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长期以来困扰养禽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基因突变、重组和免疫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发生遗传变异,这给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章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遗传变异的机理及其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集约化饲养,人为改变了鸡的生存和生长环境,加之禽场条件和管理问题造成鸡粪乱堆、污水乱流、臭气熏天、蚊蝇孳生的恶劣环境,对家禽饲养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鸡病导致养鸡成本加大,鸡只生产性能不高。再者,高温天气里,鸡只因热应激而产蛋率下降甚至死亡。另外,因给鸡只投药多,而使鸡体及产出的鸡蛋药物残留多,不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   因此,改善鸡只生长环境,对禽病防疫、减轻养鸡业带来的环保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南省鹤壁市柳江畜禽有限公司针对笼养蛋鸡饲养方式高发病率,低生产性能的情况,探索出了…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气管啰音、咳嗽和打喷嚏为特征。该病毒传染性强、血清型复杂,且不同血清型之间免疫交叉保护效果差,使鸡场的免疫防控压力大增,严重影响养禽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IB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分型、免疫预防及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鸡呼吸道传染病已成为困扰养鸡生产行业的重要问题之一。常见的鸡呼吸道疾病有传染性的鼻炎、支气管炎、喉气管炎等都是鸡呼吸道疾病的类型。鸡群对该病的抵抗力较低,易感染,易复发,严重的还会衍生出其他疾病。这类疾病可造成幼鸡生长迟缓、成熟期下降,影响生产效益,要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疾病压力巨大的前提下,拥有健康的身体是鸡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因为很多疾病实际上不能治愈。养殖者仅仅只能帮助鸡建立某些优势或者去掉某些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禽杆菌(HPG)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病鸡及隐性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而慢性病鸡及隐性带菌鸡是鸡群发病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通过健康鸡与病鸡接触或吸入了被病菌污染的飞沫而迅速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传染~([1])。HPG又叫副禽杆菌,为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的成员。HPG主要存在于病鸡或带菌鸡的鼻腔、鼻窦、眶下窦及气管等器官黏膜和分泌物中,对外界环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疾病压力巨大的前提下,拥有健康的身体是鸡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因为很多疾病实际上不能治愈。养殖者仅仅只能帮助鸡建立某些优势或者去掉某些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略阳乌鸡是在略阳县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下经长期风土驯化和精心选育饲养而形成最适宜生态养殖的一个古老优良地方肉用型鸡种。是全省唯一保护的地方家禽保护品种。1略阳乌鸡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略阳乌鸡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是建成了略阳乌鸡选育提纯保种场(原种场)1个、良种扩繁场6个、专业孵化户36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相同条件下青脚麻鸡、土杂黄鸡和珍珠鸡的适应性及生长发育观察研究表明:青脚麻鸡和珍珠鸡在放养条件下野性、觅食性、生长发育速度优于土杂黄鸡;青脚麻鸡和珍珠鸡在野外生活抗病力强,野外放养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土杂黄鸡。因此,选养放养鸡品种,首先要考虑不同鸡种在放养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选养放养鸡品种应首选青脚麻鸡,其次为珍珠鸡,土杂黄鸡放养性能较青脚麻鸡和珍珠鸡差。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危害极其严重。其病毒血清型虽然只有一种,但在免疫压力下基因型不断变异,毒力不断增强,鸡群中新城疫的典型病变很少见到,非典型病变不断增加,笔者在防治过程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鸡饮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鸡场的供水系统中,存在5个常见错误,影响鸡群的最佳生产性能。这些常见错误及纠正措施如下。1不适宜的压力设置肉鸡每消耗l千克饲料约需饮水1.6~1.8千克,而鸡的饮水量和饮水速度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强迫其饮得更多。家禽业中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增加封闭饮水系统的水压可增加鸡的饮水量。饮水系统压力太高,送水量必然超过鸡群所需而溅到鸡舍内,导致氨浓度升高,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实际上所有无接水杯装置的乳头式饮水器生产商都有一个各日龄肉鸡最低水压推荐值。一些生产商的推荐值低至2.5厘米水柱压力。不同生产商的推荐值不同,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鸡白痢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病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发生极为普遍和危害极为严重的鸡传染病,各种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2~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呈流行性,严重危害雏鸡成活率。随着日龄的增加,鸡的抵抗力增强,成年鸡多表现为生殖系统的慢性或隐性传染。在集约化、高密度生产条件下,不仅鸡白痢病的发生日益严重,而且在流行、发生、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药敏及用药途径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因此对其诊断和危害也应重新认识,以有助于对此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鸡疫苗中游离甲醛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鸡疫苗中游离甲醛含量测定的衍生气相色谱法。用2,4-二硝基苯肼衍生鸡疫苗中的游离甲醛后,环己烷萃取衍生物,HP-5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分析,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游离甲醛质量浓度在0.05~5 mg/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781.9X+14.525(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4%(RSD=1.87%)。本方法准确稳定,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鸡疫苗中游离甲醛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疱疹病毒科α病毒亚科)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侵害于鸡,虽然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为特征。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鸡群拥挤、通风不良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及流行。病鸡及康复后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污染的垫草饲料、饮水和用具都可成为传播媒介,通过空气及接触传播,经上呼吸道及眼内感染。在同群鸡内部传播速度快,但是在不同鸡群间不容易传播,因此常呈地方流行性。康复鸡可以长期排毒,从而造成本病在某一地区或鸡场长期流行。  相似文献   

15.
种鸡场空舍期工作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鸡舍内外环境及设备的清洗、消毒和维护,以清除鸡舍及设备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链,确保上一群鸡不对下一群鸡造成健康和生产性能上的影响,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该病由鸡副嗜血杆菌所引起,病鸡普遍有眼、鼻腔及眶下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涕和脸部肿胀等症状表现。鸡传染性鼻炎发病时无日龄限制,通常秋末和冬季为多发季节,尤以冬季的发病率最高。该病发病突然,传播速度快,病鸡产蛋量下降快,易与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疾病混感,死亡率较高,养殖户因此蒙受较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一例鸡传染性鼻炎病例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检测鸡组织中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残留的方法。鸡组织样品经磷酸二氢钠溶液提取,乙腈去蛋白,正己烷脱脂,饱和二氯甲烷萃取,上清液经水杨醛在酸性条件下沸水浴衍生化。以C18柱为固定相、0.01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58 nm,发射波长为440 nm。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在25~1 000μg/kg体重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当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添加水平在10~100μg/kg体重时,鸡组织样品中平均回收率均高于68.65%,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0.74%。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在鸡组织中的检测限均分别为5、3.5μg/kg体重,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的定量限均分别为13、10μg/kg体重。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适用于鸡组织中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鼻炎是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以鼻、眶下窦和气管上部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某养殖户饲养的80多日龄2000羽蛋鸡,近来出现流泪、眼眶周围及眶下窦肿胀、鼻孔周围有分泌物现象,鸡群采食量下降,个别鸡高度沉郁,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该鸡群近来状态基本稳定,个别鸡先出现轻度呼吸道症  相似文献   

19.
鸡 传染 性 支气 管炎 IB 是 鸡 的一 种急 性 、高 度 接触 传 染 性 、病 毒 性 传 染 病 ;其 特 征 是 气 管 音 、咳 嗽和 打喷 嚏, 还 可侵 害肾 脏 以及 造成 产 蛋鸡 数量 和 蛋品 质 下 降 ;雏 鸡 由 于 呼 吸 道 、肾 脏 、生 殖 系 统 及 胃 肠道 感染 可引 起 死亡 ;传 染 性支 气管 炎 可引 起鸡 的 增重 和饲 料报 酬 降低 ,混 合 感染 引起 肉 鸡在 加工 过 程中 被淘 汰、蛋鸡 产蛋 量 下降 及蛋 品 质下 降。该 病的 高度 传 染 性 及 传 染 性 支 气 管 炎 病 毒 IBV 的 多 种 血 清型 使免 疫预 防 复…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7,(9):13-18
以鸡的RB1基因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鸡等15种动物的RB1蛋白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分析、分子进化分析及蛋白质结构分析,同时还比较了鸡、人及鼠的RB1基因结构、启动子结构以及3'端非编码区结构。结果表明:鸡和人RB1基因的进化关系较近,但是,从启动子结构、3'端非编码区结构来看,鸡RB1基因与人和小鼠的同源性很低。研究结果可以为下一步鸡RB1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