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定时输精程序(Ovsynch/TAI)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姚国良 《中国奶牛》2008,(12):33-35
应用生源结合诱情素的定时输精程序。对不发情、卵巢静止的奶牛以及产后60~75天发情正常的奶牛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发情奶牛应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情期受胎率为74%,而正常配种的情期受胎率为49.8%.提高24.2个百分点;对卵巢静止的奶牛应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有效率为97.2%,情期受胎率为64%:对产后60-75天发情正常的奶牛应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情期受胎率为68.6%,按正常方式配种的奶牛情期受胎率为45.6%,情期受胎率提高23个百分点。结论:定时输精程序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具有明显效果.适合国内饲养条件下任何奶牛场使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建立高效的经产母猪定时输精(timed artificial insemination,TAI)技术,研究了定时输精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断奶-分娩间隔、不同胎次母猪产仔性能及断奶后7 d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309头2~8胎次二元(长×大)经产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母猪进行常规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试验组母猪进行断奶后24 h注射PMSG 1 000 IU,间隔72 h注射GnRH 100 μg,在注射GnRH后24和40 h各输精1次的定时输精技术。通过统计两组母猪的断奶1周内发情率、受胎率、分娩率、窝均产仔数等,判断定时输精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断奶时间和分娩时间的统计,检测定时输精对经产母猪断奶-分娩间隔的影响;用放射免疫(RIA)方法检测2~4胎次母猪断奶1周内血清E2、LH、FSH和P4的含量,研究定时输精对母猪生殖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母猪发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受胎率、分娩率差异不显著(P>0.05),窝均产仔数、窝均合格仔数和繁殖效率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定时输精显著缩短了母猪的断奶-分娩间隔(P<0.05)。在胎次方面,3~4胎母猪使用定时输精的效果较好,其发情率、受胎率和分娩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殖激素方面,试验组E2水平在注射PMSG后迅速上升,且在定时输精处理后66~96 h内持续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4水平在断奶后至配种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配种后快速升高,并高于对照组;LH和FSH的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综上,定时输精可有效提高经产母猪的断奶发情率,并减少其非生产天数,可显著提高3~4胎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3.
母猪定时输精基本理论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主要根据母猪的生殖生理阐述了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定时输精的基本理论,以及定时输精对母猪的利用率、分娩率和产仔数的影响,利用定时输精实现猪场的批次化生产等方面进行应用效果的评价,同时对定时输精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猪场采用定时输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择产后25~35 d的健康荷斯坦牛,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RH-A3)和前列腺素(PGF2α)2种生殖激素,利用不同方案对参试牛进行定时输精处理,研究奶牛定时输精的技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案一为Ovsync程序处理(LHRH-A_3+PGF_(2α)+LHRH-A_3),方案二为Ovsync程序改进方案(2次PGF_(2α)处理)。结果表明: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受胎率分别为21.21%和46.67%,方案二显著高于方案一(P0.05)。方案二于最后一次注射药物之后的18.1~19.0 h和19.1~20.0 h进行定时输精,其受胎率分别为44.44%和50.00%,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输精时采用B超检测卵泡直径,发现卵泡直径为≤14.7 mm、14.8~20.0 mm和20.1~25.2 mm时的受胎率分别为0.00%、75.00%和38.46%,卵泡直径为14.8~20.0 mm组的受胎率显著高于卵泡直径≤14.7 mm组(P0.05);不同季节开展定时输精技术的受胎率,春季、夏季、秋季与冬季分别为30.21%、15.56%、40.00%和40.74%,秋季与冬季显著高于夏季(P0.05);高产奶牛与低产奶牛开展定时输精技术,其受胎率分别为55.56%和33.33%,高产与低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改进后的Ovsync程序比Ovsync程序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定时输精技术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浙江某猪场精准定时输精(FTAI)和常规人工授精(AI)的分娩纯种大约克夏母猪的产仔性能,并分析了不同授精技术下母猪胎次对产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准定时输精能够降低不同胎次母猪产仔性能之间的差异,具有改善母猪"二胎综合征"的作用,具有促进2~6胎纯种大约克夏母猪的产仔性能的作用,而如何降低死胎数和弱仔数是定时输精技术亟待研究和改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对产后难配泌乳奶牛繁殖效率的影响。选择88头健康、膘情适中、产后不发情或久配不孕(难配)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按照Ovsynch、CIDR+Ovsynch或CIDR+PG+Gn RH程序进行激素处理和定时人工授精,CIDR+Ovsynch或CIDR+PG+Gn RH试验组分别在埋栓、撤栓、第二次注射Gn RH和定时输精时采集10头奶牛血样,测定血清中孕酮(P4)和雌激素(E2)含量。结果表明:3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都可以使一定数量的难配泌乳奶牛配种妊娠,且3种程序对产后难配泌乳奶牛人工授精后的不返情率无显著影响(P0.05);CIDR+Ovsynch试验组泌乳奶牛人工授精后的情期受胎率(46.7%)高于Ovsynch组(28.6%)和CIDR+PG+Gn RH组(26.7%),但差异不显著(P=0.08,P=0.06);CIDR+Ovsynch或CIDR+PG+Gn RH程序处理过程中,泌乳奶牛血清中P4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E2含量的变化趋势因程序开始处理时奶牛所处的发情周期阶段不同而不同,但两种程序配种妊娠奶牛定时输精时血清中E2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配种未妊娠奶牛(P0.01)。因此,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用于产后难配泌乳奶牛的配种处理。  相似文献   

7.
猪定时输精技术主要分为简式定时输精和精准定时输精。采用定时输精技术可达到生猪生产批次化的目标,该技术是现代规模化养殖企业实现"全进全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猪定时输精技术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定时输精的技术原理,简要比较了几种生殖激素的使用和输精方案的实施,为猪定时输精技术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索定时输精技术在舍饲肉牛繁殖上的应用效果,探索建立一套符合云南楚雄地区舍饲肉牛养殖场使用的定时输精程序。【方法】本试验采用ovsynch程序对于2个肉牛养殖场的21头经产健康母牛进行定时输精试验,并设对照组。经统计分析:试验组母牛第一情期受胎率71.4%,对照组母牛第一情期受胎率64.5%。【结论】试验组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较对照组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数据经卡方(x2)分析,差异显著。该技术可以在楚雄地区舍饲肉牛养殖场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氯前列烯醇进行水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是提高水牛繁殖力的有效措施。我们于1988年开始水牛同期发情的研究,主要采用15甲基PGF_2ā和进口的利特时(Lu-tyse)进行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因这两种激素价格较贵,于1991年采用以成本较低的氯前列烯醇为主,配合PMSG、FSH、HOG等不同配伍对水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1992年继续进行配伍组合配方的探讨。现将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定时输精技术在关中奶山羊繁殖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陕西地区奶山羊规模养殖场的经产母羊先进行疾病检测,合格后开展定时输精试验。2020年7—9月,根据羊场存栏实际情况以及生产安排,将407只1胎羊分为4个批次开展试验,2021年7—9月,对同一批羊(2胎羊)以及新加入的1胎羊按照胎次分为4个批次开展试验,统计各个批次的受孕率。[结果] 2020年,奶山羊应用定时输精技术平均受孕率为79.1%,剔除第一批羊的影响(部分可能存在生理缺陷),平均受孕率为83.4%;2021年,奶山羊应用定时输精技术平均受孕率为84.6%,且2胎羊的受孕率略高于1胎羊。[结论]在繁殖季节,奶山羊应用定时输精技术可获得理想的受孕率;提高优质种公羊的利用率,有利于良种群体的扩繁;可避免生殖器官疾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正对空怀和妊娠母猪、公猪及生长肥育猪(后期)进行限量饲养效果较好,但应注意定时、定量、定质。定时是指固定每天的饲喂时间,一般仔猪日饲喂4~6次,泌乳母猪3~4次,其他猪2~3次。定食是指固定每天、每次饲料的饲喂量,给量应稳定,不能时多时少、忽多忽少。  相似文献   

12.
1 定时定量饲喂 定时饲喂是为使犊牛能建立良好的饮食条件反射。饲喂要固定次数和时间,以提高犊牛的食欲和消化力。2周龄以前少喂勤添,日喂乳4次;3-5周龄日喂3次;6周龄后日喂2次。饮食不规律,会导致犊牛消化液分泌及胃肠功能紊乱,易引发各种疾病,会影响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李智  刘彦  白佳桦  许光勇 《猪业科学》2021,38(6):110-113
文章主要探讨批次化生产与定时输精技术对母猪利用及淘汰的关系。结果显示,2019-2020年该场母猪淘汰率为36.63%,而0-2胎占全部淘汰母猪比例的65.76%。结果表明,批次化生产和定时输精确实有利于生物安全防控,提高工作效率,但储备大量后备猪是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一)饲喂三定 1.定时。定时饲喂是为犊牛建立良好的饮食条件反射。饲喂要固定次数和时间,以提高犊牛的食欲和消化力。前2周要少喂勤添,日喂乳4次,3~5周时日喂3次,6周后可日喂2次。饮食不规律,会导致犊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功能紊乱,易引发各种疾病,会影响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动物保健》2002,(1):43-43
喂食 幼兔每日喂食约2~4次,定时定量,以腹部不凸出及不凹陷为原则.  相似文献   

16.
定时输精技术是母猪繁殖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在规模养猪企业被逐渐推广应用,在促进养猪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批次化转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文章主要从定时输精程序以及该程序涉及的激素两方面分析影响母猪定时输精效果的因素,以期为母猪定时输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烯丙孕素及定时输精对丹系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以100头丹系后备母猪和200头丹系经产母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时输精和常规输精为主要配种方式,分析比较了烯丙孕素及定时输精对丹系母猪的配种、受胎和产仔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烯丙孕素及定时输精技术的使用,对丹系母猪繁殖性能无不良影响,且在后备母猪窝均总仔数上呈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定时输精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丹系母猪繁殖性能,增加猪场经济效益,以定时输精和分娩同步化为基础的批次化生产管理具有可推广之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绵羊人工授精效率,减少绵羊配种过程中试情环节及抓羊的劳动强度。试验将100只绵羊分为2组,采用氯前列烯醇一次注射法和阴道栓+PMS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处理结束后48 h第1次定时输精,间隔约12 h第2次输精。结果表明:受胎率分别为62.50%和68.33%,说明秋季采用氯前列烯醇和阴道栓+PMSG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方法可以在规模化养羊企业(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定时输精技术对肉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试验选择了152头西杂牛,根据直肠检查结果将牛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试验1~4组分别采用GPG、GPH、GPA、APA4种方法进行定时输精。结果表明:应用GPA法定时输精受胎率最高,经济成本最低,其中经产牛的受胎率比青年牛高,达显著性差异,处于卵巢静止期的母牛比黄体期和卵泡期的定时输精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索对仔猪床进行加温处理以及采用定时饲喂的方式的对早期断奶仔猪不同肠段黏膜形态和肠道发育的影响,从而为确定断奶仔猪适宜的饲养温度和科学的饲喂方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选用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240头,随机分到4个处理组:1):28~30℃的仔猪床加温处理组;2)23~25℃的低温对照组(炉火暖气管道舍内加热);加温处理组和低温对照组中又根据不同的饲喂模式分为每天6次定时饲喂组和自由采食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经过14 d的试验之后,在每圈仔猪中随机抽取1头,屠宰后取样检测小肠黏膜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肠壁厚度。结果表明:加温饲养组(28~30℃)的仔猪空肠中段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低温对照组(23~25℃)(P<0.05)。加温饲养组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和空肠中段的肠壁厚度显著低于低温对照组(P<0.05)。定时饲喂饲养的仔猪空肠后段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自由采食饲养的仔猪(P<0.05)。定时饲喂组仔猪空肠中段的肠壁厚度和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2因子的互作效应表明:加温定时饲喂组饲养的仔猪空肠后段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低温自由采食组饲养的仔猪空肠后段的绒毛高度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加温定时饲喂组的仔猪空肠中段的肠壁厚度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由结果可知,28~30℃的加温饲养组以及定时饲喂的饲喂模式有利于仔猪的肠道黏膜形态的改善,有益于肠道的发育和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