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色素的使用和影响着色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天然色素的总类和名称叶黄素(Xanthophylls)是一类天然色素的总称,这些天然色素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结构,两个六元碳环由一个含十八碳原子的共轭双键的长链相连接。由于叶黄素还含有氧原子,它们也被称为含氧类胡萝卜素(Oxy-carotenoids)。在类胡萝卜的化合物中,只有带含氧功能基因(如羟、酮、酰基等)的叶黄素类具有在家禽皮肤、脚胫和蛋黄中着色的效能(Marusich等1981)。它们并无胡萝卜素(Carotene)可转化为维生素A的作用。植物和某些微生物含有丰富的天然着色化合物,这类…  相似文献   

2.
浅谈肉鸡的皮肤着色郭吉余(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鸡皮肤有二种色素,叶黄素产生黄色,来源于饲料,黑色素使皮肤变暗,由黑素细胞的一种特殊细胞所形成。任何鸡的皮肤颜色都是这二种色素中之一或两者同时沉积的结果,叶黄素在肉鸡皮肤中的沉积由一对...  相似文献   

3.
(一)改善肉鸡肌肤颜色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肉鸡皮肤、脚胫的黄度已被列为其是否为天然产品的评判标准。目前市场销售的肉鸡,由于缺乏天然色素沉积,使得皮肤及脚胫着色浅淡,呈青灰、淡白色,显然不具备要求。虽然不同品种肉鸡皮肤着色性能不同,但沉积在肉鸡皮下脂肪上的黄色物质都相同,即叶黄素(又称含氧类胡萝卜素)。叶黄素是类天然色素的总称。常见的叶黄素有黄体素、玉米黄质、玉米次黄质、紫黄质、新黄质、隐黄质等。其中仅黄体素和玉米黄质具有着色作用。它们通常存在于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万寿菊中。包括肉鸡在内的绝大多  相似文献   

4.
抗氧化剂对饲粮中叶黄素保护作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肉鸡皮肤着色的研究证明,能在鸡皮肤和脂肪中沉积并呈黄──橙黄色的色素是叶黄素类色素。在饲料原料中含有的或化学合成的这类色素的分子结构中有不饱和双键,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破坏而失去着色的效果。因此,在国外进行了添加抗氧化剂保护叶黄素、减少其损失的研究。我省大多数饲料厂都在预混料中添加抗氧化剂,但对抗氧化剂保护叶黄素的作用认识不足,当分析肉鸡皮肤着色不良的原因时往往忽视这一因素;也许还有很少数人不完全了解抗氧化剂的重要性,以致在饲粮中不添加抗氧化剂。本研究通过测定饲粮在贮存期间叶黄素的损失率及饲…  相似文献   

5.
色素是饲料工业常用的一种添加剂,它既可改变饲料产品的色泽,增进畜禽的食欲,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又可加深蛋黄等畜禽产品颜色,提高蛋品和肉品质量,满足人们对畜禽类产品的色泽需求。1 影响鸡皮肤和蛋黄着色的因素1.1 禽类品种和遗传因素  鸡的皮肤颜色是两种色素(叶黄素、黑色素)沉着的结果,叶黄素产生黄色,来源于饲料;黑色素使皮肤变暗,由一种特殊黑素细胞所形成。叶黄素在肉鸡皮肤中的沉积由一对染色体基因决定,而黑色素的沉积则受性染色体上的一不完全显性基因所控制,不同的黄皮肤肉鸡品系之间甚至于同一品系内…  相似文献   

6.
玉米叶黄素的特性与夏季肉鸡着色欠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超 《广东饲料》1998,(4):14-17
造成夏季肉鸡着色效果较差的原因较多,譬如:高温使肉鸡减少采食饲料及叶黄素的摄取;高温季节里肉鸡的病虫害明显增多,真菌毒素污染的机会也大为增加;等等。本文着重介绍玉米叶黄素(包括玉米蛋白粉)的基本特性与夏季肉鸡着色欠佳的问题。1.叶黄素含且的季节性变异:叶黄素(Xanthophyll)是含氧类胡萝卜素(Oxycarotenoids)的总称,包括黄体素(Lutein)和玉米黄质(Zeaxanthin)。它们属于含共轭双键的长链化合物,其化学性质极为不稳定。当玉米或玉米蛋白粉贮存时间过长或者贮存条件不适当时,它们在玉米或玉米蛋白粉中的含量就…  相似文献   

7.
玉米叶黄素的特性与夏季肉鸡着色欠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造成夏季肉鸡着色效果较差的原因较多,例如:高温使肉鸡的采食量及叶黄素的摄取减少;高温季节肉鸡的病害明显增多,霉菌毒素污染的可能性也大为增加等。本文着重介绍玉米叶黄素(包括玉米蛋白粉)的基本特性与夏季肉鸡着色欠佳的问题。一、叶黄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异叶黄素...  相似文献   

8.
1叶黄素由于只有自由态叶黄素才能被肉鸡吸收,存在于饲料原料里的棕油酸二酯态叶黄素,必须被水解成自由态之后,才可被鸡所利用。Fletcher等(1986)的研究结果表明,水解处理后(皂化)的叶黄素,比没有水解处理的叶黄素,在肉鸡皮肤上的着色效果高出将近一倍(表1)。在同一试验中,Fletcher等还采用光泽仪,分别测定肉鸡皮肤的光泽(L)、红光值(a)和黄光值(b),其中黄光值与肉眼观察结果相吻合。大量的生产实践也证明,经过提取与水解处理的万寿菊花着色剂,比未经任何处理的万寿菊花粉的着色效果要高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内家禽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类食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挑剔,华东地区的老百姓特别偏爱三黄鸡。其实沉积在鸡脚胫、皮下脂肪上的黄色都是叶黄素,叶黄素是一类天然色素的总称。由于鸡不能自身合成叶黄素,所以存在于鸡体内的叶黄素都来源于饲料。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鸡着色上的差异?下面逐一进行分析。1遗传因素1.1不同品种、品系的肉鸡沉积叶黄素的能力存在遗传上的差异,特别是目前的三黄鸡品种及品系相当混乱,鱼目混珠。1.2饲喂相同的饲料,母鸡着色优于公鸡,大龄鸡较幼龄鸡着色深。2饲粮因素(饲料的原…  相似文献   

10.
张滴 《饲料工业》2000,21(3):34-35
肉鸡的脚胫、皮下脂肪、皮肤的着色问题愈来愈引起各饲料厂家的关注。添加到饲料中的着色费用愈来愈高 ,有的高达170元/t。正确添加及使用着色剂 ,每吨饲料可节约成本几十元。1着色的概念与肉鸡着色的过程着色就是色素(类胡萝卜素)在鸡的皮肤、脚胫、脂肪等组织中的沉积过程。鸡本身不能合成这些色素 ,必须从饲料中摄入。1.1着色的阶段肉鸡着色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加入黄色色素 ,以确保底色为黄色 ,此阶段称为“饱和阶段” ;第二阶段是在黄色基底上通过加入红色色素 ,使之从黄色转变为金黄—橙红色 ,此阶段称为“增色阶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天然色素叶黄素的结构理化性质,植物性来源,在蛋鸡体内的吸收沉积过程及影响天然色素对蛋黄着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浅谈叶黄素的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黄素常见的种类有玉米次黄质、黄体素、紫黄质、玉米黄质、新黄质、隐黄质等,其中黄体素和玉米黄质具有着色效率,它们通常存在于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万寿菊中。绝大多数动物,包括肉鸡在内,自身都不能合成叶黄素,因此叶黄素必须从体外饲粮中摄取。饲料中叶黄素在经过体内消化、吸收、转移和酯化后,最终沉积在肉鸡的皮下脂肪内。肉鸡从开始食取叶黄素到皮肤上显出黄色需要10~15d的时间(Herrick等,1971)。由于鸡消化道内不存在专门负责吸收叶黄素的功能细胞或位点(刘清等,1996),因此叶黄素在鸡体内利用率较…  相似文献   

13.
家禽着色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色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肉鸡皮肤和脚胫以及蛋鸡蛋黄的色泽,提高家禽产品的商品价值。但在实际饲养中,由于对家禽着色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不了解,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或增加了饲料成本。为了合理使用色素,降低饲养成本,本文就有关家禽着色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讨论。1家禽着色原理肉鸡着色是通过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在鸡的皮肤,脂肪,脚胫等不同组织中的沉积而达到的,鸡不能合成这些色素,因此必须从饲料中摄入。当胆汁——类胡萝卜素微团形成后,类胡萝卜素在十二脂肠、空肠、回肠中被吸收,通过脂蛋白在血液中传输,少数类胡萝卜素在肝脏中…  相似文献   

14.
玉米叶黄素的特性与夏季肉鸡着色欠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夏季肉鸡着色效果较差的原因较多,譬如:高温使肉鸡减少采食饲料及叶黄素的摄取:高温季节里肉鸡的病虫害明显增多,真菌毒素污染的机会也大为增加;等等。本文着重介绍玉米叶黄素(包括玉米蛋白粉)的基本特性与夏季肉鸡着色欠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中叶黄素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饲料中的叶黄素含量直接影响到肉鸡皮肤及禽蛋蛋黄的着色效果,因此对于原料及配合饲料中叶黄素的检测意义重大。AOAC先后多次颁布了关于叶黄素的检测方法,最近一次所颁布的为高压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由于设备昂贵及操作的繁琐性很难在企业中推广。因此,我们在AOAC(1984)所颁布的柱层析结合分光光度计分析叶黄素的基础上略加改进,形成了目前这种饲料中叶黄素含量检测的简易方法。该方法自1992年以来,经过不同人的多年实践,证明是一种简易可靠、重复性好的检测方法。l仪器a.色层柱──15min×30cm(内径宽×长)的硬质玻璃管…  相似文献   

16.
天然色素叶黄素在肉鸡水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常勇 《饲料广角》2004,(20):22-24
本文论述了天然色素应用研究的前提、植物色素的分类来源、叶黄素的吸收、利用和显色机理、不同形态的叶黄素呈现不同的特性以及叶黄素对人类及畜禽、水产动物的功效,建议在肉鸡、水产生产中使用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究天然叶黄素替代阿朴酯对黄羽肉鸡不同部位皮肤着色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按照体重均一原则选用600只35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作为试验鸡。试验分3组,对照组(斑螯黄质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的斑螯黄,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g/kg阿朴酯与50 mg/kg的斑螯黄(阿朴酯组)、200 mg/kg叶黄素与50 mg/kg的斑螯黄(叶黄素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饲养周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各试验组35~70日龄肉鸡的生长性能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2)阿朴酯组肉鸡试验第21、28天及宰后第3、5天的背部皮红度(a~*)与黄度(b~*)值均显著提高(P0.05),叶黄素组肉鸡试验第35天、宰后第1天的背部皮肤a~*值和宰后第1~5天的b~*值显著提高(P0.05),第14天亮度(L~*)值显著降低(P0.05);3)对于腹部,阿朴酯组肉鸡在第21、28天及宰后第3、5天皮肤a~*与b~*值显著提高(P0.05),叶黄素组肉鸡在第21天腹部皮肤a~*值和第21~35天、宰后第5天皮肤b~*值显著提高(P0.05),阿朴酯组和叶黄素组第28天腹部皮肤的L~*值均显著降低(P0.05);4)阿朴酯组和叶黄素组肉鸡第14、21天胫部皮肤的a~*值与第14~28天及宰后第1天的b~*值显著提高(P0.05),第14、21、35天胫部皮肤的L~*值显著降低(P0.05);阿朴酯与叶黄素组肉鸡第14、21、35天胫部皮肤颜色(罗氏比色扇数值)均显著增加(P0.05),且叶黄素组肉鸡在宰后第1~5天胫部皮肤颜色也显著增加(P0.05);5)阿朴酯组与叶黄素组黄羽肉鸡腹脂的a~*与b~*值均显著提高(P0.05);6)阿朴酯组与叶黄素组肾脏中β胡萝卜素加氧酶1(BCO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叶黄素组β胡萝卜素加氧酶2(BCO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综上所述,相较于单独添加斑螯黄质,饲粮中阿朴酯或天然叶黄素与斑螯黄复配均可上调叶黄素沉积效应基因BCO1基因相对表达量,提高肉鸡皮肤的a~*与b~*值,降低L~*值,促进着色,且二者作用效果相近。天然叶黄素可以替代阿朴酯用于黄羽肉鸡皮肤着色。  相似文献   

18.
着色剂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添加着色剂是为了增加动物产品的色泽,如使牛奶的黄油增色,禽蛋的卵黄与外壳增色,肉鸡皮肤、脂肪增色,以及鱼、虾肉增色等,此外还通过着色剂改变饲料色泽,刺激动物食欲。1着色剂的种类动物体内不能合成色素,只能从饲料中得到,目前添加到饲料中的着色剂有两种:一类是天然着色剂,是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有万寿菊花色素衍生物和辣椒色素衍生物。另一类为化学合成的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又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胡萝卜素在肠壁细胞内及肝脏中可转化为维生素A,但其色素沉积能力较小。叶黄素…  相似文献   

19.
丽红素对黄鸡皮肤着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和港澳地区,消费者对鸡与蛋要求较高,要求鸡的皮肤、喙、胫、爪呈黄色,蛋黄呈橙黄色。生产配合饲料时,仅依靠饲料中的叶黄素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肉鸡、蛋鸡、蛋鸭的全价饲料必须添加着色剂。着色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饲料企业的产品销路和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到养殖专业户的收益。目前广东使用的着色剂主要是进口产品,价格昂贵,且为化学合成色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广州理想实业公司研究生产出一种质优价廉的天然色素着色剂——丽红素。从1999年5~7月我们对该产品的着色效果进行了验证: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蛋鸡日粮类型中添加不同来源色素对蛋黄着色及叶黄素沉积的影响,试验1在玉米-豆粕日粮中添加天然或合成虾青素,测定蛋黄色度值(RYCF)和蛋黄中叶黄素含量;试验2在玉米-豆粕和小麦-豆粕日粮中添加混合天然色素(橙黄素∶辣椒红素=1∶1),测定RYCF及叶黄素含量。结果显示:天然虾青素对蛋黄着色无显著影响(P>0.05);合成虾青素可以显著提高RYCF(P<0.05)。不同来源虾青素对叶黄素的沉积无显著影响(P>0.05)。小麦日粮中添加混合天然色素可以显著提高蛋黄叶黄素含量和RYCF(P<0.05),且RYCF与蛋黄叶黄素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对混合色素添加量与RYCF进行拟合,预测RYCF达到8时,需添加混合天然色素2 340 mg/kg。结果表明:合成色素不会增加蛋黄叶黄素含量。在小麦-豆粕基础中添加1.2 g/kg的天然色素可以改善蛋黄色泽,若使RYCF达到8则需添加混合色素2 662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