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现有的投资商式奶农模式、奶牛小区模式和大户联合式奶农模式3种乳业经营模式各自的特点,调查了这3种乳业经营模式的管理者或奶农对我国奶业现状的认识,分析了荷兰奶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特点以及在我国实行荷兰奶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认识态度,为更好地发展我国乳业提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奶业作为甘肃省临泽县的传统产业,在临泽县畜牧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临泽县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基地"以及发展乳肉兼用牛为补充的奶业多种经营模式,推动了临泽县奶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临泽县发展奶业的3种模式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方牧业》2012,(20):10
<正>10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农业部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改良奶牛品种,建立高产母牛核心群,提高奶业发展竞争力;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加快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增加优质牧草供给总量;鼓励建立奶牛合作社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加快建设奶源基地,健全养殖和加工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奶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发展模式和趋势对我国奶业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因此,本文总结了新西兰在奶牛养殖、乳制品生产及出口贸易、奶业科技发展等不同维度的最新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新西兰奶业在发展布局中采取的创新性的运行模式,以期为我国奶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9月4日,由中国奶业协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农科院共同主办的“奶业与生态环境国际论坛”在大连市召开。会上,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刘成果就我国奶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北京市奶业协会秘书长刘文奇代表全国200家奶牛示范养殖小区和示范场向全国奶牛养殖小区、规范养殖场和奶业行业发出了关于“加强奶牛养殖环境保护的倡议”。现将该讲话与倡议全文发表,供各级奶业管理部门和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理奶牛养殖有400多年的历史,现有奶牛存栏2万多头,2003年引进澳大利亚高产奶牛1170头,奶业是大理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生态奶业的发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结合大理生态保护,洱海治理,环境及消费安全的考虑,本文力求为大理奶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奶业产业化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北京市奶业的规模、奶牛种质水平、技术配套、实用技术推广等都有较快的发展和提高 ,有利奶业产业化建设 ,但就现状看 ,还存在着产业链条间断 ,产、加、销脱节、管理不畅等现象 ,影响着奶业产业化建设的进程。在奶业产业化模式上 ,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早在80年代初期,天津市实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的奶类项目期间,静海县东双塘村在距村庄1公里外的地方建立了第一个奶牛养殖小区——东双塘奶牛村,将人的居住与奶牛饲养场所分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奶业实施由近郊向远郊的战略转移,宁河、武清等区县相继建设了东棘坨奶牛小区、曹自理奶牛小区。奶牛小区的出现推动  相似文献   

9.
《湖北畜牧兽医》2006,(8):46-46
从河南省畜牧局了解到,农业大省河南的奶业生产正处于转型期——正在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由盲目过热向理性发展转变,由小规模向适度规模转变,由粗放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奶牛养殖也由数量型逐步向质量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牛由传统生产方式应向商品生产方式转移,即由单一的役用生产向乳、肉、役等综合利用生产转轨,才能发挥水牛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亚热带地区的特殊条件下,水牛奶业开发利用更能够发挥其特点和优势,首先建立水牛奶业开发示范模式,付之实施、做出样板,逐步扩展,必将在我国创建一个新型水牛奶业的产业。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中国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调整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对我国奶业发展基本状况进行客观辩证分析和对奶业发展时段做出基本判断后,提出了加快奶业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的论点。本文强调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奶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通过构建消费型奶业、科技型奶业、诚信型奶业和法制型奶业,实现中国奶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养殖方式为主线,分析了目前争议较大的散养模式和小区模式的现状与特点、优势与问题;以利益联结方式为主线,探讨了"企业+奶农"、"企业+合作社+奶农"、"企业+村集体+奶农"以及"企业+奶联社"模式目前存在的多种奶业产业化模式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在奶业产业链(主要是原奶供应链中)的现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把握目前原奶生产领域的总体,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总结出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规模奶牛养殖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我国奶牛规模化进程大大加快。很多地区提出了消灭"散养"这一"落后模式"的口号;也有些地区将散养集中到小区进行"集中散养",而没有考虑这一模式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极大风险;还有些地区,脱离本地区饲料资源、环境承载、粪污消纳等实际情况,盲目求大、求洋,高额投资。事实上,超大型牧场模式在某些地区有一定代表性,但并不是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流。对于目前我国奶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如何结合奶业优势区域的资源禀赋、养殖业历史以及市场容量来发展适度规模的奶牛养殖业,引导我国奶牛养殖业走向安全、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是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奶业目前存在的三种主体养殖模式——散养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结合原料奶质量、价格、收益等方面,对不同养殖模式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比较,力求探讨适合我国奶牛养殖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奶业已经进入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过渡的转型期,正在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和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但随着奶牛养殖场规模的扩大,环境污染成为一个隐患,并直接影响到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企业的利润、消费者的健康以及整个奶业产业链。如何在保持中国奶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奶牛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华北奶业产区发展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中国奶牛》2006,(12):48-51
温家宝总理2006年4月视察重庆的题辞对我国奶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志着中国奶业经历了五年高速发展期,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把奶业做大做强,必须创新奶业发展模式,理顺产业内部关系,不断健全与巩固产业链条。我国华北奶业产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4省,奶牛存栏数和牛奶产量均占全国四分之一,对全国奶业的影响举足轻重。为更好地发展华北奶业,应该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大理奶牛养殖有400多年的历史,现有奶牛存栏2万多头,2003年引进澳大利亚高产奶牛1170头,奶业是大理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生态奶业的发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结合大理生态保护,洱海治理,环境及消费安全的考虑,本文力求为大理奶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1日,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奶业大会在江西南昌举行。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江西省副省长谢茹、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等领导出席会议。高鸿宾在讲话时指出,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以来,我国奶业没有被摧毁,反而绝地重生,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稳步增长,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奶业正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加速转变。可以说,这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奶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国家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发展导向,要以大中城市为轴心,向内地发展,以50~300km为半径建设城市圈型奶业基地,应用DHI工程,改变传统饲养模式,全面实现机械化,努力提升奶牛品质,以提高单产为主攻目标,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化的加工企业,让“每天喝一斤奶”梦想成真。建立奶牛业保险制度和风险金制度,提高奶牛抗风险的能力,构建我国现代奶业。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奶业养殖模式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冲击后,我国奶业在政府引导下经过3年的整顿和振兴,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奶业养殖模式转型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奶业未来的发展。结合我国奶业发展实际,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奶业养殖模式转型发展的方向和对策,以期为加快我国奶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河北、山西、内蒙古三地的奶业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认为当前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奶价不涨导致奶农卖牛、杀牛,成本上升导致奶企效益下降,而乳品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企业间产品同质化竞争、奶农饲养水平过低、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指出,我国奶业正处在自我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但转变过程中的"阵痛",即对奶牛养殖业和奶制品加工业带来一些影响需要关注。最后,本文从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完善保险体系、加强产业链利益连接机制、开拓消费市场等七个方面对如何促进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