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山羊水肿梭菌病,也叫羊黑疫,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它由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山羊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毒血症,以肝实质发生坏死性病灶为其主要特征,常与肝片吸虫混合感染。本文将一例山羊水肿梭菌和肝片吸虫混合感染病例的发病情况、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做个诊治报告,供广大临床兽医工作者和养羊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确诊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二大队环青海湖地区放牧的2 106只绵羊,发生急性死亡原因为肝片吸虫和B型诺维氏梭菌混合感染.同时采取了防治措施,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如何制止肝片吸虫和B型诺维氏梭菌(羊黑疫)混合感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择6只健康白山羊(经粪便学检查和Dot-ELISA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随机分成Ⅰ、Ⅱ、Ⅲ组,其中Ⅰ、Ⅱ组山羊每只分别1次口服接种200、500个肝片吸虫囊蚴,Ⅲ组作为不感染对照组,每周颈静脉采血1次,连续11周,检测肝片吸虫感染后山羊血清中IL-2、TNF-α水平的变化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结果表明,山羊试验感染肝片吸虫后,Ⅰ组山羊血清IL-2水平在感染后有所下降,而Ⅱ组山羊血清IL-2水平在感染后有所升高;感染不同剂量肝片吸虫的山羊血清TNF-α水平和淋巴细胞IL-2分泌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感染后第1周淋巴细胞就有反应,并且对非特异性刺激原和特异性刺激原的应答都有显著升高。这一结果提示,TNF-α可能参与肝片吸虫对肝的损伤过程,肝片吸虫感染剂量对宿主的IL-2含量影响较大,同时IL-2在宿主防御免疫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福建省山羊蠕虫病的流行情况,对来自福建省各地送检的308只山羊所检出的蠕虫按照不同日龄、不同月份以及不同饲养模式进行分类统计。6月龄内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6~12月龄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和食道口线虫;12~18月龄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和食道口线虫;18月龄以上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同盘吸虫、肝片吸虫、食道口线虫和阔盘吸虫。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下半年感染率略高于上半年。舍内饲养的山羊蠕虫感染率较低;山上放牧的山羊易感染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阔盘吸虫;在荒田或河边放牧的山羊易感染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同盘吸虫。羊群在不同阶段、不同季节、不同饲养模式条件下,蠕虫的感染情况有所不同。调查结果为福建省山羊蠕虫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了解动物感染肝片吸虫后免疫细胞和内分泌活动的变化,将6只健康山羊均分为感染Ⅰ、Ⅱ组及对照组。Ⅰ、Ⅱ组分别一次性口服感染肝片吸虫囊蚴200、500个/只,试验期17周,每周定时采血,测定血浆T、B淋巴细胞比例、皮质醇、胰岛素、甲状腺激素(T3、T4)等。结果表明,Ⅰ、Ⅱ组山羊T淋巴细胞(%)分别从感染后4、6周开始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直至17周;而淋巴细胞(%)变化与之相反。Ⅰ、Ⅱ组山羊血浆皮质醇变化较大,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T3、T4水平从第4周开始逐渐低于对照组,且在极低的水平上变动;Ⅰ、Ⅱ组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相近。揭示山羊急性感染肝片吸虫后,内分泌活动紊乱,体内细胞免疫反应抑制,而体液免疫反应增加,表现出山羊对肝片吸虫感染的耐受力和抵抗力较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病史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解及实验室检查,确诊攀枝花某专业养羊户饲养的山羊为胰阔盘吸虫和肝片吸虫混合感染。确诊病情后及时开展药物治疗及预防,有效地控制了羊群病情。  相似文献   

7.
选用5只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山羊研究Closantel缓释剂对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实验用山羊每只一次性口服肝片吸虫囊蚴150个,感染后第15周随机将山羊分成对照组(n=2)和驱虫组(n=3),驱虫组每羊口服两颗Closantel缓释剂,每周定时采集颈静脉血液,检测血清抗氧化酶的变化,观察服用Closantel缓释剂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药后山羊血清中GSH-Px、CA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变化不显著,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则下降,提示Closantel的缓释剂型对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山羊机体的抗氧化产生了影响,对机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俗称"烂肺病",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山羊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临床上以高热、咳嗽以及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为典型特征。而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常引起羊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牛、山羊、绵羊、马、骆驼等易感染。笔者于2012年9月接诊一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与肝片吸虫病混合感染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肝片吸虫致山羊肝脏病变的发病机理,本文对112例肝片吸虫感染的浏阳黑山羊肝脏的自然病例进行了眼观及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肝片吸虫致肝脏的病变可分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出血性肝炎,化脓性肝炎,慢性间质性肝炎和肝硬变5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牛羊东毕血吸虫病是由东毕血吸虫引起的牛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引起牛羊贫血、消瘦、水肿及母畜不孕或流产,甚至因恶病质大批死亡.牛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牛羊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并伴有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的一种寄生虫病.牛羊东毕血吸虫病很少发生,牛羊肝片吸虫病常有发生,两种混合感染、合并暴发颇为少见.吉林省前郭县曾于1986、1998年因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草原过水严重,草原地区大面积暴发牛羊东毕血吸虫及肝片吸虫混合感染,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尤其是夏季多雨季节、草原过水严重时做好防治牛羊东毕血吸虫及肝片吸虫混合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肝片吸虫主要寄生于牛和羊的肝胆管和胆囊内,也能感染猪、犬、猫等家畜,人也偶尔被感染,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江苏省泰州地区的牛羊中有散发性病例。引进的波尔山羊最易感染,笔者曾经收治过几例波尔山羊吸虫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概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给山羊分别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囊蚴200、500个/只,感染后每周颈静脉采血1次,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抗体动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山羊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后,血液中RBC、Hb明显下降;WBC和嗜酸性粒细胞数显著增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从第2周开始上升,第8周和第9周达到峰值;γ-谷氨酰转肽酶(GGT)于感染后第7周和第8周开始升高,第10周和第11周达高峰;以ELISA检测抗体表明,2个试验组山羊感染后血清中IgG分别在第9周和第6周达峰值,随后均稍有下降,一直呈波动趋势,但在整个试验期内,一直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分析认为,山羊感染肝片吸虫后表现的贫血是正细胞正色素型,伴有低白蛋白性,肝脏损伤明显,体液免疫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13.
实验选择9只健康、6-10月龄雄性白山羊,经粪便学检查和Dot-ELISA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随机分成感染组(n=5)和对照组(n=4),试验组每只1次口服接种150个肝片吸虫囊蚴,每周定时从颈静脉采集感染前(0周)和感染后15周血液1次分离血清。测定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肝片吸虫感染后血清中GSH-Px活性除第8周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各周无显著差异;在整个实验期间,试验组山羊血清中SOD活性在1-5周呈波动状,以后两组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试验组山羊血清CAT活性在感染后第3周显著低于对照组,第6-15周时,试验组始终高于对照组,但各周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组山羊血清中MDA含量在整个实验期间始终呈波动状,而在第8、9周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周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感染后试验组血清中NO开始下降,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至第3-6周时试验组显著高于或低于对照组,第6-15周,试验组一直高于对照组,并在第7、10周时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提示山羊感染肝片吸虫后,机体发生多种功能的改变,机体的自由基产生与清除处于相互对抗之中,机体的自由基代谢参与了肝片吸虫病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选用 6只健康雄性山羊 ,经粪便检查和 Dot- ELISA检测确认为无肝片吸虫感染。随机分成感染 组、感染 组和对照组 ( 组 ) ,每组 2只。 、 组山羊分别一次口服接种 2 0 0和 50 0个囊蚴 ,实验连续 1 7周。每周定时由颈静脉采血样 ,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物水平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山羊从感染后第 5周开始 TNF- α和 PGE2 逐渐上升 ,高于或极明显高于对照组直至 1 7周。山羊感染后第 3周 组 TXB2 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后呈波动性上升趋势直至第 1 7周的最大值 ,感染 组没有类似 组的表现 ,与对照组相近。在整个实验期里 ,感染组山羊血浆 6- keto- PG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显著。检验感染组的 TNF-α与几种花生四烯酸代谢物水平间的相关性发现 :感染 和 组的 TNF- α均与 PGE2 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山羊急性感染肝片吸虫后 ,体内 TNF- α和一些花生四烯酸代谢物明显参与了山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表现出山羊对肝片吸虫感染的耐受力和抵抗力较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自然杀伤 (NK)活性是在细胞水平反映机体天然免疫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实验以SP2 / 0细胞为靶细胞 (即效应细胞 ) ,采用乳酸脱氢酶(LDH)短程释放法测定人工感染肝片吸虫的水牛和山羊的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的NK活性动态变化。从测定结果的相对值来看 ,发现山羊在感染肝片吸虫后NK活性有 2次高峰 ,推测与虫体的发育或感染山羊的免疫状态有关 ;2个感染组 (Ⅰ ,2 0 0个囊蚴 /只 ;Ⅱ ,50 0个囊蚴 /只 )的变化趋势表明 ,感染量与NK活性无相关关系。感染水牛的NK值仅略高于对照组 ,无明显的高峰。而绝对值结果又反映出不同动物的NK活性有差异 ,水牛的NK活性比山羊高 ,说明水牛对肝片吸虫的天然免疫力比山羊强  相似文献   

16.
1发病原因1.1生物因素包括细菌和寄生虫。如大肠杆菌、林氏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腐败梭菌、水肿梭菌等;寄生虫有吸虫(如肝片吸虫、双腔吸虫等)和羊胃肠道线虫、绦虫等。这是当前引起羊流行性下颌水肿的最主要原因。1.2饲养管理饲养管理不当,日粮营养不平衡,营养元素缺乏,如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等,从而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此外,羊体创伤、圈舍消毒不合格、感光过敏等也是发病诱因。2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7.
肝片吸虫寄生于绵羊、山羊胆管中,不仅使家畜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感染严重时还可造成家畜大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玛沁县绵羊肝片吸虫病的感染情况,笔者于2011年7月~10月在定点屠宰场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羊黑疫又被称为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B型诺维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毒血症,特征为羊体内肝脏坏死。病死羊其皮下血管充血,从而导致表皮发黑,故而称为黑疫。该病主要在春、夏季节发生于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潮湿地区,呈地方流行性,绵羊和山羊均能感染该病。发病羊多为营养良好的肥胖羊只,1岁以上羊只感染发病,以2~4岁的绵羊最易感染。山羊也可感染发病,羔羊和1岁羊通常不感染。1病原学(1)本病的病原体为诺维梭菌,该菌种分为A、B、  相似文献   

19.
羊黑疫预防     
正1病原引起羊黑疫的B型诺维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其严格厌氧,可形成芽孢,不产生荚膜,周身鞭毛,能运动。2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低洼、潮湿地区,以春、夏季多发,发病常与肝片吸虫感染相关。病菌能引起1岁以上的绵羊发病,以2~4岁、营养良好的绵羊多发,山羊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20.
张蕾 《动物保健》2006,(10):24-26
一、片形吸虫病 片形吸虫病是波尔山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由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所致。该病分布于全世界.我国遍布各地。主要危害羊、牛.人也可感染。感染山羊呈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贫血.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幼畜可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