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青贮用多种微生物发酵菌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DPS数据统计软件分析评价了7种青贮用微生物发酵菌剂处理玉米秸秆后的各营养成分,以及与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组间秸秆水分(MC)、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可溶性糖(WSC)、粗纤维(CF)、粗脂肪(EE)、粗蛋白(CP)等含量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与饲用品质相关的4个性状变异程度不同,以可溶性糖(WSC)含量变异系数最大.而以利用sila-Max200、郑州益加益、西安新天地等3种微生物发酵菌剂处理后的玉米秸秆饲料可溶性糖(WSC)含量高而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纤维(CF)含量降低.[结论]sila-Max200、郑州益加益、西安新天地等3种秸秆青贮用微生物发酵菌剂是最优发酵菌剂,适宜在玉米秸秆开发利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母猪全价配合饲料发酵前后营养物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探讨母猪全价配合饲料在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确定发酵饲料的营养物质盈亏,为应用发酵饲料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试验以全价配合饲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固体发酵的方法,以常规成分、发酵菌种数量变化和全价配合饲料发酵前后营养物质变化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全价配合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后可提高其营养价值,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以及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钙含量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酸菌总数、酵母菌总数和细菌总数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3.
我国啤酒生产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麦糟和废酵母,而屠宰行业也会产生大量的禽畜血液副产物,两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适合作为发酵饲料的原料加以利用。以麦糟为主料,加入血粉辅料,混合接种不同益生菌,通过测定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糖含量及总酸含量等指标,分别评价不同主辅料配料比、发酵时间、酵母菌及乳酸菌接种方式及接种量等因素对混合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筛选生产发酵蛋白质饲料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血粉辅料添加量为15.00%、发酵温度为30 ℃、接种酵母菌单一菌种且接种量为2.00%、发酵时间为5 d的条件下,获得的发酵产物品质较好,蛋白质含量达到50.36%,与初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相比,提升幅度达到75.53%;利用酵母菌及乳酸菌混合发酵时,先接入1.00%乳酸菌发酵2 d后,再接入1.00%酵母菌继续发酵至7 d时,产物的蛋白质含量达到59.27%,与初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相比,提高幅度达到106.59%。利用上述2种发酵方式得到的产品可作为良好的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4.
更深层的开发利用啤酒糟资源,提高其饲喂效价,是缓解我国蛋白质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并能实现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文章以啤酒糟为原料,酵母菌、乳酸菌及其混合菌作为微生物发酵剂,考察发酵前后啤酒糟中的粗蛋白、真蛋白、粗纤维含量的变化规律,详细探讨了混合菌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接种量的不同对啤酒糟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温度为28℃、pH为4的条件下,发酵3d后,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的啤酒糟中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菌种发酵啤酒糟的最佳比例2:3,最佳接种量为4%,此时发酵效果最好。最佳条件下,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比原料分别提高了68.29%和35.66%,粗纤维的含量则下降27.63%。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鲜食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固体厌氧发酵法,探讨复合益生菌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不同发酵时间和糖蜜添加量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感官评定、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含量来评价发酵饲料的好坏。试验测定发酵前后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总磷、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物质,测定发酵前后饲料的乳酸菌、乳酸、p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和脲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发酵能提高鲜食大豆秸秆饲料品质,同时提高粗灰分、钙和磷含量(P0.05),降低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提高乳酸菌和乳酸含量(P0.05),同时降低p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和脲酶活性(P0.05)。最后确定鲜食大豆秸秆饲料最优发酵工艺参数:糖蜜添加量3%,发酵时间30 d。  相似文献   

6.
研究本科研组分离得到的高效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混合菌剂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实验中设计无微生物添加的对照组和分别以1%、2%、3%比例添加的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混合添加处理组进行青贮饲料的发酵实验,并检测其化学成分及有机酸含量。饲用高效乳酸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混合添加到青贮饲料可降低饲料p H值3.8以下。各个处理组乳酸、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含量比对照组平均提高了62.3%。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高可达到15.86%,干物质含量(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明显下降(P0.05)。可以确定本研究所用乳酸菌、纤维素分解菌混合添加到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固态发酵豆渣、葡萄渣和苹果渣复合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豆渣、苹果渣和葡萄渣为发酵原料,利用酿酒酵母菌和植物乳酸杆菌为发酵菌种,对微生物发酵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渣、苹果渣和豆渣配比为2∶3∶5;发酵菌剂组合为酿酒酵母,乳酸杆菌和纤维素酶;发酵时间为72 h,发酵温度为32.5℃,接种量为5%;通过体外消化试验得到粗蛋白的消化率随时间成梯度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酵母菌体蛋白是饲料总蛋白含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对发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发酵饲料p H为6.2,粗蛋白质含量11.25%,酸性洗涤纤维素含量为28.43%,中性洗涤纤维素含量为24.68%,达到优质蛋白饲料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芯为发酵原料,选用酵母菌、绿色木霉、黑曲霉进行单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发酵后玉米芯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明显降低(绿色木霉、黑曲霉组),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酵母菌发酵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5.75%、粗脂肪提高0.28%、还原糖降低0.32%、纤维素降低2.56%;绿色木霉发酵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1.75%、粗脂肪提高0.34%、还原糖提高0.34%、纤维素降低5.20%;黑曲霉发酵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3.29%、粗脂肪提高0.22%、还原糖提高1.52%、纤维素降低7.74%。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全株藜麦的饲料化利用率,寻找其与全株玉米的最佳青贮比,试验共设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为100:0,90:10,80:20等11个组合进行青贮发酵,发酵60 d后测定各组青贮料的体外产气发酵指标,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最佳青贮比例。结果表明,体外发酵至36 h时,各处理组GP趋于稳定,体外发酵减弱接近停止;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例为90:10时,该青贮饲料组合的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乙酸(AA)、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以及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分析表明,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例为90:10时,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和产气发酵特性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优质混合青贮饲料在家畜养殖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添加乳酸菌与否和水分含量的多少对玉米秸秆黄贮发酵品质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水分处理4×乳酸菌处理2),其中水分处理分别为50%、55%、60%、65%,再进行乳酸菌添加和非添加处理,即乳酸菌组和对照组。通过小规模发酵法,在室温条件下保存30 d后开封,测定黄贮的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微生物组成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组黄贮的乳酸、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pH值及耐热菌、酵母菌数、大肠杆菌数、丁酸菌数显著降低(P0.05),体外干物质消失率和产气量提高;不同水分处理间秸秆黄贮的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乳酸含量及酵母菌数、大肠杆菌数、丁酸菌数差异显著(P0.05),在水分为60%时粗蛋白含量最高、酸性洗涤纤维最低、酵母菌数最少,而粗脂肪和乳酸含量随水分升高而增高。说明在添加乳酸菌及水分为60%时玉米秸秆黄贮的发酵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赵小雪  王仕玉  郭凤根  罗富成 《草地学报》2022,30(10):2827-2833
为研究添加剂对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白藜、红藜、黑藜为材料,设对照(CK)、乳酸菌(植物乳杆菌,0.02 g·kg-1,LAB)、纤维素酶(绿色木酶,0.5 g·kg-1,CEL)处理,60 d后分析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不同品种的藜麦秸秆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青贮饲料的粗蛋白、pH值、乳酸、乙酸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添加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饲料的粗蛋白、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H值(P<0.05);黑藜的粗蛋白、乳酸、乙酸显著高于白藜和红藜,白藜的pH值、氨态氮/总氮显著高于黑藜和红藜(P<0.05);LAB处理的白藜及CEL处理的黑藜相对饲喂价值较高,等级为3级,LAB处理的黑藜及CEL处理的3种秸秆粗饲料分级指数较高,等级为4级。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添加剂可以提高秸秆的青贮品质,其中CEL处理的红藜效果最佳,此结果为藜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添加不同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青贮有氧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可供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利用的复合乳酸菌系。方法 以前期研究筛选得到的同型发酵乳酸菌AS06株和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不同的乳酸菌添加处理方式,即对照处理组(CK组)、同型乳酸菌AS06株发酵处理组(LP组)、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处理组(LB组)、同型乳酸菌AS06株+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混合处理组(LBP组),进行玉米秸秆青贮发酵试验。测定并比较各处理组玉米秸秆青贮的有氧暴露后pH值、微生物菌群、乳酸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以及有氧稳定性时长。结果 添加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及复合乳酸菌系(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同型发酵乳酸菌AS06株)的玉米秸秆,开封后青贮pH值上升缓慢,乳酸含量下降缓慢, WSC的营养损失有效减少,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得到明显抑制,青贮有氧稳定性时长分别达到208 h和147 h。结论 异型发酵乳酸菌单独或与同型发酵乳酸菌复合添加,可有效抑制玉米秸秆青贮的有氧腐败,且前者有氧稳定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稻草微生物秸秆饲料发酵工艺和山羊稻草秸秆微生物饲料配方,利用秸秆发酵微生物菌剂对稻草进行发酵,研究不同水分含量、不同发酵时间对稻草微生物秸秆饲料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发酵时间、水分含量均影响稻草发酵效果,经过32d发酵,试验3组的效果最好,水分、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7.22%、8.23%和52.67%。从而得出山羊的稻草秸秆微生物饲料配方:稻草300kg,食盐2.55kg,尿素6kg,红糖1.5kg,复合微量元素0.6kg,复合维生素0.18kg,微生物菌剂0.9L,水180kg。  相似文献   

14.
不同菌种发酵条件下苜蓿部分生理因子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酵母菌和乳酸混合菌在相同条件下对苜蓿(Medicago sativa)进行发酵处理,测定不同时间段发酵样品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酶保护系统中SOD、CAT的活性变化。得出在发酵第7 d处理样品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第5 d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值,SOD和CAT的活性均在第7 d达到最高。说明2种菌对苜蓿发酵表现出相似的特性,但乳酸混合菌对苜蓿的利用要优于酵母菌。试验为利用发酵生产苜蓿产品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5.
韩立英  玉柱  周禾 《草业科学》2013,30(9):1439-1444
本试验以直穗鹅观草(Roegneria turczaninovii)为材料,研究了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单独添加或以不同比例混合添加对鹅观草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处于抽穗期的直穗鹅观草经刈割切短后,分别添加纤维素酶0.06 g·kg-1 (CF),乳酸菌0.01 g·kg-1 (LD1)、0.02 g·kg-1 (LD2),纤维素酶+乳酸菌(0.06+0.01) g·kg-1 (CF+LD1)和(0.06+0.02) g·kg-1 (CF+LD2),并设置无添加剂组为对照(CK),每个处理3个重复。真空密封条件下贮藏90 d后,所有添加剂处理组pH值、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乙酸、粗蛋白(CP)和可溶性糖水化合物(WS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F、CF+LD1和CF+LD2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由此可见,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使直穗鹅观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均得到了改善,且以混合添加0.06 g·kg-1的纤维素酶和0.02 g·kg-1的乳酸菌制剂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多菌种混合发酵棉籽饼粕制备益生菌生物活性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籽饼粕、麸皮、苹果渣为原料,经霉菌XH001、霉菌XH002、地衣芽孢杆菌E01、枯草芽孢杆菌E02、乳酸菌SR01、酿酒酵母和饲料酵母混合发酵生产益生菌饲料。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2℃,原料含水量50%,芽孢杆菌接入时间为发酵后12 h,乳酸菌接种量10%,发酵时间48 h。发酵后饲料粗蛋白含量由原来的27.58%提高到37.92%,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1.88%,乳酸菌活菌数达2.3亿cfu/g(干基),芽孢杆菌达18.4亿cfu/g(干基)。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两种酶组合添加对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结构性、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组分含量及体外消化特性和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组:1)0.3%蒸馏水(对照组,CO);2)0.3%纤维素酶(CE);3)0.3%木聚糖酶(XE);4)0.15%纤维素酶+0.15%木聚糖酶(组合酶组,CX),分别于青贮3、7、14、3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与CO相比,CE、XE和CX组显著提高了乳酸、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显著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减少了干物质损失(P<0.05)。酶制剂显著提高了水稻秸秆青贮饲料24、48和72 h时的累积产气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P<0.05)。青贮末期CX组有最高的乳酸含量(34.13 g·kg-1 DM)、体外产气量(68.27 mL)、干物质体外消化率(61.31%)和最低的pH值(4.36)。与CE和XE相比,CX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更高。综上所述,添加酶制剂可促进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提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改善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与CE和XE相比,CX组发酵品质、碳水化合物的降解转化和体外消化特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植物乳酸菌和贮藏温度对辣木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辣木叶青贮中筛选分离出4个乳酸菌菌株,鉴定后分别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Lactobacillus farciminis(LF),Weissella thailandensis(W)和Lactococcus lactis(E)。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温度下添加植物乳酸菌对辣木叶青贮的青贮品质、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的影响。采用双因素(温度×植物乳酸菌)完全随机设计,两个温度组为15和30 ℃,乳酸菌处理组为CK,LP, LF, W和E。在青贮第60天时开袋取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辣木叶原料粗蛋白质含量为25.3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53%,添加乳酸菌可以显著降低pH,增加乳酸和乙酸含量,同时使乳酸菌数量和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贮藏温度在15 ℃时,乳酸菌数量,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30 ℃(P<0.05)。同时,非蛋白氮、氨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5 ℃的贮藏温度时都显著低于30 ℃(P<0.05)。青贮后,各处理组的单宁含量都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辣木叶蛋白质丰富,易于调制青贮饲料,较低的贮藏温度和添加植物乳酸菌对辣木叶青贮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对降解单宁含量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在黑曲霉(A.niger)中重组表达灵芝L菌漆酶基因,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旨在获得一株高产灵芝漆酶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方法】 从灵芝L菌克隆漆酶基因Lac-L,并根据黑曲霉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优化。选用黑曲霉糖化酶启动子(PglaA)、信号肽及终止子为表达原件,以米曲霉pyrG基因为筛选标记,构建漆酶表达盒,采用聚乙二醇-CaCl2法将其转化至黑曲霉X1(ΔpyrG)原生质体中。对转化子进行PCR验证及固态发酵酶活测定,筛选高产漆酶重组菌株,并对阳性转化子固态发酵培养基碳源、无机与有机氮源比例、Cu2+浓度及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 经尿嘧啶缺陷及含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mmonium salt),ABTS)培养基筛选获得25株重组漆酶转化子,酶活复筛获得灵芝漆酶异源表达6号重组菌株,发酵72 h酶活可达3 532.6 U/kg,宿主菌株的酶活仅为58.37 U/kg。重组6号菌优化后的最适固态发酵条件为:以麸皮为基础培养基,添加2%麦芽糖、2%(NH42SO4、0.25 g/L CuSO4,发酵60 h时重组菌株产漆酶活力最高,达到6 255.47 U/kg。【结论】 在黑曲霉中成功实现灵芝L菌漆酶基因Lac-L的异源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