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饲养密度不断增大、猪舍密闭空气不流通,致使空气中氨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超标,氧气含量严重不足。猪舍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在生产中造成经济损失。对猪舍中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制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猪舍氨气的危害及降低氨气浓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为了提高猪舍保温温度,绝大多数养殖户都将猪舍的门窗关闭,以减少通风量。这样,虽然猪舍内温度能够保持较高,但是往往将导致猪舍内氨气含量升高,以致诱发冬春季猪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给养猪生  相似文献   

3.
编读互动     
<正>读者:冬季一进到猪舍感到氨气味比较大,应该如何解决呢?本刊:冬季天气寒冷,为了保证猪舍的温度适宜猪的生长,养猪朋友一般会把猪舍密封的比较严,这样猪舍内的有害气体特别是氨气排出减少,浓度增加,在这样的环境下,猪容易患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猪舍内产生的氨气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猪舍内的环境产生的氨气,如猪舍内没有及时处理的粪便、剩下的饲料残渣和舍内的垫草  相似文献   

4.
氨气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可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引发呼吸道疾病,对猪及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作者对猪舍内氨气排放量的研究现状及其常用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开展猪舍有害气体排放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氨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猪的危害与其浓度有关。如果猪舍内氨气的浓度过高不但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还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诱发多种疾病,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危害着猪场的饲养员以及猪场周边环境。本文综述了猪舍内氨气浓度高的原因以及氨气的危害,以期为后期改善猪舍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验针对夏季北方地区正常生产的哺乳母猪舍、保育猪舍、育肥猪舍的氨气浓度,检验纳米光催化环境改良剂干粉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处理20 min后猪舍平均氨气浓度快速降至1.11 mg/L~1.61 mg/L之间。哺乳母猪舍处理后72 h内保持较好的使用效果,96 h恢复至处理前氨气的浓度水平。保育猪舍与育肥猪舍再处理后96 h仍然保持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影响猪场氨气排放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猪舍是环境中氨气排放的重要来源,多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影响氨气排放的因素以及减少其排放技术进行了研究。影响氨气排放的主要因素包括地板类型、粪污处理系统、猪舍环境条件、日粮组成以及饲喂技术等。论文主要综述了影响氨气排放的各种因子以及减少氨气排放的各种措施,为生产中减少氨气污染,提高猪的健康,节约资源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使用益生菌对猪舍内氨气浓度的影响。试验选取结构相同、饲喂模式一致的2个猪场,分别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不饲喂、喷洒益生菌及其发酵液,试验组按1∶1 000的比例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并定期在舍内喷洒经益生菌发酵的菌液。试验期为1年,试验期间测定氨气浓度3次。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经益生菌处理的试验组显著降低了猪舍中氨气浓度(P0.05)。试验结果提示,饲喂益生菌及在猪舍环境中喷洒益生菌发酵液能显著降低猪舍中氨气的浓度,改善猪舍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9.
测定位置与管理因素对猪舍中氨气测量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畜舍环境中氨气浓度的测定是评价畜舍环境或评价氨的控制技术的常用方法。本试验研究了测定位置与管理因素对猪舍中氨气测量值的影响,并对温度、湿度对畜舍中氨气浓度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氨气值随测定高度增加减少,通风、清粪对氨气浓度的影响极显著;温度和湿度明显影响氨的浓度,猪舍中氨气与温度(T)、相对湿度(RH)的回归方程为YNH3=0.560T+4.602RH-8.559(P〈0.01)。  相似文献   

10.
对畜舍环境中氨气浓度的测定是评价畜舍环境或评价氨的控制技术的常用方法。本试验研究了测定位置与管理因素对猪舍中氨气测量值的影响,并对温度、湿度对畜舍中氨气浓度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氨气值随测定高度增加减少,通风、清粪对氨气浓度的影响极显著;温度和湿度明显影响氨的浓度,猪舍中氨气与温度(T)、相对湿度(RH)的回归方程为YNH3=0.560T+4.602RH-8.559(P〈0.01)。  相似文献   

11.
猪舍有害气体及颗粒物环境参数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舍内产生的氨气等有害气体不仅对猪舍内的猪只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有害气体的排放还将对周边环境及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文内对比了美国、中国猪舍内有害气体环境控制标准,综述了美国、中国及欧盟成员国关于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及颗粒物在猪舍内的浓度监测值及排放值,以期为中国猪舍环境控制的力度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空气质量 猪舍内空气质量取决于其湿度、有毒气体浓度、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及尘埃粒子浓度。空气质量对猪及人的影响是空气中各种粒子、多种气体及物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猪舍内氨气最高浓度应不超过7.5毫克/升,否则会对饲养员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当氨气浓度超过10毫克/升时,对猪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猪舍内产生的氨气等有害气体不仅对猪舍内的猪只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有害气体的排放还将对周边环境及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文内对比了美国、中国猪舍内有害气体环境控制标准,综述了美国、中国及欧盟成员国关于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及颗粒物在猪舍内的浓度监测值及排放值,以期为中国猪舍环境控制的力度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6,(1)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结构的保育猪猪舍对舍内氨气浓度、温湿度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屋顶材料由牛毛毡和石棉瓦、中间夹泡沫板构成的传统猪舍为对照组,屋顶材料由铁皮和彩钢板、中间夹泡沫板构成的现代猪舍为试验组,其他饲养管理一致。试验结果表明:1)舍内环境:全天测定的数据显示,饲养仔猪76~81日龄时,现代猪舍的舍内氨气浓度和温湿度均极显著低于传统猪舍(P0.01),仔猪在25~30日龄时传统猪舍与现代猪舍舍内氨气浓度、温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上7:00~8:00之间测定的数据表明,无论饲养仔猪在何日龄区间,现代猪舍的舍内氨气浓度和温湿度均极显著低于传统猪舍(仔猪25~30日龄时保育舍舍内湿度除外);2)一年的生产成绩显示,与传统猪舍相比,现代猪舍饲养保育猪料重比降低11.93%,死亡率降低52.47%。结论:屋顶采用铁皮和彩钢板、中间夹泡沫板构成的现代猪舍能有效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和温湿度,有益于仔猪生长和健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养殖业规模化发展迅速,猪场饲养密度不断增大,出现粪便和尿液排放量增多且大量堆积的现象,导致氨气排放量大幅上升,严重影响人与猪只的健康状况。因此,加强对氨气的重视,采取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猪舍中氨气的含量,优化舍内空气质量,对保持猪只健康和促进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阐述氨气的来源和危害,并对减少氨气产生和排放的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生态型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舍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对发酵床养猪与传统水泥地面养猪两种模式下猪舍的环境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发酵床养猪,猪舍环境温度在冬季可达16.1℃~21.3℃,氨气含量在通风前后分别为16.80mg/m3、10.95mg/m3,有利于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7.
猪舍环境控制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养猪生产中,环境状况达不到养猪生产的要求一直是很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北方,猪舍冬季通风与保温的矛盾突出,因通风量不足使冬季猪舍内湿度高达90%以上,空气中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和微生物含量增加,导致生产力水平下降。在南方,猪舍隔热与降温也存在诸多问  相似文献   

18.
<正>氨气(NH_3)是一种无色、强刺激性的有毒气体,是猪舍内公认的应激源。当其浓度长期超过一定限度时,可引起畜禽咳嗽、呼吸困难、肺炎、贫血等,严重时可引起畜禽死亡,猪舍中氨气浓度应不高于20mg/m~3。猪舍内的氨气主要来自粪尿、饲料等含氨有机物的分解,如果不及时清除粪尿和地面蓄积的污物,加之通风不良等其他因素,会造成圈舍内氨气浓度超标。在春冬两季,养殖户为了猪舍保温,将圈舍门窗关闭或加施其他保温措施,造成猪舍通风不  相似文献   

19.
养猪生产中产生的氨气严重影响生猪健康,降低猪只免疫力,从而诱发疾病,降低了养猪生产效益。此外,氨气排放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引起土壤和水体的酸化。如何减少和控制猪舍氨气排放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从饲料源头、生产过程和末端控制3个阶段减少猪舍氨气排放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期为规模化养猪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天气变冷的时候,很多养猪户都懂得给猪舍保温的重要性,但在保温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加强通风,排除有害气体。目前走在乡下随处可见很多猪舍在入冬以后都被罩上了塑料膜,而且把猪舍的门窗关严,问题是有一部分养猪户根本没在猪舍棚顶留通气孔。进入这样的猪舍,一股浓烈的氨气味扑面而来,有眼睛要流泪,很恶心的感觉。由于猪舍里的氨气浓度过大,很多猪表现咳喘,由于通风不畅,湿度过大,仔猪拉稀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