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黄连解毒汤"方剂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做治疗试验和抑制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致鸡胚死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对人工致病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愈率为83.3%,差异显著(P<0.05);临床治疗治愈率为90.2%.抑制IBDV致死鸡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为了更好地防制本病 ,我们从日本国引进了新的法氏囊炎K株活疫苗种毒 ,在GMP车间生产条件下 ,应用SPF种蛋 ,生产出 2 - 8℃保存的活疫苗 ,并对其进行了现地蛋鸡免疫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及疫苗试验鸡 :天津市靳连登养鸡场饲养的海塞克斯商品蛋鸡1 6 0 0 0羽 ,试验组 (A组 ) 80 0 0羽 ;对照组 (B组 ) 80 0 0羽。使用疫苗 :A组用黑龙江化血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IBDK株活疫苗 ;对照组使用国内某厂生产的IBDB87株活疫苗。…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该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主要侵害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美国鹧鸪(石鸡)在解剖和生理上与鸡相似,在生产实践中,能有效治疗鸡法氏囊病的高免卵黄抗体,也对临床上出现类似IBD症状的美国鹧鸪有疗效,为了进一步确定美国鹧鸪对IBDV的易感性而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育成鸡.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由双股RNA组成,无囊膜,淋巴组织、法氏囊为病毒攻击的主要器官.该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琼脂扩散试验以及易感雏鸡接种等.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痫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vvIBDV)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导致雏鸡免疫抑制,严重影响禽病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其免疫抑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Vasconcelos.A.C等(1994.1995)、Tham.K.M  相似文献   

6.
黄芪多糖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预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黄芪多糖(含量分别为0.5%和1%)对抑制鸡胚死亡和雏鸡法氏囊病进行预防试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组胚胎死亡率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黄芪多糖对雏鸡法氏囊病具明显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法氏囊炎、腔上囊病、甘保罗病等,是由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中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免疫抑制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分为能使鸡致病的Ⅰ型和致火鸡发病的Ⅱ型.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禽》2004,26(5):42-42
由扬州大学刘秀梵教授主持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NF8株)”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NF8株)”主要用于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具有突破母源抗体能力强而对鸡产生坚强免疫,对超强毒攻击也能提供良好保护。该疫苗正式批准生产近3年来,已生产销售近60亿羽份,用户使用后减少经济损失近15亿元人民币。据悉,建国来兽医学领域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仅3项。扬大“法氏囊疫苗”喜获国家大奖  相似文献   

10.
用立克好中草药口服液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试验,从鸡的相对增重率与鸡的临床表现、死亡情况、72h扑杀观察法氏囊损伤程度,10d采血进行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表明立克好中草药口服液能抑制鸡体内法氏囊病毒的生长,缓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症状.但不能完全杀灭鸡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试验药物优于对照药物.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本病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相似文献   

12.
鸡法氏囊炎(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以破坏法氏囊和淋巴组织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鸡感染后发生免疫抑制,明显影响其免疫应答能力,免疫力下降,可诱发多种疾病。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生药厂生产的传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活疫苗(NF8株)在防治法氏囊病的效果,包括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免疫抑制产生情况进行试验,发现NF8株在鸡法氏囊病防制中有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准确测定了星杂“288”健康鸡,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法氏囊在各发育阶段中的形态大小和重量,为鸡法氏囊炎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每隔10天观测一次,从而得出日龄与法氏囊大小、重量之间的对应数值。即:l日龄法氏囊大小约为0.4×0.5厘米,重0.04克,100日龄以后,公鸡法氏囊发育快,母鸡发育慢,公鸡130日龄发育到最高峰,大小约为2.1×1.3厘米,重2.2克,母鸡150日龄发育到最高峰,大小约为2.2 ×1.7)厘米,重2.5克,以后开始逐渐萎缩和退化,280~300日龄基本消失,仅留很小遗迹。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近年来在我国发生极为普遍,对养鸡业带来严重影响。本病的检测方法,生产上主要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P),可检测抗原或抗体。为探讨感染鸡体内 IBD 病毒抗原、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以便根据不同的感染时期选择合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逐渐趋于缓和,呈现出非典型化,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因此,掌握非典型法氏囊病的诊断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为探讨非典型法氏囊病与典型法氏囊病在治疗方法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非典型法氏囊病的治疗方案,选定安阳、郑州等地区的8个鸡场,分别设Ⅰ组(高免卵黄组)、Ⅱ组(疫苗组)、Ⅲ组(抗病毒药组)对病鸡进行治疗.结果显示:Ⅲ组(抗病毒药组)在治愈率和经济成本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组,今后可以做为治疗非典型法氏囊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选出法氏囊疫苗免疫效果评估的合适方法,本研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琼脂糖扩散试验(AGP)和中和抗体检测3种方法对6种法氏囊灭活疫苗免疫后28 d的抗体水平进行评估,同时,对采血鸡进行攻毒,攻毒后4 d剖检所有鸡,观察法氏囊病变,评估3种抗体水平与攻毒保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ELISA和AGP方法检测免后血清结果相对较高,中和试验方法检测免后抗体值较低;ELISA和AGP方法检测疫苗免后抗体水平与攻毒保护结果基本一致,使用中和试验方法检测免后抗体与攻毒保护相关性较差;建议在实际生产中使用ELISA和AGP方法进行法氏囊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鸡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由于该病毒侵害鸡体的法氏囊后,能使其机能减退或消失,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出现免疫抑制现象,降低了对其它疾病的抵抗力,且经常会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种类的益生菌制剂对肉鸡法氏囊发育以及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选用雄性0日龄817肉鸡75只,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牧丁宝I型、牧丁宝II型、丁酸梭菌和益芪康,试验周期2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益芪康、牧丁宝I、牧丁宝II和丁酸梭菌组的法氏囊增重分别提高13.61%、9.07%、2.86%、7.99%(P<0.05)。4种益生菌对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显著效果,各益生菌之间效果也有显著差异,丁酸梭菌效果较为明显,显著高于对照组78.98%(P<0.05)。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提高肉鸡法氏囊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对鸡法氏囊和腺胃组织结构的影响,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的法氏囊和腺胃为供试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主要病理组织学变化为:法氏囊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淋巴滤泡的结构尚存在,但大部分淋巴细胞已经消失,周围由增生的网状细胞排列成栅栏状的反应带.滤泡间的间质增宽;被膜下、滤泡之间见有大量红细胞,滤泡中心也发生坏死;上皮细胞增生,由单层变成多层,滤泡体积缩小,滤泡间结缔组织增生,有时滤泡中心也发生坏死,有大量异嗜性白细胞浸润;腺胃黏膜出血,上皮坏死脱落,腺胃结缔组织出血,腺小管间结缔组织出血.鸡感染法氏囊病病毒(IBDV)后严重损害了法氏囊的结构和免疫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腺胃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