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央视使用加引号的"瘦肉精"有博人眼球的嫌疑,农牧圈因为此前媒体报道"三聚氰胺""禽流感"事件对中国奶牛业和家禽业产生毁灭式打击的阴影挥之不去。媒体不能伤害消费者,也不能伤害养猪人。今年的3·15晚会上,曝光了一批滥用药物、违禁添加的个人和企业。话题一夜之间轰炸了朋友圈,掀起了行业内外对违禁企业、养殖户个体口诛笔伐的  相似文献   

2.
林燕 《猪业科学》2012,29(9):98-98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t,出口3万t给世界人民,其余18万t留给自己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近半抗生素用于动物养殖。目前,抗生素滥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的抗生素滥用已引来世界卫生组织数次警告。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规模日益发展壮大,各种水产生物疾病逐渐显露,这些显而易见的水产养殖危机使得抗生素成为养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用药物品之一,但伴随着利益而来的是抗生素滥用情况对各方面的危害,减少、控制抗生素使用问题由此成为水产养殖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从国内外水产养殖现状及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优点、水产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所带来的副作用、抗生素滥用给水产养殖带来的危害、水产养殖中抗生素滥用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对抗生素滥用问题研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12,(23):7
<正>陕西栗海集团(下称"栗海")45天速成鸡"激素门"风波还未平息,近日,其又被指给肉鸡食用抗生素。这似乎又撕开另外一个"口子":在畜禽饲养过程中使用抗生素并非孤例,而是行业普遍现象。食品安全研究专家表示,我国可能是世界上畜禽饲养中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畜禽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导致各种肉类、奶制品抗生素超标,对人体器官产生危害,还可能有耐药细菌群产生。  相似文献   

5.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5):69-69
4月28日是世界兽医日,我们来关注另外一个同样不容忽视,甚至是关系到食品安全的问题,那就是在动物的饲养和治疗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动物如果滥用抗生素不仅会给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带来潜在的危害隐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猪、牛、鸡、鸭等肉类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养殖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很多动物性疾病无法医治。央广网报道,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抗生素总使用量约为16.2万t,其中48%为人用抗生素,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相当严重。英国经济学者吉姆·奥尼尔发布了全球首份《反抗生素滥用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因为滥用抗生素,每年造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3月15日晚,央视第30次举办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今年晚会的主题为"提振消费,从心开始"。其中对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瘦肉精"喂羊的黑幕进行了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报道,青县作为河北省重要养羊基地,养殖户在养羊过程中,为了增加出肉率,在饲料中偷偷混入"瘦肉精",喂羊吃下。据央视报道,针对使用"瘦肉精"喂羊做法,有饲料推销员表示,"差不多有十年了。"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一次引起全社会的轩然大波,成为聚焦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滥用抗生素问题如今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养殖业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问题尤为突出。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在使用抗生素方面一半用于人类,一半用于畜牧业。,如果养殖业滥用抗生素,不仅会给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带来隐患,而且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本文就种鸭场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急慢性毒副作用。二、过敏和变态反  相似文献   

9.
瑞士媒体报道说,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在市场上销售的一种风干的生香肠里,发现了一种能对抗生素具有抵抗作用的新细菌。研究人员发现,12种抗生素对这一细菌不起作用。这种细菌已经产生了具有抗体基因,它可以传给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菌,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研究人员指出,有证据表明这些耐抗生素的细菌不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带来的,而是在动物体内形成的。这一现象与农业部门滥用抗生素有明显的关系,因为这些细菌能够抵抗的抗生素,都是畜牧行业中为了预防传染病和提高产量而经常使用的。人类滥用抗生素育出…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以来养殖界有个误区:认为给动物保健就是添加抗生素。在这个观点的误导下,养殖界滥用抗生素成为习惯。保健时添加大量的抗生素这个方法对吗?这个方法科学吗?现在的猪病越来越多,现在的猪越来越难养。人们不禁要问:养殖的出路在哪里?被公认为"健康卫生"的抗生素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不科学合理地使用或者大量滥用抗生素有百害而无一利。滥用抗生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危害:1.抗生素破坏了动物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正>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广泛应用,在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由于滥用致使猪肉中药物残留超标,并通过食源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在政府的倡导和民众的期盼下,绿色、无公害肉猪生产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目前猪饲料中药物添加剂滥用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在对抗生素添加剂在猪生产作用机制分析基础上,讨论抗生素在养猪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滥用抗生素存在的危害,旨在探讨在猪饲料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50年代开始将抗生素作为添加剂添加在饲料中对畜牧业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近几年来"瘦肉精"、"二英"、"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先后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国家对饲料添加剂监管力度越来越大,已经采取立法手段禁止滥用抗生素。人类食用含残留抗生素的畜产品会引起过度肥胖、皮炎、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50年代开始将抗生素作为添加剂添加在饲料中对畜牧业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近几年来"瘦肉精"、"二英"、"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先后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国家对饲料添加剂监管力度越来越大,已经采取立法手段禁止滥用抗生素。人类食用含残留抗生素的畜产品会引起过度肥胖、皮炎、  相似文献   

14.
最近,人民网以《"超级细菌"哪里来》、《抗生素是把双刃剑》、《肉里咋吃出抗生素》为题发表《聚焦·直击抗生素滥用》系列报道,引起全国人民对畜牧业滥用抗生素的高度关注。我们畜牧业内人士都知道:饲料厂、养殖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万遂如 《养猪》2014,(2):117-120
发展生态养猪是将现代科学技术与我国传统养猪技术相结合,以实现资源良性循环,环境友好,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养猪模式,这是现代养猪业的发展方向。在当前我国发展生态养猪中如何加大控制抗生素的滥用,这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因为滥用抗生素导致多重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以及“超级细菌”的出现,必将会严重危害到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食品卫生与生态环境的安全。本文就养猪生产中如何控制抗生素的滥用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与同仁共商研讨。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细菌耐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一些病人可以说是"刀枪不入",就是因为抗生素耐药性过高,对病人使用多样抗生素都无效。但抗生素过高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有些医院滥用抗生素,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国内的养殖业与畜牧业也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畜牧业及水产业大量使用抗菌药。据统计,我国生产的抗菌药约一半用于动物,滥用的情况很严重。  相似文献   

17.
《北方牧业》2012,(24):11
<正>肯德基速生鸡事件越来越明朗,45天速生不是问题,但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却是大的隐患。对于养殖业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有多位专家表示,用天然中草药等饲料添加剂可以避免抗生素残留问题,但因为中草药一直未列入农业部饲料添加目录,使得推广存在阻力。近日,农业部饲料处的工作人员表示,依据农业部出台的饲料添加剂原料目录,如果中草药的成份在目录里,这种中草药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对于中国畜牧行业来讲,最轰动的莫过于最近发生的"速成鸡"和"滥用抗生素"事件。由于前者纯属"乌龙",相关各方已经给出了解释,在此不做过多评述,但是抗生素滥用造成的畜产品安全问题是我们这个行业无法回避的责任。那么,具体到畜牧行业内部,究竟应该由谁来负责?在此,小编无意去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只是想对其中的关系做一梳理,以期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是谁在违规使用抗生素?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相信大家都从央视新闻上看到了,是一线的养殖者,  相似文献   

19.
正抗生素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但反复使用和滥用微生物产品会破坏人体微生物群,影响身体健康。过度使用抗生素已导致一些微生物产生了耐药性,并产生了"超级细菌"来压制抗生素。植物是否也会产生耐药性和"超级细菌",最终我们的食品中也会产生"超级细菌"呢?研究人员安娜·沃利斯博士及其同事对该问题展开了研究,具体研究了链霉素对苹果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几乎所有的人都接触过抗生素,但真正知道怎样使用抗生素的人却为数不多,包括相当一部分基层兽医在内.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错误,最大的问题是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的滥用是当前国内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造成抗生素滥用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兽医和养猪业者对猪病和抗生素认识理解上的不足,即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存在不少误区.其误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