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某蛋鸡场80日龄蛋鸡出现渐进性消瘦和生长发育不良,剖检可见腺胃肿大,乳头挤压出现脓性分泌物。无菌取病死鸡的腺胃进行荧光定量RT-PCR/PCR检测,结果显示该样品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禽白血病病毒均为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该蛋鸡场发病的原因是由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混合感染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禽白血病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引起的复杂的慢性肿瘤疾病,其以造血组织器官恶性增生,多处器官产生肿瘤性病灶为特征。鸡在4月龄后开始发病,5~6月龄发病率最高,其发病死亡率一般为3%~5%,病鸡无特异性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IMC10200株ALV-J实验诱发禽骨髓性白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自肉种鸡群亚临床感染的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IMC1o200株进行了实验感染诱发禽骨髓性白血病的病理学研究.IMC10200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尿囊腔接种11日龄肉鸡胚和SPF蛋鸡胚,孵出后跟踪观察.9周龄时随机抽检感染鸡,感染肉鸡特异引物PCR检测全部为阳性;组织病理学观察感染鸡无明显病变.至21周龄时感染肉鸡出现第一例典型骨髓性白血病病例;感染SPF蛋鸡未见明显J亚群禽白血病相关病变.  相似文献   

4.
李敏 《山东畜牧兽医》2011,32(12):76-77
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禽白血病俩瘤病毒群)引起的病型非常复杂的慢性肿瘤性疾病,以造血组织器官恶性增生,全身很多器官产生肿瘤性病灶为特征。鸡在4月龄后开始发病,5-6月龄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一般为3%-5%,病鸡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本文就笔者在生产中遇到的一起禽白血病的诊断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山东一海兰褐商品蛋鸡场在130日龄出现零星死亡,一直持续到200多天,临床症状为腿部、脚部、肛周有血泡,疑似血管瘤,但剖检无实体肿瘤症状。在200日龄检测11只弱鸡,无菌操作采集抗凝血进行病毒分离工作,进行培养2代,细胞上清液经ELISA p27抗原检测为60%以上阳性,该病例结合临床症状怀疑为J亚群禽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禽淋巴白血病是由禽反转录病毒中的白血病、肉瘤病毒群感染所致,该病毒为R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可在禽的内脏器官、肿瘤组织中长时间存留,且随鸡日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7~12月龄的鸡发病率最高。母鸡较公鸡易感,饲喂蛋白饲料的鸡群发病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刘芳 《预防兽医学进展》2012,(4):M0003-M0003
禽淋巴白血病是由禽反转录病毒中的白血病、肉瘤病毒群感染所致,该病毒为R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可在禽的内脏器官、肿瘤组织中长时间存留,且随鸡日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7~12月龄的鸡发病率最高。母鸡较公鸡易感,饲喂蛋白饲料的鸡群发病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和禽肉瘤病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该病对鸡能引起许多种具有传染性的良性和恶性肿瘤.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病、结缔组织性肿瘤、骨硬化病等.大多数肿瘤与造血系统有关,少数侵害其它组织.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和禽肉瘤病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该病对鸡能引起许多种具有传染性的良性和恶性肿瘤。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病、结缔组织性肿瘤、骨硬化病等。大多数肿瘤与造血系统有关,少数侵害其它组织。  相似文献   

10.
<正>禽白血病是一类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在自然条件下该类病以淋巴细胞白血病最为常见,其次是成红细胞白血病、成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瘤及内皮瘤等。1临床症状(1)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该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型,潜伏期长,人工感染1~14日龄的易感雏鸡后,在第14~30周龄发病,14周龄内发病的很少见。自然发病的鸡常于14周龄后出现症状,至性成熟期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肉瘤病毒群病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类肿瘤性传染病的总称,给禽养殖业的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禽白血病潜伏期较长,无明显示病性症状,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患病鸡可能会产生肿瘤死亡,也可出现非肿瘤综合征,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慢,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下降等症状。此外,该病可引起病鸡免疫力下降,继发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性病原,或继发其他病毒、寄生虫等病原,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对唐山滦南县某蛋鸡养殖场送检的疑似禽白血病的病死鸡病料进行诊断,为该地区蛋鸡白血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鸡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该病原为反转录病毒,是主要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特征的一类传染病.据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以鸡为主的禽淋巴性白血病,阳性感染率为21%~96%.自2002年以来,在贵州的蛋鸡、肉鸡群中也发生了以血管瘤,肝、脾肿大,肿瘤增生的疑似淋巴性白血病的临床病例.为了解和掌握该病在贵州省发生和流行的基本情况,2008~2010年间,本项目组在贵州省7个主要养殖地区的35个养鸡场中共采集1 247份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进行ALV血清学抗体检测,同时,对近年来该病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疑似病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3.
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引起的慢性肿瘤性疾病,以造血组织器官恶性增生,全身很多器官产生肿瘤性病灶为特征.鸡在4月龄后开始发病,5~6月龄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一般为3%~5%,病鸡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本文笔者将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例禽白血病的诊断情况叙述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禽白血病是由白血病病毒引起的致使家禽生产中常发并危害严重的一种肿瘤性疾病。以在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生产性能下降为主要特征。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防控等方面探讨性的提出了种鸡场禽白血病的综合防制方法,以期为科学防控禽白血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湖北某蛋鸡场发生肿瘤性疾病,剖检可见病鸡肝、肾、脾肿大,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其中2只(2/7)病鸡肠系膜明显增厚并布满大量灰白色结节。取病变组织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部分病鸡(4/7)可见髓细胞瘤及淋巴细胞瘤。采集病变组织进一步进行PCR、病毒分离和IFA等实验室检测,结果病料组织DNA中仅检测出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核酸序列,未检测出其他亚群ALV;用病料制备组织悬液接种的DF-1细胞,IFA呈ALV-A阳性、ALV-J阴性。将分离的病毒静脉接种无外源性ALV感染的13日胚龄蛋鸡鸡胚,可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类似的肿瘤。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ALV-A,病鸡确诊为由ALV-A引起的髓细胞瘤和淋巴细胞瘤混合型禽白血病。这是在国内首次发现ALV-A诱发蛋鸡髓细胞瘤和淋巴瘤混合型禽白血病的自然病例。  相似文献   

16.
正鸡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肿瘤病,其中以淋巴性白血病最为普遍。淋巴性白血病是由淋巴性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以淋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恶性肿瘤,发病鸡表现为慢性经过,多数无特征性临床症状,可导致性成熟延迟、蛋小壳  相似文献   

17.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禽类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本病感染率高,发病率低,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以在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产蛋量下降为主要特征。本文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禽白血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西某养殖公司一群三黄鸡种群在21周龄时陆续发病,表现出精神沉郁、虚弱、消瘦等临床症状,至240d龄送检时,发病率达1.0%。剖检病鸡可看到禽白血病典型的内脏肿瘤、血管瘤等病变。通过使用病料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及其病毒分离株的鉴定,确诊该鸡群感染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相似文献   

19.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禽类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以在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产蛋量下降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淋巴白血病,其次是成髓细胞白血病、成红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细胞瘤、骨石病、肾母细胞瘤、血管瘤以及纤维瘤和纤维肉瘤等。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禽白血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引起鸡群致肿瘤的病毒主要有3种: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临床上难以区分这3种病,它们均可造成鸡群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导致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生长缓慢,产蛋率低,饲料消耗增加,从而影响鸡群生产性能。以下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对这3种鸡病分别进行阐述,加以鉴别。1流行病学鸡马立克氏病主要侵害鸡,通过空气传染,经呼吸道进入体内,1日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