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昆虫贮藏蛋白是一类在昆虫变态期间起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Thomson,1975;Wyatt和Pan,1978).这类蛋白质已在以双翅目和鳞翅目为主的许多种昆虫中发现,并明确了其分子特性及其变态期间的动态(RobertS和Brock,1981;Levenbook,1985).贮藏蛋白主要在幼虫脂肪体内合成并分泌到血液中(Sekeris等,1977;SekeriS和Scheller,1977).在末龄幼虫的血液中贮藏蛋白大量积累,并在幼虫~蛹转化期间被脂肪体所吸收(Tojo等,1978).贮藏蛋白的  相似文献   

2.
《蚕学通讯》2013,(2):6-6
文人墨客笔下极尽讴歌的悲壮“化蝶”,也就是昆虫的变态,主要受蜕皮激素(20E)的渊控。在昆虫变态过程中,20E诱导幼虫器官发生程序化细胞死亡而消失,同时促进干细胞分裂和分化而产生成虫器官。这样,一只丑陋的毛毛虫就蜕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昆虫脂肪体具有哺乳动物肝脏和脂肪组织的双重功能,既是物质代谢中心,又是能量贮存中心,在变态过程中起极为关键的作用。幼虫脂肪体在20E的作用下发生自噬、凋亡和解离,并重建为成虫脂肪体;脂肪体的形态变化可视为昆虫变态的缩影。长期以来都认为20E对自噬的诱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P13K—TORCI信号而启动白噬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昆虫蛋白是以昆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为原料加工成的一种蛋白质原料,其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比例均衡,有成为新型饲料蛋白质资源的潜力,进而缓解当下饲料蛋白质原料不足的现状。然而,昆虫蛋白在替代鱼粉、豆粕等其他优质蛋白质原料具体替代量尚不确切,因此,本文综述了昆虫蛋白近年来在猪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应用潜力及前景进行探讨,为昆虫蛋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昆虫的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eneral odorant binding protein,GOBP)是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与昆虫感受低特异性气味分子刺激相关,在觅食、求偶等生理行为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基因芯片和蛹期、成虫期的RT-PCR表达谱分析发现,家蚕的GOBP1蛋白基因(gobp1)主要在幼虫的头部及蛹和成虫的触角中表达,在幼虫的睾丸以及成虫的胸足、体壁、脂肪体等非感受器官中也有表达,而GOBP2蛋白基因(gobp2)的表达谱和gobp1相比明显较窄。该结果表明家蚕gobp1以感受气味分子刺激的功能为主,同时还可能具有其他尚未被发现的生理功能;而家蚕gobp2可能具有对气味感受更高、更专一的功能特点。对家蚕及其他12种鳞翅目昆虫的GOBP蛋白序列比对发现,各物种间的GOBP蛋白序列相似性很高,蛋白二级结构元件也高度相似,具有的昆虫OBP典型结构中的半胱氨酸(C)位点非常保守。基于非同义突变与同义突变比值(Ka/Ks)的分子进化分析显示,13种鳞翅目昆虫的GOBP蛋白基因仅有棉铃虫gobp1在分化中受到正向选择作用,揭示不同昆虫的GOBP蛋白基因可能具有相似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昆虫的C-型凝集素参与先天免疫系统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家蚕C-型凝集素11(C-type lectins,CTL11)基因BmCTL11是经家蚕微孢子虫(Nb)感染诱导后在蚕体内持续高量表达的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BmCTL11基因编码有307个氨基酸的多肽,预测分子质量34.51 kD,等电点4.69,含2个串联的典型C-型凝集素糖识别结构域,与烟草天蛾的IML-1蛋白进化距离最近。RT-PCR检测BmCTL11基因在家蚕幼虫时期的转录水平较高,并在多个组织有转录。将灭活的家蚕病原细菌、真菌、微孢子虫、病毒等注射家蚕5龄幼虫后的24 h内,qRT-PCR检测BmCTL11基因在幼虫脂肪体和中肠组织内的转录水平均发生上调,说明该基因能够被多种病原微生物诱导。以家蚕5龄第3天幼虫脂肪体c DNA为模板克隆了BmCTL11基因,连接到p ET-32a载体,诱导表达后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昆明鼠制备出效价为1∶102 400的BmCTL11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BmCTL11蛋白可能以二聚体形式主要分布于家蚕脂肪体、血浆、中肠、表皮等组织中,推测BmCTL11在家蚕识别病原微生物并介导引发进一步的先天免疫反应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大规模EST测序为基础,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家蚕5龄3d脂肪体组织基因表达的特征,共获取脂肪体组织EST 12 721个。经Plarap程序拼接得到2316个非冗余序列,其中包括824个contigs,l492个singletons。在鉴定出的已知基因中,基因表达频率有明显差异:物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最高,占总量的58.2%;其次为转录翻译调节相关基因和酶类基因,分别占15.5%和14.5%。在高量表达基因中,有贮藏蛋白、蛋白酶抑制剂、类IDGF蛋白、抗菌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结果表明,脂肪体组织基因表达的种类很多,特征明显,与脂肪体在蚕体内的贮藏功能、蛋白质合成功能、代谢调节功能以及变态发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自噬是生物体内维持细胞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在生物体面临外界刺激时会被诱导以进行适应性反应。对家蚕自噬相关蛋白BmATG6进行基因克隆,制备多克隆抗体,分析呋虫胺暴露后BmN细胞与家蚕5龄第3天幼虫BmATG6的表达变化。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BmATG6与鳞翅目昆虫的ATG6/Beclin 1相似度较高。原核表达并纯化了BmATG6抗原蛋白,随后接种新西兰白兔,获得效价1∶64 000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在家蚕中肠样品中检测到大小约为50 kD的条带。呋虫胺处理2 h后BmN细胞中的BmATG6蛋白表述显著上调;呋虫胺处理24 h后,家蚕5龄第3天幼虫中肠和脂肪体中的BmATG6蛋白表达上调。结果表明,呋虫胺显著诱导BmN细胞和家蚕组织中的BmATG6表达上调。研究结果为解析新烟碱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机制和研究家蚕自噬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1昆虫的营养价值 1.1昆虫的蛋白质营养 大量的营养学研究证明.昆虫体内粗蛋白质含量极高,多在50%-70%之间,且含纤维少,是优质的蛋白饲料资源。如黄粉虫的幼虫、蛹和成虫,含粗蛋白质分别为51%、57%和61%,蝇蛆含粗蛋白质60.88%、稻蝗含粗蛋白质64.08%、柞蚕蛹含粗蛋白质55.65%。与鱼粉相比,这些饲料用昆虫的营养价值高于中蛋白鱼粉,而略低于高蛋白鱼粉。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几十年里 ,我们在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 ,促进农业增产 ,但同时导致害虫抗药性呈几十倍提高 ,农药残留过高 ,给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影响。现就昆虫的生理特性谈谈抗药性产生的机理。首先从昆虫排泄杀虫剂过程谈起。昆虫体内马氏管和后肠组成的排泄系统 ,功能上很像人体的肾 ,它能使杀虫剂转变为水溶性苊化合物 ,不被直肠壁吸收 ,由直肠排泄体外。昆虫体内的脂肪体有类似人的肝功能 ,这些脂肪体大部分裸露在昆虫的血液中 ,因此 ,进入血液中的杀虫剂大部分容易被脂肪体吸收 ,只有一小部分达到杀虫的作用 ,形成了昆虫体内大量贮存、缓慢…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的种类、结构和分子量,贮存蛋白在家蚕等不同昆虫体内的表达差异及调控研究进展;总结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所具有的作为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储存库、参与昆虫新表皮的形成、载体运输、抗逆免疫,以及参与卵的形成和成虫蛋白的合成等功能;展望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今后的研究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不同诱导源对柞蚕滞育蛹酯酶蛋白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楚 《蚕业科学》2001,27(4):287-292
用不同的诱导源如E .coliK12 D31、TritonX 10 0、脂多糖 (LPS)及其混合物诱导柞蚕滞育蛹 ,并以SDS PAGE和A4 50nm处蛋白吸收值作为测定指标 ,研究其血液上清液脂酶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SDS PAGE凝胶上可观察到不同的诱导源诱导的新酯酶蛋白 ,同时也导致酯酶蛋白吸收值的不规则变化。单位体积的氨基酸浓度表明有些氨基酸在酯酶蛋白和抗菌肽蛋白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亮氨酸是抗菌肽组成中最重要的组分 ,但是在柞蚕滞育蛹免疫血液中含量并不高。证明诱导产物不仅仅是具有杀菌作用的抗菌肽 ,也包括酯酶在内的其他蛋白  相似文献   

12.
家蚕突变矮小卵血液蛋白及卵黄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英  赵萍  侯勇  代方银  夏庆友 《蚕业科学》2003,29(4):355-358
对家蚕突变矮小卵 (emi)品种在卵母细胞形成时期的血液、卵巢及卵中的总蛋白进行SDS PAGE发现 :在emi的卵巢及卵中含有卵黄蛋白 (Vn)、卵特异性蛋白 (ESP)和大部分的低分子量脂蛋白 (LP) ;emi蚕在蛹期和蛾期的血液中有卵黄原蛋白 (Vg)和LP ,蛹后期大部分emi血液中的Vg和LP含量逐渐减少 ,化蛾时血液中仅含少量的Vg和LP ,而少数emi个体的卵母细胞大量退化 ,在蛹后期和蛾期血液中还含有大量的LP和较多的Vg ;emi蚕从吐丝当天到蛾期的血液中的LP中有分子量为 30kD的蛋白带 ,在卵中却没有。以上结果表明 ,emi基因可能不仅决定卵大小 ,还可能对LP的不同成分的吸收 (如不能吸收LP中分子量为 30kD的蛋白 )有关 ,推测这可能是导致emi个体大部分不能正常发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从家蚕5龄幼虫和蛹期不同发育阶段提取雌、雄蚕血液总蛋白质,采用一维电泳-液相色谱-质谱(1DE-LC-MS)技术分析家蚕血液蛋白质的差异性表达及差异蛋白组分。在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与种类方面检测到与性别及发育相关的差异性表达,数据库检索结果共获得96个相匹配的候选蛋白质,剔除冗余部分后鉴定其中的27个蛋白质组分,分别属于13种蛋白质或其亚基。雌、雄蚕之间的差异组分主要出现在分子质量70~100 kD之间,其中芳基贮存蛋白、卵黄蛋白原、抗胰凝乳蛋白酶因子为雌特异性表达组分。30K蛋白家族是家蚕血液中高丰度表达的蛋白组分。这些差异蛋白质的鉴定与功能分析为研究家蚕性别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以大规模EST测序为基础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家蚕 5龄 3d脂肪体组织基因表达的特征 ,共获取脂肪体组织EST 12 72 1个。经Phrap程序拼接得到 2 316个非冗余序列 ,其中包括 82 4个contigs,14 92个singletons。在鉴定出的已知基因中 ,基因表达频率有明显差异 :物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最高 ,占总量的 5 8 2 % ;其次为转录翻译调节相关基因和酶类基因 ,分别占 15 5 %和 14 5 %。在高量表达基因中 ,有贮藏蛋白、蛋白酶抑制剂、类IDGF蛋白、抗菌蛋白、谷胱甘肽 S转移酶等。结果表明 ,脂肪体组织基因表达的种类很多 ,特征明显 ,与脂肪体在蚕体内的贮藏功能、蛋白质合成功能、代谢调节功能以及变态发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Invertebrate iridoviruses (IIV) have been a regular problem for insect breeders. They have also recently been isolated from various lizard species. An iridovirus isolated from several tissues of a high-casqued chameleon (Chamaeleo hoehnelii) was identified as an IIV on the basis of electron microscopy (EM), sequencing of a portion of the major capsid protein (MCP) gene, and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alysis of viral DNA. The pathogenicity of this isolate for crickets of the species Gryllus bimaculatus was tested by using 3 experimental infection studies. The mortality rates in the infected crickets ranged between 20% and 35%. The fat bodies of the crickets were examined on cell culture, with a nested PCR targeting the MCP gene, histologically, with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by EM. Nested PCR was the most sensitive method for detecting IIV in the fat-body samples. Virus was re-isolated from several fat-body samples. In some fat bodies of infected crickets, massive arrays of viruses could be detected by EM.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IIV from insects are able to infect reptiles.  相似文献   

16.
李丰倩  黄君霆 《蚕业科学》1989,15(3):139-143
用SDS-聚丙烯酰腔凝胶电泳(SDS—PAGE)法,观察了家蚕不同发育阶段血液主要血浆蛋白质浓度的发育变化,比较了不同的地方性三眠蚕品种间主要血浆蛋白质组成及浓度的异同。比较家蚕与野桑蚕、蓖麻蚕、樗蚕及柞蚕血浆的电泳图谱,发现家蚕与野桑蚕的电泳图谱相似而不同于蓖麻蚕、樗蚕和柞蚕。后三者之间的电泳图谱很相似,它们不存在类似于家蚕及野桑蚕中的分子量为30KD的一组蛋白质,但也存在分子量相当于家蚕贮藏蛋白质的成分。用精制的家蚕贮藏蛋白质、30K蛋白质和卵黄磷蛋白分别制备免抗血清,并使之与五种试验蚕的血液分别进行了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探明家蚕浓核病毒(镇江株)对家蚕的致病机制,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感染浓核病毒晚期的中肠和血液组织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感受性蚕品种在感染浓核病毒晚期,其中肠、血液组织蛋白量急剧下降,有近30%的蛋白点消失,其余蛋白点的含量也大幅下调达50%以上。由此说明由于浓核病毒侵染破坏了家蚕中肠上皮组织以及中肠的消化吸收功能,阻断了营养物质的输入,进而极大地减少了蚕体自身组织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况前  韩琦  徐云敏  何宁佳 《蚕业科学》2010,36(4):597-603
对NCBI公布的一种家蚕碱性小分子蛋白(GenBank登录号:AY655143.1)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该蛋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相似性,特别是与IGFBP的N端功能区域匹配程度较高,推测此蛋白可能是IGFBP家族中的一员。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弱阳离子交换层析从家蚕5龄幼虫体液中纯化目的蛋白,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鉴定为家蚕Bm8K蛋白,为蛋白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家蚕眠性既受染色体上主基因的控制,又受其它伴性成熟基因的调控,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探讨环境因素改变家蚕眠性的分子机制,以四眠蚕品种898黄绿、D92黄绿和三眠蚕品种三眠A为材料,通过催青期或小蚕期温度、湿度、营养等因素的调控诱导眠性变化,利用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技术,对这些家蚕正常个体和眠性变化个体大眠蜕皮前后的血液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获得转铁蛋白、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SCI-I、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2、27 kD糖蛋白前体、核糖体蛋白L20和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2等13个上调或下调的可能与家蚕眠性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从蛋白质水平深入了解家蚕眠性变化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