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为了调查西藏不同地区牦牛新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西藏四个地市(拉萨市、林芝市、那曲市、昌都市)牦牛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用SPSS 21.0软件对不同地区的抗体阳性率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牦牛新孢子虫病抗体总阳性率为14.95%(68/455)。其中昌都市阳性率最高,为29.12%(53/182);其次是林芝市,为16.48%(15/91);拉萨市和那曲市未检测到阳性样品。从不同地区来看,西藏牦牛新孢子虫病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说明新孢子虫病在西藏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流行,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牛病毒性腹泻在西藏牦牛群中的血清抗体分布情况,2014-2016年期间先后从西藏不同地区采集牦牛血清920份,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西藏牦牛病毒性腹泻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达到48.70%,其中林芝市为84.24%,那曲地区61.41%,山南地区48.91%,拉萨市44.02%,阿里地区23.91%,日喀则市21.74%,昌都地区13.04%,说明西藏各地区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血清抗体阳性现象均有分布,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西藏部分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藏地区藏猪戊型肝炎流行情况,在拉萨、林芝、昌都、日喀则和山南等5个市,采集305份藏猪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抗体检测,并用SPSS 21.0方法进行不同性别、不同区域间的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从305份藏猪血清中检测到81份抗体阳性,总抗体阳性率为26.6%(81/305);拉萨市和林芝市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32.8%(20/61),其次为昌都市、日喀则市和山南市,阳性率分别为29.5%(18/61)、26.2%(16/61)、11.5%(7/61);山南市阳性率与其他4个市相比差异显著(P0.05),公猪和母猪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3%(35/150)和29.7%(46/155),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西藏地区藏猪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鉴于当地存在食用生或半生猪肉和猪肝的习俗,建议加强宣传,倡导健康饮食,同时加强高发区疫病防治,降低人类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西藏牦牛牛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近年来西藏各地牦牛牛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017年采集的436份牦牛血清进行了牛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检测的平均阳性率为46.10%(201/436),其中林芝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2.96%(17/27);昌都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6.81%(44/94);拉萨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5.26%(21/38);日喀则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7.83%(44/92);阿里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5.43%(51/92);那曲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5.64%(20/78);山南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6.67%(4/15)。七个地区中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林芝(62.96%)、阿里(55.43%)、拉萨(55.26%)、日喀则(47.83%)、昌都(46.81%%)、山南(26.67%)、那曲(25.64%)。结果表明,目前西藏牦牛牛支原体感染状况不容乐观,且各地之间感染率有较大差异,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青藏高原4个省区牦牛轮状病毒(R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双抗原一步夹心ELISA法,对2014-2019年采集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的630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R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30份青藏高原牦牛RV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8.57%(117/630),西藏地区牦牛RV抗体阳性率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高;2014-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牦牛RV血清抗体年阳性率分别为37.78%、7.62%、17.14%、14.17%、15.00%、13.33%,平均阳性率为18.57%;4省牦牛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西藏(25.76%)、青海(8.33%)、甘肃(16.67%)、四川(11.67%);4月龄以下牦牛(32.27%)极显著高于4~12月龄(14.05%)和大于12月龄(9.76%)。本研究结果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牦牛轮状病毒病的血清流行病学情况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西藏市猪流行性腹泻(PED)流行病学情况,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对采集的林芝市巴宜区和米林县364份藏猪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藏猪的PED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9.56%,其中公猪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0.63%,母猪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8.37%。从性别上公猪和母猪的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巴宜区(26.37%)和米林县(52.74%)PEDV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林芝部分地区藏猪流行性腹泻感染普遍,应注意防止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西藏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现状,2019—2020年在牦牛养殖较为集中的5个乡镇,采集存栏2 000头以上的2个养殖场以及存栏30头以上的56个牧户未免疫牦牛血清1 124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牛巴氏杆菌血清抗体检测,并使用R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饲养方式牦牛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个体阳性率为11.57%(130/1124),群体阳性率为89.66%(52/58);养殖场牦牛个体阳性率(12.96%)与牧户(10.92%)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公牦牛个体阳性率(10.07%)与母牦牛(12.45%)无统计学差异(P 0.05);3岁以下牦牛个体阳性率(5.08%)与6岁以上牦牛(22.81%)有统计学差异(P 0.01,OR=5.52)。结果表明,巴氏杆菌病在该县牦牛群中流行普遍,无养殖模式和性别差异,但老龄牦牛感染率较高。结果提示,当雄县需要加强牦牛饲养管理和巴氏杆菌疫苗免疫,及时淘汰老龄牦牛。  相似文献   

8.
西藏和四川红原地区牦牛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在2012年间采自西藏273份和四川红原地区的248份牦牛血清进行牛支原体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西藏牦牛支原体阳性率为44.32%(121/273);四川红原牦牛支原体阳性率为50.81%(126/248)。统计数据表明西藏和四川红原牦牛群中存在支原体感染。该研究旨在摸清西藏和四川红原牦牛群的支原体感染情况,为制定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宁夏主要奶牛养殖区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牛病毒性腹泻(BVD)、新孢子虫抗体和布鲁菌病原的流行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未接种过IBR、BVD、新孢子虫疫苗、接种过布鲁菌疫苗的奶牛群体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并对银川、吴忠和青铜峡地区的阳性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76份流产牛血清中,IBR抗体阳性率为50.00%(38/76),BVD抗体阳性率为19.74%(15/76),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27.63%(21/76),布鲁菌阳性率为19.74%(15/76),4种病原均感染的阳性率为34.21%(26/76),IBR和新孢子虫混合阳性率占总阳性率的34.62%;408份非流产牛血清中,BVD抗体阳性率为12.75%(52/408),IBR抗体阳性率为21.08%(86/408);IBR和BVD在宁夏的3个主要养殖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其中以银川地区阳性率最高。说明宁夏部分地区IBR和BVD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染,流产牛中普遍存在上述4种疫病的感染并且IBR和BVD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流产牛。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布氏杆菌病在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牦牛群中的血清抗体分布情况,于2017年先后从西藏林芝市波密县采集牦牛血清92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92份血清全部呈阴性。说明目前该地区牦牛群中无布氏杆菌病分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江苏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及牛病毒性腹泻病(BVD)流行与分布情况,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对来自江苏省7个市和不同地区的13个大型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540份血清中IBRV抗体进行检测,采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对来自江苏省5个市和不同地区的11个大型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460份血清中BVDV抗体进行检测,同时从中随机采集100份血清样本,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RTPCR)进行BVDV抗原检测与基因分型。结果表明:不同牛场的BHV-Ⅰ抗体阳性率为0%~82.1%%,平均阳性率为21.1%(114/540);不同牛场的BVDV抗体阳性率为0%~98%,平均阳性率为51.5%(237/460);不同牛场的BVDV抗原阳性率为0%~100%,平均阳性率为55%(55/100);对相应样本的BVDV抗原与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抗原~+/抗体~+牛占40%(40/100),抗原~+/抗体~-牛占15%(15/100),抗原~-/抗体~-牛占35%(35/100),抗原~-/抗体~+牛占10%(10/100);基因分型结果显示,BVDV-Ⅰ型占11%(6/55),BVDV-Ⅱ型为78%(43/55),Ⅰ型与Ⅱ型混合感染占11%(6/55),未发现BVDV-Ⅲ型。研究表明,BVDV和BHV-Ⅰ在江苏省主要规模奶牛场普遍流行,但不同地区、不同牛场的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大部分牛场均能检测出抗原~+/抗体~-的持续感染牛,BVDV含基因Ⅰ、Ⅱ型,但主要以Ⅱ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牦牛棘球蚴病流行状况,2017年按照便利抽样原则,采集石渠县17个乡镇2 047头牦牛血清样品,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棘球蚴抗体,并使用Excel 2013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石渠县牦牛棘球蚴血清阳性率为17.73%(363/2 047),不同乡镇间的血清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39,P 0.05);位于东南方向乡镇的血清阳性率偏高(30.05%,281/935),与西北方向乡镇(7.37%,82/1 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08,P 0.05);海拔处于4 000 m及以下乡镇的血清阳性率(29.85%,306/1 025)较高,与处于4 000 m以上乡镇(5.58%,57/1 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76,P 0.05);母畜(15.72%,128/814)和公畜(19.05%,235/1233)血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4,P 0.05);不同年龄牦牛均有阳性血清被检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3,P 0.05),其中幼年牦牛(9.29%,13/140)低于成年牦牛(18.35%,350/1 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P 0.05)。结果表明,石渠县牦牛群中仍有一定程度的棘球蚴感染,且呈现一定的区域和年龄分布特征,东南方向的低海拔区域以及高龄牦牛感染相对较严重。结果提示,石渠县应继续加强牦牛棘球蚴病防控和监测,将东南部的低海拔区域牦牛和高龄牦牛列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牦牛弓形虫病流行情况,为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数据,本次调查采用间接血凝法对该地区12个乡镇的397份牦牛血清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牛群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4.18%,最高和最低的两个地区分别是赛什斯镇和毛藏乡,不同乡镇间的牦牛血清弓形虫抗体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牦牛的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略高于雄性;不同年龄比较,年龄小于3岁的牦牛阳性率最高。结果表明,该地区牦牛弓形虫病流行较为普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我国牦牛主产区巴氏杆菌流行病学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牦牛主产区巴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2017年采集的896头份牦牛血清进行了Pm抗体检测。结果表明:Pm抗体平均阳性率为15.74%(141/896),西藏、甘肃、青海、四川地区Pm阳性率分别为12.50%、17.13%、12.91%和23.95%;小牦牛、适配期牦牛和大于6岁牦牛P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67%、16.50%和14.23%;雄性牦牛和雌性牦牛的抗体阳性率为16.51%和15.02%。通过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该地区巴氏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是否接种疫苗和地区有关。说明巴氏杆菌对该地区的牦牛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南疆4个行政区6个品种的434份绵羊血清,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抗戊型肝炎病毒(HEV)IgG抗体,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及不同年龄段绵羊戊型肝炎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显示,所检测血清总的抗体阳性率为32.25%(140/434),4个地区绵羊抗体阳性率依次为32.34%(65/201),37.25%(19/51),47.25%(43/91),14.29%(13/91),差异极显著(p<0.01);2岁以上绵羊与1岁以下绵羊抗体阳性率依次为47.25%(43/91)和21%(25/121),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品种绵羊HEV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新疆南疆地区绵羊普遍存在HEV感染.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遵义地区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遵义市区及周边农村收集的320份血清样本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遵义地区H3N2亚型CIV抗体整体阳性率为8.44%(27/320);农村田园犬抗体阳性率(9.24%)高于市区宠物犬(7.96%),但差异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犬的抗体阳性率(8.79%)高于雌性(7.97%),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的青年犬抗体阳性率最高(9.63%),其次为幼犬(8.62%),3岁以上犬最低(6.25%),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遵义地区存在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感染,相关部门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在西藏林芝市藏猪群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从各区县散养户和养殖场采集没有接种PRRS疫苗的藏猪血清样品共计359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PRRSV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359头份藏猪血清中PRRSV抗体阳性率为10.86%(39/359),其中地区II阳性率最高(14.49%,10/69),其次是地区I(14.29%,7/49);分性别统计,雌性藏猪与雄性藏猪PRRSV抗体阳性率分别11.98%(26/217)、9.15%(13/142);分种类统计,能繁母猪、种公猪、仔猪、育肥猪PRR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03%(16/133)、9.76%(4/41)、13.64%(15/110)、5.33%(4/75);分养殖方式统计,养殖场、散养户藏猪PRR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56%(26/225)、9.70%(13/134)。表明藏猪群中存在PRRSV感染,不同性别、种类、养殖方式的藏猪PRRSV感染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同区县、猪场(养殖户)的藏猪PRRSV感染差异性显著(P<0...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副结核病在西藏地区牦牛群感染及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2012~2014年采自西藏部分地区的468份牦牛血清进行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结果检出9份阳性血清,2份可疑血清,总体阳性率为1.92%(9/468);2012~2014年阳性率分别为1.27%(2/157)、2.42%(4/165)和2.05%(3/146)。结果表明,西藏地区牦牛存在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在牛群中呈较低的流行率。该调查结果可为当地的牦牛产业疾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青海牦牛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流行与分布情况,采用RTW-PCR/PCR和ELISA方法分别对青海省不同地区的252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BVDV和IBRV抗原与抗体检测,为青海牦牛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基本数据支持,为BVDV和IBRV的流行病学调查丰富了资料。结果表明所有被检地区都存在BVDV感染,地区阳性率100%,而IBRV地区阳性率为62.5%;BVDV抗原阳性率在6.45%至37.50%之间,总阳性率为21.83%;IBRV抗原阳性率在3.22%至25.81%之间,总阳性率为13.89%;BVDV/IBRV混合感染阳性率为3.57%;BVDV抗体阳性率在6.45%至43.75%之间,总阳性率为23.02%;IBRV抗体阳性率在3.23%至32.26%之间,总阳性率为14.29%;同时部分地区存在BVDV持续感染牛和IBRV潜伏感染牛,分别占样品总数的0.40%和0.79%。研究表明,青海省不同地区的牦牛均存在BVDV、IBRV的感染,且部分地区感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湖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湖南省犬弓形虫感染情况,利用改良凝集试验检测犬血清弓形虫抗体,采用小鼠肉瘤S180细胞培养弓形虫速殖子,甲醛固定抗原后悬浮于碱性缓冲液中,用2-巯基乙醇处理待测血清。对采自湖北、山东、江苏、湖南四省的925份犬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犬血清弓形虫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2%(76/925),湖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湖南省犬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0%(40/200)、13.5%(27/200)、2.0%(4/200)、1.5%(5/325)。湖北省最高,与山东省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两省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公犬阳性率为8.0%(36/451),母犬阳性率为8.4%(40/474),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