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脂肪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确定1~21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苏氨酸需要量。试验选用1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雏鸡2 000只,按体重相同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公母各占1/2),每个重复50只鸡。5个组的试验鸡分别饲喂含0.60%(基础饲粮)、0.67%、0.74%、0.81%和0.88%苏氨酸的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鸡公鸡、母鸡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0.88%苏氨酸水平组黄羽肉鸡母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最高,0.74%苏氨酸水平组黄羽肉鸡公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最高。根据生长性能指标和回归分析结果,确定黄羽肉鸡母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为0.81%,黄羽肉鸡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为0.79%。2)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鸡公鸡、母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0.88%苏氨酸水平组黄羽肉鸡母鸡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最高,0.74%苏氨酸水平组黄羽肉鸡母鸡腿肌率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黄羽肉鸡公鸡半净膛率最高,0.74%苏氨酸水平组黄羽肉鸡公鸡全净膛率和腿肌率最高。根据胴体品质指标和回归分析结果,确定黄羽肉鸡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为0.77%,黄羽肉鸡母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为0.88%。3)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鸡公鸡、母鸡的胸腺指数(P0.05),其中0.88%苏氨酸水平组黄羽肉鸡公鸡和母鸡胸腺指数最高。4)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鸡母鸡血清中甘油三酯(TG)、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6(IL-6)和胰岛素(INS)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TG和INS含量最低,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IL-6和IgG含量最高;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鸡公鸡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INS、IL-6和IgG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LDL和INS含量最低,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IL-6和IgG含量最高。5)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鸡血液中T淋巴细胞增殖率(P0.05),黄羽肉鸡母鸡和公鸡均是0.81%苏氨酸水平组血液中T淋巴细胞增殖率最高。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苏氨酸可以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增强免疫功能。以生长性能为主要判定指标,确定1~21日龄黄羽肉鸡母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为0.81%,黄羽肉鸡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为0.79%。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不同羽色及性别麒麟鸡的饲粮能量和营养物质代谢率,为麒麟鸡的精准营养和标准化养殖提供科学依据。选择1日龄、健康的黄羽和白羽麒麟鸡各128只(公母各半),按羽色、性别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各组饲喂相同的饲粮,饲养条件一致,试验期5周,每周进行为期4天的代谢实验。结果表明:(1)黄羽公鸡饲粮代谢能值、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和钙表观代谢率均高于白羽公鸡;白羽母鸡饲粮代谢能值、粗蛋白质代谢率和磷代谢率高于黄羽母鸡,黄羽母鸡饲粮钙代谢率则比白羽母鸡高。(2)白羽母鸡饲粮代谢能值、粗蛋白质代谢率和磷代谢率均高于白羽公鸡,公鸡的磷代谢率比母鸡高。(3)不同羽色、不同性别麒麟鸡在1周龄饲粮代谢能值、1、3、5周龄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和3、5周龄钙表观代谢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同羽色公鸡饲粮代谢能值高于母鸡,母鸡饲粮粗蛋白质代谢率高于公鸡,相同性别黄羽公鸡饲粮能量和粗蛋白质代谢率高于白羽公鸡。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4~17周龄不同性别北京油鸡育肥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确定北京油鸡适宜饲粮代谢能水平提供依据。本试验严格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选取13周龄北京油鸡600只,公母各占1/2,根据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6组,其中3个组均为公鸡,另外3个组均为母鸡,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3个组分别为低代谢能组(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20 MJ/kg)、中代谢能组(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64 MJ/kg)、高代谢能组(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3.08 MJ/kg)。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14~17周龄)。结果显示:1)高代谢能组公鸡和母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 <0.05),且高代谢能组母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2组(P <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3.08 MJ/kg时公鸡和母鸡有较好的生长性能。2)公鸡方面,低代谢能组的腿肌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母鸡方面,低代谢能组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高代谢能组(P<0.05),翅膀率显著低于高代谢能组(P <0.05)。低代谢能组公鸡和母鸡的皮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饲粮代谢能水平:11.76、12.39、13.02和13.65MJ/kg;选用43日龄480只公鸡和80只母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公鸡6个重复,每个重复公鸡20只;母鸡每组20只每个重复1只.试验期为49 d.结果表明,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北京油鸡(公鸡)的采食量降低(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P<0.05);屠体重、全净膛重、产肉量(胸肌和腿肌)提高(P<0.05),公鸡产肉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随饲粮代谢能增加,胸、腿肌脂肪含量升高(P<0.05),腿肌肌肉亮度和黄度值增加,红度值降低(P<0.05);母鸡胸、腿肌脂肪含量及腹脂率均高于公鸡(P<0.05).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锌排放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6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占1/2)。各组饲粮锌水平分别为30(基础饲粮组)、60、90、120、15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1~42日龄,60、90、120和150 mg/kg锌水平组公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基础饲粮组(P0.05),各组母鸡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锌水平对21和42日龄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屠宰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3)公鸡21日龄时,120、150 mg/kg锌水平组的新城疫血清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基础饲粮组和60、90 mg/kg锌水平组(P0.05);42日龄时,各组之间新城疫血清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21日龄时,各组之间新城疫血清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P0.05);42日龄时,120 mg/kg锌水平组新城疫血清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饲粮锌水平对21和42日龄肉鸡粪便锌含量和锌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不同生长阶段,42日龄的粪便锌含量明显高于21日龄,21日龄的锌表观利用率明显高于42日龄。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锌水平为60 mg/kg时能满足肉鸡生长的需要,饲粮的锌水平为120 mg/kg时能够保持肉鸡较好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Ⅱ)研究外源淀粉酶对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的影响,为准确评价饲用酶制剂的有效性提供依据。试验采用2×4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参照我国《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和NRC(1994)鸡营养需要配制肉鸡1~21日龄和22~42日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并分别在2种基础饲粮中添加1 840、9 200和18 400 U/g的外源淀粉酶配制6种添加淀粉酶的饲粮,以不添加外源淀粉酶的2种基础饲粮作为对照,利用SDS-Ⅱ测定8种饲粮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表观粗蛋白质消化率(IVACPD)、体外标准化粗蛋白质消化率(IVSCPD)、体外淀粉消化率(IVSTD)、体外总能消化率(IVGED)和体外代谢能(IVME)。每种饲粮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设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 840、9 200和18 400 U/g淀粉酶组饲粮胃阶段的IVDMD和IVGED均显著增加(P0.05);18 400 U/g淀粉酶组饲粮的IVME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2~42日龄饲粮的全消化道IVDMD、IVGED以及IVME均显著高于1~21日龄饲粮(P0.05)。2)1 840和9 200 U/g淀粉酶组的全消化道IVACPD和IVSCP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42日龄饲粮的全消化道IVACPD和IVSCPD显著高于1~21日龄饲粮(P0.05)。3)8种饲粮的全消化道IVSTD均在99.40%以上,9 200和18 400 U/g淀粉酶组的全消化道IVST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1日龄饲粮的全消化道IVSTD显著高于22~42日龄饲粮(P0.05)。4)饲粮营养水平和淀粉酶添加剂量对肉鸡饲粮IVDMD、IVDGE、IVACPD、IVSCPD、IVSTD和IVME均存在交互作用(P0.01)。在本试验条件下,外源淀粉酶的添加提高了肉鸡饲粮胃阶段的IVDMD、IVDGE,1 840和9 200 U/g外源淀粉酶提高了肉鸡饲粮的IVACPD、IVSCPD,18 400 U/g外源淀粉酶提高了肉鸡饲粮的IVME;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淀粉几乎完全降解,外源淀粉酶对IVSTD的影响可以忽略;饲粮营养水平和外源淀粉酶添加剂量对肉鸡饲粮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存在交互作用,22~42日龄饲粮的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均高于1~21日龄饲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 440只21日龄苏禽黄羽肉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8(LSD组)、16(MSD组)和24只/m2(HSD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面积为10 m2/间。试验期为21 d,从22~42日龄。结果表明:降低饲养密度能极显著增加42日龄黄羽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1)。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LSD组黄羽肉鸡肝脏重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胸腺重和胸腺率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LSD组和MSD组腿肌系水力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由此可知,适当降低饲养密度能够改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综合这3方面结果,16只/m2饲养密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舍内有害气体、粉尘及微生物的影响.选用1 440只21日龄苏禽黄鸡(公雏),随机分成3个饲养密度组,即8只/m2组(低密度组,LSD)、16只/m2组(中密度组,MSD)、24只/m2组(高密度组,HSD),每组3个重复,共9间鸡舍,每间饲养面积均为10 m2.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HSD组42日龄肉鸡鸡舍内二氧化碳、氨气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LSD组28日龄肉鸡鸡舍内粉尘含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LSD组28、35、42日龄肉鸡鸡舍内空气中大肠杆菌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LSD组42日龄肉鸡鸡舍垫料中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高于HSD (P<0.05).由此可知,夏季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可以改善平养肉鸡舍中有害气体和粉尘状况,但对降低鸡舍中微生物含量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2种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大豆卵磷脂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960只1日龄科宝500白羽肉公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各组试验鸡分别饲喂2个能量水平和2个乳化剂添加水平组成的试验饲粮,其中代谢能分别为12.13和11.92 MJ/kg(1~21日龄)、12.96和12.65 MJ/kg(22~49日龄),乳化剂添加水平分别为0和265 mg/kg(1~21日龄)、0和400 mg/kg(22~49日龄)。试验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能量、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利用率,以及血糖、血脂和胆汁酸含量。结果表明:肉鸡采食正常能量饲粮前期(1~21日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低能量饲粮(P<0.01),肉鸡全期(1~49日龄)采食添加乳化剂的低能量饲粮料重比能达到正常能量饲粮水平;饲粮添加乳化剂有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饲粮粗脂肪和能量表观利用率的趋势,可促进胆汁分泌,能显著降低前期及全期料重比(P<0.05)。结果显示,降低饲粮能量显著降低1~21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提高1~21日龄和1~49日龄料重比;饲粮添加乳化剂能够改善饲料利用率,特别是在1~21日龄肉鸡低能量饲粮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胆汁酸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2 400只1日龄AA肉仔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处理1(公鸡)和处理2(母鸡)饲喂基础日粮,处理3(公鸡)和处理4(母鸡)饲喂添加500 g/t胆汁酸的日粮。在21和35日龄时统计生产性能。36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两只鸡静脉采血后屠宰,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及屠宰性能。结果显示:饲养前期(1~21 d),日粮添加胆汁酸显著提高了公鸡和母鸡平均体重、平均体增重和欧洲效益指数(P0.05),料肉比有降低趋势(P0.1);饲养全期,公鸡生产性能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日粮添加胆汁酸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液中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肉鸡的腿肌率(P0.05),胸肌率也有升高的趋势(P0.1),母鸡的腹脂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结果表明,胆汁酸能显著提高肉鸡前期生产性能,并且能改善肉鸡屠宰性能,对血液中脂肪代谢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确定1~28日龄慢速型黄羽肉公鸡的饲粮代谢能需要量(MEr)。选用1 200只1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慢速型岭南黄羽肉鸡公雏鸡,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分别饲喂代谢能水平为11.14、11.56、11.92和12.59 MJ/kg的试验饲粮,采用限量饲喂,试验期28 d。测定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试鸡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胴体品质、空体成分、能量沉积率以及肌肉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的提高,试鸡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极显著增加(P0.01),上述各试验组对应的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分别为206.45、214.79、220.77和235.82 kJ/d。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影响试鸡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和血浆尿酸含量(P0.01),显著影响试鸡胸肌脂肪含量(P0.05)。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胸肌脂肪含量指标,确定1~28日龄[体重:(30±1) g~(297±10) g]慢速型黄羽肉公鸡的饲粮MEr为235.82 kJ/d,相应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59 MJ/kg,该阶段的代谢能需要析因模型为:MEr(kJ/d)=0.138 7BW~(0.75)(g)+5.156 2ADG(g)。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饲粮蛋氨酸水平对杂交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将126只29日龄杂交鸡(罗斯308公鸡×大骨鸡母鸡,公母鸡各半),按2×3因子分别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分别饲喂低、中、高水平蛋氨酸饲粮,饲养期9周,测定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结果表明:(1)不同蛋氨酸水平对29~49日龄杂交公母鸡的平均采食量影响显著,中水平组和低水平组极显著高于高水平组(P0.01),50~91日龄杂交公母鸡平均采食量低水平组高于高水平组(P0.01),中水平组显著高于高水平组(P0.05)。(2)屠宰性能结果显示:49、91日龄公鸡腿比率、胸肌率、腿肌率中水平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91日龄母鸡在中水平下腿比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提示中水平组饲粮有利于提高29~49日龄杂交鸡生长性能,低水平组饲粮有利于提高50~91日龄杂交鸡生长性能,中水平组饲粮有利于提高杂交公鸡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玉米-花生仁饼型低粗蛋白质(CP)水平饲粮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氮利用率的影响。选取1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1920只(公母各占1/2),公、母鸡各按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4个组的饲粮CP水平分别为22.5%、21.5%、20.5%和19.5%。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水平CP和性别对21日龄肉鸡末重和1~21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22.5%CP组和21.5%CP组ADG均显著高于20.5%CP组和19.5%CP组(P<0.05),饲粮CP水平对肉鸡ADG的影响具有显著线性效应(P<0.05)。22.5%CP组公鸡ADG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CP水平组(P<0.05),21.5%CP组公鸡ADG也显著高于20.5%CP组和19.5%CP组(P<0.05);22.5%CP组和21.5%CP组母鸡ADG均显著高于19.5%CP组(P<0.05)。2)饲粮不同水平CP对肉鸡料重比(F/G)有显著影响(P<0.05)且具有显著的线性效应(P<0.05);22.5%CP组F/G最低,显著低于其他3个水平CP组(P<0.05);21.5%CP组F/G显著低于19.5%CP组(P<0.05)。3)饲粮不同水平CP均对肉鸡氮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21.5%CP组肉鸡氮利用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水平CP组(P<0.05),19.5%CP组氮利用率也显著高于20.5%CP组(P<0.05)。由此可见,以玉米-花生仁饼为基础饲粮,低CP水平饲粮中尽管补充添加了晶体氨基酸,但是还是会影响公鸡生长。1~21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母鸡饲粮CP水平可以降低1~2个百分点。建议将公、母鸡分开饲养,以实现对其营养的精准调控,提高氮利用率,降低氮排放。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粱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和益生菌对良凤花肉鸡屠宰性能、肉品质、表观代谢能和主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900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良凤花公鸡,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高粱组、高粱+复合酶组、高粱+益生菌组和高粱+复合酶+益生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全期为68 d。分为前期(1~28日龄)、后期(29~56日龄)和代谢试验期(57~68日龄)3个阶段进行。试验组前期用高粱替代约30%的玉米,复合酶制剂添加量为200 g/t;后期用高粱替代约50%的玉米,复合酶制剂添加量为300 g/t;全期益生菌添加量为100 g/t。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高粱+复合酶组和高粱+复合酶+益生菌组粗纤维(CF)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表观代谢能(AME)及其余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粱+益生菌组和高粱+复合酶+益生菌组半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高粱+复合酶+益生菌组胸肌亮度(L*)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腿肌红度(a*)值显著降低(P0.05)。综上,在高粱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和益生菌可以提高CF的表观消化率,对肉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Ⅱ)研究外源淀粉酶对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的影响,为准确评价饲用酶制剂的有效性提供依据。试验采用2×4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参照我国《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和NRC(1994)鸡营养需要配制肉鸡1~21日龄和22~42日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并分别在2种基础饲粮中添加1 840、9 200和18 400 U/g的外源淀粉酶配制6种添加淀粉酶的饲粮,以不添加外源淀粉酶的2种基础饲粮作为对照,利用SDS-Ⅱ测定8种饲粮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表观粗蛋白质消化率(IVACPD)、体外标准化粗蛋白质消化率(IVSCPD)、体外淀粉消化率(IVSTD)、体外总能消化率(IVGED)和体外代谢能(IVME)。每种饲粮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设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 840、9 200和18 400 U/g淀粉酶组饲粮胃阶段的IVDMD和IVGED均显著增加(P<0.05);18 400 U/g淀粉酶组饲粮的IVME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2~42日龄饲粮的全消化道IVDMD、IVGED以及IVME均显著高于1~21日龄饲粮(P<0.05)。2)1 840和9 200 U/g淀粉酶组的全消化道IVACPD和IVSCP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42日龄饲粮的全消化道IVACPD和IVSCPD显著高于1~21日龄饲粮(P<0.05)。3)8种饲粮的全消化道IVSTD均在99.40%以上,9 200和18 400 U/g淀粉酶组的全消化道IVST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1日龄饲粮的全消化道IVSTD显著高于22~42日龄饲粮(P<0.05)。4)饲粮营养水平和淀粉酶添加剂量对肉鸡饲粮IVDMD、IVDGE、IVACPD、IVSCPD、IVSTD和IVME均存在交互作用(P<0.01)。在本试验条件下,外源淀粉酶的添加提高了肉鸡饲粮胃阶段的IVDMD、IVDGE,1 840和9 200 U/g外源淀粉酶提高了肉鸡饲粮的IVACPD、IVSCPD,18 400 U/g外源淀粉酶提高了肉鸡饲粮的IVME;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淀粉几乎完全降解,外源淀粉酶对IVSTD的影响可以忽略;饲粮营养水平和外源淀粉酶添加剂量对肉鸡饲粮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存在交互作用,22~42日龄饲粮的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均高于1~21日龄饲粮。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代谢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对1~4周龄泰和乌鸡(♂)×隐性白羽肉鸡(♀)杂母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泰和乌鸡(♂)×隐性白羽肉鸡(♀)杂交品种的母鸡324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计饲料高中低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2、11.70、11.28 MJ/kg,高中低粗蛋白水平分别为20%、19%、18%,配制9组日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的饲粮对试验鸡日增重(ADG)和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Ⅰ组(高能量高蛋白水平组)日增重(ADG)、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明显优于Ⅸ组(低能量低蛋白水平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1~4周龄TY乌鸡母鸡选用代谢能水平为12.12 MJ/kg和粗蛋白水平为20%的饲粮生产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1~28日龄饲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二郎山山地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3×3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因子1为饲粮代谢能水平,设10.88、12.13和13.39 MJ/kg 3个水平;因子2为粗蛋白质水平,设16%、19%和22%3个水平.将1日龄二郎山山地鸡1 620只随机分到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1~28日龄各组分别饲喂9种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29~ 73日龄饲喂相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试验期73 d.结果表明:1~28日龄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28日龄、29 ~ 49日龄和1~73日龄鸡只的平均日采食量及1~28日龄和1~ 73日龄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1~28日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28日龄和50 ~ 73日龄平均增重,29 ~ 49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及1~28日龄、50~73日龄和1~73日龄的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1~28日龄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73日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1 ~28日龄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屠宰后45min胸肌pH影响显著(P<0.05),同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屠宰后24 h胸肌L*值影响显著(P<0.05).1~28日龄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干物质、代谢能及粗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影响显著(P<0.05),均随代谢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1~28日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干物质、代谢能及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综上,以1~28日龄平均增重为指标,二郎山山地鸡1~28日龄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88 MJ/kg和22%;以1~ 28日龄料重比为指标时,二郎山山地鸡1~28日龄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3.39 MJ/kg和22%;综合29~73日龄生长性能,二郎山山地鸡1~ 28日龄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13 MJ/kg和16%.1~28日龄饲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对二郎山山地鸡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后续效应,表现出补偿生长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营养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性成熟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432只1日龄商品代北京油鸡随机分配到高、中和低3种营养水平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自由采食、饮水。饲粮按中速黄羽肉鸡的饲养标准分为3个阶段(1~5周、6~9周和10~13周),每个阶段在保持蛋白质与能量比值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设置高、中和低3种营养水平。结果表明,1~5周,低营养水平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中、高营养水平组(P0.01);中营养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低营养水平组(P0.05)。饲粮营养水平对肉品质未表现出显著影响(P0.05)。高营养水平组母鸡鸡冠重和鸡冠长度极显著高于中、低营养水平组(P0.01),鸡冠高度显著高于中、低营养水平组(P0.05),高营养水平组有促进卵巢重的趋势(P=0.08)。饲粮营养水平对公鸡性成熟指标未表现出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对于中速型黄羽肉鸡,中营养水平的饲粮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高营养水平的饲粮能促进母鸡性成熟。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育成后期(10~17周龄)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小肠发育以及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通过建立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与所检测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育成后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饲粮中适宜的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本研究共包括2个试验。试验1:随机选取810只64日龄蛋鸡,将其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采用3[代谢能水平:11.77(高)、11.27(中)、10.77 MJ/kg(低)]×3[蛋白质水平:16.50%(高)、15.50%(中)、14.50%(低)]试验设计,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分别饲喂上述9组试验鸡,试验期8周(10~17周龄)。试验2:试验鸡的分组情况保持不变,所有试验鸡饲喂同一饲粮(代谢能水平:10.91 MJ/kg;蛋白质水平:15.98%),试验期14周(18~31周龄)。试验1结果显示: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胫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蛋鸡ADFI和胫骨长有显著影响(P 0.05);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F/G均有显著影响(P0.05)。2)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蛋鸡各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空肠、十二指肠、小肠长度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空肠和小肠长度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2结果显示:1)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蛋鸡产蛋高峰期ADFI呈下降趋势;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产蛋高峰期ADFI、平均日产蛋量、料蛋比(F/E)有显著影响(P0.05)。2)育成后期蛋鸡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黄颜色和蛋形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育成后期蛋鸡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黄颜色有显著影响(P0.05);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壳厚度和蛋形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对育成后期ADFI、F/G以及空肠、十二指肠、小肠长度和蛋黄颜色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出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0.902、10.720、11.404、11.446、11.374和11.760 MJ/kg;通过对育成后期胫骨长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出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蛋白质水平为15.300%。综合上述指标,推荐育成后期(10~17周龄)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饲粮中代谢能水平为10.720~11.760 MJ/kg,蛋白质水平为15.300%。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太行鸡饲养标准提供依据。以代谢能(11.0、11.5、12.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14%、15%、16%)为因子,采用2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选取体重均匀、健康的77日龄太行鸡母鸡36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先增加后降低,料重比先减小后增大。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和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MEI增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CPI增加。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MEI和ADCPI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合血清生化指标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即可以满足太行鸡的能量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育成期太行鸡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4%~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