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棘球蚴(包虫)病及其在青海省的流行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青海省包虫病流行概况、流行特点和对人、畜的危害及所造成的损失,提出了限制养犬,对终末宿主进行成虫期前化学驱虫的单项灭绝病原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制备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排泄分泌(ES)抗原,应用酶联兔疫吸附试验(ELISA)首次对六钩蚴ES抗原的反庆原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5μg/ml包被反应板分别与已知阳性,阴性血清;人工感染血清;免疫血清;疫区屠宰绵羊血清;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以及边虫感染的绵羊添反应,结果表明六钩蚴ES抗原具有较好的反庆原性。SephadexG-200层析以抗原有一定的纯化作用。纯化六钩蚴ES抗原可  相似文献   

3.
海晏县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治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1年9一11月在海晏县进行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绵羊2230只,感染率平均87.04%,剖检牦牛1040头,感染率平均80.58%,剖检犬11条,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63.64%,确认海晏县是犬棘球绦虫感染和家畜棘球蚴病的高发区。并于1991年11月至1993年11月在全县境内进行了棘球蚴病综合防治。采取“犬犬投药,月月驱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下降到零,2岁羊棘球蚴感染率由防治前的56.93%下降到21.62%,1岁羔羊由防治前的47.50%下降到13.28%,两年来的综合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贵南县包虫(棘球蚴)病基线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全面掌握贵南地区包虫(棘球蚴)病流行程度,制定防治对策,2004年5~10月对本地区人、犬、牛、羊的包虫病感染情况作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人包虫病患病率0.79‰,犬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为28.33%,牛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58%,羊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43.73%,表明贵南县为棘球蚴病高发区,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控制包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引言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细粒棘球绦虫的不同虫株在形态学.发育史.对中间宿主的感染性、抗原组成.免疫诊断和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均具有其独特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本国境内的棘球绦虫形态学作了详细的报道.然而,我国目前对该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诊断和化疗方面。而对本病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青海省对棘球蚴病流行危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推广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7.
棘球蚴细胞系(株)的培育及其在免疫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外科方法从临床确诊的细粒棘球棘球病人肝脏取出包囊、以生发层为培养材料,采用RMPMI1640、199、改良伊格水解乳蛋白培养基,用胶原蛋白包被和不包被两种培养瓶,对细粒棘球蚴生发层细胞进行和初培养,并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以胶原蛋白作支撑条件,应用改良伊格水解乳蛋白培养基培养生发层细胞的效果优于其他,并已传7代,原代培养时间需要28-45d才能传代,3代以内细胞为多形态性。  相似文献   

8.
藏羊原发性细粒棘球蚴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到棘球蚴角质层呈明暗相间的层状结构;生发层皮层区见较多微毛和小泡;皮层细胞胞浆中含大量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肌丝及核等细胞器,并见到皮层细胞内侧缘的椭圆形电子致密小体。运用扫描电镜对角质层横断面、生发层内表面及原头蚴进行了观察,对其形态学特点及意义进行了描述及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探明新疆塔城地区绵羊细粒棘球蚴流行株基因型,根据GenBank公布的12S rRNA基因和CO1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58个绵羊细粒棘球蚴包囊进行PCR检测,再通过CO1特异性引物对检测阳性病料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基因分型。通过12SrRNA基因检测发现58份样品均为阳性;对所测得的58条CO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新疆塔城地区绵羊细粒棘球蚴流行株基因型均为G1型,且CO1基因序列存在多态性,为塔城地区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诊断家畜细粒棘球蚴病方法,提取绵羊细粒棘球蚴包囊新鲜囊液,盐析囊液抗原,点样于硝酸纤维膜,以胶体金-驴抗羊IgG和胶体金-兔抗鼠IgG为检测标记物,采用垂直流渗滤装置检测绵羊与人工感染细粒棘球蚴小鼠血清和全血特异性抗体。患病绵羊阳性血清及全血检出率在90.91%~94.4%,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血清及全血检出率均为100%;细粒棘球蚴阴性羊血清和全血假阳性率为4.00%~4.59%;与脑多头蚴病血清交叉反应率为28.57%(2/7)。研究结果表明细粒棘球蚴全血金标渗滤法(DIGFA)可应用于绵羊棘球蚴病的诊断与检疫。  相似文献   

12.
按照多房棘球绦虫幼虫-泡球蚴培养的培养基(RPMI-1640、M199和MEM)分为3组:Ⅰ组为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Ⅱ组为含10%胎牛血清的MEM;HI组为含10%胎牛血清的M199。将泡球蚴在3种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观察其存活、生长以及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培养9d的泡球蚴的成活率分别为:Ⅰ组90.10%、Ⅱ组50.25%、Ⅲ组22.03%;成囊率分别为:Ⅰ组57.12%、Ⅱ组63.15%、Ⅲ组48.17%;头节外翻率分别为:Ⅰ组98.28%、Ⅱ组88.65%、Ⅲ组75.50%。可见,大多数虫体在早期向囊发育,一部分虫体头节外翻,并伴有规律的伸缩运动,但随时间的延长虫体运动减缓,又向囊蚴发育。通过对多房棘球绦虫泡球蚴的体外培养,初步表明合有10%小牛血清的细胞培养基RPMI-1640较适合泡球蚴的生长发育,为研究寄生虫发育提供了最基本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检验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方法。用细粒棘球绦虫(简称,Eg)成虫抗原分别免疫兔和绵羊,收集高免血清,纯化的高免抗体。依据抗体夹心ELISA工作原理,以兔抗体包被,检测感染Eg、不同犬带科绦虫的实验犬和空白犬粪样,绵羊抗体扑捉抗原,HRP标记兔抗绵羊IgG(1∶8 000)催化显色,用酶标仪测定OD 405nm吸光度,用以确定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敏感性为82.69%(43/52),特异性为85.88%(140/163);粪抗原在感染细粒棘球绦虫16d后可检出,最低抗原浓度为9.7ng/mL即犬感染5条成虫时可检测出阳性。该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进一步研制检测细粒棘球绦虫虫体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夏季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富锦市,总面积2200hm^2。笔者于2012年6月1-15日对湿地公园夏季鸟类资源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划分7个生境42个监测点,共统计到夏季鸟类15目31科61种5611只,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34.46%;记录到夏候鸟53种,留鸟8种,包括水鸟36种5355只。通过对各生境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分析认为:多样性指数顺序为林地(3.188148)〉芦苇湿地(3.003125)〉水域(2.589831)〉农田(2.659385)〉苔草/小叶章湿地(2.557098)〉香蒲湿地(2.431518)〉草甸(2.354839)。均匀性指数排序为林地(o.750519)〉农田(0.741817)〉水域(n647458)〉香蒲湿地(0.607879)〉草甸(0.602740)〉苔草/小叶章湿地(0.601964)〉芦苇(0.600625)。物种丰富度排序为农田(0.196721)〉林地(0.112426)〉草甸(0.075000)〉苔草/小叶章湿地(0.039337)〉香蒲湿地(0.031558)〉芦苇湿地(0.020579)〉水域(0.006070)。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的不足,因此分子水平的分类为棘球属绦虫种、株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文章介绍了线粒体基因(cox1、nad1、cob等)、核糖体基因应用于棘球绦虫分子分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反距离加权(IDW)、普通克里格(OK)、样条函数(Spline)、协同克里格(CK)、径向基函数法(RBF)、全局多项式法(GP)、局部多项式法(LP)和"多元回归+残差分析法"(AMMRR)以及改进的AMMRR法(I-AMMRR)9种插值方法,以甘肃省及邻近区域113个气象站点1961~2004的年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选取其中90个站点做插值站点,23个站点做检验站点,结果表明:9种插值法得到的空间分布图均能反映出甘肃省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I-AMMRR相关系数最高,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均最小,为最优插值方法。由I-AMMRR模拟的甘肃省降水的空间分布图可知,降水量高值区位于陇南地区东南部的徽县和康县,降水量在700mm以上,低值区位于敦煌市、安西县、肃北蒙古自治县,降水量小于50mm。  相似文献   

17.
在成功筛选出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效果较好的中药组方P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21日龄雏鸭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IFN-γ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该组方对鸭只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P1组(预防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y组(阳性对照组)与K组(健康对照组)(P〈0.05;P〈0.01),P2组(治疗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极显著高于K组(P〈0.01);P1组极显著提高鸭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1);P2组显著提高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5);P1组、P2组IL-6 mRNA的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P〈0.1)。说明组方P能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分泌IFN-γ及IL-6,提高机体抗病力和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试验的目的是在卢德勋2001年提出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2001)的基础上筛选一些新指标在奶牛粗饲料中建立新一代分级指数(gradingindex2008,GI2008),并用GI2008、GI2001和饲料相对值(RFV)对4种粗饲料品质进行分级比较。根据公式分别计算4种粗饲料的GI2008、GI2001和RFV值。结果表明,4种粗饲料(苜蓿干草、玉米青贮饲料、羊草、玉米秸秆)的GI2008值分别为145.50、108.44、20.10和12.09MJ/d;GI2001值分别为32.11、19.70、9.39和3.98MJ/d;RFV值分别为109.20、100.12、91.55和69.93MJ/d。三者对粗饲料品质划分次序一致。GI2008和GI2001对粗饲料品质分级均优于RFV,二者比较,GI2008与GI2001均能科学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评定,GI2001值(X,MJ)与GI2008值(Y,MJ)存在如下回归关系:Y=5.1669X-12.683(R2=0.9463,P〈0.0001,n=4)。结果提示,在实际应用中,GI2001指标简便易行,而GI2008主要用于研究目的,科学性比较强。在今后的研究中使用GI2008能更准确而科学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分级划分。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木薯渣(CR)不同补饲方式对西本杂牛增重的组合效应,选用平均体重155.8kg的西本杂公牛12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处理Ⅰ为仅喂混合粗饲料(75%稻草+25%苜蓿)但不补饲CR的对照组,处理Ⅱ、处理Ш与处理Ⅳ为在饲喂混合粗饲料基础上以不同方式按每千克代谢体重30g给每头西本杂牛补给CR的试验组。处理Ⅱ在给牛投给混合粗饲料前3h一次性补饲CR,处理Ш在投给混合粗饲料后2h一次性补饲CR,处理Ⅳ将处理Ш的CR分3次等量补饲。试验结果为:平均日采食混合粗饲料量(ADRI)自高到低的排序为处理Ⅳ(3425.2)处理Ⅲ(3247.5)处理Ⅱ(3020.6)处理Ⅰ(2974.7),括弧中的数字为ADRI,单位为g/d。西本杂牛稻草与苜蓿干草混合粗饲料补饲木薯渣(CR)的替代率(SR)均为负值,表明补饲CR可以提高混合粗饲料(75%稻草+25%苜蓿)的采食量,在采食量上表现为正组合效应,但SR不能定量地描述这种组合效应。各组平均日增重(ADG)自高到低的排序与ADRI相同,但处理Ⅳ(344)与处理Ⅲ(326)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组间差异显著(P0.05),括弧中的数字为ADG,单位为g/d。每千克增重所消耗日粮干物质量自高到低的排序为处理Ⅱ(16.63)处理Ⅰ(14.03)处理Ⅲ(14.01)处理Ⅳ(13.79),处理Ⅱ显著高于另3个处理,其余3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处理Ⅳ的日粮干物质转化效率最好,其次为处理Ⅲ,最差为处理Ⅱ。本研究表明,CR作为能量添补饲料,用于西本杂牛补饲时,可以通过改变补饲方式与增加饲喂次数这样的饲养措施来激发饲料间的正组合效应,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