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谷氨酰胺对肉兔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28日龄断奶新西兰白兔36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4组试验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对照)、0.4%、0.8%和1.2%谷氨酰胺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饲粮添加谷氨酰胺对肉兔35、42和56日龄时的胃重、盲肠重和小肠长度以及56日龄时的小肠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添加0.8%谷氨酰胺可以显著提高肉兔35和42日龄时的小肠重(P0.05);饲粮添加0.8%和1.2%谷氨酰胺可以显著提高肉兔35和42日龄时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P0.05),同时饲粮添加0.8%谷氨酰胺还可以显著提高肉兔35和42日龄时的回肠绒毛高度以及56日龄时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P0.05);饲粮添加0.8%谷氨酰胺可以显著降低肉兔35和42日龄时的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以及35日龄时的回肠隐窝深度(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谷氨酰胺可以促进肉兔断奶后1~2周的肠道发育,本试验条件下,肉兔饲粮中谷氨酰胺适宜添加水平为0.8%。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太行鸡、海兰灰蛋鸡消化道组织结构特点。选择1日龄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各120只,每鸡种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公母各半。分别在5、9、14、21、28、35、42、49、56、63、77、91日龄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等。结果表明: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各段肠道绒毛、隐窝发育规律基本一致。(1)十二指肠绒毛最长,其次是空肠、回肠、直肠;(2)各肠段的绒毛高、隐窝深及绒毛高与隐窝深(V/C)的比值均随日龄的增长而增长,绒毛高度一直呈上升态;隐窝深度28日龄前生长迅速,35日龄后增长较平缓;十二指肠、空肠V/C值一直呈上升态势,回肠V/C值14日龄前和63日龄后略高,21~56日龄变化较平稳,直肠V/C值35日龄前随日龄的增长呈降低趋势,42日龄后呈增长趋势;(3)同日龄太行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隐窝深及V/C值均低于海兰灰蛋鸡;直肠绒毛高、隐窝深高于海兰灰蛋鸡,V/C值低于海兰灰蛋鸡。海兰灰蛋鸡小肠消化吸收功能比太行鸡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pH、黏膜形态结构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用48头平均体重为(6.39±0.42)kg的(21±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性别、体重和窝源基本一致原则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1组为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试验2组为益生菌组,每千克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 CFU活菌.试验期为21d.结果表明:1)28日龄时,益生菌组回肠内容物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和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制剂,28日龄时,显著增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P<0.05),显著提高回肠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回肠隐窝深度(P<0.05);35日龄时,显著增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提高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空肠、回肠隐窝深度(P<0.05);42日龄时,显著增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空肠隐窝深度(P<0.05).3)28日龄时,益生菌组盲肠内容物中丁酸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5日龄和42日龄时,益生菌组盲肠内容物中乙酸、丙酸、丁酸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可知,添加益生菌制剂能改善断奶应激对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提高肠道淋巴细胞数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降低肠道pH,从而缓解断奶应激对肠道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21日龄断奶对仔猪肠道形态、肠道通透性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组别(哺乳组、断奶组)和日龄(22、24和28日龄)为2个主效应。选取6窝体况相近的健康大白仔猪,每窝选取6头平均体重为(6.1±0.2)kg的仔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断奶组和哺乳组,每组18头,分别于22、24和28日龄时屠宰,测定其生长性能、肠道形态、肠道通透性及肠黏膜屏障。结果表明:1)28日龄时,断奶组仔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哺乳组(P0.01)。2)组别和日龄对仔猪的空肠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回肠绒毛高度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断奶组的空肠、回肠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哺乳组(P0.01),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哺乳组(P0.01);哺乳组28日龄时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22和24日龄时(P0.01),24日龄时的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22日龄时(P0.01)。3)组别和日龄对仔猪的空肠黏膜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断奶组的空肠、回肠黏膜DAO活性显著低于哺乳组(P0.05)。4)组别和日龄对仔猪空肠黏膜闭锁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空肠黏膜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哺乳组空肠黏膜occludin的mRNA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P0.05);与哺乳组相比,断奶组回肠黏膜ZO-1、occludin和24日龄时空肠黏膜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4日龄时回肠黏膜ZO-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22日龄时(P0.05)。5)组别和日龄对仔猪空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断奶组24和28日龄时空肠黏膜TNF-α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哺乳组(P0.05),空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哺乳组(P0.05)。回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综上所述,哺乳仔猪22~28日龄时肠道发育趋于成熟,而断奶会破坏仔猪肠道上皮细胞的结构和紧密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引起肠道绒毛变短和脱落、肠道通透性增加和炎症反应,降低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5.
应用组织切片技术对11~53日龄吉林白鹅小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小肠各段绒毛高度及宽度随日龄增加整体上呈增长趋势,空肠绒毛最长,回肠绒毛高度、宽度在39日龄达到峰值,早于空肠和十二指肠。回肠隐窝深度11~53日龄随日龄增加而增加,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在39日龄达到峰值,39~53日龄变浅。小肠各段肌层厚度与日龄呈正相关,回肠的肌层厚度在46日龄达到高峰,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肌层厚度在53日龄达到高峰。小肠各段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随日龄增加而增加,53日龄时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最高。  相似文献   

6.
补料日龄对哺乳期仔猪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补料日龄对哺乳期仔猪小肠绒毛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母猪分娩时间相差在48 h之内、泌乳性能良好、产仔数接近的12窝仔猪,分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于仔猪出生后7、10、15日龄和21日龄开始补料。结果表明:28日龄断奶时,7日龄与10日龄补料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前段和空肠后段部位小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10日龄补料组回肠部位绒毛高度最高(P<0.05)。7日龄与10日龄补料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前段隐窝深度显著低于15日龄与21日龄补料组(P<0.05),而空肠后段和回肠部位的隐窝深度以10日龄最低(P<0.05)。除十二指肠外,补料日龄对小肠不同部位肠壁厚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仔猪出生后10日龄补料对断奶时仔猪小肠绒毛形态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断奶腹泻仔猪小肠病变,以期为临床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断奶腹泻仔猪及健康仔猪各4头,处死后观察小肠病变及通过显微测微尺测定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1)腹泻仔猪小肠发生广泛充血、出血,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2)腹泻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小肠绒毛出血率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3)腹泻仔猪空肠绒毛高度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极显著小于健康组(P<0.01).结论:断奶仔猪腹泻造成小肠严重的病变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探讨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及空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遗传背景、胎次和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Ⅰ组仔猪饲喂奶粉饲粮(由某公司提供),试验Ⅱ组仔猪饲喂用发酵豆粕代替10.0%普通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Ⅲ组饲粮是在试验Ⅱ组基础上用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代替3.0%原有原料,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1饲粮中用发酵豆粕代替10%普通豆粕显著提高35日龄仔猪十二指肠、回肠绒毛高度,降低35日龄仔猪隐窝深度,提高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P0.05)。2饲粮添加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显著提高了35日龄仔猪各段小肠的绒毛高度,降低35日龄仔猪各段小肠隐窝深度,提高42日龄各段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3通过透射电镜发现,对照组空肠微绒毛稀疏、短小、排列不整齐;试验组仔猪空肠微绒毛较长、整齐、密集,尤其是添加嗜酸乳杆菌组效果最好。4饲粮中用发酵豆粕代替10%普通豆粕显著提高了35日龄仔猪空肠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P0.05),提高42日龄仔猪麦芽糖酶活性(P0.05),提高42日龄仔猪麦芽糖酶活性。5饲粮添加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与只添加发酵豆粕相比,仔猪空肠二糖酶、Ca2+/Mg2+-ATP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35日龄时Na+/K+-ATP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发酵豆粕可改善仔猪空肠微绒毛结构,减缓断奶应激引起的乳糖酶急剧下降,提高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用嗜酸乳杆菌培养物替代原有原料3%后各指标效果更好,替代后其效果与奶粉饲粮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断奶仔猪肠黏膜屏障变化及其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选取21日龄"杜×长×大"仔猪12窝,每窝选取2~3头平均体重为(5.8±0.4)kg的仔猪断奶,为断奶组,每窝剩下的仔猪不断奶继续哺乳至35日龄,为哺乳组,分别于仔猪22、24、28和35日龄屠宰取样,每次每组6头。结果表明:与哺乳组相比,断奶组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在22、24和28日龄均显著降低(P<0.05),隐窝深度均显著提高(P<0.05),35日龄上述指标断奶组与哺乳组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组在断奶后的不同时间肠形态发生了变化,断奶仔猪24和28日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低于22日龄(P<0.05),35日龄断奶仔猪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22、24和28日龄(P<0.05)。与哺乳组相比,血浆D-乳酸含量和二胺氧化酶活性在断奶后不同时间均显著提高(P<0.05),35日龄断奶组仍显著高于哺乳组(P<0.05)。与22日龄断奶仔猪相比,24日龄p38 MAPK磷酸化水平与总水平的比值显著增加(P<0.05),并达到高峰,随后此比值随着日龄的延长逐渐降低。结果提示,21日龄仔猪断奶后肠形态和肠黏膜屏障受损,在35日龄肠形态基本恢复,但是肠道通透性仍未恢复,仔猪断奶后肠道通透性的恢复滞后于形态学重建,断奶应激激活了p38 MAP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4):70-75
通过口服血浆蛋白粉以及表达和传递表皮生长因子(EGF)的乳酸球菌(EGF-LL),以检验在断奶关键期重组猪EGF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增殖活性、改善胃肠道形态、降低肠绒毛萎缩的可行性,探讨EGF-LL替代血浆蛋白粉的可能性。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仔猪108头分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4个处理组按2×2分组设计,即高质量饲料+EGF-LL组(HE)、高质量饲料组(HM)、低质量饲料+EGFLL组(LE)和低质量饲料组(LM),以组织学方法测试各组小肠绒毛和隐窝长度以及绒毛和隐窝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结果:前3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LM组(P0.05),单独添加血浆蛋白粉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小肠隐窝深度的影响,则是添加EGF-LL较不添加的深度显著变小(P0.05),单独添加血浆蛋白粉对其影响不大。添加EGF-LL使得小肠隐窝PCNA含量显著增加,却使得小肠绒毛上皮PCNA含量显著下降。单独添加血浆蛋白粉显著促进小肠隐窝PCNA含量,但对于小肠绒毛上皮PCN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以乳酸球菌为载体向早期断奶仔猪胃肠道传递EGF,可以促进早期断奶仔猪小肠绒毛的发育和上皮细胞的分化,增强小肠上皮干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血浆蛋白粉也有上述作用,饲料添加EGF-LL可以替代血浆蛋白粉。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能量限制对三黄鸡补偿生长及肠道结构的影响,选用72只15日龄三黄母鸡,随机分为3个组:自由采食组(对照组)、15%能量限制组(试验1组)和30%能量限制组(试验2组),限饲15 d(30日龄)、补偿生长14 d(44日龄)和35 d(65日龄)后分别屠宰,取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测量其肠壁厚度、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表明:1)限饲降低三黄鸡平均日增重(P0.05),但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补偿生长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2)限饲增加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及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补偿生长后,十二指肠肠壁厚度变薄(P0.05),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增加(P0.05)。本试验表明,能量限制显著降低三黄鸡限饲期生长性能,补偿生长35 d后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效应;能量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三黄鸡的小肠肠道形态结构,增加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  相似文献   

12.
抗菌肽对肉兔小肠黏膜形态、盲肠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抗菌肽对肉兔小肠黏膜形态、盲肠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的新西兰肉兔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喹乙醇以及150、200和250 mg/kg抗菌肽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各添加水平抗菌肽均显著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以及盲肠乳酸杆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以及盲肠总好氧菌和大肠杆菌数量(P<0.05)。此外,200 mg/kg抗菌肽还显著提高了回肠绒毛高度以及盲肠总厌氧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和回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增加了血清免疫球蛋白M和补体3含量(P<0.05)。由此得出,在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可以改善肉兔小肠黏膜形态,刺激盲肠有益菌的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增殖,同时还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本试验条件下,抗菌肽在肉兔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支链氨基酸(BCAAs)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健康肉公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各组分别饲喂BCAAs水平为3.04%、3.93%、4.82%和5.71%的试验饲粮,各组饲粮中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均为1.8∶1.0∶1.2,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各组肉鸡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5.71%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小于3.04%组(P0.05),4.82%和5.71%组肉鸡料重比显著小于3.04%组(P0.05)。14、21日龄时,随着BCAAs水平从3.04%增加到4.82%,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单位长度重及空肠相对重逐渐增加,且4.82%组肉鸡十二指肠单位长度重显著大于3.04%组(P0.05);而当BCAAs水平从4.82%增加到5.71%时,则肉鸡十二指肠单位长度重及空肠相对重显著下降(P0.05)。在14、21日龄时,4.82%组肉鸡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大于3.04%组(P0.05)。在10、14日龄时,4.82%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显著大于3.04%组(P0.05);5.71%组肉鸡小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小于4.82%组(P0.05)。另外,5.71%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与3.04%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10、21日龄时,4.82%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显著大于3.93%组(P0.05)。10、14、21日龄时,5.71%组肉鸡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最低,且与3.04%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3.93%组肉鸡空肠和回肠V/C显著大于5.71%组(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增加饲粮BCAAs水平能够降低肉鸡料重比;适宜水平的BCAAs能够促进肉鸡肠道生长发育;但高水平BCAAs则会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同时导致小肠生长发育减慢。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敌草快和硫辛酸(LA)对育肥猪肠道结构及消化功能的影响,以探究LA对敌草快引起的应激是否有缓解作用。选取24头(70.64±3.61)kg的健康大白阉公猪,按照2×2因子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LA组、敌草快组和LA+敌草快组,每个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29 d。LA添加剂量为800 mg/kg饲粮,饲喂贯穿试验全程,而一次性腹腔滴注敌草快于试验第15天进行,无腹腔滴注敌草快试验猪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于试验第29天对所有试验猪前腔静脉采血后屠宰取样,运用试剂盒检测血浆和肠道氧化损伤标志物的含量以及空肠食糜消化酶的活性,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运用图像分析软件观察肠道形态结构并测定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并计算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闭合蛋白(occludin)和紧密结合蛋白(ZO-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敌草快极显著升高了试验猪血浆和肠道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PCO)和8-羟基鸟苷(8-OHd G)的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1),极显著增大了十二指肠和空肠V/C(P0.01),显著增大了回肠V/C(P0.05),极显著降低了空肠occludin和ZO-1 m RNA相对表达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空肠食糜中淀粉酶、胰蛋白酶以及脂肪酶的活性(P0.01)。2)饲粮中添加LA对试验猪血浆和肠道MDA、PCO和8-OHd G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V/C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空肠occludin和ZO-1 m 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也不显著(P0.05),对空肠食糜中淀粉酶、胰蛋白酶以及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也均不显著(P0.05)。3)在应激状态下,饲粮中添加LA使猪血浆8-OHd G含量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空肠绒毛高度以及回肠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空肠V/C显著降低(P0.05),回肠V/C极显著降低(P0.01),空肠occludin和ZO-1 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食糜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提升(P0.05)。由此可见,敌草快引起了育肥猪强烈的氧化应激,导致了肠道结构的严重损伤并减弱了肠道的消化功能;在敌草快引起的应激状态下,饲粮中添加800 mg/kg LA能够减缓肠道结构的损伤并能一定程度地提高肠道的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元凤  王亚超  何健  敖翔 《养猪》2020,(2):17-20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小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体重为9.56 kg左右的35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120头,按照体重相似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2.5%鱼粉),试验组添加2%植物小肽(替代基础饲粮中2.5%鱼粉)。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植物小肽组仔猪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88%(P<0.05)和2.67%(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2.74%(P<0.05)。与对照组相比,植物小肽组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腺比(V/C)也显著提高(P<0.05)。综合来看,断奶仔猪饲粮中2%植物小肽替代2.5%鱼粉促进了仔猪肠道发育,提高了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天蚕素、合生素对AA肉鸡小肠黏膜形态及免疫细胞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天蚕素、0.3%合生素、0.5%天蚕素+0.3%合生素。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Ⅳ组十二指肠、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升高(P<0.01);Ⅱ组空肠和回肠、Ⅲ组小肠各段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Ⅱ、Ⅲ组小肠各段和Ⅳ组十二指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Ⅱ组空肠绒毛宽度显著降低(P<0.05),Ⅲ组十二指肠和空肠、Ⅳ组空肠和回肠绒毛宽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Ⅱ、Ⅲ组空肠黏膜厚度显著升高(P<0.05),Ⅳ组小肠各段黏膜厚度均极显著升高(P<0.01)。Ⅱ组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Ⅲ组十二指肠、Ⅳ组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极显著升高(P<0.01);Ⅲ组十二指肠、Ⅳ组十二指肠和回肠杯状细胞数量极显著升高(P<0.01);Ⅳ组空肠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天蚕素、合生素单独或联合添加均能改善AA肉鸡小肠黏膜结构,促进小肠黏膜免疫细胞增殖,联合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玉米赤霉烯酮(ZEA)对断奶母仔猪血清酶、代谢产物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28日龄平均体重为(14.01±0.86)kg、健康的三元杂交(杜×长×大)雌性断奶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和1.5 mg/kg ZEA。预试期10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3组血清尿素氮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都显著增大(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提高(P0.05),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降低(P0.05),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都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明显增大且排列疏松无序,小肠腺数量减少,黏膜厚度变薄。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空肠绒毛高度增大,小肠腺数量减少,并且试验2组和试验3组空肠上皮脱落固有层裸露。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回肠绒毛高度增大且黏膜下层内弥散淋巴细胞增多。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ZEA(0.5~1.5 mg/kg)改变了断奶母仔猪的肝脏代谢和肠道的形态结构,进而影响断奶母仔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葛根素对饲喂氧化大豆油饲粮黄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因子包括油脂质量(新鲜大豆油和氧化大豆油)和葛根素添加水平(0、750 mg·kg-1)。选取健康1日龄雌性黄羽肉鸡36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为新鲜大豆油饲粮组、新鲜大豆油+葛根素(750 mg·kg-1)饲粮组、氧化大豆油饲粮组和氧化大豆油+葛根素(750 mg·kg-1)饲粮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在28和56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鸡,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检测小肠形态结构和测定小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及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饲喂氧化大豆油显著降低28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回肠V/C和claudin-1 mRNA表达量以及56日龄肉鸡3个肠段的绒毛高度及V/C (P<0.05),显著升高56日龄3个肠段的隐窝深度(P<0.05)。饲粮中添加葛根素显著提高28日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和V/C、回肠闭合小环蛋白1(ZO-1) mRNA表达量和56日龄肉鸡十二指肠V/C、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及V/C (P<0.05),显著降低3个肠段的隐窝深度(P<0.05)。2)饲喂氧化大豆油显著升高28日龄十二指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空肠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28日龄回肠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饲粮中添加葛根素显著提高28日龄肉鸡十二指肠GSH-Px活性(P<0.05)。饲喂氧化大豆油显著降低56日龄回肠SOD活性和T-AOC (P<0.05),饲粮中添加葛根素显著提高56日龄肉鸡十二指肠SOD和回肠SOD、GSH-Px活性(P<0.05),显著降低56日龄肉鸡空肠GSH含量、SOD活性、T-AOC和回肠T-AOC (P<0.05)。综上所述,饲喂氧化大豆油破坏肠道黏膜形态结构、降低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和抗氧化能力,添加葛根素可提高肉鸡小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改善氧化损伤条件下肠道黏膜形态结构,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而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