化能的比值显著高于红薯干粉和豌豆粉(P0.05)。综上所述,不同的淀粉类型影响饲粮和原料在生长猪体内能量利用效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其中玉米作为典型的谷物类淀粉来源在生长猪上的饲用价值优于红薯干粉和豌豆粉作为代表的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其饲喂价值优劣顺序为玉米豌豆粉红薯干粉。  相似文献   

15.
牛小肠液冻干粉(BIF)法是一种常用的体外法,该法利用小肠中的各种酶研究营养物质的小肠消化情况,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本试验进行了BIF的制备、酶活性的检测及底物用量与培养时间的优化筛选,利用BIF研究不同加工处理(膨化、制粒、压扁、烘炒)玉米在泌乳奶牛瘤胃非降解残渣中干物质(DM)和淀粉的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BIF的用量为0.5g/0.5g饲料,最佳培养时间为8h。膨化玉米组的DM和淀粉的小肠消化率显著高于颗粒玉米、烘炒玉米、压扁玉米及对照玉米组(P<0.05),其他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这与瘤胃中的降解情况不同,可能与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有关;各组DM和淀粉的小肠消化率之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BIF培养的结果来看,小肠消化率低于文献报道的小肠淀粉消化率,可能是BIF培养的底物为瘤胃未降解的残渣,与直接通过十二指肠灌注淀粉的组成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谷物对断奶马驹肠道内容物中酶活力、淀粉含量及VFA浓度的影响,为断奶马驹肠道发育健康、养分消化、饲粮搭配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出生日期、体重(112.39 kg±7.50 kg)相近,5月龄断奶的哈萨克公马驹18匹,随机分为3组,每组6匹,分别补喂玉米、燕麦和大麦。在相同的粗饲料条件下,以等淀粉原则确定各组精料的补喂量,进行为期60 d的补饲试验。马驹屠宰后,采集各肠段内容物,测定淀粉酶活力、淀粉含量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结果】(1)燕麦组马驹小肠淀粉酶活力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显著高于大麦组(P<0.05);玉米组马驹小肠β-淀粉酶活力极显著高于燕麦组和大麦组(P<0.01)。(2)燕麦组马驹回肠支链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玉米组和大麦组(P<0.01),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组(P<0.05),粪便中支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大麦组(P<0.05);玉米组马驹盲肠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燕麦组(P<0.05),极显著低于大麦组(P<0.01),结肠直链淀粉含量也显著低于燕麦组和大麦组(P<0.05)...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直/支链淀粉比对黄羽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29日龄黄羽肉仔鸡3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重复,每重复16只鸡,分别饲喂直/支链淀粉比为0.11、0.23、0.35、0.47的试验日粮.试验为期28 d,测定了肉仔鸡生产性能和饲料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直/支链淀粉比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养分利用率,试鸡平均日采食量直/支链淀粉比为0.11的日粮组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但料重比却以直/支链淀粉比为0.23的日粮组最低(P<0.05);日粮各氨基酸的消化率除苏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直/支链淀粉比0.23日粮组略低于直/支链淀粉比0.11的日粮组外,其他各氨基酸均以直/支链淀粉比0.23日粮组最高,其次是直/支链淀粉比0.11、0.35和0.47日粮组;日粮代谢能值也以直/支链淀粉比0.23日粮组最高,AME、AMEn、TME、TMEn值分别为15.20、14.70、15.60和15.04 MJ/kg,比直/支链淀粉比为0.11、0.35、0.47的日粮组高7.80%、2.70%、6.37%;7.14%、3.45%、7.30%;7.22%、3.31%、6.78%和6.21%、3.65%、7.28%(P<0.05).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压片破碎处理对肉牛玉米瘤胃降解率的影响。将等差速玉米压片破碎机快慢辊差速比为1:1、3:2、2:1,压片厚度为3、2.5、2.0 mm条件下生产出的压片破碎玉米设为9个处理,每处理设3重复,每重复设4个尼龙袋,置于3头肉牛瘤胃内8 h。结果表明:差速比3:2时样品含粉率显著高于除压片厚度2.0 mm、差速比2:1组外的其余5组(P<0.05);压片厚度3.0 mm,差速比1:1和2:1组的干物质瘤胃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余7组(P<0.05);差速比1:1、压片厚度2.0 mm组的总淀粉瘤胃降解率显著低于相同压片厚度、差速比3:2组(P<0.05);差速比1:1、压片厚度3.0 mm组的支链淀粉瘤胃降解率显著低于不同差速比和压片厚度的4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快慢辊差速比为3:2时压片破碎玉米的含粉率较高,含粉率对干物质和淀粉8 h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玉米品种[普通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简称高直玉米)]和淀粉老化处理对其营养成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子结构以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并探索玉米FTIR分子结构参数与体外发酵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和淀粉老化处理对部分FTIR结构参数、体外发酵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丁酸占比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老化前高直玉米β-葡聚糖峰高、纤维化合物面积和峰高以及碳水化合物Ⅲ区面积显著高于普通玉米(P0.05);老化后高直玉米的丁酸占比显著低于普通玉米(P0.05),老化后高直玉米总VFA含量和丁酸占比显著低于老化前普通玉米(P0.05),但是老化后高直玉米与普通玉米在FTIR分子结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高直玉米丙酸占比显著高于普通玉米(P0.05),而总产气量、甲烷产气量和氢气产气量显著低于普通玉米(P0.05);淀粉老化处理显著降低了总产气量、甲烷产气量、氢气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和丙酸占比(P0.05),而显著提高了乙酸占比(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产气量与酰胺Ⅰ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以及总碳水化合物区域结构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酰胺Ⅱ区面积和峰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干物质降解率与酰胺Ⅱ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碳水化合物Ⅰ区面积、碳水化合物Ⅰ区与Ⅱ区峰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乙酸占比与酰胺Ⅰ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和总碳水化合物区域结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β-葡聚糖面积和峰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VFA含量与酰胺Ⅱ区面积和峰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酰胺Ⅰ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面积比和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以及总碳水化合物区域结构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不同玉米品种和淀粉老化处理改变了FTIR分子结构以及体外发酵参数;体外发酵总VFA生成、干物质降解率和气体产气量与FTIR分子结构(除酰胺Ⅱ区外)呈负相关,而与酰胺Ⅱ区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研究糙米、碎米、米糠、米糠粕和统糠中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体外有机物消化率,同时评估大米副产品干物质和有机物体外消化率与碳水化合物成分中纤维含量的相关性。试验分析了碎米、糙米、米糠、米糠粕和统糠的总能、干物质、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粗蛋白质以及粗脂肪含量,同时分析了5种大米副产物的淀粉含量,并以非淀粉多糖、纤维素、可溶、不溶性非纤维素多糖以及木质素为指标对其纤维浓度进行定量。结果显示:米糠总能和粗脂肪含量最高(P<0.05),碎米和糙米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米糠、米糠粕和统糠(P<0.05)。统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含量最高(P<0.05),而粗蛋白质含量最低(P<0.05)。碎米和糙米淀粉含量大于80%,米糠和米糠粕淀粉含量低于27%,统糠淀粉含量最低,但粗纤维含量最高。米糠粕中阿拉伯糖和糖醛酸含量高于其他大米副产物,而统糠木糖含量最高,米糠中木糖的含量只有0.01%。碎米和糙米干物质和有机物体外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大米副产物(P<0.05),干物质和有机物体外消化率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不溶性非纤维多糖、纤维素、非淀粉多糖、可溶性纤维、不溶性纤维和粗纤维含量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效应(P<0.05)。结论:除了统糠主要以纤维素为主要组分外,其他大米副产物的多糖成分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大米副产物干物质和有机物体外消化率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