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开展凉山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情况试验,为指导凉山地区奶牛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提高抗生素的防治效果提供理论指导。通过采样、增菌培养、细菌鉴定、药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结果发现193 份患有乳房炎的乳样中有134 份分离出12 种病原菌,其中65 份检出两种及以上菌,占检出数的48.50%﹔共分离出234 株不重复菌株。分离率居前五位为:葡萄球菌63 株(26.9%)、大肠杆菌56 株(23.8%)、肺炎克雷伯菌42 株(17.9%)、肠球菌24 株(10.3%)、链球菌13 株(5.6%)。对本试验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12 种菌中的10 种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不论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对试验选取的17 种常见抗生素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有部分菌株还表现严重的多重耐药,有些菌株对部分药物耐药率达100.00%。  相似文献   

2.
从青海省某养殖场牦牛肺脏中分离出3株细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发现,这3株细菌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与副乳房链球菌(Spu)同源性为99%;分离株在TSA琼脂培养基上呈光滑圆形,半透明的菌落,在血琼脂上呈α溶血;其中Spu-1分离株对小鼠具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均对链霉素耐药,对红霉素、阿奇霉素、万古霉素和麦迪霉素敏感。研究结果为了解牦牛副乳房链球菌的流行情况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3.
作者从蒙古绵羊瘤胃内容物中筛选出四株纤维素降解细菌并进行鉴定,将其编号为H1、H2、N1、N2,对菌株生长特性和纤维素酶活力进行测定,以期为后续试验提供试验材料。通过生理生化特征、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比浊法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用还原糖法测定四株细菌的滤纸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水杨苷酶活和微晶纤维素酶活力。结果表明:经鉴定,四株菌中H1、H2为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N1、N2为链球菌(Streptococcus);生长曲线测定表明菌株H1生长延迟期为4h,H2、N1、N2均为3h,黄色瘤胃球菌最大菌体浓度出现在28h,链球菌为14h;四株细菌均具有良好的纤维降解特性,其中H2滤纸酶活力、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微晶纤维素酶活力显著高于菌株H1、N1、N2(P0.05),H1滤纸酶活力最低,为0.08μmol·(mL·min)-1。本试验利用hungate滚管法分离出4株具有纤维素酶活力的细菌,可以满足后续试验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更高效地分解堆肥中纤维素成分的细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土壤样品中初步分离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对其进行革兰染色和16S rDNA序列分析;通过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滤纸条降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对已分离保存的菌株做进一步筛选。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初步分离得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41株,进一步筛选到具有刚果红水解圈菌株6株,6株菌中可以更好地降解滤纸条的有3株,分别为XQ-8、XQ-10和XQ-11,经16S rDNA鉴定该3株菌中有2株为吉氏纤维素菌(Cellulomonas gilvus),1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且该3株菌的纤维素酶活力分别为(28.95±1.48)、(54.70±1.56)、(58.85±3.75)U/mL。该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3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细菌,可以作为有效降解纤维素的潜力菌株进行粪污堆肥发酵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藏拉萨地区牦牛链球菌的感染情况、致病性及其耐药性,为牦牛源链球菌的研究提供新的数据。【方法】对55份牦牛鼻拭子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PCR扩增以鉴定分离菌的种属特性。通过人工感染试验小鼠评价分离菌的致病性,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的耐药性。【结果】分离菌在血平板上长出灰白色、表面光滑的α溶血圆形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呈链状排列的阳性球菌。分离菌可发酵葡萄糖、乳糖、海藻糖和山梨醇,不发酵麦芽糖和甘油,硝酸盐还原试验、靛基质试验、V-P试验和MR试验均呈阴性。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定有25株链球菌(Tibet-1~Tibet-25),检出率为45.46%(25/55),其中17株多动物链球菌,8株马链球菌。分离菌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上已发布的链球菌相似性在97.04%~99.77%之间,其中Tibet-1、Tibet-2、Tibet-3、Tibet-5、Tibet-9、Tibet-10、Tibet-11、Tibet-14、Tibet-15、Tibet-16、Tibet-17共11株牦牛源多...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某猪场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分析该病原菌的耐药性,本试验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并从肺脏、脾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随后进行分离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 r RNA基因测序与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链状球菌,生化试验结果与链球菌的生化试验结果大致相符;细菌的16S r RNA基因序列经Blast同源性比较,与猪链球菌(Gen Bank CP007497.1)同源性为9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对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多种药物敏感。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为猪场发生该病时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患病家兔肝、肺、脑和心血中分离到1株链状革兰阳性球菌P110323,以1×106 CFU/mL菌液灌胃感染健康家兔后,表现出站立不稳、四肢划动、惊厥和呼吸障碍等症状,感染96 h后,死亡率为60%.解剖见肺淤血、出血;肝、脾和肾肿大,坏死;大脑肿胀,脑膜充血,脑回肿胀扁平,脑沟变浅.分离菌在BHI平板上形成湿润、边缘整齐的灰白色菌落;在5%的脱纤维羊血平板上形成透明的β溶血环;V-P试验、水解精氨酸与马脲酸等为阳性;水解七叶苷和利用甘露醇、山梨醇和乳糖产酸为阴性.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分离菌与Streptococcus difficilis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聚在一簇.gyrB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离菌属于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结合细菌形态特点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该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多重PCR方法确定该菌荚膜多糖类型为Ia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样拭子采集患口腔炎的猫口腔黏膜、舌头、牙龈分泌物样本,分离到23株菌,经致病性试验证实有3种菌具有致病性。根据形态、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11株被鉴定为葡萄球菌,9株被鉴定为链球菌,3株被鉴定为巴氏杆菌;从5只健康猫样本中分离到大肠杆菌5株。细菌分离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为常在非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巴氏杆菌为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3种致病菌对头孢噻肟高度敏感。因此临床上治疗应首选头孢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瘤胃细菌,然后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分析瘤胃细菌群落在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将瘤胃微生物菌液接种到由厌氧稀释液和纤维素配制的纤维素选择性培养基中,连续培养50 h,分别在10、20、30、40和50 h取样,提取DNA,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变化。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α多样性指数Ace差异显著(P<0.05),其中30 h α多样性显著高于40、50 h(P<0.05);β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40和50 h的菌群组成与10和20 h的菌群组成差异显著(P<0.05),30 h是细菌群落演替的时间点;已知的纤维降解菌属如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梭菌属(Clostridium)的丰度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在不同时间点的丰度没有差异(P>0.05)。在培养过程中发现,潜在的纤维降解菌Acholeplasma,Alkaliphilus,Blautia,GW_34的丰度随培养时间增加逐渐增加,并均在50 h丰度显著高于10 h(P<0.05)。根据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丰富度、已知纤维降解菌和其他潜在纤维降解菌的丰度变化,确定30~40 h为下一步富集分离纤维降解菌的参考时间段,该结果为下一步稀释培养分离新的纯纤维降解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肉牛粪污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有效降解肉牛粪污中纤维素的细菌,采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方法对牛粪及其自然堆肥样品进行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对已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再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和滤纸条降解试验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初步分离得到牛粪样品及堆肥中32株纤维素降解菌,进一步筛选得到有刚果红水解圈菌株4株,分别为XQ-1、XQ-2、XQ-3、XQ-4,其对滤纸条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经16S rDNA鉴定,4株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黏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和费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  相似文献   

11.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检测与小白鼠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2个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患牛为试验对象,共分离鉴定出21种91株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28株(30.78%),链球菌21株(23.07%),杆菌25株(27.48%),其他细菌17株(18.67%)。对主要病原菌通过动物试验确定致病力较强的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同时对17大类主要病原菌共3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隐性乳房炎中应用较多的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对常见致病菌几乎无效,而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则显示出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鹅卵黄性腹膜炎临床病例中采集样品,分离病原进行一系列生化鉴定,共分离得到7株致鹅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编号为E0238、E0239、E0240、E0453、E0454、E0241、E0245。O血清型鉴定分属于O2、O21、O37、O1、O24、O24、O148。利用16SrDNA扩增试剂盒对随机选取的3株细菌进行PCR扩增,并将PCR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的E.coli16SrDNA进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细菌与大肠杆菌的同源性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鹅大肠杆菌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并为制备大肠杆菌自家灭活疫苗奠定基础,采集疑似病例的病料,用麦康凯培养基分离细菌,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到的菌落呈粉红色、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小杆菌,两端钝圆,多单个存在;共鉴定出15株大肠杆菌,其中4株O35型,3株O78型,3株O26型,2株O7型,1株O109型,1株O141型,1株O2型;动物试验表明所鉴定的菌株对小鼠和雏鹅均有较高的致死率;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对该场的鹅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有效防制鹅大肠杆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控制规模化鹅场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黑龙江省鸡西地区部分奶牛场选取25头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炎的患牛,并从这25头患牛体内分离得到39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17株、葡萄球菌13株、链球菌5株、其他菌4株。耐药性试验表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都对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噻呋钠敏感,对庆大霉素比较敏感,对其他几种常用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用LMT法对川渝地区134头泌乳奶牛的491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并对阳性乳样进行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被检奶牛患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70.90%,乳区阳性率为35.64%,175份阳性乳样的细菌检出率为90.86%,病原菌单独感染率为10.69%,混合感染率为89.31%;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3种主要病原菌134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3株,占分离菌株的69.40%,链球菌34株,占25.37%,大肠杆菌7株,占5.23%;主要病原菌对呋喃妥因、新生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好,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青霉素和链霉素则完全不敏感,耐药程度接近100%。  相似文献   

16.
A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identification of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ETEC) strains and to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other gram negative enteric bacteria. This test simultaneously amplifies heat-labile (LTI) and heat-stable (STI and STII) toxin sequences and the E. coli-specific universal stress protein (uspA). The specificity of the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single PCR tests performed with the reference E. coli and non-E. coli strains and with bacteria isolated from pig feces. The multiplex PCR allowed the rapid and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of enterotoxin-positive E. coli and may be used as a method for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ETEC and to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other E. coli and gram-negative enteric isolates.  相似文献   

17.
为进行一例鸡源致病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无菌采集疑似大肠杆菌患病蛋鸡肝脏、脾脏等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利用培养特性检查、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鉴定、生化特性考察、PCR鉴定、测序分析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一株致病型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丁胺卡那敏感。建议使用丁胺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从2006年1月~6月河南省中北部8个地级市鸡场的发病或死亡鸡分离细菌,选取经生化和动物试验结果证明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共63株,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头孢喹肟、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和沙拉沙星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试验菌对以上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33.3%、46.0%、63.5%和98.4%。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几种较新的动物专用抗生素耐药性状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仔猪细菌性腹泻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流行的血清型、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型,本试验采集了贵州省5个地(州)市7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28份腹泻仔猪肠道样本,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分离与鉴定,通过动物试验鉴定菌株的致病性,利用血清学方法鉴定其血清型,并通过药敏纸片法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耐药性研究,采用PCR技术检测各致病菌株耐药相关基因,分析细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相关性。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分离鉴定到7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与21株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以O138、O87为主,沙门氏菌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居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到的7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达80%以上,对其他种类的抗菌药耐药率均超过40%,分离鉴定的21株沙门氏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达50%以上,对其他种类的抗菌药耐药率均达20%以上;本试验分离鉴定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共检出12种耐药相关基因,沙门氏菌共检出10种耐药相关基因,两种细菌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符合率均达60%以上,且均为多重耐药。本研究为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