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报道,目前我国几乎所有养鸭的省份均有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但是我国尚无标准的鸭病毒性肝炎精致蛋黄抗体产品面世,为此2008年,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特组织科技攻关,在上海某鸭场成功地分离到一株强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并试制其精致蛋黄抗体成功,同时申报了《鸭病毒性肝炎精致蛋黄抗体的制备方法》的专利,并于2009年9月29日获得国家三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证号为(2009)新兽药证字31号。  相似文献   

2.
雏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肝脏肿大,出血。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诊表视角弓反张。自1949年Levin等观察到鸭病毒性肝炎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先后报道过此病。目前世界上主要流行Ⅰ、Ⅱ、Ⅲ型鸭病毒性肝炎;我国1963年最先报道上海地区某些鸭场发生DVH。随后,许多省、市相继报道此病。我省近几年来养鸭越来越多,鸭病毒性肝炎危害较为严重,笔者就此进行了如下探讨:1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我省尉氏、扶沟县每年从杭州引进三十多万只雏鸭,因病毒性肝炎而死亡的病例较多。死亡的…  相似文献   

3.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雏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鸭肝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可分别引起Ⅰ型、II型和III型雏鸭病毒性肝炎,如果防制不当,死亡率很高,对养鸭场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1Ⅰ型DVHⅠ型DVH最早由Levine和Hofstad于1945年在美国发现。Levine和Fabricant(1950年)用鸡胚分离到了Ⅰ型DHV。1953年后,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前苏联、印度、日本等国相继报道了该病。我国黄均…  相似文献   

4.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d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由Levine等(1949)最先在美国长岛白色北京鸭群中发现,并于1950年首次用鸡胚分离出鸭肝炎病毒。1953年以后,本病一 蔓延至世界许多养鸭地区。我国黄均建等(1963)首次报道了上海某些鸭场于1958年秋和1962年春发生该病。王平等(1980)在北京地区首次分离上炎病毒。郭玉璞等证实我国当地流行的DVH多为I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随后研制出DVH的弱毒苗和相应的卵黄抗体,使该病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但最近随着我省养鸭业的发展,该病仍时有流行。对我省养鸭业造成亚重威胁。1999年,我省某市禽业公司雏鸭发生一起以肝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观察、病原分离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并通过免疫卵黄液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继续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鸭瘟(DP)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VE)是鸭、番鸭、鹅、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自1923年被荷兰学者Baudet首次报道以后,相继发现于法国(1949)、美国(1950)、印度(1963)、比利时(1964)、英国(1972)、泰国(1976)和加拿大(1976),其流行范围逐步扩展开来。1957年,黄引贤在我国广州报道发现了鸭瘟。1957~1965年,本病广泛流行于我国南部、中部和东部的一些省市,1983年,廖德惠报道了四川省存在鸭瘟,并且分离到鸭瘟病毒。至今,全国各地均有本病的报道。目前鸭瘟仍然是我国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雏鸭痢特灵中毒报告梁巍(辽宁黑山县畜牧技术推广站121t00)张书杰(锦州牧校)痢特灵(呋喃唑酮)是养鸭户(场)常用的药物,对防治鸭白痢有较好的疗效。但应注意防止痢特灵中毒,现将某养鸭场雏鸭痢特灵中毒情况报道如下。1中毒经过某养鸭场于1994年2月孵...  相似文献   

7.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的一种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传染病。自Lcvin等于1945年春季观察到鸭雏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并于1950年首先在鸭胚中分离出鸭肝炎病毒(DHV)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先后报道了此病。我国黄均健(1963)最早报道在上海某些鸭场曾发生过DVH,随后许多省市也相继报道了本病的发生。1989年黑龙江省某县的两个养鸭场发生雏鸭大批死亡之后,来我所求诊。经笔者初步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这两个养鸭场于1989年8月分别由某地引进樱桃谷鸭一日龄鸭雏1500只和1700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的一种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传染病。自levine等于1945年春季观察到鸭雏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并于1950年首先在鸭胚中分离出鸭肝炎病毒(DHV)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先后报道了此病。我国黄均健(1963)报道最早在上海某些鸭场曾发生过DVH,随后许多省市相继报道了本病的发生,我省(1989)某两养鸭场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证实了本病不但在樱桃谷鸭中发病、流行以及本地杂交鸭雏人工致病试验时也可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左右。病程极短,主要病变在肝脏,其特征是肝炎、肝体积肿大并有出血斑点。世界很多国家都发生过本病。1963年上海首先报道了该病的发生,1980年在北京某鸭场分离到病毒。此后福建、广东、四川、广西、江苏等地都有发生本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388鸭灵素1号”(消毒剂)简称388消毒剂,由福建省农科院畜牧所研制。为广谱、高效、无毒、费用低廉含氯消毒剂.能杀死病毒、细菌,且稳定性好。自1994年以来对新店义井鸭场、新店鸭场(原六一畜牧村鸭场)东园、杨廷等村,建新、浪歧岛种鸭场、尚干、莆田、仙游、三明等地计30万羽,用388消毒剂防治鸭疫巴氏杆菌病进行中试推广。研究表明用1:3000浓度在鸭苗进场时将脚浸泡在45℃的388消毒剂中1分钟,结合388消毒剂1:3000浓度饮水消毒对提高雏鸭的成活率有实际的应用效果,且1:100浓度的388消毒剂还可用于鸭场、牧场环境的消毒等。鸭…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鸭传染性浆膜炎于1932年首次报道于纽约长岛3个鸭场之后,英国、加拿大、挪威、前苏联、澳大利亚、丹麦、德国等国家和地区都相继有报道,并且在野鸭、火鸡、雉鸡、鸡、珍珠鸡、  相似文献   

12.
江西家鸭球虫种类的研究刘石泉,余炉善(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鸭球虫病是引起雏鸭大批死亡的重要原虫病。在国外,Allen氏1936年在美国首次对球虫的种类作过分类的研究。我国最早于1982年报道了发生在北京市郊区几个鸭场的鸭球虫病,据殷佩云等叙述,...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迅速传播和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本病是由三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的,称为1型、2型、3型鸭肝炎病毒,其中以1型鸭肝炎病毒引起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也是发现最早的鸭肝炎病毒,危害性也最大。现将2000年春季,发生在26天龄雏鸭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过程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病料来源:山东潍坊某县市,发病率100%、病死率87%的26天龄发病雏鸭群病死鸭的肝脏。 (2)9~10天龄鸡胚:种蛋购自山东省六一农场,自孵。 …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1998年6月-2000年10月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12个地(市)的208例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的分析,结合种鸭场、养鸭户的调查,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黑龙江省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日龄以3-15日龄最多,发病日龄在逐年增大,发病月份以5-6和9-11月最多,而且混合感染病例增加。在病因的调查中发现,除了种鸭免疫和母源抗体影响外,多数的发病属于养殖户对传染病的认识不足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率先从发病鸭场分离鉴定出引起雏鸭高热、食欲不振、生长迟缓、产蛋下降乃至停止新发鸭传染病的病原,将之命名为“坦布苏病毒(TMUV)”,并成功研制出“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FX2010—180P株)”。  相似文献   

16.
1选养健康优质种鸭群 购买鸭苗要注意选择生产管理水平高、卫生防疫制度严格、鸭的品种好、种鸭健康无病的鸭场,不要从发生过病毒性肝炎、鸭瘟等传染病的鸭场购买鸭苗,这种鸭场孵出的雏鸭往往会感染这些疾病。购进鸭苗时,要选择精神饱满、羽毛金黄色、脐部愈合好的健康个体,不能要弱残鸭苗。雏鸭在出壳后羽毛干后即可选购挑选,健壮雏鸭大小基本一致,体重55—60克,无大肚脐、歪头、拐脚等不良外形,毛色以蜡黄色为佳,太深(黄中带深红)或太淡(浅黄)均是孵化温度偏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鸭疫里氏杆菌又称新鸭病(Hilbert等告示,1932)、鸭败血症(Graham,1936)、传染性心膜炎(Dougherty,1955)、鸭疫综合征(Leibovitz,1972)和鸭疫巴氏杆菌病,习惯上称为“浆膜炎”。该病最早由Riemer报导1904年发现此病,至今已有近100年历史。1932年在美国纽约长岛的三个鸭场饲养的北京鸭就发现本病。我国邝禄荣教授在1975年曾提出本病在国内存在,郭玉璞教授于1982年首次报导北京效区的三个商品鸭场发生鸭疫里氏杆菌病,目前全国各地普遍发生。1发病情况作者每年诊疗鸭病2500例以上,…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国内外均有有关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和防治的报道,但控制办法各异。我场某鸭场90年2月在2日龄至30日龄的雏鸭群中有多批雏鸭发病,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在10~50%,给我场养鸭生产构成很大威胁,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经临床诊断和剖检,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经江苏农学院王永坤教授鉴定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此病的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快、发病日龄小、死亡率高。为了及早制止此病在我场的传播流行,我们迅速采取综合措施对该场进行彻底消毒,种鸭全部注射病毒性肝炎疫苗,对已发病的和种鸭免疫后尚未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鸭用康复鸭的血清实施防治。通过这些措施迅速控制了该场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鸭“白点病”(暂定名)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3个“白点病”(暂定名)发病严重的鸭场的病死鸭进行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但均分离到病毒。对其中1株病毒进行了鉴定。负染及超薄切征电镜观察,可见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80-230nm、有囊膜的病毒。经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及核酸类型测定,确定该病毒为疱疹病毒科成员。血清中和试验表明,该病毒与鸭瘟病毒、鸭疱疹病毒Ⅱ型无血清学相关性,故暂定名为鸭疱疹病毒Ⅲ型。人工感染试验复制出与自然感染病死鸭相同的病变,初步证明该病毒为鸭“白点病”病原。  相似文献   

20.
鸭发生曲霉病的诊治张志聪,陈联荣(大田县畜牧兽医水产高新技术服务部)1992年7月上旬.本县某农场麻鸭发生一起鸭曲霉病。现将发病及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该场为新办场,共饲养产蛋麻鸭830只,场内有1小水库。鸭舍四周密闭,通风较差,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