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解绵羊各胃中褪黑素的合成情况。采取绵羊瘤胃背囊、瘤胃腹囊、网胃、瓣胃和皱胃等5个部位,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等方法,探讨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AANAT和HIOMT在不同胃的定位和相对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ANAT和HIOMT蛋白在绵羊各胃均有分布,且在各胃的黏膜层呈强阳性表达,其中在皱胃的表达量最高,AANAT在瘤胃背囊和瘤胃腹囊的表达量最低,而HIOMT在瘤胃背囊的表达量最低;AANAT和HIOMT mRNA水平均显示在网胃最高,其中AANAT在瘤胃背囊和瓣胃表达最低,而HIOMT在皱胃中表达最低。综上所述,在绵羊不同胃中均有AANAT和HIOMT的表达,并且AANAT和HIOMT存在表达差异,说明绵羊胃也具有自主合成褪黑素的功能,提示褪黑素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方式对绵羊胃功能活动进行调控,为进一步研究褪黑素对绵羊胃功能的调控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藏绵羊瘤胃、网胃、瓣胃与皱胃功能差异的分子机理,试验以藏绵羊为研究对象,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法筛选藏绵羊瘤胃、网胃、瓣胃与皱胃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6个藏绵羊瘤胃、网胃、瓣胃与皱胃差异表达的正反向消减c DNA文库;得到了皱胃特异表达的30个EST片段,瘤胃、网胃、瓣胃特异表达的10个EST片段。经Blast X对比发现5个EST片段与已知基因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且都在皱胃中特异表达。其中胃蛋白酶A、Napsin-A参与蛋白质水解;胃溶菌酶参与菌体蛋白的消化过程;胃饥饿激素调节食欲且促进相关消化酶分泌;锌指蛋白调节胃酸分泌。说明皱胃具有真正的消化功能,而瘤胃、网胃、瓣胃不能分泌消化酶。瘤胃能利用微生物将摄入的饲草发酵分解成小颗粒物质,网胃、瓣胃起筛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绵羊不同胃室组织褪黑素(MT)特异性膜受体MT1和MT2的分布规律及表达模式,以初步探明绵羊不同胃室组织褪黑素调节胃消化的生物效应机制。【方法】采集绵羊瘤胃背囊、瘤胃腹囊、网胃、瓣胃和皱胃5个组织部位,用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褪黑素特异性膜受体MT1和MT2在绵羊胃组织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及表达模式。【结果】ELISA结果显示,绵羊各胃组织中均含有褪黑素,且皱胃中褪黑素含量最高,瓣胃次之,瘤胃背囊、瘤胃腹囊和网胃中均较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T1和MT2基因mRNA在皱胃中含量均最高,其次是瘤胃腹囊,在瘤胃背囊和网胃中含量较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T1和MT2蛋白在绵羊各胃组织中均有分布,主要表达于各胃组织的黏膜层,且在皱胃腺体中的分布呈从底部到颈部逐渐增多的趋势。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T1和MT2蛋白在网胃中表达均最高,瓣胃次之,在瘤胃背囊、瘤胃腹囊和皱胃中表达均较低。【结论】褪黑素在绵羊各胃组织中差异化表达从而发挥多样性生理功能,可能通过与胃组织上特异性受体MT1和MT2结合,通过信号传导系统而调控前胃受食糜刺激后发生反刍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HSP70在牦牛肠道组织中的分布与变化规律,选择6头份健康成年(3~6岁)牦牛的肠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蛋白免疫印迹(WB)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HSP70在牦牛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组织中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SP70在牦牛小肠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中均有表达,其中小肠黏膜上皮的柱状细胞呈强阳性表达,杯状细胞未见表达;小肠腺的肠腺细胞和肌层的平滑肌细胞也呈阳性表达,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阳性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HSP70在大肠中的定位表达与小肠相似,在大肠壁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三层结构中也均有表达,其阳性反应主要位于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内散在分布的结缔组织细胞中,而固有层内大肠腺细胞仅在细胞核有表达,细胞质呈阴性。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分析得出,从小肠的前端到大肠末端,HSP70的表达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盲肠中的表达量达到峰值,且盲肠和结肠中HSP70的相对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肠段(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SP70mRNA在盲肠中的相对转录量最高,分别是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的2、1.68、1.06、1.43和1.52倍。本试验显示牦牛肠道中HSP70呈广泛性阳性反应,HSP70基因和HSP70蛋白在牦牛小肠和大肠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揭示了HSP70在牦牛小肠和大肠中所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异同,为HSP70在反刍动物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反刍动物营养学是动物营养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摄入、消化代谢和转化利用与生产和生命活动相互关系对饲养反刍动物意义十分重大。用单胃动物的营养观点指导反刍动物的饲养,难免造成饲养管理不当。反刍动物具有四个胃,依次为瘤胃、网胃(蜂窝胃)、瓣胃和皱胃(真胃)。前三个称谓前胃,皱胃相当于单胃动物的胃,具有胃腺。前胃的一部分则不具有胃腺,前两个胃室(瘤胃和网胃)将食物软化,特别是利用共  相似文献   

6.
对初生环湖型牦牛犊胃进行了观测。结果 ,胃总重 1 4 8 4 1 g± 2 7 96g ,占体重的 1 2 7%。胃总容积 1 1 4 1 8mL± 2 0 0 88mL ;皱胃特别发达 ,重量和体积在四个胃中属最大 ,其次为瘤胃 ;网胃的重量小于瓣胃 ,而容积略大于瓣胃 ;前胃黏膜呈白色 ,乳头细小不甚明显 ;网胃沟发达 ,瓣胃瓣叶分五级 ,1 0 0余片 ;皱胃黏膜呈淡黄色或淡红色 ,分区不明显 ,有 1 3~ 1 8片黏膜褶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ghrelin的功能性受体GHSR-1a(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1a,GHSR-1a)在奶山羊胃肠道的分布和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HSR-1a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奶山羊胃肠道。在皱胃主要定位于黏膜层和肌层;瘤胃、网胃和瓣胃黏膜层及肌层中也可见GHSR-1a免疫阳性细胞;在小肠主要位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在结肠、盲肠和直肠GHSR-1a免疫阳性细胞也有广泛分布;GHSR-1a主要表达于内在神经丛神经细胞、胃底腺上皮细胞、肠腺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中。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GHSR-1a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显著高于瘤胃、网胃和瓣胃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ghrelin可能通过GHSR-1a对奶山羊胃肠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ghrelin的功能性受体GHSR-1a(Growth hormone seeretagogue receptor-1a,GHSR-1a)在奶山羊胃肠道的分布和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HSR—1a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奶山羊胃肠道。在皱胃主要定位于黏膜层和肌层;瘤胃、网胃和瓣胃黏膜层及肌层中也可见GHSR-1a免疫阳性细胞;在小肠主要位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在结肠、盲肠和直肠GHSR—1a免疫阳性细胞也有广泛分布;GHSR—1a主要表达于内在神经丛神经细胞、胃底腺上皮细胞、肠腺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中。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GHSR—1a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显著高于瘤胃、网胃和瓣胃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ghrelin可能通过GHsR-1a对奶山羊胃肠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11):87-91
为了阐明胃饥饿素(Ghrelin)在梅花鹿体内的表达规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hrelin在梅花鹿食管、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肝、胰、甲状腺、垂体前叶、卵巢、肺、肾和脾等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在食管和皱胃内主要分布于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在网胃、瓣胃和瘤胃的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中均可见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但肌层中未见表达;在肠道主要定位于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尤其在肠绒毛和黏膜下层分布较多;在肝、胰、甲状腺、垂体前叶、卵巢、肺、肾、脾等实质器官中同样发现有Ghrelin免疫阳性信号的表达。结果提示,Ghrelin在梅花鹿体内广泛表达且在食管和胃肠道内分布范围最广。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钙敏感受体(CaSR)基因对湖羊和徐淮山羊消化吸收的作用,以6个月龄的湖羊和徐淮山羊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Ⅱ荧光染料法,对湖羊和徐淮山羊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10个组织中CaSR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湖羊的样品组织中,CaSR基因在十二指肠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回肠,两者的表达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CaSR基因在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空肠、盲肠、结肠、直肠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在十二指肠及回肠中的表达量(P0.05)。在徐淮山羊的组织样中,CaSR基因在回肠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十二指肠,且二者差异显著(P0.05);另外,该基因在回肠和十二指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空肠、直肠中的表达量(P0.05),盲肠和结肠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最低。通过试验说明CaSR在不同组织里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在不同的物种间主要表达组织也不同,表明湖羊和徐淮山羊具有不同的消化吸收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牛的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成,其中只有皱胃具有消化腺,而瘤胃等其他胃没有胃腺,依靠胃液中的微生物对食物进行发酵,分解草料中的成分,降解为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瘤胃体积占复胃的85%[1],瘤胃中的瘤胃液富含细菌和纤毛虫(统称瘤胃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体积约占瘤胃液10%。其中细菌、纤毛虫各占50%[1]。纤毛虫和细菌在瘤胃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科学实验证明,纤毛虫的生长繁殖有赖于瘤胃细菌。另一方面,纤毛虫也具有刺激细菌繁殖的作用[1],  相似文献   

12.
科苑采撷     
犊牛3周龄以内.其前胃(瘤胃、网胃、瓣胃)不具备消化功能.也没有微生物和纤毛虫存在.只能依靠乳汁进入真胃(皱胃)供吸收利用.如果这时喂给草料.会加重瘤胃、网胃、瓣胃的负担,引起发病。如果喂草料过晚.其胃肠长期依赖乳汁.前胃得不到锻炼.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放牧和舍饲两种饲养方式对小尾寒羊胃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择8月龄小尾寒羊100只,随机分为放牧组和舍饲组,每组50只。放牧组羊自由放牧,以采食牧草为主;舍饲组羊饲喂全价饲料+粗饲料。常规方法制备胃组织石蜡切片并进行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并测量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厚度。结果表明:舍饲组小尾寒羊前胃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厚度均略高于放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组瘤胃、网胃的肌层厚度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瓣胃肌层厚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放牧组皱胃的黏膜层和肌层厚度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而黏膜下层厚度略高于舍饲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舍饲组羊前胃肌层较厚,而放牧组羊皱胃的肌层较厚,在养羊生产中应根据需要选择放牧、舍饲或二者结合饲养。  相似文献   

14.
反刍动物的瘤胃消化生理及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刍动物一般指牛、羊等具有复胃的草食性动物,其复胃具有4个室,前3个室为瘤胃、网胃和瓣胃,总称前胃,前胃的黏膜没有胃腺,食物在前胃时受到机械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第4室皱胃具有腺体,其消化与单胃相似.在这4个胃中,其中瘤胃的容积最大,饲料中70%~80%的可消化物质和50%的粗纤维在瘤胃内消化,其内存大量的厌氧性微生物,是一个良好的、连续不断的微生物发酵罐.因此,研究瘤胃的消化调控机制,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牦牛离乳期复胃差异表达基因,试验采用健康幼年牦牛(2~3月龄)复胃组织为试验样品,以健康成年牦牛(3~5岁)复胃组织为对照,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对犊牦牛复胃组织在离乳转换期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获得差异表达cDNA文库,随机挑选96个单克隆进行测序,其中包含20个表达序列标签(ESTs)序列。结果表明∶在前胃(瘤胃、网胃、瓣胃)中发现的9个差异表达基因具有调控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胞生长、保护细胞等功能,在皱胃中筛选出的11个差异表达基因具有调控蛋白质合成与修饰、信号传导、激素的调节等生物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正>反刍动物最大的消化生理特点是具有复胃结构,复胃由4部分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前3个胃称为前胃,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瘤胃,尽管瘤胃没有消化腺,但瘤胃中存在大量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多年来的兽医门诊工作,本人对奶牛的一些普通病也总结出了有效的防治经验和方法,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奶牛疾病及防治方法。1急性前胃弛缓反刍动物的胃是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4个部分组成的,前3个部分称为前胃,无腺体,只有皱胃才能分泌胃液,瘤胃最大,网胃最小,饲料中约  相似文献   

18.
影响犊牛成活率的因素很多,特将在实践工作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及经验总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犊牛胃的特点 初生犊牛因吃奶故各胃的大小与成年牛不同.犊牛皱胃特别发达,相当于瘤胃和网胃容积总和的2倍.10~12周龄后,由于瘤胃逐渐发育增大,相当于皱胃容积的2倍,此时瓣胃因无机能,仍然很小.4个月后,随着消化植物性饲料的能力不断增强,前胃迅速增大,瘤胃和网胃的总容积约达皱胃的4倍.  相似文献   

19.
已有的研究表明,消化道可以小肽的形式吸收氨基酸,但尚未很好地确定小肽的主要吸收部位。我们在另一项研究中对牛Ⅰ型肽载体(BPepTⅠ)第3~10结构域1566bp片段序列进行了测定(Genebank登录号:DQ309694),与绵羊相同区域片段序列同源性高达96.04%。本研究以BPepⅠ测序结果为基础,并参考绵羊的部分序列设计了跨内含子引物,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了牛离体各段消化道黏膜或上皮组织BPepTⅠ的相对表达水平,以评估小肽在牛消化道的主要吸收部位。以持家基因β-actin为参比基因,结肠样品为校正样品(其相对表达量2-△△CT值为1),研究结果表明:在整段消化道中,BPepTⅠ的相对表达量(2-△△CT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回肠(30.62)、空肠(26.12)、瓣胃(22.61)、瘤胃(16.17)、十二指肠(11.97)、网胃(5.18)、皱胃(3.22)、盲肠(1.13)和结肠(1.00)。各段消化道BPepTⅠ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回肠相对表达量与空肠和瓣胃差异不显著(P>0.05),与瘤胃、十二指肠、网胃、皱胃、盲肠、结肠差异显著(P<0.05);空肠相对表达量与瓣胃、瘤胃、十二指肠差异不显著(P>0.05),与网胃、皱胃、盲肠、结肠差异显著(P<0.05);网胃、皱胃、盲肠、结肠的2-△△CT值均在5.2以下,相互之间相对表达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由BPepTⅠ基因相对表达活性可以将牛的各段消化道分为3组,回肠、空肠、瓣胃的活性最高,其次为瘤胃和十二指肠,网胃、皱胃、盲肠、结肠则;。  相似文献   

20.
王明德 《兽医导刊》2016,(12):124-125
牛羊属于典型的反刍动物,消化系统内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其中所谓的前胃是指瘤胃、网胃和瓣胃这三个胃,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微生物消化与机械性消化,皱胃可以有效的分泌消化液,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胃.兽类临床治疗相关资料统计显示,牛羊出现疾病大多数都属于消化道疾病,其比例高达70%,而消化道疾病里又数前胃疾病为首,约占消化道疾病总例数的80%.因此对牛羊前胃疾病鉴别诊断的方法研究属于兽医研讨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阐述以临床症状、病情原因、检查结果的比较分析及试验治疗等方法来鉴别与诊断牛羊前胃疾病,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