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早期数量限饲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以320只1日龄AA+肉用仔鸡为试验动物。设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肉仔鸡。对照组根据AA+商品代肉鸡营养标准配制。各处理肉用仔鸡1~7日龄均为自由采食,8~14日龄对照组、限饲90%组、限饲80%组和限饲70%组分别饲喂自由采食量的100%、90%、80%和70%,15日龄恢复自由采食,以后按常规饲养管理。每周末,以重复为单位全部称重。分别于42、49日龄,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肉用仔鸡禁食12h、称重、屠宰、测定屠体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周,限饲各组肉仔鸡的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3周,限饲9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4周,限饲80%和7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5、6、7周及2~6、2~7周各组在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等都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胴体特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限饲70%~80%,具有改善饲料转化效率、胸肌率、腹脂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胴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宝明  单安山  镡龙 《中国家禽》2006,28(13):16-18
试验研究了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200只8日龄艾维茵肉仔鸡被随机分成4组,每组五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对照组基础饲粮根据NRC营养水平配制,试验组肉仔鸡从8日龄开始喂料量分别为对照组的90%、80%和70%,限饲1周后各组恢复自由采食。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周,限饲各组肉仔鸡的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3周,限饲9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4周,限饲80%和7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5、6、7周及2~7周各组在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都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胴体特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肉仔鸡早期限制饲养对其生产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肉仔鸡早期进行不同方式的限制饲养探讨其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试验一用低、中、高三种营养水平日粮饲喂1—3周龄肉鸡;试验二从肉鸡的8日龄开始分别限饲,采食量1、2周(喂自由采食量的60%)及4周(喂自由采食量的80%)。结果表明肉仔鸡早期喂低营养水平日粮,7周龄体重虽高于对照组水平,但饲料利用率、成活率均显著下降。喂中等营养水平日粮可提高饲料利用率。肉仔鸡早期限制采食量,不能完全补偿生长,特别是限饲2周时间显著影响7周龄体重,且饲料利用率下降。肉仔鸡早期限饲未降低腹脂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生长肥育阶段公、母分群饲养的母猪和去势公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90日龄、体重(40.80±0.10)kg、健康的生长肥育猪256头,按照相同性别随机分成母猪自由采食组、母猪限饲组、去势公猪自由采食组和去势公猪限饲组,母猪限饲组喂料量是母猪自由采食组料量的90%,去势公猪限饲组喂料量是去势公猪自由采食组料量的90%。试验于188日龄时结束,分别于90,125,170,188日龄测定各试验组猪只生产性能、眼肌面积及背膘厚度。试验结束时,各组随机选取10头猪只进行屠宰并测定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结果表明:去势公猪自由采食组的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最高;母猪限饲组体重及平均日增重最低;限饲组料重比均比其相应自由采食组低;去势公猪限饲组生产性能与母猪自由采食组接近。去势公猪自由采食组在各阶段背膘厚度均为最高;母猪限饲组背膘厚度在试验各阶段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去势公猪限饲组在188日龄时眼肌面积显著低于母猪自由采食组和公猪自由采食组(P0.05)。去势公猪自由采集组屠宰率和瘦肉率最低,板油最多,母猪限饲组瘦肉率最高,板油最少。去势公猪自由采食组肉色亮度在屠宰后1 h显著高于去势公猪限饲组(P0.05),接近PSE肉的亮度;母猪限饲组肉色红度最高,去势公猪限饲组大理石纹评分低于母猪和去势公猪自由采食组(P0.05)。说明自由采食的公、母猪增重最好,但料重比及肉质性状差于限饲的公母猪。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肉仔鸡早期进行不同方式的限制饲养探讨其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试验一用低、中,高三种营养水平日粮饲喂1-3周龄肉鸡;试验二从肉鸡的8日龄开始分别限饲,采食量1、2周(喂自由食量的60%)及4周(喂自由采食量为80%),结果表明肉仔鸡早期喂低营养水平日粮,7周龄体重虽高于对照组水平,但饲料利用率,成活率均显著下降。喂中等营养水平日粮可提高饲料利用率,肉仔鸡早期限制食量,不能完全补偿  相似文献   

6.
现代选育技术一方面选育出快速生长和高饲料效率的肉鸡,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肉鸡对腹水综合征等代谢紊乱症的易感性。腹水综合征是肉鸡死亡和肉鸡工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寒冷环境是腹水综合征主要触发因素,而早期限饲能够显著缓解腹水综合征和死亡的发生。然而,早期限饲、寒冷环境温度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对肉鸡生理的相互影响研究很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320只1日龄肉仔公鸡被分为自由采食组和限饲组两个处理组(每个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早期限饲组鸡限饲期为7日龄到14日龄。第21天时每个处理组一半的鸡(4个重复)在寒冷环境中饲养,另外一半鸡(4个重复)仍然在常温环境下饲养。在第7、14、21、28、35、42天后测定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第39和46日龄根据每个重复平均重挑选两只鸡进行屠宰并收集血样;然后计算内脏器官相对重量和右心室/总心室比率。结果显示:与常温组相比,寒冷组28-42日龄肉鸡具有更高的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寒冷组累积的腹水综合症死亡率显著高于常温组(P0.001);寒冷进行限饲组肉鸡与寒冷正常饲喂组的肉鸡的腹水综合征死亡率从8.75%显著降低到1.25%(P0.001);寒冷组肉鸡右心室显著增厚,并且右心室的心脏相对重、血细胞容积和甲状腺浓度显著增高(P0.05),但是进行限饲后,这些参数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在冷应激的情况下,早期限饲显著降低了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活性(P0.05);环境温度和是否限饲对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蛋白没有显著影响(P0.05)。总之,研究结果表明,限饲通过促进内脏器官更好地发育降低腹水综合征的发生,从而更好地帮助缓解肉鸡代谢过快的压力和缓减损伤。  相似文献   

7.
限饲/再营养的饲养策略应用到养猪业,可缩短达到屠宰体重时的年龄和提高最终的日增重(ADG),改善胴体和肌肉水平的蛋白质和脂肪沉积速率,从而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126头杜洛克×(大白×长白)猪(母猪和阉猪,平均体重30 kg),同窝同性别仔猪按体重随机分组,自由采食组(AL)生长期(体重30~70 kg)和肥育期(70~110 kg,n=56)均自由采食。或限饲组按平均日采食量的65%(以体重为基础)在生长期限饲,肥育期自由采食(补偿生长,n=56)。在每个饲喂体系中,15头猪体重达到70 kg时屠宰,41头在110 kg时屠宰。另外,14头猪30 kg时屠宰用来计算组织沉积速率。限饲组在生长期平均日增重比自由采食组显著降低(-35%,P=0.001),但在肥育期比自由采食组显著增加( 13%,P=0.001),主要由于限饲使肥育期(补偿生长)的日采食量(ADFI)和增重:饲料比(G∶F)显著(P=0.001)比自由采食组好。这样,限饲组达到110 kg体重时比自由采食组早19 d。限饲组达到70 kg体重时比自由采食组瘦肉含量高(例如,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的背膘厚分别为11.7 mm,13.5mm,P=0.023),而限饲组达到110 kg体重时比自由采食组背膘厚降低(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的背膘厚分别为20.6mm,21.0 mm,P=0.536)。70 kg体重时,背最长肌(LM)的肌内脂肪含量(IMF)无差异(分别为1.25%,1.49%,P=0.118);但110kg体重时有差异(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分别为2.19%,2.53%,P=0.034)。饲喂体系影响增重的组成成分。从30~70 kg阶段,限饲减少(P=0.001)胴体中的瘦肉和脂肪组织以及肌肉中的蛋白和脂肪含量。从70~110kg阶段,限饲显著增加(P=0.016)胴体中的脂肪组织而不是肌肉组织,但是肌肉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受影响。这样,限饲后的再营养促进皮下脂肪的沉积大于肌内脂肪的沉积。饲喂体系几乎不影响110 kg时的肉质。限饲显著降低(P=0.014)肉的多汁性及相关的肌内脂肪的评分,但不影响肉质其他方面的感官评分。提高肌内脂肪含量和提高猪肉品质或许调整限饲和再营养期的初始和持续期长短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限饲方法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骨骼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80只7日龄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和蛋白质限饲组,每组20只鸡。限饲14d(21日龄)、补偿生长21d(42日龄)后每组分别屠宰8只,取其胸肌、腿肌、腹脂、心脏、肝脏、脾脏、胸腺、法氏囊、骨骼等组织并称重,以及测量骨骼的长度和直径。结果表明:1)限饲后,3个限饲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料量限饲组末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限饲后,料量限饲组肉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蛋白质限饲组和对照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限饲后,蛋白质限饲组肉鸡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胰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对照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胰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4)限饲后,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胫骨重、胫骨长、胫骨直径、股骨重和股骨长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肉鸡的股骨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蛋白质限饲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胫骨重、胫骨长、胫骨直径、股骨重、股骨长和股骨直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3种限饲方法均降低了AA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部分骨骼性状指标,其中料量限饲法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骨骼性状影响最大。经过21d的补偿生长后,3种个限饲组均表现出补偿生长效应,骨骼性状无显著变化,但料量限饲法会降低肉鸡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和末重,建议生产中慎用料量限饲法。  相似文献   

9.
限饲/再营养的饲养策略应用到养猪业,可以缩短达到屠宰体重时的年龄和提高最终的日增重(ADG),改善胴体和肌肉水平的蛋白质和脂肪沉积速率,从而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126头杜洛克×(大白×长白)猪(母猪和阉猪,平均体重30 kg),同窝同性别仔猪按体重随机分组,自由采食组(AL)生长期(体重30~70 kg)和肥育期(70~110 kg,n=56)均自由采食。或限饲组按平均日采食量的65%(以体重为基础)在生长期限饲,肥育期自由采食(补偿生长,n=56)。在每个饲喂体系中,15头猪体重达到70 kg时屠宰,41头在110 kg时屠宰。另外,14头猪30 kg时屠宰用来计算组织沉积速率。限饲组在生长期平均日增重比自由采食组显著降低(-35%,P=0.001),但在肥育期比自由采食组显著增加( 13%,P=0.001),主要由于限饲使肥育期(补偿生长)的日采食量(ADFI)和增重:饲料比(G∶F)显著(P=0.001)比自由采食组好。这样,限饲组达到110kg体重时比自由采食组早19 d。限饲组达到70 kg体重时比自由采食组瘦肉含量高(例如,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的背膘厚分别为11.7 mm,13.5 mm,P=0.023),而限饲组达到110 kg体重时比自由采食组背膘厚降低(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的背膘厚分别为20.6 mm,21.0 mm,P=0.536)。70 kg体重时,背最长肌(LM)的肌内脂肪含量(IMF)无差异(分别为1.25%,1.49%,P=0.118);但110 kg体重时有差异(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分别为2.19%,2.53%,P=0.034)。饲喂体系影响增重的组成成分。从30~70 kg阶段,限饲减少(P=0.001)胴体中的瘦肉和脂肪组织以及肌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从70~110 kg阶段,限饲显著增加(P=0.016)胴体中的脂肪组织而不是肌肉组织,但是肌肉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受影响。这样,限饲后的再营养促进皮下脂肪的沉积大于肌内脂肪的沉积。饲喂体系几乎不影响110 kg时的肉质。限饲显著降低(P=0.014)肉的多汁性及相关的肌内脂肪的评分,但不影响肉质其他方面的感官评分。提高肌内脂肪含量和提高猪肉品质或许调整限饲和再营养期的初始和持续期长短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1限制饲养的内容 限制饲养就是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鸡采取严格的定量饲喂。限饲期的饲喂量比自由采食时少5%-30%。蛋鸡限饲量小于肉鸡,商品代鸡小于种鸡。限制饲养开始的时间,一般是在鸡体脂肪沉积较多的阶段,如蛋鸡在育成期的7-16周龄实施。限制饲养的具体方法有缩短每天给饲时间,减少饲喂量,隔日限饲法和综合限饲法等。综合限饲法一般应用于肉用种鸡较多,采用此法可减少应激。AA肉鸡(拔益加肉鸡)的限食程序是0~6周龄每天喂饲,为自由采食;7-11周龄为隔天饲喂;12-19周龄是喂2天禁食1天;20-24周龄为喂5天禁食2天。由于蛋鸡为获得能量而食,且调节进食能力较好,故采用每天每顿限量饲喂法较多,即将投料量控制在自由采食量的85%。肉用鸡的采食特点是为满足消化道容积而采食,且调节进食量的能力较蛋鸡差,故采用隔日饲喂法。若对肉用仔鸡采用每天限量法,会加剧强、弱鸡争抢饲料,鸡群均挤在投料处或料多处,减少了实际的采食面积,使鸡群体重差距加大,并且仔鸡很快将饲料吃光,为满足生理需要,就可能饮水过量,造成垫料过湿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巴美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选用体重为(23.37±2.04)kg的巴美肉羊母羔18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按照自由采食(自由采食组)、自由采食量的85%(低限饲组)和自由采食量的65%(高限饲组)进行饲喂,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结果表明:试验羊平均日增重随饲喂水平的提高而增加(P0.05);高限饲组的宰前活重和胴体重低于低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P0.05),后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各组耗料增重比和屠宰率差异不显著;各组肌肉pH、滴水损失、熟肉率和肌肉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自由采食组肌内脂肪(IMF)含量高于低限饲组和高限饲组(P0.05);自由采食组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高于低限饲组和高限饲组(P0.05)。由此可见,不同饲喂水平对试验羊耗料增重比、屠宰率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自由采食可显著提高试验羊日增重、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中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评估限饲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384只35d断奶肉兔,根据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处理1组为自由采食组,其他两组分别在43~49d进行限饲,饲喂量分别是50和65g/d。结果 :自由采食组整个试验期采食量最高(P 0.05),而限饲组采食量仅为自由采食组的85%。限饲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自由采食组分别降低了8%和6%(P 0.05)。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随着日龄增加而降低,三组分别降低2%、5%和3%(P 0.05)。限饲组肉兔小肠长度分别较自由采食组提高5%和7%(P 0.05)。在限饲结束时(49d),限饲组较自由采食组大肠长度分别提高30%(P 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近1周的限饲可以使兔的生长性能在第二周得到补偿性改善,这种补偿性生长与限饲提高了小肠、大肠盲肠重量,和肝脏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用400只1日龄AA肉用仔鸡(公母混合雏)探讨日粮中有无鱼粉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高低的影响。试验共设4组。有鱼粉加豆油,有鱼粉加菜籽油,无鱼粉加豆油和无鱼粉加菜籽油。每个处理20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自由采食与饮水,试验在有空调和排风扇设备的室内饲养。试鸡分别在1日龄、14日龄、28日龄和49日龄个体称重并记录采食量。结果表明,采食含有鱼粉(前期5%,后期3%)日粮的肉鸡7周龄体重高于采食无鱼粉的日粮肉鸡(P<0.05),饲料转化效率以鱼粉加豆油组最高,无鱼粉加菜籽油组介于中间。但从经济效益分析,每公斤增重成本以无鱼粉加菜籽油组为最低。据此认为,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无鱼粉肉用仔鸡日粮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通过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抗生素和屎肠球菌,研究其对肉鸡生长性能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平均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鸡,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再分为6个重复。第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第二组为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黄霉素、吉他霉素和金霉素组合;第三组为屎肠球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75×10~9CFU/kg屎肠球菌。试验共进行42 d。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屎肠球菌显著降低了肉鸡1~21日龄平均日采食量(P0.05)和22~42日龄料重比(P0.05),显著增加了21日龄体重(P0.05);抗生素显著降低了肉鸡1~21日龄平均日采食量(P0.05)和22~42日龄料重比(P0.05),显著增加了42日龄体重以及22~42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添加屎肠球菌促进了肉鸡脂类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提高了肉鸡生长性能。屎肠球菌可替代抗生素应用于肉鸡饲料中。  相似文献   

15.
红豆杉对肉鸡生产性能、肉质性状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红豆杉添加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肉质性状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以确定红豆杉在肉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取日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肉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3%红豆杉干粉,试验期67 d。结果表明:饲喂红豆杉前期(1~30 d),3%红豆杉极显著降低了肉鸡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P0.01);但在后期(31~60 d),1%、3%红豆杉显著提高了肉鸡平均日增重与平均日采食量(P0.05);从整个试验期来看,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随红豆杉添加剂量的增加分别呈升高、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随红豆杉添加剂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3%红豆杉显著提高了肉鸡胸肌系水力(P0.05),显著降低了肝脏、胸肌胆固醇含量,提高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红豆杉干粉可促进肉鸡生长,改善肉质性状,降低血清、肝脏及胸肌胆固醇含量。本试验条件下,红豆杉3%添加水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72只29日龄雄性AA肉仔鸡随机分为对照组(自由采食)和试验组(限饲量为自由采食量的50%),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饲养至49日龄,研究后期强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血浆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肉仔鸡49日龄活重、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升高,胸肌率、腹脂率下降,血浆瘦素水平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均呈显著差异(P<0.05);两处理间血浆胰岛素、神经肽Y(NPY)及皮质酮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模拟夏季蛋鸡舍内的循环高温,研究不同温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品质及钙磷代谢的影响。选取28周龄高产海兰褐蛋鸡288只,随机分为21℃适温组(自由采食)、27~30℃循环高温组(自由采食)、29~35℃循环高温组(自由采食)和21℃采食配对组(按前1 d 29~35℃循环高温组的采食量饲喂),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分别饲养于4个人工环境控制舱内,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与21℃适温组相比,27~30℃循环高温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体增重和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蛋壳强度显著降低(P0.05),蛋鸡钙、磷的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钙、磷的吸收量显著降低(P0.05),除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外,鸡蛋品质其他相关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而29~35℃循环高温组除平均日采食量、体增重和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外,产蛋率同样显著降低(P0.05),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破蛋率显著升高(P0.05),蛋鸡钙、磷的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钙、磷吸收量同样显著降低(P0.05),鸡蛋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均显著降低(P0.05)。与21℃采食配对组相比,29~35℃循环高温组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显著提高(P0.05),蛋壳强度显著降低(P0.05),钙、磷的代谢率和吸收量差异不显著(P0.05),鸡蛋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夏季鸡舍内温度在27~30℃波动即可显著降低蛋鸡的体增重、平均蛋重和蛋壳品质;而29~35℃不仅显著降低蛋鸡的体增重、产蛋率、平均蛋重以及蛋壳品质,还显著影响鸡蛋的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高温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的影响可能与降低采食量有关;高温可能直接影响蛋壳的形成,也可能由于降低钙、磷吸收量影响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环境高温与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28~42日龄肉鸡生产性能、氮代谢和氮排放的影响。试验选取576只爱拔益加肉鸡,采用2因子3水平试验设计:因子1为饲养方式,设有23℃恒温自由采食组(23℃ad libtum group,23℃AL组)、23℃恒温配对组(23℃pair-fed group,23℃PF组,其饲粮按照28/32℃日变高温自由采食组采食量供给)、28/32℃日变高温自由采食组(28/32℃ad libtum group,28/32℃AL组,28℃—32℃—28℃日变循环高温);因子2为饲粮CP水平,设21.19%、18.18%、14.90%3个水平,通过补充人工合成必需氨基酸(EAA),使各组饲粮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水平满足肉鸡营养需要,且保持一致。试验分为9组,每个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结果表明:1)相同饲粮CP水平下,28/32℃AL组体重(BW)、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低于23℃AL组(P<0.01),但与23℃PF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23℃AL组相比,28/32℃AL组氮利用率显著降低(P<0.01),单位采食量氮排放量显著增加(P<0.05)。2)补充人工合成EAA,饲粮CP水平从21.19%降低到14.90%,肉鸡的单位体增重氮排放量、单位采食量氮排放量均显著减少(P<0.01),氮利用率、BW、ADG、ADFI均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知,在日变循环高温条件下,肉鸡生产性能、氮利用率显著降低,氮排放量显著增加;补充人工合成EAA,饲粮CP水平降低到14.90%可以减少氮排放量而不影响肉鸡的BW、ADG、ADFI。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数量限饲对肉用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以144只8日龄AA+肉仔鸡为试验动物,设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基础日粮参照NRC(1994)肉仔鸡营养需要配制,限饲组日粮为基础日粮的90%和80%,限饲时间为8~21日龄,常规饲养管理,试验于42日龄结束,结果表明:在第3周,对照组肉仔鸡的体重显著高于90%限饲组13.33%和80%限饲组25.92%(P0.05),对照组肉仔鸡的日增重比90%限饲组高14.91%和80%限饲组高25.2%(P0.05);在42日龄,80%的限饲组体重低于对照组4.97%(P0.05),90%限饲组比对照组低3.31%(P0.05),且90%限饲组的饲料报酬和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同时限饲组对肉鸡的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90%和80%限饲组的屠体重比对照组低5.09%和7.01%(P0.05)。限饲组显著提高了21、28和35日龄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P0.05)(80%限饲组28日龄除外),42日龄差异不明显(P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在21日龄时,90%限饲组低于对照组11.74%(P0.05),28日龄,90%限饲组低于对照组9.17%(P0.05),80%限饲组高于对照组6.38%(P0.05),在35日龄,90%限饲组高于对照组7.92%(P0.05),80%限饲组低于对照组8.77%((P0.05))。限饲组42日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0.
吉他霉素在肉鸡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岳增华 《饲料工业》2005,26(21):34-36
将平均出生体重41g±1.94g的肉雏鸡按饲养试验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2个重复,一组做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吉他霉素;另一组为试验组,日粮中添加吉他霉素100mg/kg。分2个阶段(0~3周龄、4~6周龄)进行肉鸡日粮中添加吉他霉素对提高肉鸡增重和提高饲料效率的试验研究,并观察吉他霉素对预防肉鸡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及提高肉鸡成活率的作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0~3周龄肉鸡日粮中每千克添加100mg吉他霉素,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89.1g,可提高阶段增重14.6%(P<0.05),增重效果显著;在肉鸡4~6周龄内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135.7g,可提高阶段增重9.9%(P<0.05),增重效果显著;全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224.8g,可提高增重11.40%(P<0.05),增重效果显著。在饲料消耗方面,在肉鸡0~3周龄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多采食18.1g,提高采食量2%(P>0.05),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在4~6周龄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多采食46.2g,提高采食量1.5%(P>0.05),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全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只多采食64.3g,提高采食量1.6%,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在饲料报酬方面,吉他霉素可提高肉鸡0~3周龄饲料转化率12.1%;提高肉鸡4~6周龄饲料转化率8.4%;全期提高饲料转化率9.7%。这说明吉他霉素有明显的促进肉鸡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同时,吉他霉素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呼吸道和肠道疾病,提高鸡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