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广西蚕业研究院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从桑树资源在动物饲料、生态治理、食药用产业研究与开发以及木薯蚕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思路,旨在加快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进程,促进蚕桑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6月12日,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宏庆到广西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考察调研。李宏庆参观蚕室、桑园、蚕桑科研成果展,听取有关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广西蚕业发展、蚕桑系列品种选育、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等方面的情况。座谈会上,在听取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标关于广西蚕桑生产和该站自身建设基本情况汇报后,李宏庆充分肯定了自治区蚕业站为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做出的贡献,表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蚕桑产业的发展,希望自治区蚕业站继续勇于担当,为助推乡村振兴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来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建议,以推动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通过积极强化科技创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着力培育新型蚕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多种新型种桑养蚕模式;全面构建广西蚕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方式;努力提高蚕桑综合利用水平,以加快广西蚕桑产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深入广西蚕区,调研广西蚕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建成了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为首的蚕业科技创新平台,育成了一系列家蚕、桑树优良品种,集成了杂交桑密植技术,组建了八桂学者等科研团队,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发挥了产业优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科技创新资金与平台建设不足、科研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仍不足、蚕茧品质与生丝等级还不够高、优势蚕区与新兴蚕区在产业发展上不平衡、种养机械化与资源综合开发刚起步、蚕桑产业链条短与深加工不足等问题,建议从加大蚕桑产业资金投入与平台建设、完善蚕茧收烘与缫丝工艺的改善、加快提升省力化机具与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加快推进"东丝西移"和"东绸西移"、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与品牌化建设步伐等方面提升广西蚕桑产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陆瑞好  林强 《中国蚕业》2012,33(4):58-62
概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从“十五”以来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的快速增加、蚕桑区域布局的进一步优化、缫丝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稳步发展等蚕业发展的特点;从蚕桑品种、种桑养蚕技术的创新和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等方面阐述了广西蚕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广西蚕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丝绸出口对外依存度高、蚕桑生产自然风险加大、蚕桑综合效益低、技术人才缺乏等方面。提出“十二五”应从加强建设优质原料茧基地、继续加强蚕业科技创新、加快蚕桑多元化发展、保障蚕种安全足量供应和强化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促进广西蚕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在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和对蚕桑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总结了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十三五"以来采取的强化科技管理、积极组织科技项目申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对外交流合作等促进科技创新的措施,并阐述了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的科研项目大幅增加、科技研发平台收效明显、品种创新取得新跨越、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科技扶贫效果显著等方面的成效。提出了加大蚕桑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与保护、创新,加快蚕桑产业重大技术攻关,加大蚕、桑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快构建蚕桑产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快人才队伍及创新团队建设等推动"十四五"蚕桑科技创新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发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对蚕桑资源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提高蚕桑附加值和推动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了蚕桑资源的各种药用价值,主要从桑资源和蚕资源的研究成果论证蚕桑资源的药用价值,分析了当前开发蚕桑资源药用价值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蚕桑资源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加大宣传的力度和促进多领域融合等措施,以实现充分开发和利用蚕桑药用资源。通过开发蚕桑资源药用价值,提高蚕业经济效益,保证蚕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调查总结了海宁市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的建议,即挖掘蚕桑综合功能、提升政策扶持力度,重视产业多元化融合、培育蚕桑综合利用的经营主体,引入工业化的蚕业经营理念、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步伐,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资源利用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李龙研究员主编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路线图》一书,日前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路线图》全书共22.5万字,分为14个章节,其中前7章主要阐述了蚕业技术路线图制定的背景及意义,蚕业技术路线图的边界范围,通过对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市场需求分析、产业目标分析、技术壁垒分析,描绘出了我国蚕桑产业技术路线总图。从第8章起,分别描写了我国蚕育种、桑树育种、栽桑养蚕技术及装备研发、蚕桑病虫害防控、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蚕桑质量安全与标  相似文献   

10.
王东 《北方蚕业》2008,29(4):42-43
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加大、生产资料投资的增大与蚕茧价格低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促使全国蚕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得以快速发展,山西在蚕桑产业的综合利用上也得到了重视。介绍了山西省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目前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提升我区蚕业部门技术干部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推动广西蚕桑产业优化升级、拓展提升,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7月10-12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广州市举办了广西现代蚕业技术培训班。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李标站长在开班仪式上介绍了目前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概况。培训班邀  相似文献   

12.
正12月8日,两广蚕桑科技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南宁召开。广西、广东蚕桑专家和科技人员共149人参加会议。会议分别由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李标院长和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所罗国庆书记主持。自治区农业厅何彬副巡视员出席会议并讲话。何彬在讲话中肯定了广西近年来在蚕桑产业中取得的骄人成绩,指出广西蚕桑产业目前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学种养水平不高、茧丝精深加工较滞后、蚕桑资源开发能力较弱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十二五"期间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在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三五"在饲料桑、生态桑、蚕沙等方面的研究思路,旨在加快山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步伐,促进山西蚕桑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西蚕业》2020,(1):F0004-F0004
《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3月23日上午,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南宁市举行全区蚕业工作会议暨蚕桑产业扶贫工作培训班。12个蚕桑生产市及41个蚕桑生产县(市、区)蚕业站、经作站站长、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6个分院院长、22家蚕种场场长、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本站相关人员共150多人参加了会议,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谢东、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交流了2016年全区蚕桑生产情况,部署了2017年蚕桑产业发展工作。鲁成教授介绍了国  相似文献   

16.
何骥 《广西蚕业》2005,42(2):37-37
广西蚕业信息网(http://www.gxcy.gov.cn)是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主办,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开通,本网站是一个以蚕丝行业相关信息为主体的网站,拟建立一个广西蚕桑资源中心和信息平台,促进广西蚕桑登上全国行业的龙头和引入全国各地经济活跃分子,加速广西蚕桑等农业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树立专业的品牌形象,并在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业务中实现网站运作。主要有广西蚕桑等农业项目资源信息、区域优势、投资环境、经济动态、投资动态、产业宏观性指导及项目技术支持等内容。主体栏目:蚕业机构(导航)、行业动态、蚕业科技、供求信息、技术咨询、蚕…  相似文献   

17.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8.
正《广西蚕业》 (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9.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20.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