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发病情况辽宁省西丰县某鹿场内,在2006年5—7月份陆续产仔76只,33只开始下痢,发病初期,只能看见舍内有灰白或黄绿色稀粪而不易找出发病仔鹿,因为母鹿有舔食仔鹿肛门的习惯。两天后,病鹿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到40℃以上,被毛无光泽,两耳下垂,弓腰,粪便呈水样,恶臭,甚至混有灰白色肠黏膜,后期粪便带血,眼眶下陷,耳部温度变低,呼吸困难,食欲废绝,卧地不起,体温出现降低,出现神经症状,最后衰竭死亡。死亡21只,对死亡的  相似文献   

2.
<正> 仔鹿下痢是新生仔鹿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体质瘦弱的发病较多。如果不及时治疗,多转为死亡。鹿产仔大多在5~7月份,如果圈舍阴暗潮湿,污水蓄积,仔鹿长期躺卧在不洁净而又潮湿的地上,加上吮吸母鹿脏奶头,再加之新生仔鹿胃腺尚未形成,对胃肠病抵抗能力弱,很容易发生本病。病初,由于母鹿有舔食仔鹿肛门的习惯,所以不易发现病便。约经过2~3天后,病仔鹿  相似文献   

3.
(一)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由于母鹿有舔食仔鹿肛门的习惯,所以不易发现病变.2天后,病仔鹿精神沉郁,被毛无光泽,耳下垂.后期,不吃奶,弓背,低头,昏迷鼾睡,四肢冷厥,腰部蜷缩,眼球凹陷,眼结膜苍白.多数病仔鹿拉白色、红色或红黄色糊状粪便,气味恶臭,粪便污染肛门、尾及后肢的被毛,饮欲增加.  相似文献   

4.
(一)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由于母鹿有舔食仔鹿肛门的习惯,所以不易发现病变。2天后,病仔鹿精神沉郁,被毛无光泽.耳下垂。后期,不吃奶.弓背.低头,昏迷鼾睡.四肢冷厥,腰部蜷缩.眼球凹陷,眼结膜苍白。多数病仔鹿拉白色、红色或红黄色糊状粪便,气味恶臭,粪便污染肛门,尾及后肢的被毛,饮欲增加。  相似文献   

5.
仔鹿下痢病足新生仔鹿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体质瘦弱的仔鹿发病较多,如果不及时治疗,极易死亡。  相似文献   

6.
周大胜 《北方牧业》2006,(22):23-23
<正> 近日,我镇某兔场连续发生新生仔兔下痢和急性死亡,造成仔兔死亡73只。经笔者综合诊断为仔兔葡萄球菌病,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诊断过程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母兔分娩后3~8天发病,体温升高,达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乳房呈紫红色或蓝紫色,体积增大,触摸有硬结节,有的局部脓肿。乳汁混有脓液,乳凝块甚至有血液,随后在腹、颈、背等外皮下组织出现大小不一的脓肿块,病兔消瘦。仔兔先是个别发病,1~2天后全窝发病,病初下痢,肛门四周及后肢被毛潮湿,腥臭,病兔昏睡,脱水,病程2~3天,死亡率80%  相似文献   

7.
1仔鹿发病情况仔鹿顽固性下痢多发于体质较弱的20日龄以内的仔鹿,其病情较缓,不易好转;7日龄以内的仔鹿很快死亡,症状不明显;30日龄的仔鹿也发生下痢,呈周而复始状,最后因各器官病理变化导致仔鹿死亡。2009年,塔城市某鹿场47头仔鹿患顽固性下痢,先后用止泻药、抗菌药、解毒药等药物治疗均不见痊愈,并且复发后下痢更严重,死亡36头,死亡率达76%。2010年,32头仔鹿患顽固性下痢,改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兔大肠杆菌病是兔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且死亡率高,主要侵害断奶前后的仔兔。病兔精神沉郁,体温略高,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量增加,腹胀,被毛粗乱,腹泻。粪便中有胶冻样黄白色黏液,略带腥臭味,肛门周围毛脏乱并粘有黄色水样稀便,有的病兔便秘,粪便为粒状,质地坚硬。病兔  相似文献   

9.
<正>1仔鹿发病情况仔鹿顽固性下痢多发于体质较弱的20日龄以内的仔鹿,其病情较缓,不易好转;7日龄以内的仔鹿很快死亡,症状不明显;30日龄的仔鹿也发生下痢,呈周而复始状,最后因各器官病理变化导致仔鹿死亡。2009年,塔城市某鹿场47头仔鹿患顽固性下痢,先后用止泻药、抗菌药、解毒药等药物治疗均不见痊愈,并且复发后下痢更严重,死亡36头,死亡率达76%。2010年,32头仔鹿患顽固性下痢,改用中药治疗,结  相似文献   

10.
母鹿产仔后 ,有少数不认仔 ,不给仔鹿哺乳。人工给仔鹿喂熟牛乳喂养中 ,常见仔鹿腹泻 ,经用多种药物治疗 ,均不显效。后改用口服补铁 (及铜 )剂 ,疗效显著。病初仔鹿被毛杂乱无光 ,干燥且易脱落。消瘦 ,精神萎顿 ,呼吸浅而快。多数发病仔鹿常因舔食脏土等继而消化不良及腹泻 ,病程较长者 ,出现明显的进行性消瘦 ,躺卧倦怠 ,无食欲 ,多因衰竭而死。部分存活者 ,生长迟滞。尸检可见消瘦 ,血色稀淡 ,犹如红墨水样。肌肉色变浅。胃壁薄缺乏张力 ,瘤胃内多毛、硬质草。真胃内多泥沙 ,胃底粘膜伴有炎症。胸、腹腔内积液 ,肝脏肿大。根据上述情况综…  相似文献   

11.
于先觉 《蜜蜂杂志》2012,32(5):43-43
仔猪白痢病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症状为下痢。粪便灰白色,混有黏液,呈糊状并含有气泡,有特殊的腥味。在肛门及尾上粘有粪便,一般仔猪体温无变化,病仔猪吃奶减少或不食,脱水消瘦,被毛蓬松、无光泽。如果大肠杆菌进入血液时,体温升高,怕冷,精神沉郁,食物减  相似文献   

12.
仔鹿急性肠炎是一种发病急、病程知、治愈率高、死亡率低的多发病,多见于秋冬和冬青交季.以1~8月龄幼鹿尤为多见.临床上腹泻下痢或便脓血为主要特征,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仔鹿机体代谢紊乱,造成脱水和酸中毒,最终因心力衰竭而死亡.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仔鹿急性肠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1下痢犊牛下痢是发病率高、病因复杂、难以治愈、死亡率高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伴有腹泻症状的胃肠炎、全身中毒和机体脱水。本病多发于生后第2~5天的犊牛,病程约2-3天,呈急性经过。病犊牛突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高达39.5~40.5℃,病后不久,即排灰白、黄白色水样或粥样稀便,粪中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后期粪便中含有粘液、血液、伪膜等,粪色由瓿色变为褐色或血样,具有酸臭或恶臭气味。尾根和肛门周围被稀粪污染,尿量减少。约1天后,病犊背腰拱起,  相似文献   

14.
我县饲养的马鹿品种主要是天山马鹿。鹿场时发鹿的一些常见传染病,特别是仔鹿的肠道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鹿业。笔者在几家鹿场先后诊断过十几例仔鹿下痢。现叙述如下。1 流行病学 本病一般多发于6~7月份的产仔季节,多发生在仔鹿出生后3~20日龄内,最常发于3~10日龄的仔鹿,30日龄的仔鹿也有发生,大多因圈舍垫草潮湿、吸吮母鹿被污脏的乳头或舐食污物、污水发生下痢,而且许多病例有反复发作的特点。2 临床症状 发病仔鹿病初拉灰白色糊状粪便,以后转为褐色粥样粪便,体温略有升高,发病后期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喜卧…  相似文献   

15.
梅花鹿大肠杆菌病,以胃肠道炎症为主要特征,多发于仔鹿和幼鹿,常引起仔鹿白痢.2007年4月五河县某梅花鹿养殖场饲养的梅花鹿先后出现急性死亡和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稀糊状血便为特征的疾病,最终衰弱死亡.  相似文献   

16.
1仔鹿下痢的影响 仔鹿下痢是导致仔鹿死亡的主要原因,使一些鹿场仔鹿成活率不到50%,甚至更低。仔鹿下痢造成饲料浪费,药物及管理费用增加,给鹿场造成间接经济损失。仔鹿因下痢而消化功能紊乱,营养吸收障碍,生长受阻,优良性状难以表现,影响成鹿终身生产性能,造成隐性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17.
仔鹿下痢是新生仔鹿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卫生条件差、体质瘦弱的鹿发病较多。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鹿产仔大多在5--7月份,如果这段时间里圈舍阴暗潮湿,污水蓄积,仔鹿长期躺卧在不洁净而又潮湿的地上,或者吮吸母鹿被污染的奶头,同时因新生仔鹿胃腺尚未形成,对胃肠病菌抵抗能力弱,很容易发生该病。  相似文献   

18.
鹿科动物奇异变形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1月 ,广东某地养殖场饲养有梅花鹿、黄鹿、黄占鹿、白黄占鹿、爪哇鹿、黑鹿、糜鹿共 5 6头 ,多次发生奇异变形杆菌感染 ,累计发病 2 5头次 ,死亡 4头。发病率 44.6% ,病死率1 6.0 %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 临床表现发病初期病鹿精神、食欲、呼吸无异常 ,仅在粪球表面附着少量黏液。随后表现为持续性下痢 ,粪便呈浆糊状 ,严重时呈水样腹泻 ,常混有带有气泡的黏液 ,腥臭难闻 ,肛门失禁 ,后肢、肛围、尾部皮毛附有稀粪。体温升高至 40 .5~ 41 .6℃ ,用一般抗菌药物如青霉素、黄连素、磺胺甲基异 口恶唑等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9.
每年秋末是仔鹿腹泻多发时期,若不及时治疗,将有部分病鹿死亡。在我场仔鹿发生了腹泻现象,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只能起到缓解病状的作用,1~2天后仍腹泻不止。后采用口服炭末加泻痢安糖糊和肌注痢菌净,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症状患病仔鹿被毛逆立无光泽,目...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山西省文水县某村养殖户饲养马鹿6只,其中1只5岁公马鹿于2002年6月上旬发病。病鹿不饮、不食、精神萎靡,喜躺卧,几日后,病鹿排血便,血块凝结成团,颜色鲜红,生命垂危。2临床症状发病早期,患病马鹿仅表现出精神萎靡、停饮、食欲减少症状,随后几日便排鲜红色至暗红色血便;病鹿被毛粗硬、两眼无光,警觉性明显减弱,可视黏膜充血、潮红,消瘦无力,尿量增加。3病情分析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分析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造成发病:饲喂霉变、质变或混有沙土的青饲草或饲料引起马鹿大肠杆菌感染;马鹿前胃弛缓或瘤胃臌胀,使用食用植物油过量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