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试验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牛津杯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检测了黄芩、黄连、黄柏、鱼腥草、穿心莲、五味子、连翘、艾草8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连、鱼腥草、五味子、艾草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高度敏感,五味子和艾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 mg/m L,黄连和鱼腥草的MIC为125 mg/m L,大肠杆菌对其他4种中草药均不敏感。说明部分中草药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15种中药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黄连等15种中草药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应用15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黄连、大黄均对大肠杆菌O101呈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8,20.3 mm,其MIC值为7.813 mg/m L,抑菌效果最好;黄芩、黄柏、金银花呈中度敏感,其MIC值为31.25 mg/m L;而苦参、马齿苋、败酱草等不敏感,其MIC值为500 mg/m L,抑菌效果差。  相似文献   

3.
黄芩等六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检测了本地常见清热型中草药黄芩、青葙子、五色梅、一点红、鸡蛋花、少花龙葵等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黄芩、一点红和鸡蛋花呈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在1/40~1/10之间;对少花龙葵呈中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为大于1/10;而对青葙子和五色梅不敏感。大肠杆菌K88对黄芩、一点红、鸡蛋花和少花龙葵都呈高度敏感,黄芩和鸡蛋花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20~1/10;一点红和少花龙葵大于1/10;对青葙子和五色梅不敏感。大肠杆菌26和大肠杆菌40除对黄芩呈高度敏感外,对其他5种中草药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考察牛至精油、艾草精油和迷迭香精油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替抗性能。采用酶标板法和含药培养基法测定牛至精油、艾草精油、迷迭香精油以及8种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杆菌的抑制效果。采用体外抗氧化试验考察对比3种植物精油与化学抑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差异。抗氧化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各样品对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从排序为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迷迭香精油>2, 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牛至精油>艾草精油;还原能力排序为TBHQ>BHT>BHA>迷迭香精油>艾草精油>牛至精油;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排序为TBHQ>迷迭香精油>BHA>BHT>牛至精油>艾草精油。抑菌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牛至精油、艾草精油和迷迭香精油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志贺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低于抗生素。迷迭香精油的抗氧化性能优于牛至精油和艾草精油,但低于化学抗氧化剂TBH...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常用6味中草药煎剂及中药复方制剂,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对所分离的3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62.5 g/L.野菊花、连翘、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分别为15.7、31.3和31.3 g/L.金银花、连翘对无乳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15.7和31.3 g/L.而复方中金银花+野菊花+连翘相对其它4个组方对3种致病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板打洞法、试管倍比稀释法分别测定了金银花、夏枯草、龙珠果、苡仁、半边莲、黄鹌菜、白花蛇舌草、马齿苋8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K88、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沙门菌5种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上述5种细菌对金银花呈中度敏感,其MIC和MBC均为1/80~1/10g/mL;龙珠果仅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MIC和MBC均为1/10、1/80、1/10g/mL;苡仁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MIC和MBC均分别为1/20和1/40g/mL。夏枯草仅对葡萄球菌有一定抑菌作用,半边莲仅对金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菌作用,而黄鹌菜、白花蛇舌草、马齿苋对上述5种细菌未见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究单一中草药、多种中草药组方对猪肠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效果较好的单一中草药以及中草药组方。试验选用黄芪、何首乌、黄连、金银花、大黄、白头翁、五倍子、葛根等八种中草药的提取液,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3种育肥猪常见的有害肠道菌株抑菌圈的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1)猪大肠杆菌对黄连、金银花和五倍子呈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54、20.13、20.13 mm,其MIC值分别为31.25、125、125 mg/ml。(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芪、黄连和大黄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07、12.57、14.4 mm,其MIC值分别为250、125、125 mg/ml。(3)沙门氏菌对黄芪呈低度敏感,MIC值为250 mg/ml,黄连和大黄对沙门氏菌呈中度敏感,MIC值均为62.5 mg/ml。(4)黄芪和何首乌提取液混合试验,以黄芪0.75 mg/ml,何首乌0.25 mg/ml组合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呈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6.1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1 mm;对沙门氏菌呈不敏感,抑菌圈直径为9.8 mm。(5)黄芪、黄连和大黄三种提取液混合试验,以黄芪0.25 mg/ml,黄连0.5 mg/ml,大黄0.25 mg/ml组合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2.4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2.2 mm;对沙门氏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2.9 mm。综上所述,单一添加黄芪、黄连和大黄三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较好。以黄芪,黄连和大黄三种中草药复配的组方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对禽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单味及多味复方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药理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中草药对4种禽大肠杆菌体外抑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选取24种2味组合和12种3-5味组合中草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选16种中草药单味均对禽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MIC在3.9克/升至375.0克/升之间;所选24种2味中草药组合的MIC在11.7克/升至250.0克/升之间,而且少数组合对各血清型大肠杆菌有拮抗作用。12种3-5味中草药组合的MIC在11.7克/升至46.8克/升之间,且全部组合均表现有协同作用,显示了中草药配伍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22味中草药对3种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方剂采用平板挖洞灌药法,选择连翘、黄柏、蒲公英草等22味中草药对奶牛乳腺炎3种主要致病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并进一步测定了所筛选的4味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黄芩、桉叶、蒲公英、丹参4味中药对奶牛乳腺炎3种病原菌茵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牛津小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十二味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对大肝杆菌K88和溶血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有9味中药(冰片、狠毒、白砒、斑蝥、重楼、红芽大戟、白花蛇舌草、黄连、三棵针)对大肠杆菌K88有抑制作用;11味中药(冰片、狠毒、紫背天葵、白砒、斑蝥、重楼、樟脑、红芽大戟、白花蛇舌草、黄连、三棵针)对溶血性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复方制剂均对大肠杆菌K88和溶血性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黄连+蒽诺沙星复方对大肠杆菌K88和溶血性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黄连+蒽诺沙星复方对大肠杆菌K88和溶血性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均优于蒽诺沙星(1‰),星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差异,表明黄连与蒽诺沙星配伍有相互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和乳酸杆菌合生元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贯众、白术、黄芪、山萸肉等15种中草药对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5种中草药对乳酸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贯众、山萸肉、陈皮、党参、栀子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却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具均表现为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P<0.01),其余的对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肠杆菌对中草药敏感性试验及其方法研究   总被引:51,自引:7,他引:44  
用平板法、管碟稀释法检测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芽胞杆菌对23种单味中药、复方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敏感性、管碟法结合试管法,具浓度高、准确性好和平板法显示稳定的优点,比较适合中药MIC的测定。结果表明黄芩、秦皮、黄连、大黄、连翘、金银花、夏枯草、石榴皮等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功用的药物抑菌效果比较明显;以三黄汤为基础方的清热解毒类复方中草药抑菌作用明显,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25-500mg/ml,复方中草药比单味MIC高。同时还观察了中草药对有益菌的影响,选用了乳杆菌SM0101、芽胞杆菌007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的菌株药敏性有明显差异,这是中草药特异性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亚抑菌浓度中药提取物处理大肠杆菌耐药菌,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外排泵基因acrA表达量的变化及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乳酸环丙沙星对处理前后细菌MIC的变化。结果显示,经亚抑菌浓度中药提取物处理后的耐药大肠杆菌其acrA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变化。其中经中药A,I,S,X处理过的大肠杆菌外排泵基因表达量分别降低到原来的0.20,0.16,0.05和0.24倍,表明亚抑菌浓度中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耐药菌的外排泵基因表达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在中药提取物中寻找大肠杆菌耐药外排泵抑制剂有一定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用LMT的方法对新疆8个奶牛场采集的1020份奶样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并对阳性样品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从不同牛场分离菌株中挑选8株用家兔制备免疫血清,用试管凝集对从乳房炎奶样分离出的其它21株大肠杆菌进行共同性抗原的筛选。结果显示,免疫血清效价达1∶2560~1∶5120,85.7%的待检菌株与其中3种血清凝集反应呈阳性。对制备血清的8株菌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菌体蛋白图谱显示在20~84 ku处存在大量相同或相似的蛋白条带;用制备的免疫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分析,与8株菌的菌体蛋白在70 ku处呈现明显的抗原抗体反应。说明这些菌株存在共同性抗原。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能够有防治家禽腹泻的复方中药,选择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的单味中药,配置14种复方,结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沙门菌的抑菌能力,筛选出一个复方中药,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复方中药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筛选的复方中药乙醇提取物(1 g/mL,200μL)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大肠杆菌、鸭大肠杆菌、鸡致病性沙门菌、鸭致病性沙门菌(指示菌浓度1×10^8cfu/mL)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21mm、31.36mm、25.19mm、24.12mm、25.00 mm、25.49 mm;硫酸新霉素对上述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61 mm、26.52 mm、14.69 mm、16.00 mm、24.11 mm、25.49 mm。经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5倍溶剂、提取时间60 mim、乙醇浓度90%、提取2次。优化后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O78)的抑菌圈均值为26.65 mm。研究表明:筛选的复方中药对引起家禽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正交试验确定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抑制耐药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草药能抑制大肠杆菌耐药并消除其耐药性,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开展中药抑制和消除耐药性方面的研究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安全、高效、经济的耐药性消除剂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就大肠杆菌耐药现状、中草药抑菌机理及抑制耐药性大肠杆菌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和评价灵长类动物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离株对杨树花提取液的敏感性情况,开展了本研究。本次检测结果表明,灵长类动物肠道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杨树花中药提取液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的药物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药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5种中药对秦皇岛地区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地方流行株QH1(O78)、QH2(O89)、QH4(O1)的体外抑菌效果,以E.coli标准株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利用水提法制备中药药液,使终浓度为1g/mL;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改良微量二倍稀释-平板法分别测定25种中药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金银花、黄连、乌梅、五味子4种中药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20.3mm~22.7mm之间,其MIC在15.65mg/mL~31.25mg/mL之间;其他药物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为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中药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12味中药对鸡血清型O_(78)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乌梅、芦荟等12味中药的水煎液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抗菌活性。选取乌梅、芦荟等12味中药加水煎煮以获得中药水提取物,测定其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对体外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中药进行体内试验。乌梅、芦荟、白头翁抗菌活性较好,桔梗、连翘、大黄、白芍、白术几乎无抗菌活性,其中乌梅、白头翁与芦荟水提取物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MIC分别为2.57、2.06和2.31mg/mL。乌梅、芦荟、白头翁具有一定的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作用,将为开发新的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作用效果,本研究对河南部分地区采集的样品(50份)进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及致病性试验,对分离鉴定后的致病性猪大肠杆菌选用12种中药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将筛选出来的中药与抗生素进行中西联用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做体外抑菌试验,并分析中西药联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采集的50份样品有23株菌符合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且23株菌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耐药性检测,23株试验菌株对测试的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试验菌株对甘草耐药率最高(82.6%),其次为生地(78.2%),而对黄柏(17.3%)和白头翁(21.7%)耐药性较低,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中药与抗生素联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黄柏、白头翁与抗菌药物联用的抑菌效果最明显。以上结果说明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不仅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还可以延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